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婚姻缔造帝国基业,偏安南隅终致崖海沉沦,宋朝三百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通俗说史,讲透北宋与南宋。
张晓珉著的《宋朝果然很有料》系列的第三本,主要讲述赵光义执政后期的一些政治外交政策。在这一卷中,作者写到了宋朝与西夏的战争,宫廷内部赵普、寇准、吕端等人的一些事件。本卷结束于宋太宗驾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3卷)/历史新阅读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张晓珉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神奇婚姻缔造帝国基业,偏安南隅终致崖海沉沦,宋朝三百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通俗说史,讲透北宋与南宋。 张晓珉著的《宋朝果然很有料》系列的第三本,主要讲述赵光义执政后期的一些政治外交政策。在这一卷中,作者写到了宋朝与西夏的战争,宫廷内部赵普、寇准、吕端等人的一些事件。本卷结束于宋太宗驾崩。 内容推荐 张晓珉著的《宋朝果然很有料(第3卷)》主要写宋太宗执政中后期的一些事儿。宋太宗对外征战多年,战契丹、战西夏,耗尽大半国力;对内巩固皇权,除政敌、平叛乱,帝国前景黯然神伤。幸好宋太宗有大事不糊涂的吕端,有帝国中坚寇准,最终完成了政权巩固。但在宋太宗驾崩后,宋朝的恶邻居契丹,还有那永不消停的西夏首领李继迁,又将与宋朝爆发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目录 第一章 巩固大权 又一个皇子死了 第二轮造假运动 最重要的证人 第二章 赵普出山 打狗之人卢多逊 关系网的威力 重新出山 第三章 诛杀政敌 该出手时就出手 开始整人 这事您咋看 皇室冤案 天下“太平” 第四章 西夏那些事儿 一群不期而至的客人 五代时期的党项人 天降横财 吃,还是不吃 第五章 皇子之死 宋太宗的烦心事 郁闷的赵普 天真的孩子 国之“疯子” 第六章 讨伐辽国 绯闻之说 真相大白 承天太后萧燕燕 宋太宗的决心 第七章 雍熙北伐 开始北伐 辽国的反击 东路军覆灭 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第八章 战后总结 杨业陨落 千古奇冤说潘美 到底谁的错 第九章 宋辽重新开战 君子馆之战 救国宰相 “战神”掉阴沟里了 第十章 李继迁的奋斗史 神奇的出身 艰辛的创业之路 失败乃成功之母 打不死的小强 第十一章 重振朝纲 赵普复职 清除垃圾 铲除“花岗岩” 第十二章 一条缺心眼的计谋 赵普的办法 西夏“合伙人” 假戏真做了 经济制裁 第十三章 西夏博弈录 回归正路,军事讨伐 李继捧归顺 李继迁“投降” 赵普的余晖 第十四章 大宋第一相 历史中真正的寇准 少年得志 绝不欺君 治理地方 巴东诗人 第十五章 政坛沉浮 簪花少年 我是倔驴我怕谁 “万岁”事件 寇准下岗的真正原因 第十六章 帝国悲事 赵普病逝 离奇暴毙 死亡真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十七章 川蜀动乱 问题重重 茶农起义 王小波之死 李顺“即位” 第十八章 平定蜀乱 一个宦官来平叛 平叛之战 大蜀灭亡 余波终息 第十九章 临终托孤 复启寇准 “大事不糊涂”的吕端 宋辽暂时罢兵 第二十章 最后的遗憾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最后一战 功败垂成 第二十一章 新的时代 太宗驾崩 再起波澜 真心不糊涂 寇准去哪里了 尾 声 帝国的未来 试读章节 又一个皇子死了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一月十四日,宋辽“瓦桥关战役”结束,赵光义再也不用御驾亲征,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班师回朝途中,文武百官都歌功颂德,欢呼胜利。然而,在这满城的胜利声中,赵光义却比谁都清楚:是什么原因,让他获得了这场“胜利”。 如今,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时,到处都是赵光义辉煌无比的胜利以及敌人狼狈不堪的“记录”。虽然在真正的历史中,宋军四战皆负,死伤数万人,但是,这依旧不妨碍赵光义书写自己的“胜利”,还是那种永载史册的“辉煌胜利”! 对于这么一个“脸不红、心不跳”的主儿而言,这种不认账和乱记账的习惯,可是有悠久历史的,从登基称帝前,这个皇帝就一直这样做了。 当然了,即使赵光义能够堵住所有人的嘴、成功篡改这段历史,但他依旧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皇位的继承问题。 在那个“家天下”的时代里,皇位继承的唯一准则是什么? 是“子承父业”,只要皇帝有儿子,就不可能“兄终弟承”,就是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但是,宋朝的第二代皇帝是一个什么身份,您我心知肚明。所以在登基称帝后,为了显示自己的胸怀,也为了赢得人心,赵光义在即位之初,对太祖的儿女给予了丰厚的待遇,不仅任命他们功高震主的官职(节度使、同平章事,位列宰相之上),还赏赐他们“皇子”“皇女”的称呼,以示君臣一体,视如己出,永无二心。 然而,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赵光义始终秉持着“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胡萝卜”给得越多,未来“大棒”打得就越狠! 这不,第一个挨揍的人,就是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跟随宋太宗征讨幽州。在宋军全线溃败之际,由于找不到皇帝了,大家就拥护赵德昭登基称帝。 虽然在赵德昭的严厉拒绝下,这件事情没有发生,但赵光义知道这件事情时,他的不满情绪可想而知。 班师回朝后,赵光义以“北征不利”为借口,死活不奖赏这些将士,为的就是出这口恶气。结果,赵德昭为军士请赏,赵光义甚为恼火,他大声呵斥道:“等你当了皇帝后,再赏赐他们不迟!” 因为这样一句话,赵德昭就离奇逝世了,他用一把水果刀自尽了。 当然了,这种说法并不是官方的解释,它出自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就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当时的官方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赵德昭,皇子,喜吃肉,还是肥肉。那天被二叔骂了后,赵德昭越想越憋屈,就回家吃肉,玩命地吃肥肉,吃着吃着就把自己噎死了。 这种说法,简直太儿戏了,连北宋人自己都不相信。历史转到南宋,史学家李焘在编写《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就采纳了司马光的说法(用刀自尽),而抛弃了那个不靠谱的说法(吃肥肉)。 据说,听到赵德昭死亡的消息后,赵光义的反应是“凉悔”。他还跑到赵德昭的王府,抱着他的尸体大哭道:“傻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做呀(痴儿,何至此耶)!” 虽然赵光义的这种表现,让所有人感动不已。但是,大家也全都明白,这就是赵光义自导自演的一场大戏,一场“猫哭耗子”的闹剧。 为什么?因为这个男人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还记得那个“子承父业”的继位准则吗?如今,赵匡胤的长子死了,皇位的一个继承人没了,赵光义心中的那块心病,终于去除了。 虽然这块心病好去,甚至去得不留痕迹。但是,对于赵光义而言,还有一块心病要去。这块心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二个儿子,赵德昭的弟弟——赵德芳。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在赵光义班师回朝后不久,秦王赵德芳在半夜呼呼大睡中,就这样“睡”过去了,享年23岁。 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 ——《宋史》卷二四四 完了,就这么简单。没有原因,没有过程,只有结果…… 一个23岁的青年才俊,跟他老爹一样,就这样离奇逝世了,甚至都没有留下一个字。要知道,对比自己的大哥赵德昭,人家好歹还留下了“怒喝、惶恐、吃肥肉、自杀、水果刀’’这样的词语,但这位皇子却啥也没留,就连事后叔叔“抱头痛哭”的桥段,也完全省略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凡事总有一个理由吧? 没有理由。因为谁都知道,这位皇子的死,根本不需要理由!文武百官更是默认了这种“惯例”——赵光义每次亲征后,都会死一个侄子。 为什么?因为这位仁兄已经苟延残喘地活了五年,他早就该死了!P1-3 序言 这一卷,还是继续讲宋太宗。在讲这个宋朝第二个皇帝之前,先聊点儿题外话。 “做大做强”是目前经济领域比较火热的词汇,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这个口号成为人们判断一个集团、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我们不得不承认,某些很强的帝国,如秦、元,它们虽然强大无比,但都是短命王朝。秦帝国创始人嬴政死后,帝国仅存在15年,就死于农民起义;元帝国皇帝忽必烈病逝后,仅仅维持了70多年,就宣布灭亡。 可见,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做大做强,不如做长。短命的结果,终归非人所愿。 在中国正统王朝中,真正“做大、做强、做长”的公司,仅仅五家而已,它们分别是汉、唐、宋、明、清。 在这五家王朝中,若以武力定胜负,汉、唐两朝是公认的中华民族强大的王朝,其次是明、清,宋朝一直被视为弱势王朝,排在最后。但是,若以“做长”定胜负,宋朝的存在时间在五大王朝中仅次于汉,超过了唐、明、清三朝。为什么看来弱势的宋朝,竟然在五大长周期帝国中位居第二呢?原因多多,但有一条是绕不开的,即第二代皇帝,那个挂着“太宗”头衔的人,不简单。 如果把一个王朝比作公司的话,第一代CEO是创业帝王,第三代CEO 是守成之主,这个第二代CEO,则是他们之间的桥梁。这个第二代CEO必须拥有第一代CEO的创业本领,还要为第三代CEO建立各种制度,让他顺利衔接,并保住这份家业。所以说,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第二代统治者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这个帝国的未来。他对这个帝国的贡献,不言而喻。 宋太宗,历史将证明他的伟大。 纵观宋太宗的一生,为了巩固这份家业,让子嗣顺利接班,他可谓煞费苦心,一共干了下列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开疆扩土,致力于完成帝国统一。 宋太祖时期,帝国经过了各种南征北战,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宋太宗即位后,他沿着兄长制定的路线,继续高歌猛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逼迫吴越献地、漳泉投降,翦除了南方两个半割据政权;随后灭掉北汉,完成了周世宗、宋太祖的未竟大业,彻底统一这个天下。 然而,在两次对辽作战中,不管是之前的高粱河之战,还是雍熙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 除了辽国这个死敌外,帝国西面悄悄崛起的西夏王朝,也不容小觑。在党项首领李继迁的带领下,他们频频向大宋王朝叫板。虽然在太宗的全力攻击下,暂时打退了李继迁,但李继迁不死,必将成为帝国一个隐患。 伐辽失败,西夏闹事,这两件事情成为宋太宗心中永远的痛。但不可否认的是,宋太宗意欲收复长城的壮举,以及兼并西夏的事情,依然可嘉可赞,并将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第二件事情,加强中央集权,以文抑武。 纵观古今所有帝王,宋太宗巩固中央集权的用心最深,也最为彻底。 为了巩固权力,宋太宗首先干的事情,就是控制二府。宋代中书省、枢密院地位极为重要,二者合称二府。宋太宗经过多次调整后,最终让中书省形成“三相二参”的格局,这也成为大宋王朝的“标准配置”。从真宗开始,“三相二参”的政策将一直贯彻下去,直到宋朝灭亡为止。 调整好了中书省,宋太宗又将枢密院彻底换了一回血。在他的调整下,科举出身的文职人员成为国家管理军队的人,文人完全替代了五代时期的武人统治。文官统治,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完全确立,这表明一个“文治时代”的真正到来,也标志着五代王朝更迭的主因“武将专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宋太宗此举,为大宋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第三件事情,建立完善的传位制度,扫除一切障碍者。 宋太宗深知,自己即位疑点重重,这里既有“斧声烛影”的传奇故事,也有“金匮之盟”的真假闹剧。后人对他干的“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这四件事情,更是颇为感慨,并再三质疑,甚至说“后世不能无议焉”。 然而,即使后人不断质疑,但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宋太宗还是拿起那把屠刀,狠狠地砍向那些真正的继承者。 初步巩固了帝位,宋太宗先痛骂了赵德昭一顿,导致其自杀身亡。随后,他又让另外一个侄子赵德芳跟他父亲一样,莫名其妙地“睡死”了过去。最终,在赵普的帮助下,诬陷赵廷美谋反,最终让他客死房州。 虽然这些诛杀亲戚的举动,让宋太宗留下了一个“杀人魔王”的骂名,但不管怎样,在消灭了这些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后,赵光义的江山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传递了。这对于一个王朝步入长周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上三点,就是宋太宗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在《宋朝果然很有料》第三卷中,我们主要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 当然,这一卷中,你还将看到几位肱股之臣在宋代历史舞台上的表演。 这里既有两朝元老、一生褒贬不一的赵普,也有将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的宋朝英雄寇准;既有浴血奋战、最终战死沙场的杨业,也有智勇双全、却背负千古骂名的潘美……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上面这些精彩内容,请翻阅这一卷来找寻自己内心的答案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