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上下)》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在明代就和《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一起被誉为“四大奇书”,在清代又被誉为“第一才子书”,现在,它和《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不仅在国内拥有极为广大的读者群,也受到外国读者的广泛欢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演义(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罗贯中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上下)》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在明代就和《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一起被誉为“四大奇书”,在清代又被誉为“第一才子书”,现在,它和《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不仅在国内拥有极为广大的读者群,也受到外国读者的广泛欢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上下)》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作品描写的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近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主要叙述了东汉解体后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篇,以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结束,反映了作者罗贯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历史观。 这部《三国演义(上下)》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凶暴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破吕布 第十三回 李□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清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悖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鸟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名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浍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獍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孙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辨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弟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邰中计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琳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渡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试读章节 却说孙坚引四将直至关前。那四将?——第一个,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指关上而骂曰:“助恶匹夫,何不早降!”华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 或说术曰:“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术听之,不发粮草。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来。李肃为华雄谋曰:“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坚可擒矣。”雄从之,传令军士饱餐,乘夜下关。是夜月白风清。到坚寨时,已是半夜,鼓噪直进。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华雄。两马相交,斗不数合,后面李肃军到,竟天价放起火来。坚军乱窜。众将各自混战,止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背后华雄追来。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再放第三箭时,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鹊画弓,只得弃弓纵马而奔。祖茂曰:“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识认。可脱帻与某戴之。”坚就脱帻换茂盔,分两路而走。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坚乃从小路得脱。祖茂被华雄追急,将赤帻挂于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华雄军于月下遥见赤帻,四面围定,不敢近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了赤帻。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杀至天明,雄方引兵上关。 程普、黄盖、韩当都来寻见孙坚,再收拾军马屯扎。坚为折了祖茂,伤感不已,星夜遣人报知袁绍。绍大惊曰:“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便聚众诸侯商议。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瓒后至,绍请入帐列坐。绍曰:“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诸侯并皆不语。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绍问曰:“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是也。”曹操曰:“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瓒曰:“然。”即令刘玄德拜见。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绍曰:“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命坐。备逊谢。绍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玄德乃坐于末位,关、张叉手侍立于后。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风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②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人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却说华雄手下败军,报上关来。李肃慌忙写告急文书,申闻董卓。卓急聚李儒、吕布等商议。儒曰:“今失了上将华雄,贼势浩大。袁绍为盟主,绍叔袁隗,现为太傅;倘或里应外合,深为不便,可先除之。请丞相亲领大军,分拨剿捕。”卓然其说,唤李□、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先将袁隗首级去关前号令。卓遂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而来:一路先令李□、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卓自将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关。这关离洛阳五十里。军马到关,卓令吕布领三万军,去关前扎住大寨。卓自在关上屯住。 流星马探听得,报人袁绍大寨里来。绍聚众商议。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敌。”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操引军往来救应。八路诸侯,各自起兵。河内太守王匡,引兵先到。吕布带铁骑三千,飞奔来迎。王匡将军马列成阵势,勒马门旗下看时,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王匡回头问曰:“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挺枪而出。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挺戟直冲过来。匡军大败,四散奔走。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幸得乔瑁、袁遗两军皆至,来救王匡,吕布方退。三路诸侯,各折了些人马,退三十里下寨。随后五路军马都至,一处商议,言吕布英雄,无人可敌。 正虑间,小校报来:“吕布搦战。”八路诸侯,一齐上马。军分八队,布在高冈。遥望吕布一簇军马,绣旗招飑,先来冲阵。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众大惊。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吕布退回去了。众诸侯回寨商议。曹操曰:“吕布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若擒了吕布,董卓易诛耳。” P32-35 序言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作品描写的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近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主要叙述了东汉解体后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篇,以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结束,反映了作者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历史观。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代的时候,娱乐场所瓦舍里就有“说三分”的专科,据苏东坡《志林》记载,当时街巷人家有儿童顽皮闹事的,大人就给他点零碎钱,让他出去听三国故事安静下来:“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金元杂剧也常用三国故事,如《赤壁鏖兵》、《诸葛亮秋风五丈原》、《隔江斗智》、《连环计》、《复夺受禅台》等,当时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而行诸文字供人阅读的三国故事最早的应该算是元代至治年间(公元1321—1323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依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现在能见到的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这个本子通常称作“嘉靖壬午本”。继“嘉靖壬午本”之后,新刊本不断涌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是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增删文字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三国志通俗演义》重新修订,并做了逐回评论、增删文字、整顿回目为对偶等细致工作。毛氏在修订中进一步突出了以蜀汉为正统的创作思路,弘扬关羽的忠、义、勇精神,使书中的思想内容更加符合正统的社会观念。毛本一经问世,就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在明代就和《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一起被誉为“四大奇书”,在清代又被誉为“第一才子书”,现在,它和《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不仅在国内拥有极为广大的读者群,也受到外国读者的广泛欢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成功首先在于描写人物栩栩如生。全书写到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一千二百余个,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周瑜、鲁肃、吕布、曹丕、司马懿等不下二百人,这些人物至今还挂在老百姓的嘴边,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比如写曹操,即使作为奸臣,作品也没有把他简单化,而是把他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写出了他的两面性。曹操在杀宦官、讨董卓的时候,是很有正义感的,但他在逃难时误杀了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一家后,又残酷地杀害了吕伯奢,并且扬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又暴露了他自私的本性。曹操的成功在于他信任人、敢于用人,他的失败也在于他对人的轻信。官渡之战时,许攸来见,“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真可谓求贤若渴。他敢于大胆地接受许攸的意见,亲自冒险偷袭袁绍的后勤给养基地乌巢,取得了决战的关键性胜利。赤壁之战时,他也是毫无保留地接受庞统的连环计、黄盖的诈降,结果落得败走华容。这是一个循环,同一个性格的同一个表现,在不同时期,由于情境的不同,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曹操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真实可爱,就在于作品写出了他的丰富性,写出了他性格中的多变性和不变性,写出了个人的命运与时势的紧密联系。除了在行为叙述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外,作品还善于通过外形描绘、心理分析、他人视角、场景衬托、对比夸张等手法,让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鲜明生动。 《三国演义》的成功还在于对战争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震撼力。作品吸收了《左传》的纪事风格,对战争的描写不是停留于表面,而是不断挖掘背后的深层动机、历史根源和指挥者的性格特点,揭示战争成败的多重原因。对每场大的战斗的发生、发展、最终决战及结局写的深入具体、活灵活现。比如官渡之战,这是一场早晚要打的大战,虽然袁家“累世公卿”,“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但由于袁绍性格上的懦弱,造成了他丧失了很多良机,待到曹操灭了吕布、败了刘备、笼络东吴及袁术病死以后,才贸然纠结七十万人马,与曹操决战。在双方对峙的过程当中,袁绍又疏于防范、不善纳谏、意气用事、听信谗言,终于导致全线崩溃。 当然,《三国演义》也有一些不足,诚如鲁迅先生所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罗贯中,名本,钱唐人,也有人说他名贯,字贯中,还有人说他是越人,出生在洪武初年,估计他应该是元明间人(约公元1330—1400年)。所著小说较多,明代时就有人说有数十种,今存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传》等。他也能写词曲,有杂剧《龙虎风云会》传世。当然,现在所传的他的小说,都是屡经后人增删修改的,真实面目已经无从再现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