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堡——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乡
保护级别: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时代:清
重要看点:雄踞江边、保存完好、古风犹存的石砌城墙及城门楼
独特的湘西土家族苗族居民建筑吊脚楼
秀美的自然山水风光
凤凰古城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南部,与贵州相邻,城以山得名,周边群山环绕,江水清流,自然风景秀丽。在这里,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民风淳朴,却又掺夹着一些豪侠成分,从自然到人文都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
古城自唐代建置,垂拱二年(686年)成形,最有特色的要数古城的城墙。千百年来,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城墙的建筑形式也不断升级。元代时期城墙是土质的。明代改为砖砌城墙,同时建有城门四座,各立城楼。清康熙年间,凤凰营升为凤凰厅,于是城墙的建筑再度升级,以红砂条石加石灰浆垒砌内外两侧的墙,中间填入用石灰、卵石和黄土拌成的三合土,顶部铺设条石,筑成石墙,周长约2公里,墙高5.7米,顶部宽3.7米。四座城门都仿照北京前门的样式,拱券门洞,城台上高耸两层城楼,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与青山秀水相互映衬。清嘉庆年间,为了庆祝凤凰升为直隶厅,城内大兴土木,修建庙宇和祠堂28处,同时加强城墙的防护功能,在城墙外加筑月墙,在城墙上建立望楼,形成“重门保障”格局。民国时期,又对城墙进行过扩建增修,使得依山傍水的古城堡坚固雄伟。
凤凰古城堡历来是军事要塞、经济枢纽,长期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在此驻兵、屯粮,驻守边城的士兵比当地驻民还要多。这里风情独特,多出名人,民国时期的政治家熊希齡、文学家沈从文以及当代艺术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与建筑有关的人物: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年),湖南凤凰人,苗族,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民国时期曾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传世作品有《边城》《湘西散记》《长河》等。他的作品常以清新从容的笔调描绘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小说《边城》可说是一幅凤凰城的风情画卷。
天心阁始建于明代,地处长沙市的东南角最高地带,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为伴,远与岳麓山对峙。其名始见于明末俞仪《天心阁眺望》一诗中,至清乾隆年间曾重修, “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其名益盛并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是古城长沙的标志。
太平天国时期,曾有惨烈的战役发生在这段城墙上,太平军西王萧朝贵战死于天心阁下。1938年抗战时期的“文夕大火”使古城长沙一片焦土,天心阁的阁楼更是荡然无存。
现在的天心阁为1984年重建,共有三层,总高17.5米,建筑面积846平方米。阁楼为仿木结构,主副阁,八字形排开,呈弧状分布。阁楼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用游廊连接,形似山峦起伏,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它的结构用挑梁,不用斗拱,三层阁用四十六根红漆圆柱支撑,廊柱结合,栗瓦粉墙,灰白色石基敦厚稳实,六十二头石狮各具姿态,巨型吻龙各领风骚,三十二只龙首托起翼角,翘首蓝天,三十二只风马铜铃迎风鸣响。还有车、马、龙、梅、竹、芙蓉等石壁浮雕图案,更有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狩猎、战车和战马等,看上去,仿佛仍然是旌旗猎猎,战马萧萧,体现了长沙楚汉名城的阳刚气质。另外,阁内还珍藏了许多名人字面。
整个建筑色调凝重而雄浑,风格去华饰而存古朴,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古阁雄踞,气象蔚然,游者登临,瞰湘流北去,招岳色南来,豪情油然而生。P78-83
武侯祠——罕见的君臣合祀祠庙
杜甫草堂——一间茅草屋发展成的祠堂建筑群
平阳府君阙——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汉代石阙
都江堰——创千古奇功的伟大水利工程
西秦会馆——显示陕西商人实力与气魄的会馆
平武报恩寺——楠木建造的“深山宫殿”
张桓侯祠——蜀中名城古阆中,草木葱茏张飞墓
杨升庵祠及桂湖——祠堂亭榭错落有致的川西古典园林
宝光寺——长江流域四大丛林之一
阆中永安寺——保存元代流行木构建筑手法的大殿
隆昌石牌坊——巡视中国封建礼教的石筑长廊
富顺文庙——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共存的文庙
罨画池——风景如画的蜀中古园林
玉台山石塔——留下斑驳历史印痕的千年大唐石塔
无量宝塔——南充著名八景之一的“白塔晨钟”
望江楼古建筑群——“崇丽皆备”的成都东郊标志性建筑
洛带会馆——展现湖广客家文化的会馆建筑群
春秋祠——一座外观朴素的木雕艺术博物馆
资中文庙和武庙——彼此相对而峙的文武庙格局
张桓侯庙——经过“原物搬迁,异地复建”的三国张飞庙
石宝寨——孤峰琼阁,鬼斧神工
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湖广会馆——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会馆建筑组群
岳阳楼——千古一叹颂名楼
岳麓书院——继往开来,千年学府
龙兴寺——千古龙兴,眼前佛国
马田鼓楼——湖南境内体量最大的侗族鼓楼
高椅村古建筑群——深藏在侗乡原汁原味的古民居
南岳庙——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皇家坛庙
洪江古建筑群——明代的“小南京”,湘南的“商贸城”
坪坦风雨桥——湖南侗族地区规模最大的风雨桥
余家牌坊——造型极为独特的“六柱五间九楼”式石牌坊
凤凰古城堡——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乡
天心阁古城墙——历尽战火、屡经劫难的城堞
崇圣寺三塔——美丽苍山洱海旁的标志性建筑
太和宫金殿——中国规模最大的青铜宫殿
妙湛寺金刚塔——大塔小塔建造相隔两百多年的金刚塔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别具风情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筇竹寺——佛俗众相皆备的五百罗汉
惠光寺塔和常乐寺塔——分立东西、遥相呼应的两座唐代砖塔
曹溪寺——神奇的“天涵宝月”“月映佛肚”
朝阳楼——历经战火与地震的明代城门楼
真庆观古建筑群——明代道教长春派创始人的故居
黑龙潭古建筑群——融合多民族建筑风格的作品
双龙桥——镇锁两条江河的十七孔桥
大观楼——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
建水朱家花园——“滇南大观园”
增冲鼓楼——不用一钉一铆的侗族奇特建筑
青龙洞——上顶青天、下临碧水的“西南悬空寺”
云山屯古建筑群——朱元璋灭元屯田驻地,冷兵器时代最后堡垒
安顺文庙——雕刻生动的龙腾狮舞“文庙四宝”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西南苗寨独特的干栏式吊脚楼
阳明洞和阳明祠——明代哲学大家王守仁贬谪贵州遗迹
文昌阁和甲秀楼——贵阳城的两座儒家建筑
经略台真武阁——古代工匠胆魄与智慧的结晶
程阳永济桥——一幅优美淳朴的侗族生活风景画
大士阁——不用一钉一铆的重檐高阁
靖江王府及王陵——往事如烟的王府,今日依旧的王陵
岜团桥——充满西南民族风情的侗家风雨桥
燕窝楼——斗拱结构巧如燕窝的宗祠门楼
东坡书院——一座具有南国风格的书院
五公祠——海南地区最早的一座木楼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它既要满足居住和使用功能,又要反映建造它的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理念和艺术追求。虽然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说过,建筑必须尊重“适用、坚固、美观”三原则,不过,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有趣的是,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上,我们可以探索出那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宗教等诸多信息。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等的推动下,通过了《雅典宪章》等一系列历史性文件,呼吁人们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定期公布纳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遗产。各个国家都以本国的建筑遗存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感到光荣。
植根于农耕文化的我国先民,从一开始就对上木情有独钟,在漫长的实践中,创造出无数流传后世的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实体,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并影响着邻近国家建筑的发展。如今,这些杰出的宫殿、寺庙、城墙、桥、塔、民居、园林、祠堂、书院、会馆等,分布在天南海北、城乡各地,是中国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政府为了抢救、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在组织专家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将那些特别有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的古代和近代遗存列为文物保护建筑,登记在册,进行特别的保护。根据它们不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个级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级文物由国务院公布,其余由各同级人民政府公布。从1961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分七批共公布了3000余项国宝级建筑,其中十多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类共同财富。这些建筑遗产,也像青铜器、玉器、漆器、陶瓷、书画一样,是不可再生的稀世文物,是真正的国宝!
观光旅游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欣赏建筑艺术是观光的重要日的之一。我们在国内游览名胜古迹,见到的古建筑保护级别都很高,“历史悠久,非常珍贵”是导游的口头禅,但大多讲不清其价值何在、特色如何、怎样欣赏和“读”懂它的精华,更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有的导游甚至信口开河,杜撰故事误导游客,使建筑的价值严重扭曲。
我们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就是采用图文并重的方法,展现国宝级建筑的艺术形象和精华所在,提示它的“看点”,讲清这些建筑的由来、变迁,告诉您它有什么特殊价值、有什么背景故事和涉及的历史人物。同时,以“小贴士”形式普及一些古代、近代建筑的知识,并且每处建筑用一句最精辟的话.帮助您“读”懂国宝。即使您现在还没有机会亲临实地,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图文双重解读的丛书,激发您对中国古代、近代建筑的浓厚兴趣,对这些珍贵的国宝建筑进行一次有益的神游。
本套丛书分为六个分册,各分册的划分侧重于建筑文化的近似和游览路线的顺畅,与常见地域划分法的“东北” “西南”等称谓无关。六个分册所涵盖的地域是:
《北国经典》——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
《塞外奇葩》——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
《中原珍藏》——山西、河南等;
《东南精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
《西南瑰宝》——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
《近代杰作》——不受地域限制,与近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杰m建筑。
本书是建筑学家、散文家、摄影家数载辛劳的结品,但愿这套具有独特价值的丛书,伴您足不出户就能神游九州,恍若时光倒流,置身于雄伟的殿阁、神秘的厅堂、优美的庭院之中,与历史名人对话。
庄裕光
2014年1月
汉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全国仅存三十余座,绝大部分在四川境内……四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资中文庙的至圣先师孔子为什么站着?因为这里是他音乐老师长弘的故乡。资中文庙内悬挂有清代八个皇帝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等送的匾额,文化氛围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楼阁建筑是西南地域重要特色之一,湖南岳阳楼、成都崇丽阁、重庆石宝寨、昆明大观楼、贵阳甲秀楼、广西经略台真武阁等国宝建筑,都在这条观赏线上……西南地域辽阔,《西南瑰宝》的品读路线,跨越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省、市、自治区。
《西南瑰宝》的作者是庄裕光。
《中国国宝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最经典的作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优中选优,提炼出了国宝建筑的精华,选题独到,很有价值。它是迄今为止首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建筑作品加以系统梳理、集中介绍的大型高级建筑文化普及读物。其中由庄裕光编写的《西南瑰宝》的品读路线,跨越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省、市、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