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第一,战略第二
把“人”上升到战略高度,实证性总结出“人”决定“战略”的还要归功于吉姆·柯林斯和其团队在《从优秀到卓越》中先人后事观点的提出。应该说,先人后事的观点颠覆了人们通常对“人”与“战略”之间关系的认知。大多数研究学者、企业家们通常都认为应该“先事后人”,即先定战略,然后匹配人,这其中也包括没做研究之前的吉姆·柯林斯。他们大致会这样阐述制定战略的三个步骤:“首先,对你的生意制定一个大方向上的规划;其次,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落实这个规划;最后,不断探索能实现你的规划的最佳实践经验。”这是非常典型的“战略决定人,人依附战略”的战略思想。
但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作用逐步得到重视。德鲁克敏锐地洞察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开创性地提出“知识型员工”概念后,近二十年来,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研究学者和企业家们的共识,人才决定战略也已不绝于耳并被优秀企业的实践所证明。
最伟大的CEO杰克·韦尔奇总结他的领导艺术时说:领导力只是跟人有关,只为得到最优秀的员工。他说“通用电气拥有世界一流员工,所以它也是世界最有竞争力的公司”、“要让企业能赢,没有比找到合适的人更紧要的事情了。世界上所有精明的战略和技术都将毫无用处,除非你有优秀的人来实践它”。杰克·韦尔奇在20世纪80年代带领GE进行“数一数二”战略转型时,要求大规模地提升自己的人才——空前关注人的培训和发展。他总结GE的战略之所以有持久的生命力,最主要原因是它建立在两个牢不可破的原则之上,一个是大众化是糟糕的;另一个是人才决定一切。
在中国,华为是坚持“人才是最高战略”的典范,其在《华为基本法》中明确坚持“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华为轮值cE0徐直军说:华为在人力资源上花的时间是最多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大量的时间开会讨论的不是业务,而是在讨论与人力资源相关的议题。任正非曾说:华为“什么都可以缺,人才不能缺;什么都可以少,人才不能少;什么都可以不争,人才不能不争”。华为对人才的掠夺真是让业界叹为观止:华为去大学招聘,副总裁级领导亲自上阵,为华为摇旗呐喊,现身说法,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动辄开出比同行业翻倍的高薪;在大一、大二年级做拦水坝,提前卡位搜罗优秀人才。华为将先人后事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吉姆·柯林斯在2012年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第64届年会暨展览会上郑重表示:在企业通往成功的征程上,人才是第一位的,而战略是第二位的。他在其主旨演讲中说,“人才是任何伟大企业里唯一最重要的战略支柱”。在此次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盛会上,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经营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得到了与会世界著名商业、经济界领袖和HR管理大师的一致强调。
其实,“先事后人”理论背后隐藏着一个潜台词或者一个基本假设——战略的制定者是正确的,他的认识是充分的,所以他提出的战略是正确的。但是,又有谁能够完全保证那个人是正确的,他的能力、远见是完全合适的,从而保证他制定的战略是正确的?相信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言:没有对的人,就没有对的战略。从战略管理的闭环系统来看,从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复盘—战略更新,每个环节无—不需要“人”来推动,“人”合不合适将从本质上决定战略管理系统的正确性、可执行性,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成功或失败。
关于“人”和“战略”孰轻孰重的争论越来越清楚,但是德至锐泽团队在过往10年的咨询项目中的体会却是:中国大部分企业家们嘴上强调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却从未真正将人力资源放在战略的首要或重要的位置,企业家们对“人”这一资源的重视程度远远落后于自然资源、资金、政府关系、技术等资源,属于“劣后级”考虑要素。所以,关于“人”的重要性陆续被正名后,德至锐泽希望借用吉姆·柯林斯先人后事的形象比喻来引起中国企业家们对企业战略布局的新思考:在开车前,先让合适的人在车上,把不合适的人请下车;在车行驶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人上车.那么合适的人会让车驶向正确的目标,即使路途中一时偏离了目标,合适的人自然也能把车驶回正确的轨道。P7-9
企业发展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路径非常关键。《聚焦于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这本书,真正从企业家的视角出发,引导企业选择事半功倍的发展路径。
——鱼跃医疗集团董事长 吴光明
《聚焦于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的理念和思想对中国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建议企业家们精读此书,从中发现卓越企业的领先之道。
——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党委书记、首席商务官 安礼如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如果没有人才,战略、制度再好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李祖滨提出的“战略上先人后事,选人上先公后私”非常正确,很有价值!
——南京丰盛集团董事长 李昌群
在经济环境多变的时代,人才在企业竞争中越来越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李祖滨结合理论基础和领先企业实践提出的人力资源领先战略,恰能解除企业家人才管理的困惑,让企业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彭纪生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人力资源领先战略为企业指出事半功倍的成功路径,对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城联盟第十届轮值主席、朗诗绿色地产集团董事长 田明
推荐序一 人力资源领先战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赵曙明
推荐序二 你目中真的有“人”吗 / 刘东华
推荐序三 自由与责任 / 黄钰昌
作者序 人力资源领先战略:21 世纪的第一竞争战略 / 李祖滨
第1章 人力资源领先战略:先人后事
“人”的时代到来
先人后事:被忽视的“上亿美元买不来的研究成果”
人才第一,战略第二
先人后事的四大用人原则
时代呼唤人力资源领先战略
领先人力资源体系的选择策略
第2章 人才选择第一标准:先公后私
农夫种子理论:选人才就像选种子
企业家是公司的首席面试官
先公后私是人才选择的第一标准
发现先公后私的人
构筑高效的人才选择体系
第3章 培养值得培养的人和能力
企业家要“种树”而不仅仅“摘果子”
人才培养是最经济、最可靠的人才获取方式
以高效的方式培养人才
培养值得培养的人
培养能够培养的能力
在实战中培养人才
让有培养能力的人成为管理者
第4章 减少薪酬七大浪费
触目惊心的薪酬浪费现象
薪酬第一大浪费:工资发给不合适的人
薪酬第二大浪费:低工资
薪酬第三大浪费:低固定高浮动的薪酬结构
薪酬第四大浪费:不规范地随机调薪
薪酬第五大浪费:薪酬不保密
薪酬第六大浪费:慷慨随意地承诺
薪酬第七大浪费:单纯用薪酬激励
减少薪酬七大浪费现象的应对和解决方案
第5章 股权是金条
股权激励随着“人”的时代的到来而兴起
股权是金条,不要用金条代替钢筋、水泥、木材
该不该做股权激励比如何做更重要
激励谁比如何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更重要
初创企业的股权分配模型
确保股权激励方案落地的五大原则
系统设计股权激励方案
第6章 走向团队绩效
饱受争议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过度的四大病症
以团队绩效管理推动企业目标达成
高效实施团队绩效管理
第7章 塑造双高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的转型
左手高严格,右手高人性
双高企业文化诊断模型
双高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的关键
第8章 企业家成为人力资源高手
做人力资源体系的架构师
选择人力资源高手当企业的二把手
选择人力资源高手作为接班人
第9章 从一开始就选择卓越
克服优秀恐惧症
如何成为领先企业
从一开始就践行人力资源领先战略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领先战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赵曙明 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如何定义这个时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经济新常态”时代,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模式都在经历着转型的阵痛;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向“+互联网”进行转型,以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引领着传统行业变革,并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人力资本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已经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人才密集型”的转变。
但是,无论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还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再或者是知识经济时代,都离不开创新的驱动,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因此,关于这个全新经济时代的实质和内涵,我非常赞同李祖滨先生在《聚焦于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这本书中所给出的定义——“人”的时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指出:“人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这句名言在当下这个时代背景下分量尤为凸显,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的洞见和卓识。如今,相比于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人”更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人”成为这个时代进步的主导力量甚至是决定性的力量,这一点已成共识。从阿里巴巴的合伙制、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海尔的人单合一、苏宁的事业经理人、万科的事业合伙人计划等激励手段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对人如此重视也使得人力资源专业领域的从业者、顾问专家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职业的成功。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学者,我甚感欣慰,但更深知肩上的担子之重。作为德鲁克先生的学生,我一直把传播先生的管理思想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光荣职责与使命。在先生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也始终遵循先生的理念,将“人”视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德鲁克先生提出“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发展至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把人作为社会进步的关键性资源,研究这种资源整体素质提升、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学科,逐步被国内政界、学术界、企业界所认可和重视,人力资源的研究和实践也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还是非常落后的,仍将人作为“成本”、作为“工具”来对待,名义上是“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仍然是“人事管理”,这种理念上的滞后也就导致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及人才的巨大浪费。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知识型、创新型员工大量进入职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转变及新的要求更放大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因此,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我国进一步深入发展和落实,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研究时,时刻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和企业人才的开发和成长为重要目标,不断地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各种“死”的资源都需要“人”这一“活”的资源才能“盘活”,人是激发和整合其他资源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管理者也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作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逐渐兴起,人力资源战略也不再是从属其他成本领先、集中化、差异化竞争战略的要素。
李祖滨先生深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工作十多年,“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他从一些著作和优秀企业的实践中敏锐地意识到上述理念及其背后所蕴藏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创造性地提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该战略的核心要义就是,与其他资源相比,作为第一战略要素的人力资源要进行优先投入。企业唯有秉持“人力资源领先战略”,才能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营和发展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进而取得良好的发展。李祖滨先生并不避讳其“人力资源领先战略”理念来源于对吉姆?柯林斯“先人后事”的思想以及通用电气、谷歌、华为、美的等国内外标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总结、提炼和发展的事实,但也因此更加说明该理念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表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不只简单停留在口头或学术探索阶段,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践行。特别是,李祖滨先生基于“人力资源领先战略”理念,在人力资源的操作层面(比如人才的选择、培养、激励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对企业家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方法和工具,相信更有利于此理念在中国企业界进行传播和推广,而这也是我们理论研究者乐于看到的事情。
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征途中,“人力资源领先战略”理念对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不仅是企业和学者,国家和政府对于人力资源也越来越重视。国家采取了诸多鼓励和推动人才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从2008 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2016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们和学者们都可以从李祖滨先生的这本书中获益,更加明确“人力资源作为第一战略要素”这一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
最后,借用普罗泰戈拉在《论真理》里的一句著名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存在时万物存在,人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祝愿我们的人民富裕,企业发达,国家强盛。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培育出了数以万计的勤奋务实、创新进取、经验丰富的企业家。要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这些企业家需要更多有效的方法、路径和管理智慧。
李祖滨、汤鹏著的《聚焦于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为企业家实现高效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极佳路径——聚焦于人,践行人力资源领先战略。人力资源领先战略帮助企业在战略选择、人才选择、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组织文化、企业家角色定位方面提供了事半功倍的理念、方法和工具。让企业家在企业规模成倍增长的同时,无须成倍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反而能更加轻松和从容,实现企业高效持续的发展。
中国企业家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本书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了完成使命的智慧和力量。
李祖滨、汤鹏著的《聚焦于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基于“人力资源领先战略”这一管理理念,详细介绍了“人力资源领先战略”的内涵以及其产生的背景。重点对其九大人力资源领先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及其背后的逻辑、应用方法和操作案例,帮助读者深入浅出的理解和了解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应用实践,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企业家但又无从解决的管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