1.地理位置
北京恭王府坐落于北京城的西北方,在地安门的什刹海以西。
2.建立时问及王府主人
始建于18世纪末,曾属乾隆后期大学士中国第一贪官和坤的宅邸,后因和坤获罪,王府的主人改为庆郡王永磷,后改赐为恭亲王奕诉的王府。
3.历史评价
恭王府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堪称“什刹海的明珠”。“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鉴于三代主人的关系,恭王府也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4.艺术评价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清致素雅的风韵。
后罩楼——和坤当年的藏宝楼
偌大的恭亲王府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则是这个和坤当年的藏宝楼——后罩楼。这座后罩楼位于王府邸深处,上下共两层,长156米,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之所以是99间半,是因为这个数字是故宫房间数字“9999间半”的尾数。“和大人”如何知道108间房里各个房装的是什么宝贝?
在“藏宝楼”后墙共开88扇窗户,每间屋子的窗户形状设计得都不一样,“和大人”靠这种办法来区分哪间屋子藏的是什么宝贝。
在这些窗口中,其中一扇很别致:窗口上面雕刻着蝙蝠(蝠福谐音),下面雕的是双鱼(鱼余谐音),砖雕栩栩如生,窗棂上也有蝙蝠图案,生动地体现了“福庆有余”的意境,真是独具匠心。
另外,后罩楼墙壁有夹层,夹层内即是藏宝之地,据说在这里面就查抄到和砷赃款26000两黄金!
关于和坤的家产,据史料记载,太上皇弘历归天后的第五天,嘉庆皇帝就褫夺了和砷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两个职务,并被“赐令自尽”,抄了他的家。抄出的财产估计约合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当时全国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所以有“和砷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恭王府为何“蝙蝠”多
恭王府素有“万福之园”的美誉,王府中除了有康熙皇帝题写的福字之外,花园到处都有寓意“福”的景致和设计。而在太湖石的正后方,就是蝠池,它也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因整个池塘的形状就像一只展开翅膀的蝙蝠,因而得名。
另外,在这个池塘周围种植着很多榆树,春天的时候,金黄的榆钱都随风飘落在蝠池中,蝠池就像个聚宝盆。
“蝙蝠”是恭王府花园里的又一大景致。这里的蝙蝠可不是天上飞的活物,而是各种蝙蝠造型的装饰物和景点。为何恭王府会选用这一动物来装点景致呢?有如下三种说法。
1.满人发蝠
传说努尔哈赤曾在一次与明军交战中大败,因身受重伤而跌落马下,幸得空中漫天飞舞的蝙蝠(有传说是乌鸦飞落其身)将其掩藏,才得以逃脱此劫。而且清代工艺品装饰中有蝙蝠纹样的文物中属乾隆朝的居多,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作为乾隆朝的宠臣和砷喜欢蝙蝠是绝非偶然的。
2.与福谐音
因为蝙蝠的“蝠”字同中国汉字的“福”字谐音,而且“蝙蝠”词本身在谐音上便是一个“好口彩”(吉利话)——“遍福”,寓意遍地是福、幸福无边。
3.长寿之物
蝙蝠在古人的传说中被认为是一种长寿的动物,食之使人增寿,因而蝙蝠也成为一种长寿的符号。
据说,当年和坤就是要取蝙蝠的“蝠”字音,以蝠衬福。所以,我们几乎能在所有建筑物上看到“蝙蝠”,流杯亭上有,大戏楼的窗格上也有……
据说,恭王府花园里共有9999只蝙蝠,而这第1万个“福”,就是花园的第3个景观——“福”字碑。
揭秘“天下第一福”
过大年,北京人常喜欢到恭王府沾沾福气。但在整个恭王府的参观中,数“福字碑”的前面排着的队伍最长,最拥挤。这是为什么呢?这恭王府与“福气”又有何渊源呢?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