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夏娲回归(王晋康经典科幻小说集粹)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王晋康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夏娲回归》汇集了王晋康很大一部分优秀作品,从多个角度有代表性地反映了王晋康科幻作品的面貌。

王晋康科幻作品题材广泛不拘,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还包括某些至今人迹罕至的禁区。这些科幻故事形形色色甚至光怪陆离,王晋康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幻作家对人性、人心及人本身的洞悉。在《类人》和《豹人》这样的作品里,王晋康以科幻的声音对人类基因正统的拷问振聋发聩。还有《生命之歌》里,面对人工智能生命的挣扎,作者寄予的同情与悲悯,以及《长别离》里对人类最终走向异化的宽容与感慨。

内容推荐

王晋康是当代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其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善于追踪20世纪最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生物学发现。语言典雅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他的作品常表现人类被更高级形式生命取代的主题。《夏娲回归(王晋康经典科幻小说集粹)》收录王晋康大部分经典短篇小说,包括《长别离》、《生命之歌》、《夏天的焦虑》、《夏娲回归》等,是王晋康作品的精华集粹。

目录

步云履

长别离

灵童

生命之歌

失去它的日子

靳逸飞日记

夏天的焦虑

我证

夏娲回归

2127年的母系社会

试读章节

步云履

16年前那个暑假,我随父亲游遍了新疆。起因是在文联任职的父亲去乌鲁木齐开会,新疆一位好友为他安排了这次免费旅行。那时我是一个14岁的黄毛丫头。新疆以她的浩瀚神秘、古朴苍凉。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里。

我们游览了戈壁瀚海,那儿黑色的石头一直铺到天际,几十只羊在石缝中艰难地寻找着草叶,听说放羊人常在这里捡到上好的蓝宝石;我们游览了火焰山,就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牵着白龙马走过的那道山梁,山上一片红色,寸草不生,几位维族老乡光着膀子埋在滚烫的沙子中,据说这样可以治病;我们游览了克拉玛依沙漠和塔克拉玛千大沙漠,这里是生命的禁区,没有一株草,没有一只动物(我们只在采油工的宿舍发现一只迷路的野鸭);我们还参观了沙漠边缘的胡杨林,这种树据说“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如今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不少胡杨林已完全干枯,虬曲的黑色树干伸向天空,形态十分狰狞。我们也品尝了吐鲁番的葡萄和杏干,以及库尔勒的香梨和巴达姆(一种美味的千果),还购买了漂亮的维族小刀,刀把上镶着俄罗斯和吉尔吉斯的硬币。

不到新疆不知什么叫辽阔。在这儿,公路笔直,一眼望不到边,路上车辆相当稀少。当极目远眺时,由于视角的减小,远处的光线在路面上发生全反射,使人觉得远处的路面总是湿的,等汽车开近,才发现路面是千的。这种视觉上的错觉我从未在内地遇到过。

这些经历足够我回味一生了,更为难得的是在塔克拉玛千深处的一次奇遇。与以上的种种见闻相比,那次奇遇更为神奇。可以说接近神话了。

那次,库尔勒市文联的朋友安排爸爸参观沙漠深处的一处遗址,那时塔中公路还未完全通车,遗址离公路有近百千米的路程。塔里木油田的朋友很慷慨,借给我们一辆进口的尤尼莫克车,车身不长,但底盘很高,独立的螺旋弹簧悬挂,越野性能极佳。塔中公路像一把利剑劈开了沙海。公路两侧近百米的沙面上都埋着芦苇,形成一个个方格。方格田之外则是一排防风栅栏。据尤尼莫克的司机介绍。这是借鉴玉门铁路的办法。别看方法简单,对于防止流沙掩埋路面非常有效。的确,我们一路上只发现极个别的路面上堆有流沙。

汽车下了公路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塔克拉玛千沙漠的凶险。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风把沙面吹成一个个半月形的大沙丘,高达数百米。迎风的沙面还比较实,人可以在上面行走;背风面的沙面很虚,踩下去可以埋住脚背。尤尼莫克在这儿真正显示了它的威风,无论迎风面还是背风面都如履平地。沙丘很陡,我们坐在车上,忽而仰面向上,忽而俯身向下,常常担心车辆会“翻跟斗”,不过它一直稳稳地行驶着。

司机是柯尔克兹族人,名字叫吐哈达洪,汉语说得很流利。不过,与所有新疆人一样,,他说汉语时是大舌头,后舌音很重。凭着这种腔调,以后我可以很准确地分辨出新疆人和甘肃人。下午,我们到达了那个遗址,不过至少对我来说,那是个很乏味的地方,与其说是城堡,不如说是农村。房屋仍然屹立着,墙壁是用芦苇编织再糊上河泥,胡杨木的粗糙桌面上放着一些粗制陶器,蜘蛛丝在微风中飘拂。据库尔勒市文联的同志说,这儿荒废已将近千年了,但由于气候干燥,遗物保存得非常完好。

下午四点,我们开始返回。这儿与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沙丘顶的太阳慢慢坠落下来,斜照着一望无际的黄色大漠,有一种苍凉古远的神韵。巨大的沙丘静静地蹲伏在四‘周,像一头头饱食而眠的天外巨兽。尤尼莫克开到一个沙丘顶上,吐哈叔叔让我们下车,休息,解手。他吩咐解手时男的在车左边,女的在车右边,但切记不可走远。这儿曾有一位地质队员因为去沙丘后解手而迷路,就此失踪了,多天后地质队才找到他的尸体,体态是坐在沙丘顶上,眼睛和五脏已被鸟儿啄光。

这个故事让我对大沙漠充满了敬畏。车上就我一个女的,爸爸再三嘱咐我不要跑远,我跑到车右边解了小便。抬起头来,见又大又圆的红太阳正好坠落在沙丘顶上,洒下满地的金红。在金红色的光雨中,一个身穿长袍的身影戳在邻近沙丘顶上。我想自己是看错了,在这片生命禁区里不可能有人迹的,我揉揉眼睛,他仍然在那儿,一动不动,只有长袍的下摆在微风中微微飘动。

我踩着松软的沙面,急急跑回去告诉大人:“你们看,那儿有一个人!那座沙丘顶上有一个人!”顺着我的指引,爸爸首先看到了那个身影。他疑惑地对司机说:“真的,有一个人,不知是不是活人?”吐哈叔叔惊疑地自语着:“这儿怎么会有人?这儿是绝无人烟的呀。”他用手围成喇叭大声呼喊:

“喂——朋友——你从哪来——”

没有回音。那个身影仍一动不动地戳在那儿。司机招呼我们快上车,说咱们赶紧去接他!这儿离公路还有80多千米,迷路是很危险的。尤尼莫克掉转车头,向那座沙丘爬去,车辆开过去时,那个身影始终僵立如石像。尤尼莫克爬到沙丘顶,全车人都跳下车,把那人围住。他穿着破烂的维族长袍,里面是汉族服装,满脸络腮胡子,头发又长又乱,满面风尘,目光冷漠,两道眉毛离得很近。他打着赤脚——不,不是赤脚,他穿着鞋子,鞋子的质料又薄又柔,紧紧箍出足部的外形。看着我们走近,他仍一动不动,连眼珠都不转动。不过从他湛然有神的瞳仁看,他显然是一个活人。

吐哈叔叔用汉语问他:“你从哪儿来?是什么地方的?是不是迷路了?请跟我们一块儿回去吧,在这儿迷路是非常危险的。”那人凝望着远处,只是微微摇头。吐哈叔叔又用维语和柯尔克孜语问了一遍,仍无反应。

P1-4

序言

在当下活跃的科幻作家中,王晋康先生无疑是具有广泛影响的重量级人物。20年来,王晋康以旺盛的创作力为我们奉献了众多科幻小说精品,作为朋友及同道中人,我一直对王晋康先生老当益壮笔耕不辍的精神深为感佩。此次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的系列选集,汇集了王晋康很大一部分优秀作品,从多个角度有代表性地反映了王晋康科幻作品的面貌。

王晋康科幻作品的评介文字已有很多,借这个机会我只谈一些个人的浅见。作为科幻界同行,王晋康的作品我基本都拜读过。王晋康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广博的知识赋予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特色。其中不少作品即使经过时间无情的洗礼,依然放射出珍珠般熠熠夺目的光彩。对于一位作家而言,这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

就个人感受而言,王晋康作品有两个特点令我印象尤其深刻。

第一个特点是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的洞察及拷问。

欧洲文艺复兴最伟大的贡献便是发现了“人”,也许这更多的是指人从对“神”的膜拜中解放出来,发现了自身的价值。但是很显然,对“人”的认识与发现一直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历史。不过这更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我们试图剖析的对象正是我们自身,而数理逻辑学已经证明:对自我的涉及必然导致不可解的悖论。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单单可以理解为作品的出色,说不定莎士比亚也迷失在了人性的怪圈里。

而科幻就如同一柄利刃,由未来之手把握,让我们得以在某些短暂的瞬间瞥到被现实的肌肤筋骨重重遮蔽的自我——那个本来的“人”。

王晋康科幻作品题材广泛不拘,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还包括某些至今人迹罕至的禁区。这些科幻故事形形色色甚至光怪陆离,王晋康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幻作家对人性、人心及人本身的洞悉。在《类人》和《豹人》这样的作品里,王晋康以科幻的声音对人类基因正统的拷问振聋发聩。而在《癌人》里,作为人体内的细胞叛逆者(罗伯特·温伯格语),癌基因居然成长为比人类更擅长生存也更强大的个体,这其中的意义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还有《生命之歌》里,面对人工智能生命的挣扎,作者寄予的同情与悲悯,以及《长别离》里对人类最终走向异化的宽容与感慨。可以说纵观王晋康的所有作品,不啻于欣赏一部科幻版的《人间喜剧》。

第二个特点是王晋康以科幻为武器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塑。

勿庸讳言,中国当下的文学有一种日渐沦为游戏的趋势。读者沉湎于轻松猎奇刺激感官的阅读,作家更是远离了社会生活的中心,退居到私人的角落,要么迎合市场,要么沉迷于纯技巧性的“自说自话”。总之,文学变得越来越“水”,越来越没有营养,只剩下歇斯底里的娱乐至死。

自曹丕《典论》以降,“文以载道”已经提出来两千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句话并不是口号,而是实在贯穿于文学创作及至中华文化当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但近些年这条原则日益衰微,到了几被摒弃的地步。当然,这样讲的前提是没有将歌功颂德也列入“道”的范畴。而我们读王晋康的作品却能真切地感到他对这样的现状是不认同的,在他的作品中充满对文学现状的反思与“反动”。从《蚁生》里惨烈失败的社会实验场,到《十字》里对西方国家原罪的追问;从《生死平衡》里对平衡医理(其实是哲理)不遗余力的推崇,到《替天行道》里对科学邪恶一面的忧虑……王晋康用他或犀利或温情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幅横跨远古与未来、饱含关怀与思考、血肉丰满的人世画卷。

这个流行快餐的时代和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们缺乏的不再是可供阅读的内容,甚至也不是阅读所需的金钱,人们最缺的是阅读的时间。面对每天生产出的天文数量的文字,以及同样数量庞大的各类媒体节目,一位作家用什么来吸引大众阅读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也许那些能让人傻笑的“糗百”作品永远都会有市场,也许那些看得人满脑袋糨糊弥漫的“先锋”作品依然可以搔首弄姿,但我却从骨子里坚信,像王晋康的科幻作品这样能够让人“有所得”的文化艺术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我之所以有这个信念,只因为一点:人是智慧的生物,人类创造了科学,科学的精神也反哺着人类。

中国科幻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脚下黑暗泥泞的道路将一直伴随着我们。在平庸世界的尽头,有美丽的星光。

何夕

书评(媒体评论)

王晋康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广博的知识赋予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特色,几乎没有平庸之作。其中不少作品即使经过时间无情的洗礼,依然放射出珍珠般熠熠夺目的光彩。

——何夕

王晋康小说,是中国科幻小说中,最具磅礴力量的一种,在惊异震慑的技术想象中,把对未来和当下的深邃思考融为一体,具有传世的价值。

——韩松

厚重的人文关怀、超硬的哲理性科幻构思、机智的故事情节、沉郁苍凉的风格,以及鲜明的中国风格,这些都是王晋康科幻作品的显著特点。几十年中国科幻史,能抵挡时间磨损的作品百无其一,王晋康老师的作品无疑位列其中。

——郑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