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阅读,编者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每一本书前都写了前言,介绍本书的作者及作品成书情况,对书中难读的字词典故也作了注释。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您的喜爱,也希望专家和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这套丛书日臻完善。
《孽海花》(作者曾朴)是该丛书中的一册,刻划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国古代“良史”的实录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孽海花/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曾朴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方便阅读,编者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每一本书前都写了前言,介绍本书的作者及作品成书情况,对书中难读的字词典故也作了注释。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您的喜爱,也希望专家和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这套丛书日臻完善。 《孽海花》(作者曾朴)是该丛书中的一册,刻划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国古代“良史”的实录精神。 内容推荐 《孽海花》(作者曾朴)作为历史小说,刻划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国古代“良史”的实录精神。同时,又借鉴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讽刺手法,以写实笔法评说事件、权衡人物。小说中所写之人物,无不有所影射。 在具体写作中,作者采用了近代较流行的块状小说结构与传统的网状小说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感人,井然有序,始终围绕主线,时放时收,东西交错。作者又工于细节描写,词采华美,寥寥数笔,就能使人物的神态毕肖,故鲁迅称赞它“结构工巧,文采斐然”。 《孽海花》的作者是。 目录 第一回 一霎狂潮陆沉奴乐岛卅年影事托写自由花 第二回 陆孝廉访艳宴金间金殿撰归装留沪渎 第三回 领事馆铺张赛花会半敦生演说西林春 第四回 光明开夜馆福晋呈身康了困名场歌郎跪月 第五回 开樽赖有长生库插架难遮素女图 第六回 献绳技唱黑旗战史听笛声追自傅遗踪 第七回 宝玉明珠弹章成艳史红牙檀板画舫识花魁 第八回 避物议男状元偷娶女状元 借诰封小老母权充大老母 第九回 遣长途医生试电术怜香伴爱妾学洋文 第十回 险语惊人新钦差胆破虚无党 清茶话旧侯夫人名噪赛工场 第十一回 潘尚书提倡公羊学黎学士狂胪老鞑文 第十二回 影并帝天初登布士殿学通中外重翻交界图 第十三回 误下第迁怒座中宾考中书互争门下士 第十四回 两首新诗是谪官月老一声小调显命妇风仪 第十五回 瓦德西将军私来大好 斯拉夫民族死争自由天 第十六回 席上逼婚女豪使酒镜边语影侠客窥楼 第十七回 辞鸳侣女杰赴刑台递鱼书航师尝禁脔 第十八回 游草地商量请客单借花园开设谈瀛会 第十九回 淋漓数行墨五陵未死健儿心 烁三明珠一笑来觞名士寿 第二十回 一纸书送却八百里三寸舌压倒第一人 第二十一回 背履历库丁蒙廷辱通苞苴衣匠弄神通 第二十二回 隔墙有耳都院会名花宦海回头小侯惊异梦 第二十三回 天威不测蜚语中词臣隐恨难平违心驱俊仆 第二十四回 愤舆论学士修文救藩邦名流主战 第二十五回 疑梦疑真司农访鹤七擒七纵巡抚吹牛 第二十六回 主妇索书房中飞赤风天家脱辐被底卧乌龙 第二十七回 秋狩记遗闻白妖转劫春帆开协议黑眚临头 第二十八回 棣萼双绝武士道舍生霹雳一声革命团特起 第二十九回 龙吟虎啸跳出人豪燕语莺啼惊逢逋客 第三十回 白水滩名伶掷帽青阳港好鸟离笼 第三十一回 抟云搓雨弄神女阴符瞒凤栖鸯惹英雌决斗 第三十二回 艳帜重张悬牌燕庆里义旗不振弃甲鸡隆山 第三十三回 保残疆血战台南府谋革命举义广东城 第三十四回 双门底是烈女殉身处万木堂作素王改制谈 第三十五回 燕市挥金豪公子无心结死士 辽天跃马老英雄仗义送孤臣 试读章节 却说薛淑云请雯青在一品香大餐,正在谈着,门外走过一人,顺斋见了立起身来,与他说话。说毕,即邀他进来。众人起身让坐,动问姓名,方晓得是姓云,字仁甫,单名一个宏字,广东人,江苏候补同知,开通阔达,吐属不凡。席间,众人议论风生,都是说着西国政治艺学。雯青在旁默听,茫无把握,暗暗惭愧,想道:“我虽中个状元,自以为名满天下,哪晓得到了此地,听着许多海外学问,真是梦想没有到哩!从今看来,那科名鼎甲是靠不住的,总要学些西法,识些洋务,派人总理衙门当一个差,才能够有出息哩!”想得出神,侍者送上补丁,没有看见,众人招呼他,方才觉着。匆匆吃毕,复用咖啡。侍者送上签字单,淑云签毕,众人起身道扰各散。雯青坐着马车回寓,走进寓门,见无数行李堆着一地。尚有两个好像家r模样,打着京话,指挥众人。雯青走进帐房,取了钥匙,因问这行李的主人。帐房启道:“是京里下来,昕得要出洋的,这都是随员呢。”雯青无话,回至房中,一宿无语。次早起来,要想设席回敬了淑云诸人。梳洗过后,更找苇如,约他同去。晚间在一家春请了一席大餐。自后,彼此酬酢数日,吃了几台花酒,游了一次东洋茶社,看了两次车利尼马戏。 一日,果然领事馆开赛花会。雯青、莘如坐着马车前去,仍沿黄浦滩到汉壁礼路,就是后园门口,见门外立着巡捕四人,草地停着几十辆马车,有西人上来问讯。二人照例各输了洋一元,发给凭照一纸,迤逦进门,踏着一片绿云细草,两旁矮树交叉,转过数弯,忽见洋楼高耸,四面铁窗洞开。有多少中西人倚着眺望。楼下门口,青漆铁栏杆外,复靠着数十辆自由车。走进门来,脚下法兰西的地毯,软软的足有二寸多厚。举头一望,但见高下屏山,列着无数中外名花,诡形殊态,盛着各色瓷盆,列着标帜,却因西字,不能认识。内有一花,独踞高座,花大如斗,作浅杨妃色,娇艳无比。粉须四垂如流苏,四旁绿叶,仿佛车轮大小,周围护着。四围小花,好像承欢献媚,服从那大花的样子。问着旁人,内中有个识西字的,道是维多利亚花,以英国女皇的名字得名的。二人且看中国各花,则扬州的大红牡丹最为出色,花瓣约有十余种,余外不过兰蕙、蔷薇、玫瑰等花罢了。尚有日本的樱花,倒是酣艳风流,独占一部。走过屏山背后,看那左首,却是道螺旋的扶梯。二人移步走上,但见士女满座,或用洋点,或用着咖啡;却见台霞、美菽也在,同着两个老者,与一个外国人谈天。见了雯青等起身让坐。各各问讯,方晓得这外国人名叫傅兰雅,一口好中国话。两位老者,一姓李,字任叔;一即徐雪岑。二人坐着,但昕得远远风琴唱歌,歌声幽幽扬扬,随风吹来,使人意远。雪岑问着傅兰雅:“今天晚上有跳舞会吗?”傅兰雅道:“领事下帖请的,约一百余人,贵国人是请着上海道、制造局总办,又有杭州一位大富翁胡星岩。还有两人,说是贵国皇上钦派出洋,随着美国公使蒲安臣,前往有约各国办理交涉事件的,要定香港轮船航日本,渡太平洋,先到美国。那两人一个是道员志剐,一个是郎中孙家谷。这是贵国第一次派往各国的使臣,前日才到上海,大约六月起程。”雯青听着,暗忖:怪道刚才栈房里来许多官员,说是出洋的。心里暗自羡慕。说说谈谈,天色已晚,各自散去。 流光如水,已过端阳,雯青就同着苯如结伴回苏。衣锦还乡,原是人生第一荣耀的事,家中早已挂灯结彩,鼓吹喧阗;官场卤簿,亲朋轿马,来来往往,把一条街拥挤得似人海一般。等到雯青一到,有挨着肩攀话的,有拦着路道喜的,从未认识的故意装成热络,一向冷淡的格外要献殷勤,直将雯青当了楚霸王,团团围在垓下。好容易左冲右突,杀开一条血路,直奔上房,才算见着了老太太赵氏和夫人张氏。自然笑逐颜开,阖家欢喜。P11-12 序言 晚清时期由于外有列强环伺,内则政治腐败,清朝帝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导,晚清的小说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形成了晚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局面。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的出现,则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 《孽海花》原著“爱自由者起发,东亚病夫编述”。爱自由者即金天翮(1874—1947年),原名懋基,字松岑,号壮游,江苏吴江人。他写了《孽海花》前六回,后交曾朴修改和续写,东亚病夫是曾朴的笔名。曾朴(1872—1935年),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江苏常熟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1892年中举,捐官为中书舍人,对朝野掌故、时政得失都有所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进同文馆学法文;1904年开设小说林书社,1907年创办《小说林》杂志,从事小说的编辑和发行工作,并亲自创作小说和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孽海花》的前二十五回就是在这时写成的;1927年退居上海,开真美善书店,办《真美善》杂志,翻译和评述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特别是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作品。他还创作了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鲁男子》第一部《恋》,并着手《孽海花》的修改和续写,直到1930年完成第三十五回为止。以后因体弱多病,无力再接续下去,1935年病逝于常熟。除两部小说外,他的著作还有诗词、戏剧、日记、译述等。 《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谴责小说、又具有历史小说,还具有政治小说特点的长篇小说。《孽海花》内容繁富,时间跨度大,表现了30年的历史内容,亦即同治中期至光绪后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史。小说写金沟(字雯青)中状元后在苏州纳名妓傅彩云为妾;后奉命出使俄、德、奥、荷等国,带傅彩云同往;归国后,金雯青病死于北京,傅彩云离开金家,赴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后又到天津为妓,称赛金花。小说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故事为主线,生动地描写了从同治至光绪30多年间历史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社会的变迁,暴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的科举制度,讽刺了那些达官名士,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态;同时也热情地歌颂了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战英雄和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专制,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爱国救亡的思想。 《孽海花》作为历史小说,刻划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国古代“良史”的实录精神。同时,又借鉴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讽刺手法,以写实笔法评说事件、权衡人物。小说中所写之人物,无不有所影射。即使对威毅伯(影射李鸿章)这样的人物,亦绝非一概骂倒,既写他在甲午海战中负有“因循坐误”的历史责任,又不是把失败的全部责任统统归咎于他,西太后挪用“一国命脉所系”的海军经费,威毅伯又如之奈何呢?既写他害怕开战的胆怯心理,又写他的知己知彼、老成持重;既写他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而遭到国人唾骂,又从深层次写出签约的根源在于国家的贫弱。总之,在作者笔下,威毅伯不是一个被简单化、脸谱化了的人物,而是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感的艺术形象。 在具体写作中,作者采用了近代较流行的块状小说结构与传统的网状小说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感人,井然有序,始终围绕主线,时放时收,东西交错。作者又工于细节描写,词采华美,寥寥数笔,就能使人物的神态毕肖,故鲁迅称赞它“结构工巧,文采斐然”。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