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情若入画便是桃花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易丹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桃花烂漫,青春短暂,共看共伤,七位女子的惊世才情。命运爱情,甘苦自知,百转千回,光阴止于她如花韶华。七位多情才女的追梦一生,后安意如时代最美人物评传。七位才女的诗意人生与爱情传奇,在风口浪尖上的红颜旧事。

在《情若入画便是桃花》一书中,80后新锐美女作家易丹,用最美的笔触演绎现代女子安生立命的哲学。本书精美装帧,唯美插图,清新文字,值得每位文艺青年的阅读与收藏。

内容推荐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们爱恨都已倾城,华丽背后也苍凉。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万般才情……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人生的起伏分合中,翩若惊鸿的身影定格成那一树最灿烂的桃花。一生美丽一身愁,无限风光说温柔。传奇女子慧极必伤,恍若滴血桃花扇,异样唯美,异样哀伤。永远令人热泪盈眶的三毛,至情成无情的张爱玲,天涯孤女萧红,名门淑女林徽因,或者影视奇才,亦情怀若海,如一代名伶阮玲玉,红楼绝唱陈晓旭,东方美人林青霞。她们都是追梦人,是春光不悔一抹虹。细水长流,惊鸿一瞥,此生长恨水向东,你见过多情才女美女,今易丹大笔收入《情若入画便是桃花》,桃花烂漫,青春短暂,共看共叹——惊世才情好风光。

《情若入画便是桃花》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1 人从一出生就开始旅行——浪漫三毛

 天上落下一粒沙

 当时年少春衫薄

 痴狂初恋如花落

 迈出流浪第一脚

 男孩苦等她六年

 奔赴天涯撒哈拉

 万水千山不眠夜

 送你一匹红尘马

2 人生最可爱就在那一撒手——无情张爱玲

 繁华落尽荒今古

 夜落金盆话私语

 满目荒凉无穷尽

 生命是一袭华袍

 原来你也在这里

 天长地久有时尽

 月色再好也凄凉

3 花开了 就像花睡醒似的——孤独萧红

 萧萧落红满园荒

 落难萧女遇萧郎

 颠沛流离的命运

 伏在鲁迅膝盖上

 天涯孤女有谁怜

 蓝天碧水情永殇

4 美 逃不出时间的威严——典雅林徽因

 半树繁花映春水

 白莲浮动在人间

 不带走一片云彩

 珍重芳姿昼掩门

 准备好听我了吗

 淡极始知花更艳

 瘦月清霜梦有知

5 不死不足以明我冤——凄美阮玲玉

 绝代风华恨早逝

 感光敏锐如胶片

 愁肠已断无由醉

 一宵冷雨葬名花

 人性可畏甚人言

 春燕归来身何在

6 便和春风结成知己——仙姝陈晓旭

 书中走出林妹妹

 几人知我几人愁

 园中三年永鲜妍

 红楼梦醒燕分飞

 商海功名意外成

 病入佛门还洁去

 世上再无葬花人

7 有谁跟我一起轻歌曼舞——美人林青霞

 东方美人破朝霞

 烂漫童年照林间

 清水粉黛出窗外

 不胜人间一场醉

 永远的东方不败

 倾国倾城青霞情

 一代倾城逐浪花

试读章节

天上落下一粒沙

胡兰成说,提起张爱玲,世界要起六种震动,我今提起三毛,天地万物轰鸣至无声。

三毛,本名陈平,生于1943年,往生于1991年。一生流浪五十四个国家,作品二十四册,享年四十八岁。而今斯人已去,热泪盈眶常在人世间。在大街小巷、不起眼的阁楼书桌前、书声朗朗的明亮课堂里、街头书贩的拥挤小摊上,三毛无处不在。她始终留在时代的记忆中,占据了人们眼中心里的主线。

三毛的书,出版了再出版,关于她的故事,流传了再流传。总之,她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青春哀愁与追梦的代言人。她的照片出现在中国文化世界的每个角落,她的故事,被一个个有热情的青年男女惦记了又惦记。三毛身上,寄予了太多太多大气而细腻、浪漫而朴素、真挚而勇敢的人文主义色彩。看过她的书的人,此刻只想想“三毛”这二字,内心都要热烈豪迈的为之一震。

她孤独自闭的少年时代,多灾多难的感情历程,极富传奇色彩的流浪故事,生灵活现才华横溢的真性情,以及梦笔生花传天涯的格子人生,像她自己说的,她是灵魂骑在纸背上,红尘不悔追梦人。三毛一生,叫人赞叹叫人欷歔之余全是热泪在涌:太美好,太真诚,太纯粹,人世间太难只让人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无存,世间怎么不多留她一程!

如果三毛还在,今年已79岁,鹤发苍苍。如果她是个有趣的老太太,人世间还有一抹绮丽色彩在。或许身体不好常年需要休养,或许精神健硕偶尔着笔写写回忆录,将少年往事漏掉的细节重温再重温,又或者身为某大学国文系导师,政府扶助安享天年……然而我们总是想得太美!我们总巴不得那些动人心魄的美丽是不会消失的,即使以一种俗不可耐的方式存在。我们在,她们也与我们共在!就像看《泰坦尼克号》,也要一百个情愿假设男主角杰克只是冻僵了没有死,或者另外找块漂浮木板睡在上面与萝丝手拉手共同等待营救……的确,美丽与我们共在,只是以了另一种惊心动魄的方式。

这种方式更长远有力,更将绝美定格成永恒。一丝一毫都不再允许岁月的亵渎。

三毛留下的个人照片里,不管是青涩时的回眸一笑,还是茫茫黄沙里风吹开一身白袍梦样走来……都是美丽扣心的,像她的文字,二毛时,忧郁自闭敏感要强,三毛时,奔放洒脱生动通透。

而她于1990年——也就是去世的前一年,去四川成都拍的一组照片,麻衣褴褛,蓬头枯发,实在苦相,让人心骇其形枯槁鬼异,更让人不能甘心认同,这,就是无数青少年们的美丽偶像——三毛。

她老了,一脸刀刻的沧桑痕痕,足背手臂青筋暴露,即使脸上的笑是和善的,一口白牙是灿烂的,而春花不再残年已来,其时她盛名在负,已不属自己不属从前了。  她早不再是自己的三毛,她成了大家的三毛。

还是一身波西米亚风,但摄影师拍出的尽是流浪的穷途末路之苦。三毛自己表示满意,但我常常想,她真的欢喜吗?还是只是一种呼救?自从荷西死去,她的神魂早就死了一半。她仍旧是爱生活、爱民俗细节、爱民生鸟语、爱成都的老街、爱老街上一脸无知懵懂的小孩以及闲敲棋子淡饮茶的老人。只是她已经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掌控,青春不再岁月难宁。灵魂真真正正成了《三毛流浪记》里那个小苦儿。

惊心动魄的黑白照片,只如人在地府里穿梭。一场作秀,表面是作家的游乐人间,实则尽是格格不入的孤苦。

孤到骨子里既无回头路也无前头春的苦。

她死的时候,手边有扶手,只要有一点自救欲望,都能活下去。然而,她是一去不回头了,她是失望到极点不能再忍受红尘对自己的摧残了。或于现状中苦挣扎,或对未来无望,自杀者(假设三毛真的是自杀而亡)对未来的无望总更重吧——

孤单无二只余衰老。

三毛许多歌曲由齐豫唱,这两个女人从外表看来诸多许多相似处,黑发披散,着衣都喜波西米亚风,但齐豫显然比三毛人情达练得多,老则老矣,依然浓墨重彩在舞台上活跃,她把灵魂寄托在佛教上,高歌四海从中得到释解,坦然处之在舞台中央的位置,而三毛不。三毛过于细腻善良,就像齐豫说的,她第一眼看到三毛是失望的,因为跟想象里似乎有些不一样,包括李敖,对三毛都印象欠佳。在许多与文学无甚关系的平凡人或者评论家眼里,那些不感性的人看来,过于感性本来就是一种病症,但是懂诗歌烂漫的人都懂三毛。她叫自己ECHO,自恋无罪。那些跟三毛打过交道却嫌弃三毛声音过于软绵温柔的人,只当岁月辽阔要看就看个泼爽豪放女,那是她们一厢情愿的想象,单单的奔放怎能构成最丰富最有渲染力的色彩?她始终心思细腻善良可亲,她在世间流浪,尽赏异国风光人情,独独没学会中国式的做人。而今隔了阴阳的距离,网上流传许多三毛生前最后的电话录音,听上去,叫人心痛神伤:

“小熊如果你回台湾了,我是小姑,你如果回台湾了,请你打医院,如果回来了,小熊,你不在家,好,我跟你说我是三毛,如果你明天在台北,请你打医院,再见。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人呢?眭澔平,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

“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当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如果不是自制心太强,小熊,你也知道,我那一批375个钥匙,起码有100个要交给谁?这次我带了那只白色的小熊去了,为了亲它,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一点口红。它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此刻你在火车上还是汽车里?如果我不回来了你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好,同志,我要走了,欢迎你回台湾来。爱人三毛。”

第二段话,是夹在书里的一封信,她写给眭浩平的,去后多年才被公布。

她在乎每一个人,尤其是朋友。她的声音直接从心脏里最柔软的地方迸出,敏感如微尘。语气从急促询问到失望失落的疲倦,每个听到这段录音的人都能体会孤寂到深处的累,无望的累。宇宙孤寂无生还。

三毛已经走了,截至今天二十一年。

二十一年,多少婴儿已成人,多少爱情已衰败。誓言刻画成风霜,沙漠铺染成泪海。

当年的三毛迷们都说三毛体现了他们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的人老了,这时代的人仍旧热泪盈眶谈三毛。

我知道,下一代人,下下代人,一旦被他们知道有三毛,他们依旧要热泪盈眶永远铭记。

因为青春永远值得热泪盈盈。

三毛,是真正的青春代言人。

P2-5

序言

情若入画,便是桃花

世间最痛的是情,最美的也是情。

《桃花扇》里,秦淮歌妓李香君撞头血溅诗扇,杨有龙借血点画出一树桃花,是以盛开,别样凄艳;《牡丹亭》里,杜丽娘因梦一病不起,他日又为所梦之人冥冥复活,生而死死又生死死生生,汤显祖赞曰此乃情之至也。《红楼梦》里,林黛玉与贾宝玉,一个临风洒泪,一个对月长叹,及至一个一去,另一个即悬崖撒手抛弃红尘,只因情发一处中毒深矣……

中国文学作品里的情,格外惊天泣鬼。有人为之众叛亲离,有人为之万念俱灰,有人看透之后好寻常,有人干脆丢掉宝贵性命……

共鸣之后叹余哀,人们大多要想起现实生活里自己的感情。或者纵深一跃,或者远远绕开,或者终成眷属……更多时候只能让遗憾深深埋在心中,不提起不相逼,回到一是一二是二的现实生活里,看看故事里悲欢离合,那些虚构出的人儿为了感情是如何不顾一切……总有人看出胸潮澎湃,自己也豁出去追寻一把,于是原本是戏里的梦,又成了现实里魂牵梦绕的真。说到头来,这既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也是人类天性深处对于理想的不甘舍弃。

人人面对“情”都能成为自己的代言人。然而不是每个人的情都能赋予才华价值,亦不是每个人的才情都能翩若惊鸿,定格成纸扇上一树灿烂桃花,上升到万人同悲欢的艺术境界。

书里提的这些人,来过我的生命,也许同样去过你的生命。

无法睡去的夜里,月亮高悬,大地安静,惦念她们的人,将熟悉的名字与故事,在心里热热地想起,一遍又一遍,直到荡气回肠泪盈眶。可爱的三毛、骄傲的张爱玲、勇敢的萧红、凄艳的阮玲玉、典雅的林徽因、天真的陈晓旭、美貌的林青霞……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女子,擅长领域不同,无从比较。却各有绝代芳华,美丽与哀愁成正比。她们大多数人已经走了,再也不回来;有的人还在,还在梦的光芒里,而流年已远,风光不再……这都不能阻挡人们对她们的惦念与热爱。因为情永在,人们对于美丽的信仰从来不曾衰败。

三毛不会知道,当她离开人世多年后,会有忧郁的少女在午睡中与她相遇。紧握双手,无语凝噎,白发苍苍的齐耳短发老人,皱纹纵横,唯有双目坚定,梦里的深情和青春。她没有活到鹤发鸡皮,却有人梦到了她衰老容颜的样子---情如故。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十七岁了,也再不会有第二个三毛与撒哈拉故事。只有橄榄树里的追梦人一如既往,对于多情生命的热爱与憎恨也必须一如既往。爱三毛的人,大多欢喜她的才情与豪迈,惊人的直白与深刻。多少人心里有路,不去走;多少人嘴里有话,不敢说;多少人心中有爱,不追寻。三毛爱了恨了焚烧了点亮了也成灰烬了,反正人人都要成为灰烬,为情远去是天涯。场场爱都赴汤蹈火,她是痴人。

张爱玲不会知道,自她之后,迄今再无女作家文采凌她之上了。最后一个贵族的崩塌成就了张爱玲,奢艳才华,惊世剔透,文坛仅此一个。独木不成连理,绝处偏又逢生。当代人炒作她的作品翻拍她的故事,她成了寂寞的经典。她在的时候遗世而独立,她走了人们对她的感情说三道四。现代人畏惧她深谙世故与老辣,常被她一针见血的语言戳痛。她写尽了算计的沧海桑田,却在现实里执着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背叛她的男人走投无路,她寄完钱再绝交。老丈夫赖雅中风不起,她衣不解带服侍至终。张爱玲一生缺失家庭幸福,浅薄肮脏的俗世暖和不了心脏,选择远离红尘揭露红尘,孤傲顶峰,凡人近不了一颗天才而敏感的心,她是寡人。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萧红在临终前,说“留下那半部红楼梦已被人写了去……你们难过什么,人谁不死?人生,总有死的那天……可是这样死,我不甘心……不甘心……”她把自己比作红楼梦里的痴丫头香菱。香菱学诗忙,平生遭遇实堪伤。萧红求学苦,孤独里颠沛流离,差点被卖到妓院。跟着萧军忍饥挨饿尝尽白眼冷遇,被一个又一个狠心的男人辜负,最后客死异乡,唯魂魄能返千里之外的故乡——乌兰河。现代女作家里,没有比萧红更命苦的了。残酷无情的亲人,冷漠自私的丈夫,一个黑暗的人吃人的社会,她只是性格直率追逐梦想,却成为时代与命运的牺牲品。如果没有鲁迅,或许萧红在文坛上的位置更寥落。

林徽因、阮玲玉、陈晓旭、林青霞。她们的人生,是风光人生,亦是失落人生。来过时宛若仙姝,抵不住流年似水美人去,也抵不住世事炎凉灰飞散。奇才奇境遇奇在真性情。她们以真实人生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筑造梦的大业,梦里的爱情、亲情、友情,梦里的世间百态……

林徽因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出身书香,爱惜名誉,复杂端庄。这是她的美,沾染诗歌的灵气,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她与徐志摩的初恋,与梁思成的婚姻,与金岳霖的情谊……皆成佳话。她在战火纷飞里是一个坚韧的贤妻与良母,她在颠乱混沌的年代是一个理性勤奋的实干者。她写诗,将多愁哀思或淡或浓寄托在笔墨里,含蓄心意像个谜。人们揣度不透那样白莲花的模样下,是否亦有浓情与遗憾掩盖?然而多少年过去了,黑白照片里,她的眸子还是清澈着,容颜上定格着秀美与淡然。西湖边的剪影,垂柳扬洒,日出日落的光辉鳞鳞铺满诗意……

《葬心》里唱道:“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阮玲玉演活了旧社会的忧伤苦难女子,造就黑白电影时代的传奇。现实里命运堪怜,寄人篱下,因情起纠纷,因纠纷芳华早眠故。她的美是绝望的,眉目低转,楚楚可怜,被毒世所灭。鲁迅为她撰文一泄悲愤,悲遇人不淑,愤人言可畏!人言可畏!

陈晓旭一死,荧屏幻影再难成真。她在十几岁时以一首诗一张照片毛遂自荐进入红楼梦剧组,以黛玉之情演绎黛玉之身,成为史上最传神的潇湘妃子。大观园梦不复醒,红楼情动是一生,即使阴错阳差成为广告界精英,人们还是争相传颂着林妹妹的美名。再也无人能那般诠释,她入角色太深。及至因病弃治遁入佛门离了红尘……陈晓旭用个性命运成全了中国最美的女诗人——林黛玉形象。

林青霞象征着一个灿烂的文艺电影时代。她从琼瑶笔下的诗意窗外走入大众心,光耀了中国电影荧屏,璀璨了一代人的青春。她演女子,多情多恨,倾国倾城,她演男子,玉树临风,英俊逼人。戏里戏外,假作真时真亦假,情事纠纷,太虚幻境。而今佳人容颜老,光影传奇被铭记。她是永远的林青霞。

光阴易蹉跎,才情妆岁月。

情若入画,便是桃花。

这里面,有最可敬的张爱玲、最可爱的三毛、最可怜的萧红、最可悲的阮玲玉、最无邪的林青霞、最执着的陈晓旭……某个角度看,真正最无情的,只有林徽因。

或许,深情,本身就是一种负累。情深于己不寿,于人负太累。情深之人,本是受欲火洗礼之人。情是火海,凤凰也是在这火里诞生,情是灰飞烟灭,烧过之后遍地痕。

情有根,情有种。情缘深浅自由化,情根情种别论之。重情之人,至性之人。然世之情,是大苦大累,是罪孽之端,是盘根错节之源。我有情时你无心,你情浓时我无门。他之情你之情,众人之情,情到乱处是纠纷。情到通处是澄明。

我之情,烧到恨处怨逢生,幽锁,淡若。不知今生他日,高山能否再明流水音。

你之情,若有心,淡淡匀。天涯海角不需这异样的神明,只叹有今生,只叹有今人,只叹精神洁癖深处已无人。恶者远,情者亦远。不堪负,病弱无亲朋。

无情者因无义而疏,有情者因情累而离。

对前人各照己影。有所思,几人能够,情淡如水只一盅,自个儿品。

易丹 2013-3-12 于杭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