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遂平妖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可谓神魔小说这一影响巨大的小说流派的先声。作者为罗贯中。小说讲述的中心事件,是宋代的王则起义,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的民间传说、以及市井流传的话本进行整理,编成《三遂平妖传》。到了万历年间,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从长安城购得罗贯中的二十回本,亲自改编增补,广泛吸收民间的妖异故事,以丰富小说的内容,编成《新平妖传》。
这次再版《三遂平妖传》、《铁冠图》、《归莲梦》,我们约请了相关学者,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校勘、补正、释义,以纠正原书中的笔误和疑难语句,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表示了出来,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
《三遂平妖传》、《铁冠图》、《归莲梦》,是三部以农民起义故事为题材的白话小说。
《三遂平妖传》是明代罗贯中所著。小说以神怪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北宋仁宗时镇压胡永儿、王则夫妇所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故事。因此,有人称此书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冰冷恐怖的妖魔鬼怪,而是充满人情味、血肉丰满会使各种妖法的活人。小说的语言幽默,人物性格鲜明,艺术上可资借鉴。虽然小说歪曲和丑化了农民起义,称颂宋王朝对起义的镇压,但也真实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残暴。
《铁冠图》由清松滋山人编著,其真实身份无可考证。小说以铁冠道人说明图谶为主线,讲述了明末李白成率起义军直逼京城,文武百官畏怯避战,崇祯帝自缢煤山,起义军进城后荒淫贪婪,吴三桂借清兵赶走李自成,李自成兵败在九龙山被村民所杀,崇祯帝与殉节忠臣皆升仙界等一系列亦真亦幻的历史事件。后世将该小说改编为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
《归莲梦》由苏庵主人编次,皤山居士校正,作者真实身份已无可考。小说写的是明代山东泰安乡民白双山夫妻双双饿死,幼女被僧人所救,取名莲岸。后莲岸下山,凭一面宝镜和一部天书创立白莲教,率众纵横天下,屡败官军,被招安后一心皈依正教,列入仙班。小说人物性格刻画清晰,故事曲折离奇,读来引人入胜。
第二回 胡永儿大雪买炊饼 圣姑姑传授玄女法
诗曰:
近日厨中乏短供,婴儿啼哭饭箩空。
母因低说向儿道,爹有新诗谒相公。
当夜胡员外与张院君、永儿三口儿,正在后花园中八角亭子上赏中秋饮酒,只见门公慌慌忙忙来报道:“员外,祸事!”员外道:“祸从何来?事在哪里?”门公道:“外面中间这个解库里火起!”员外和妈妈、永儿吃那一惊不小,都立下亭子来看时,果然是好大火。怎见得这火大?
初如萤火,次若灯光。然后似千条蜡烛焰难当,万个生盆敌不住。骊山顶上,料应褒姒逞英雄;夏口三江,不弱周郎施妙计。烟烟焰焰卷昏天地,闪烁红霞接火云。一似丙丁扫尽千千里,烈火能烧万万家。
这火正把房屋烧着,员外交妈妈与永儿:“且不要慌!便烧尽了,也穷我们下半世不得!”只见那火焰腾腾,刮刮匝匝只顾烧着,风又大得紧,地方许多人都救不灭,直烧了一夜。三口儿只得在八角亭子上权歇。等天晓起来,叫人去扒火地盘,众人去扒看,开了口合不得,睁了眼闭不得。胡员外不想被这场天火烧得寸草皆无,前厅、后楼、过路、当房、侧屋都烧净了。只指望金银器皿、铜锡动用什物,虽然烧烊了也还在地下,叫人扒看时,不料都被天收了去。上半世有福受用,如今福退了,满火地盘扒看,并没寻处。就在亭子上住下,早晚饭食皆无,亲邻朋友处送了几食,又不免去借些柴米,只好一遭两次。一日三,三日九,半年周岁,口内吃的,身上穿的,件件皆无。将空地央人卖,又无人要。看看穷得褴褛,去求相识,在家里只说不在;日常里认得的,只做不看见。自古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又道:百万豪家一焰穷。那胡员外在亭子上一住,四下又无壁落,风雨雪下,怎地安身?不免搬去不厮求院子里住;就似于今孤老院一般。时逢仲冬,彤云密布,朔风凛冽,纷纷扬扬下一天好大雪。怎见得这雪大?
严冬天道,瑞云交飞,江山万岭尽昏迷。桃梅斗艳,琼玉争辉。江上群鸶翻覆,空中鸥鹭纷飞,长空六出满天垂。野外鹅毛乱舞,檐前铅粉齐堆;不是贫穷之辈,怎知寒冷之时,正是:尽道丰年瑞,丰年瑞若何?长安有贫者,宜瑞不宜多!
爱雪的是高楼公子,嫌雪的是陋巷贫民。在东京城里这个才落泊的胡员外,夫妻二人并女儿叫做永儿,原是大财主,只因天火烧得落难,荡尽了家私,搬在不厮求院子里住。正逢冬天雪下,三口儿厮守着地炉子坐地,日中兀自没早饭得吃。妈妈将指头向员外头上指一指,胡员外抬起头来看见,道:“妈妈没甚事?”妈妈道:“怎的没甚事!大雪下,屋里没饭米;我共尔忍饥受饿便合当,也曾吃过来。”指着永儿道:“她今年只得十五岁,曾见什么风光来?叫我儿忍饥受饿!”胡员外道:“没计奈何,教我怎生是好?”妈妈道:“你是养家的人,外面却才雪下,若一朝半日冻住了,急切出去不得,终不成我三口儿直等饿死?你趁如今出去,见一两个相识,怕赚得三四百文钱归来,也过得几日。”员外道:“我出去见兀谁是得?”妈妈道:“你不出去,终不成我出去?”胡员外吃妈妈逼不过,起身道:“且把腰系紧些个。”开了门出去,走得两步,倒退了三步,口里道:“好冷!”劈面冷风似箭,侵人冷气如刀,被西北风吹得倒退几步,欲复回来,妈妈又把门来关上了。没计奈何,只得冒着风雪了走。走出不厮求院子来告人,不在话下。
且说妈妈共女儿冷冷清清坐着,永儿道:“爹爹出去告人,未知如何?”永儿又道:“妈妈!雪又下得大,风又冷,爹爹去告谁的是?”妈妈道:“我儿!家中又没钱,不叫爹爹出去,终不成我出去?我儿!你且去床头边寻几文铜钱,将去买几个炊饼来做点心,待你的爹爹回来,却又作道理。”当时永儿去床头寻得八文铜钱,娘道:“我儿出巷去买几个炊饼来,你且胡乱吃几个充饥。”永儿将衣襟兜着头,踏着雪走出不厮求院子来。到大街卖炊饼处,永儿便与卖饮饼的道个万福,道:“哥哥,买七文铜钱炊饼。”小二哥接了铜钱,看那女孩儿身上好生褴褛。永儿剩一文钱,把来系在衣带上。小二哥把一片荷叶包了炊饼,递与永儿,永儿接了,取旧路回来,已是未牌时分。沿着屋檐正走之间,只见一个婆婆从屋檐下来,拄着一条竹棒,胳膊上挂着一个篮儿。那婆婆腰驼背曲,眉分两道雪,髻挽一窝丝。眼如秋水微浑,发似楚山云淡。形如三月尽头花,命似九秋霜后菊。却原来是个教化婆子,看着永儿道个万福,永儿还了礼。婆婆道:“你买什么来?”永儿道:“家中母亲叫奴家买炊饼来。”那婆婆道:“我儿!好叫你知道,我昨日没晚饭,今日没早饭。你肯请我吃个炊饼么?”永儿口中不道,心下思量:“我妈妈也昨日没晚饭,今日没早饭。这婆婆许多年纪,好不忍见!”解开荷叶包来,把一个炊饼递与婆婆。婆婆接得在手,看了炊饼道:“好却好了,这一个如何吃得我饱,何不都与了我?”永儿道:“告婆婆,奴家却不敢都把与你。家中三口儿两日没饭得吃,妈妈叫爹爹出去告人,只留得八文铜钱,叫奴家出来买炊饼,大的妈妈吃,小的是奴奴吃的。因见婆婆讨,奴奴只得让一个与婆婆吃。”婆婆道:“你妈妈问炊饼如何买得少了,你却说甚的?”永儿道:“妈妈问时,只说奴奴肚饥,就路上吃了一个。”婆婆道:“难得我儿好心!我撩拨你耍子,我不肚饥,我不要吃,还了你。”永儿道:“我与婆婆吃的,如何还了奴奴?”婆婆道:“我试探你则个,难得你这片好慈悲孝顺的心。你识字么?”永儿道:“奴奴识得几个字。”婆婆道:“我儿,恁地却有缘法!”伸手去那篮儿内取出一个紫罗袋儿来,看着永儿道:“你收了这个袋儿。”永儿接了袋儿道:“婆婆!这是什么物事?”婆婆道:“这个唤做‘如意册儿’,有用它处。若有急难时,可开来看。你可牢收了。册儿上倘有不识的字,你可暗暗地唤‘圣姑姑’,其字自然便识。切勿令他人知道。”永儿把册儿揣在怀里,谢了婆婆,婆婆自去了。
P11-13
《三遂平妖传》、《铁冠图》、《归莲梦》,是三部以农民起义故事为题材的白话小说。
《三遂平妖传》是明代罗贯中所著。小说以神怪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北宋仁宗时镇压胡永儿、王则夫妇所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故事。因此,有人称此书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冰冷恐怖的妖魔鬼怪,而是充满人情味、血肉丰满会使各种妖法的活人。小说的语言幽默,人物性格鲜明,艺术上可资借鉴。虽然小说歪曲和丑化了农民起义,称颂宋王朝对起义的镇压,但也真实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残暴。
《铁冠图》由清松滋山人编著,其真实身份无可考证。小说以铁冠道人说明图谶为主线,讲述了明末李白成率起义军直逼京城,文武百官畏怯避战,崇祯帝自缢煤山,起义军进城后荒淫贪婪,吴三桂借清兵赶走李自成,李自成兵败在九龙山被村民所杀,崇祯帝与殉节忠臣皆升仙界等一系列亦真亦幻的历史事件。后世将该小说改编为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
《归莲梦》由苏庵主人编次,皤山居士校正,作者真实身份已无可考。小说写的是明代山东泰安乡民白双山夫妻双双饿死,幼女被僧人所救,取名莲岸。后莲岸下山,凭一面宝镜和一部天书创立白莲教,率众纵横天下,屡败官军,被招安后一心皈依正教,列入仙班。小说人物性格刻画清晰,故事曲折离奇,读来引人入胜。
这三部小说的产生,有着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压迫剥削日益加重,政治黑暗官员腐败,天灾人祸不断发生,赋税和徭役加重,造成很多农户破产,土地多被皇亲贵族、地主豪绅掠夺霸占,千百万农民因身上无衣、口中无食而无法生存。因此,全国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爆发,比如明末时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又如清代的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捻军起义、太平军起义等,都是由于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结果。这些农民起义虽然大都失败了,却大大削弱了朝廷的实力,给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明清一些文人根据有关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编创了这类话本小说。
这次再版《三遂平妖传》、《铁冠图》、《归莲梦》,我们约请了相关学者,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校勘、补正、释义,以纠正原书中的笔误和疑难语句,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表示了出来,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有所疏失,望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编 者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