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幸蕙曾任中学及大学老师,她的散文《我的吉祥物》,有一种优雅的文学气质,在广泛的选材中,包括了抒情、说理、叙事。无论以亲情伦理为主题,还是与读者进行观念对话,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充满阳光味儿的文字,总能让人读出哲理智慧,很适合成长中的青少年欣赏、思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吉祥物 |
分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作者 | 陈幸蕙 |
出版社 |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幸蕙曾任中学及大学老师,她的散文《我的吉祥物》,有一种优雅的文学气质,在广泛的选材中,包括了抒情、说理、叙事。无论以亲情伦理为主题,还是与读者进行观念对话,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充满阳光味儿的文字,总能让人读出哲理智慧,很适合成长中的青少年欣赏、思考。 内容推荐 陈幸蕙编著的《我的吉祥物》共分四卷,卷一是抒情小品,卷二是说理与叙事小品,卷三以亲情伦理取向和校园故事为主,卷四则是与新新人类进行观念对话和亲切交谈的短帖。书中有几篇文章,曾分别选入台湾小学语文课本和初中、大专语文课本。 总之,这是一本青春之书、温暖之书与诚恳之书,献给成长中的你。 目录 卷一 我的吉祥物 如果你是一棵树 石头狂想曲 天堂鸟 流苏 雏菊 碧沉西瓜 清香油纸伞 我的吉祥物 童年·夏日·棉花糖 卷二 今夜星光点点 半口井传奇 雨,下在全世界的车顶上 金光闪闪一颗心 素花记忆 踢洋葱的夜晚 小海伦与黑猩猩 有人问起我的座右铭 辽阔的心 生命中的碎珠 今夜星光点点 卷三 布娃娃与小飞侠 昨日遗书 梁老师的爱心棒 一个男孩的伤心告白 虽然我不能预知明天 我想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 在张家庄的那个上午 那年夏天 青果 青苹果岁月 布娃娃与小飞侠 舒芙蕾与溜直排轮的外公 爱·成长与学习——晚鸽飞过微笑的天空 卷四 一颗心永远不打烊 做个赢家吧 当霜降下来的时候 心痛只有一次 嚼青草的狗狗和舔伤口的猫咪 另一面镜子 有我也有你 一颗心水远不打烊 当天使变成魔鬼 彩蝶·新芽与晨花 生命发光的时刻 把窝还给燕子 我们这一班 跟着判断走 一个死刑犯的遗憾 后记:开卷心生欢喜 终卷收货丰硕 试读章节 碧叶扶疏的深巷底,有一棵古老巨大的凤凰木。 童年时候,每逢初夏,当人家院墙角落的几株向日葵像一轮轮金黄的圆盘灿灿然地绽开时,那卖棉花糖的老人,便也开始自得其乐地在树下标售起一朵一朵蓬松若云的棉花糖了。 那真是最轻松美好的夏日景象之一。一根一根新鲜洁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软甜蜜的祥云,不徘徊在山巅,不流浪在天上,却只眷恋不舍地停驻在人间,停驻在巷底,停驻在每一个快乐的男孩女孩的手中,为草树掩映的寻常巷陌增添了几分生动的童话气息。于是,卖棉花糖的老者,便成了捕云、网云、巧手织云的人了。是的,织云的人! 但他不用飞梭,不用纺车,也不去织出整齐的经纬或细密的图案,他只是把一小铜勺雪白晶莹的砂糖粒,缓缓倒入制糖机器中央那神秘的黑洞里,然后加热、旋转、搅拌。于是,一颗颗透明细小的粒子,便被抽成纤纤袅袅、若有若无的糖丝。同时,也开始在细细的木棒上,纠结聚集成另一种美好的形状了。 面对那样神奇速成的立体编塑,那样一缕一缕剪裁合度的白云,你必然会同意,做棉花糖,实在是一种诗意盎然的袖珍手工业,是可爱的街头艺术,但也是饶富喜剧效果的魔术。 其实,做棉花糖的机器,出人意料地简单。一块长形呈带状的薄铝片,围绕成古罗马剧场的形状,再加上透明的防风玻璃板和必要的零件,一座被安置在脚踏车后座的小型流动工厂就算是配备齐全了。 也许,没有一个孩子不爱云,没有一颗童心,是不对云影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吧?因此,清寂的午后,或晴朗的早晨,当卖棉花糖的老人闲闲地骑着脚踏车进入巷口,手里的响铃一摇,沙哑的嗓音一扬:“卖,棉花糖哟——” 成群的孩子,便着了魔似的,纷纷推开自家纱门冲出,紧跟在老人身后,喜滋滋地簇拥着他,像簇拥一位君王,直把他送到巷底那凉凉翠翠的凤凰树下为止。 那只属于市井闾巷的生活画面,简直就是童话里《斑衣吹笛人》故事的翻版,在初夏的微风中,充满了天真的谐趣。 曾经,我也是手捧棉花糖、一任阳光轻轻洒在双颊上的女孩,松松的棉花,甜津津的棉花,入口即化的那种感觉犹在舌尖,但二十年光阴竟悄然飞逝,属于棉花糖、属于蝴蝶结、属于雀斑的童年,已成永匣的过去。 当然,生命本应前瞻,尤其夏日晴艳热烈的阳光之下,我们更无感伤的权利。然而,在充满乱象与噪音的现代都会里,当发财小客车充塞于途,当麦克风单调而充满侵略性的广告说辞已织成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令人无可遁逃之际,那卖棉花糖的老者,在凤凰树下所透露出的一片闲情,就格外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了。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但愿那织云的巧手,永远都不要自人间绝迹吧!因为,幸福的童年,并不等于公寓里的彩色电视。它需要关爱,需要户外的阳光,需要美丽的童话,同时,还需要棉花糖之类有趣、浪漫的事物来充实点缀。 如果,童年的回忆,是一块如晴空一样伸展开来的画布,但愿在那安恬如梦的世界里,当我们回顾,那儿永远有悠然甜蜜的白云,扬帆而过。 (本文选入台湾小学语文课本)P2-5 序言 青少年儿童读物里,散文是最具“原味儿”的一种文体,以中小学语文课本来说,诗歌、儿歌、故事、寓言、童话、散文、小说等,都曾涵盖在内,但多会依据年龄层做一个适当比例的分配,譬如小学高年级,课本内容不会出现儿歌;低年级,也不会安排小说;到了中学,又多了散文体的论理、应用、书信、札记等内容,更少有幻想童话、故事一类,主要原因,就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属性,在语文教育上也各有学习方向。唯有散文,几乎不受任何年龄段的限制。可以说,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接触最频繁的文体,应该就是散文了。 儿童文学里的散文篇幅一般都在千把字。叙事、抒情、说理,或夹叙夹议,或一路“吟风颂月”,没有写作公式,既可以写得如诗那样雅致动人,也可以童话般活泼有趣,更可以用小说对话传达作者直接的心绪,就算其间插入一则寓言、谜语,也绝不见唐突,所以若问我,儿童文学里最有弹性、变化性的是哪种文类呢?我会说是“散文”。 我喜欢读散文,是因为散文天地宽广之外,更具有一种“真情实感”的特质,所以每读一篇散文,就获得一次珍贵“聆听”的经验,仿佛走进神交朋友独特的心灵世界里,分享了他人生命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而结果往往也是满心喜悦的,因为我总能在作品中读出纯真的“爱”与“美”。 曾有文友问我,何以大多数的儿童散文内容都偏重童年回忆?难道除了童年,没有其他题材可写吗? 不是的。在我看来,童年只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既是发生事件的背景,也是叙述者与读者最近距离的沟通。人的一生,来自不同阶段的联结,走出童年,童年并没有真正结束。童年是人之初,它像一株幼苗的根,如果连根拔起,生命的记忆就中断了,一个缺少童年回顾的写作者,他的生命历程会有缺失的。 如果我们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篇小说,童年就是开头“第一章”。 没有谁的开头和结尾会是一样的。 张嘉骅写《风岛飞起·童年的澎湖湾》,背景放在童年,写的是一个多风的岛屿,一本“被海风侵蚀的照相簿”。八岁那年,他随家人搭乘轮船从高雄港抵达澎湖马公,那里的咾咕石墙、翻飞的浪花、跳得太快的弹涂鱼,还有沙滩、岩礁、大海螺和从窗缝渗进来的冷风,组成了记忆中一幅永恒的海景图。 活泼生动的文笔下,蕴藏着一颗敏感早熟的心。他写火山爆发般脾气的父亲,写一只狗的悲惨命运,写深藏内心的伤痛和快乐,写对故乡深沉的依恋和文学的启蒙,真挚动人。 陈素宜写《野丫头的美味童年》,背景放在童年,说的是一个乡村姑娘多彩多姿的田园生活。让人垂涎的“食物的记忆”,香喷喷,甜蜜蜜,依旧难解作者深深的乡愁!作者视角独特,除了用色香味“炒”出一盘童年的好菜,也记录了生活中的点滴趣闻,自然朴素的风格,清新动人;含蓄静好的文字,仿佛带着微笑。客家人的敦厚和勤勉,跃然纸上。世界不断地在改变,岁月无声地向前行,想念从前的“妮子”,从来没有忘记“家的味道”! “好的散文要有诗的层次。”这句话除了强调文字语言的美,也包含了意境的升华。林芳萍的《阿嬷家的樱花,开了》,同样以童年为题材,却有别于张嘉骅、陈素宜的叙事风格。她与亲人亲情的互动贯穿全书,篇篇作品意象丰富,如诗似画,又仿佛是仙子的精灵之舞,充满想象和韵律。那如七里香袅绕心头的孺慕温隋,更让读者在合上书页之余,回味再三。 小说家李潼的散文《瑞穗的静夜》,则是穿梭在现实生活及点滴回忆中的小品,信手拈来,再平常的生活也滋味十足。作者将写作灵感随手记下,卷成白色的小纸条,据称是藏在一个素坯陶瓮里,信手取出写将起来,最后便成了书本上的铅字。人情事理、心情温度,文字的连环画般,充满画面与动感,也兼顾了情趣和理趣,这一种散文风格,是嚼着嚼着更有劲儿,呈现了作者坦荡丰富的真性情。 扬歌是资深绩优的英文老师,以书信体散文与读者分享他开明的治学经验。《青涩的苹果·老师的54封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传道解惑”的最佳示范。 成长中的学子,最需要父母师长在言行举止上的监督和指引。可惜,无论老师或家长,多把焦点聚集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相对忽视了品德教养的重要性。深憾于此,“恨铁不成钢”的扬歌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文笔,举出现代校园普遍存在的事例,为一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同学,负起“解惑”的“艰巨任务”。篇篇言之有物,亲切自然,但愿顽石都能点头! 陈幸蕙曾任中学及大学老师,她的散文《我的吉祥物》,有一种优雅的文学气质,在广泛的选材中,包括了抒情、说理、叙事。无论以亲情伦理为主题,还是与读者进行观念对话,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充满阳光味儿的文字,总能让人读出哲理智慧,很适合成长中的青少年欣赏、思考。 个人在台湾从事童书编辑出版工作多年,这是首次为大陆读者编选台湾儿童文学散文系列,一口气遍读六位名家精心之作,无疑也做了一趟幸福的美文之旅。正如幸蕙老师所祝福的:“开卷心生欢喜,终卷收获丰硕。” 相信读者们也都有共鸣! 后记 身为台湾作家,很高兴能通过这本散文集,与海峡对岸的新新人类结文学善缘。 在台湾,新新人类是指活出当代生活风格与面貌的新一代。曾经,基于关怀,我收集过许多新新人类的故事,并曾把这些年轻朋友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希望、快乐与烦恼、迷失与提升……写成《青少年的四个大梦》(1~4集)和《与玉山有约》等书出版。对我而言,这是极富意义的写作工程。 如今,同样基于关怀,以及与各位结善缘的一颗真心,这本散文集献给海峡对岸校园里所有学生。 书中主题是隽永平实的生活哲学、美学与价值观,书名《我的吉祥物》,则意在透过一种可喜的象征与暗示,传达愉悦、明朗的讯息。 全书共分四卷,卷一是抒情小品,卷二是说理与叙事小品,卷三以亲情伦理取向和校园故事为主,卷四则是与新新人类进行观念对话和亲切交谈的短帖。书中有几篇文章,曾分别选入台湾小学语文课本和初中、大专语文课本。 总之,这是一本青春之书、温暖之书与诚恳之书,献给成长中的你。 在阳光取向的“文字浴”中,亲爱的新新人类,谨祝你—— 开卷心生欢喜,终卷收获丰硕。 2012年夏至于台湾·新北市 书评(媒体评论) 陈幸蕙 我走上写作的道路,最主要的原因是为圆一个梦——童年的一个梦想。因为我读儿童故事读得很快乐,我心中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作家。后来,就慢慢向这个梦想靠拢。 这是一本青春之书、温暖之书与诚恳之书,献给成长中的你。 抒情小品、说理与叙事小品、亲情伦理取向小品和校园故事、与新新人类进行观念对话和亲切交谈的短帖,在阳光取向的“文字浴”中,亲爱的新新人类,谨祝你—— 开卷心生欢喜,终卷收获丰硕。 桂文亚(台湾著名童书出版人、散文作家) 我喜欢读散文,是因为散文天地宽广之外,更具有一种“真情实感”的特质……因为我总能在作品中读出真纯的“爱”与“美”。 《我的吉祥物》,有一种优雅的文学气质,在广泛的选材中,包括了抒情、说理、叙事。无论以亲情伦理为主题,还是与读者进行观念对话,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充满阳光味儿的文字,总能读出哲理智慧,很适合成长中的青少年欣赏、思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