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因在如何运营公司问题上与苹果公司前任CEO约翰·史考利发生分歧,乔布斯被自己创建的公司解雇。乔布斯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猜测。他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他是个人电脑的“苹果佬”。很多业内人士对他的离职都倍感震惊,他们担心苹果将失去赖以成就辉煌的灵魂和视野。没有人公开说明乔布斯遭受不幸的内幕。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员工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失业”,绝大多数人并未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天,直到解聘通知书递到手上的那一刻。企业会寻找各种各样的解聘理由,如“企业需要重组你们的部门”、“企业无法承载这么多员工”等,总之,是非人力可为的。其实这些话基本上都是谎言,解雇你的真正原因,老板不会直接告诉你。但不论企业对你进行怎样的解释,结果都是一样的——你失业了。
其实,企业对解雇你所做的解释大部分都是虚假的。但绝大多数员工认为裁员与自己的行为表现并无关系,通常将其归咎于无法操控的不良宏观环境,并且认为企业是不得已而为之,已经没有其他路可以走,殊不知这恰恰是企业希望看到的结果。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少发生,除非你所在的企业遭遇到灾难性的财务危机。
这种误导致使被解雇者缺乏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识,即:若想将来不失业,必须全力改变自己。无论企业对于解聘你一事做出怎样的解释,其真实理由最有可能是——他们已经对你丧失了兴趣,你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或是无法与你的观点达成一致。
还有一种解释更具迷惑性。可以让你在微笑中“死”去。当然,这样的方式很体面,更容易接受,而且你无法不接受。
某日某公司正式宣布,该公司全球副总裁已加入“提前退休计划”,将提前卸任。
该公司亚太区总裁公开表示,他对副总裁为公司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由衷的感谢,副总裁领导期间,公司连续多年保持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副总裁的离职并非“功成身退”,而与该公司新任CEO的执政风格有关。雅典有句谚语:“故事一样,说法不同。”不过该公司一位内部员工的说法却印证了分析人士的推断。他说,新任CEO做大公司的愿望十分强烈。在消费市场主动出击已成为既定基调。这种进攻性策略,与副总裁的“温文尔雅”显然不太“搭调”,因此需要一位风格强硬的新领导人。
这位副总裁光荣退休,无疑具有“功成身退”的意味,而实质上呢?是因为竞争对手、企业战略、领导风格决定他已不再适合这个职位。
还有些企业不把解聘员工的原因归结为商业因素,而将其归结为员工本身。很多企业都有绩效考核制度,业绩好的,能力强的,绩效考核成绩就高,反之,将会被淘汰。对于员工而言,这非常具有迷惑力,因为其理由似乎听起来十分充分。让人无话可说。其实不然,绩效考核有时只是一枚烟幕弹,只是企业的一种自我保护方法而已。
王先生是某企业高管,经企业其他老板同意后,王先生在企业部门经理会上布置了一项工作:“今年企业决定推行‘末位淘汰制’,辞退那些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各部门经理首先要承担起考核的责任,在年底时对本部门的员工进行公正的考核、打分。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人员数量,决定每个部门将辞退分数最低的两名员工。”然后,王先生又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将企业的决定和具体实施细则做了详细的讲解。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