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权力的中心(修订本)/第三帝国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时代生活编辑部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21本。每一本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您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对他的思想动态的把握。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时代生活编辑部编著的这本《权力的中心(修订本)》是《第三帝国》系列丛书之10,述了阿道夫·希特勒如何将德国推上了穷兵黩武的不归路。

内容推荐

时代生活编辑部编著的这本《权力的中心(修订本)》讲述了:

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奥地利的流浪汉,一个一战时的下士,终于将德国推上了穷兵黩武的不归路。这一切的产生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失业人口急剧膨胀,民众中传播着一种躁动,这为希特勒夺权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各主要政党间的相互攻讦,更使纳粹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于是希特勒鼓动唇舌,大用铁的手腕,一步步地登上了权力的宝座。

目录

1.德国的冷血统治者

2.贪婪的助手

3.性格乖僻的军阀

4.行刺“似有神魔暗中保护的”元首

附文

符合元首身份的办公场所

征服美女的致命手段

有1000套服装的人

为倒下的英雄举行掩人耳目的国葬

试读章节

1933年1月,希特勒宣誓就任总理,不到6个星期,艾伯特·施佩尔接到一个指令,他禁受不住诱惑,从此便舍弃了权力边缘的宁静生活,进入凶险的纳粹阴谋活动的核心,踏上了不归路。电话打来的时候,这位27岁的建筑师正待在曼海姆的家里,曼海姆是莱茵河边上一座宁静的城市,与充满着革命喧嚣的柏林形同两个世界。施佩尔于1931年加入了纳粹党,总是一次不落地参加本地的党员集会,但是他发现这些集会令人感到压抑。“党员低下的人格和文化水平让我感到惊异。”他回忆说。他曾一度产生这样的困惑:怎么能让这样的人来治理国家呢?但是施佩尔一接到很有前途的纳粹官员卡尔·汉克的电话,便把心中的疑虑抛到了九霄云外,汉克曾请施佩尔做过几次设计,这一次打电话是告诉施佩尔,最优秀、最有才华的纳粹党员正在首都帮助希特勒打好统治的基础,现在有一个诱人的空缺等着他去。“你愿意来柏林吗?”汉克问道,“在这里你肯定能干一番事业。”野心勃勃、浮躁不安的施佩尔立即答应了下来,当天晚上便与妻子驾驶宝马单排座敞篷轿车离开了曼海姆,连夜赶到了首都。他睡眼惺忪地直接向汉克报到,并被立即派往工作地点。“你马上去见博士,”汉克指示,“他想更新宣传部的办公楼。”

施佩尔立刻便明白了汉克说的人是谁。拥有医学学位或博士头衔的纳粹党员不在少数,但党的领导核心里只有一位“博士”:大众教化和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这位35岁的天才——他身高只有5英尺,右脚有点瘸——似乎一心想着成为德国政界的巨人,以此报复造化对他的不公。在新的岗位上,他将控制全国影响公众舆论的各种传媒,包括新闻界、广播网和电影业。他是一个古怪又聪明的青年人,取得文学博士之前在8所大学读过书。从那以后,他曾试着当过作家、诗人、剧作家和新闻记者,但都不太成功,最后在20年代中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了纳粹党的宣传人员。他是一个很有煽动性的演说家,仅次于希特勒,希特勒对这一点并不太在乎,因为他了解戈培尔对自己的忠诚并不亚于他的天才。元首形容他是“忠心耿耿、坚定不移地为我保驾护航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在希特勒所有的助手中,戈培尔最接近“查理大帝的十二武士之一”的理想形象:随时准备为元首牺牲生命。

1931年,施佩尔聆听了戈培尔的一次演讲,这个小个子煽动的“巫术般的兴奋场面”令他既着迷又反感。现在他可以从近处目睹博士实施阴谋诡计了。施佩尔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修复柏林威廉广场上一幢雄伟的建筑物,戈培尔已经将它征用为宣传部的办公楼。“他给我下达了正式的任务,要我立即开始工作,”施佩尔说,“根本不等我估算费用,也不管是不是能搞来这么多资金。”施佩尔很快就发现,希特勒的高层助手花钱都是这么大手大脚的,他们只需向同样挥霍成性的希特勒汇报。受命全权处理此事的施佩尔花钱比较节制,只是按照原来的设计对这幢楼进行了翻修,没有大肆装潢。结果差点毁掉了施佩尔尚未步入正轨的纳粹建筑师生涯。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又花了不少的钱之后,戈培尔认为施佩尔的翻修设计“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下令将室内重新装修得富丽堂皇,施佩尔简洁地称之为“海洋大客轮的风格”。

尽管戈培尔认为施佩尔的设计不能让宣传部办公楼变得金碧辉煌,后者为他设计装修的住所——戈培尔不给对方任何献媚的机会便强行搬进了一个内阁低等官员的家里——却令他感到满意。施佩尔必须在两个月内将住所装饰一新,还要另盖一座大厅——这个轻率的许诺被戈培尔告知了希特勒,希特勒表示怀疑。施佩尔得知元首的态度之后,指挥工人连续三班、夜以继日地干,终于在规定日期之前完成了工程。随后他又画龙点睛地从柏林国家美术馆“借来”德国表现派画家埃米尔·诺尔迪的几幅水彩画,挂在屋子里。戈培尔和妻子马格达非常喜欢这些画。但是希特勒来住所参观的时候看到这些现代艺术作品,顿时大发雷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施佩尔怎么也看不懂这本蠢话连篇的“杰作”——中明明白白地指出,这样的先锋艺术代表的是文化上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希特勒责骂戈培尔,后者则斥责施佩尔:“必须马上把这些画拿走!简直让人难以忍受!”这是施佩尔头一次见到希特勒迫使高傲的下属按他的意志行事。“戈培尔在希特勒面前只得奴颜婢膝,”施佩尔说,“我们的处境都差不多。我虽然很喜欢现代艺术,也不得不默不作声地接受希特勒的观点。”

P63-67

序言

致读者

首先应当承认,本书的策划并非出自我本人的想法。

事实上,当一小批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的编辑和作者开始极力主张推出这样一个系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关第三帝国的话题难道还能有什么新意吗?”

可是,当前往柏林、华盛顿和莫斯科的采访人员逐步发回他们的稿件——私人珍藏的回忆录和相册堆满了我的办公桌——目击者的记录和官方秘藏的文件被一一发掘出来之后,我觉得我的疑问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正在接近一项重大的成果:对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的一个全新的认识——从第三帝国的内部来解剖它。

本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让人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把握到他的思想动态。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时代生活编辑部主编:乔·沃尔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让过去的永远不会成为过去,是《第三帝国》!!!

——唐德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