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儿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洛伊丝·劳里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洛伊丝·劳里著,朱恩伶译的《儿子》讲述了两个年轻生命的成长,让读者看到,对孩子的爱能让一个平凡女子变得多么勇敢,对母亲的爱能让一个少年承担起怎样的重责。在本书结局部分,就像曾经的传承人乔纳思、刺绣人绮拉、送信人麦迪一样,至亲与村庄的命运都交到了少年加波的手上;这场动人心魄的善恶对决将吸引读者思考:在我们的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绝不能放弃的是什么,又是什么能给予我们巨大力量去翻山越岭、战胜邪恶。

在故事以外,劳里在《儿子》中还展示了她对人类前景的想象,前三部曲各自描述的未来世界逐渐完整、清晰起来。显然,这是人类文明经历过毁灭性灾难之后的世界,至于灾难源头,或许就是“交易大师”所象征的人性中的恶。在后灾难时代的语境中,劳里提及了人类避免重蹈覆辙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尝试:《记忆传授人》中同质社区的管理者以高科技和极端理性抹平差异、抑制情感,《儿子》中天赋异禀的少年则通过坚守善念来完成救赎。至于最终选择,则留给读者去思考。

内容推荐

洛伊丝·劳里著,朱恩伶译的《儿子》讲述了克莱尔是从一个极度理性的冷酷社区逃出的年轻母亲。被指派担任孕母的她,在分娩后被迫与儿子分离。为了寻找儿子,她一往无前。无论船难、失忆,还是悬崖峭壁,一切都阻挡不了她的脚步;她甚至愿以巨大的代价换得儿子的消息。加波是对自己的过往耿耿于怀的少年,一心想造船外出寻找母亲。面对邪恶力量的诱惑与威胁之时,他能否坚守自我、拯救母亲?在善与恶的最终对决中,如史诗般宏大的“记忆传授人”四部曲终于迎来了读者期盼已久的大结局。

目录

第一部分 从前

 1 孕母克莱尔

 2 解除孕母认证

 3 进入鱼类养殖所工作

 4 拜访育婴中心

 5 三十六号婴儿

 6 “渴望获得”的奇特感觉

 7 再见三十六号

 8 留守养殖所

 9 晚间散步

 10 典礼过后

 11 巧遇船员

 12 安排的“巧遇”

 13 初见玛丽

 14 热切的依恋

 15 是否服药

 16 模糊不清的记忆

第二部分 中途

 1 水里来的女孩

 2 失忆的克莱尔

 3 重新学习

 4 认识动物与色彩

 5 参加婚礼

 6 全新的体验

 7 协助接生

 8 失而复得的记忆

 9 兴起离开的欲望

 10 锻炼体能

 11 锻炼有成

 12 时机终于成熟

 13 分手将是永别

 14 惊险的攀岩

 15 遭受海鸥攻击

 16 交易大师出现

第三部分 远方

 1 老妇人的目光

 2 隐藏的危险

 3 造船计划

 4 回忆麦迪

 5 心中的秘密

 6 秘密全盘托出

 7 试航,失败

 8 诉说陈年往事

 9 被爱的感觉

 10 接受真相

 11 拯救母亲

 12 寻找交易大师

 13 与交易大师对决

试读章节

1 孕母克莱尔

他们帮她戴上面具,蒙住她的眼睛。年轻女孩忍不住缩了一下。这种做法很奇怪,又有点儿多此一举,可是她没抗议。她知道,程序就是这样。一个月前,吃午饭时,另一位“容器”描述过这个过程。

“面具?为什么要戴面具?”当时她曾惊讶地问。因为想到这幅怪诞的画面,她差点儿笑出声。

“嗯,其实也不是真的面具,”坐在她左边的另一个年轻女孩连忙改口,接着又嚼了嚼清脆的沙拉,“应该叫眼罩。”她压低嗓子,小声地跟她说。按规定,她们是不许讨论这件事的。

“眼罩?”她听后更惊讶了,紧接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实在不会说话,对不对?竟然一直重复你的话。可是,怎么会用眼罩蒙眼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们不希望你看见‘产品’从你的身体里出来,就是你把它生下来的时候。”说话的女孩指着她凸起的腹部说。

“你已经生过了,是吗?”她继续询问。

女孩点点头:“两次。”

“那是什么感觉?”她知道这个问题很蠢,她们已经上过课,看过图解,受过训练了,不过,那些都比不上听一个有经验的人现身说法。反正,既然已经违反不准讨论此事的规定,何不干脆打破砂锅问到底!

“第二次比较轻松,没有第一次那么痛。”

她还没回应,女孩就好奇地看着她:“没人告诉你会痛吗?”

“他们说会‘不舒服’。”

女孩嘲讽地冷笑一声:“那就算不舒服吧,如果他们想这么说的话。第二次没那么不舒服,而且也没那么久。”

“容器?容器!”扩音器传来女舍监严厉的斥责声,“请注意你们的谈话!你们都知道规定,不要明知故犯!”

女孩们知道她们的谈话被墙上的麦克风收录,她们已经遭到监听,赶紧遵照指示住口。还有几个女孩也发出咯咯的笑声。大概她们也违规了!毕竟她们能聊的话题实在太少了。大家的共通点就是这个过程——她们的工作、她们的任务。不过,听到警告后,她们都纷纷改变话题。

她又舀了一匙汤。孕母宿舍的伙食丰盛又可口,“容器”都被养得白白胖胖的。当然了,在社区里成长,向来衣食无缺,食物每天都会按时送到家里来。

可是,十二岁那年被选为孕母后,她的一生就从此转向。改变是渐进的,慢慢来的。对她们这一群孕母而言,数学、科学、法律这些学校课程渐渐变得无关紧要,老师也不再注意她。

她的课程表增加了营养与健康科目,户外运动时间也延长了。她的饮食里还添加了特殊的维生素。她必须定期接受身体检查与测验,为前往生产中心做准备。过了一年,又过了大半年,他们认为她已经准备就绪,才吩咐她离开家,搬到孕母宿舍。

在社区里要从一个住处换到另一处,一点儿也不困难。她没有任何行李。她的衣物向来由衣物供应中心分配与清洗。她的课本也由学校收回,留给明年的学生使用。她骑去上学的自行车会被收回去重新粉刷,再送给年纪小一点儿的孩子使用。

离家前夜,父母为她举办了一个欢送晚宴。哥哥大她六岁,早就离开家去司法院接受训练了。他们只有在公共集会上才能见到彼此;他变成了一个陌生人。晚宴上,他们一起追忆往日时光,他们想起她童年时的趣事(有一次,她把鞋子丢进树丛,光着脚从育儿中心走回家)。他们一同欢笑,而她也向父母表达了对其养育之恩的感谢。

“我被选为孕母时,你们是不是很尴尬?”她问父母。(P2-4)

序言

从阅读中学习判断

洪兰(中国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得主詹姆斯·米切纳(James Michener)说:“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孩子在年少时所读的书,这些书会内化成他对国家民族的认同、他的人生观,以及他对事情的判断。”所以,有启发性、立意良好的读物是重要的,这些书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孩子的品格。但是,说话是本能,阅读是习惯,我们如何使孩子喜爱阅读呢?这时,带有想象力、不着说教痕迹的童话故事就是最好的容器了。

英国作家切斯特顿(G.K.Chesterton)说:“童话故事最好的地方是让孩子知道,火龙是可以被打败的,好人最后都会胜利。通过童话,可以让孩子养成不屈不挠、为理想和正义勇往向前的精神。”

“记忆传授人”四部曲正是这样的书,得过大奖,并受到极大的好评和肯定,因为它们启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感情。我问过几个看过这系列书的学生:“你们愿意为了找孩子,牺牲青春做交易吗?”他们都毫不犹疑地表示愿意。在《记忆传授人》一书中的理想社区里,每个人都有工作,但工作是被指派的;每个家庭都有孩子,但孩子不是自己生的,是上级分派的。在这个“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终”的天堂里,人们没有自主权,好似住在黄金打造的监狱中。学生领悟到人生不是只有吃、穿,当最基本的人权,如结婚生子,都由别人替你决定时,这种人生就不值得活了。人都会对现实不满,但是有时不经比较,还真不知自己是该感恩还是该抱怨。学生说:“至少我们不必靠‘记忆传授人’来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怎么来的。”

看到第二部《历史刺绣人》时,学生害怕了,怎么在那个地方,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老眼中的“用处”,就要被处死呢?绮拉天生腿有残疾,不符合“有用”的条件,应该被处死,幸好她的手有灵性,会刺绣,才得以活命。这种规定或法律让美好的假象逐渐崩溃。等到第三部《森林送信人》时,学生开始羡慕像麦迪这种可以穿越魔法森林到达外界的人,毕竟自由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等到第四部《儿子》完结时,学生领悟了:人生想要的东西都要经过努力才能获得,品德尤其不能交易;但是善有善报,正义是在好人这边的。每当加波说“我不能杀人”时,云雾就散开一点儿,森林就安静一点儿。这本书明白地告诉孩子:不论在多危险的情况下,都要坚持你的理想,不要做违背你良心和教诲的事。最后的结局令人深思,一个人不能自己当家做主,再美好的生活都是空的,人的命运应当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书评(媒体评论)

文笔质朴却充满力量、感动人心,克莱尔的故事独树一格;作为四部曲的完结篇,它将所有人物穿在一起,再次探讨具有争议性的社会政治议题,表达了呼吁宽容与希望的高远愿景。非常精彩!

——美国《科克斯书评》

劳里创作的故事既引人入胜又意义深远,这样的作家少之又少。

——美国《书单》杂志

这是对人类的同理心和爱的义务的一次温和、悲伤且深刻动人的探索。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

劳里堪称精湛的文体作家,下笔精彩无比:时间的跳跃、视角的转换、情绪高潮——恐惧、喜悦、悲伤——用简洁的文笔写就,却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美国《华盛顿邮报》

洛伊丝?劳里的《儿子》是“记忆传授人”四部曲引人入胜的大结局。

——美国《洛杉矶时报》书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