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能够野蛮生长两三年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否23年屹立不倒。未来的雷军和小米,是高奏凯歌,成就不世功业,还是英雄落寞,毁于宿命?谁将成为小米最大的对手或朋友?通过贾丹丹、田旺的《成功就是颠覆世界(雷军的移动互联网战争)》的讲述,希望读者能从小米的起步和成长中搜寻点滴的触动,也在雷军的战争中,寻找出关于结局的暗示,以及危局中的蛛丝马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成功就是颠覆世界(雷军的移动互联网战争)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贾丹丹//田旺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公司能够野蛮生长两三年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否23年屹立不倒。未来的雷军和小米,是高奏凯歌,成就不世功业,还是英雄落寞,毁于宿命?谁将成为小米最大的对手或朋友?通过贾丹丹、田旺的《成功就是颠覆世界(雷军的移动互联网战争)》的讲述,希望读者能从小米的起步和成长中搜寻点滴的触动,也在雷军的战争中,寻找出关于结局的暗示,以及危局中的蛛丝马迹。 内容推荐 贾丹丹、田旺的《成功就是颠覆世界(雷军的移动互联网战争)》是一本关于移动互联网趋势及移动互联网商机的书籍,主要介绍雷军如何成功做小米,他的商业远见、产品之道、饥饿营销、优秀管理经验等方面,是一本能给读者带来较大信息量和经济价值的书,书中不仅有雷军商业的远见,还有他的经营策略。 目录 成功就是颠覆世界:雷军的移动互联网战争 前言 第一章 为梦想而战,四十岁再出发 创立小米:最后一次“跳悬崖” 金山岁月:十六年坚守,永远的青春 卓越网:嫁给的“女儿” 天使投资人:瞄准移动互联网风向 第二章 神秘的布局者:他隐藏得够深 最早说出“手机将会代替电脑” 顺势而为,让小米站在风口上 超豪华创业团队组成小米“战舰” 低调布局两年,小米不可能会失败 第三章 小米是一家“铁人三项”的公司 小米模式=苹果+谷歌+ 基于用户体验的完美设计 MIUI:欲爱上手机,先爱上系统 先APP,后ROM,再手机 第四章 用互联网的思想武装小米 小米的DNA就是互联网DNA 销售模式:只在互联网上卖手机 用“海底捞精神”做好互联网服务 第五章 米粉经济:因为米粉,所以小米 米粉文化:小米,为发烧而生 粉丝经济:从米粉中来,到米粉中去 新营销战略:粉丝运动扭曲力场 第六章 极致思维: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 低价策略,做性价比最高的手机 永远坚持真材实料做好每一件事 让用户尖叫,超预期才有好口碑 第七章 小米内生态:野蛮生长,完善体系 小米不能按照苹果的路子来 米联:终端控制,内容分享 小米盒子的生态链与大挑战 小米生态圈的四大板块 第八章 小米外生态:撒豆成兵,调兵遣将 UC浏览器:独立扩张vs小米工具 七千万活跃用户的YY语音 雷锋网:关注移动互联网&未来 凡客的电商模式:做品牌还是做平台 资本投资圈,打通产融通路 第九章 让金山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临危受命,重掌金山 金山转型的“3+1”布局 迎战360的“金山手机卫士” 另觅新战场,从网游到手游 金山云:让边缘化金山重回主流 第十章 跻身世界第一阵营:小米的国际化与想象力 五年不上市,向国际化突围 谷歌安卓全球副总裁加盟小米 进军台湾:不是卖手机,是考试 颠覆与创新,让全世界都知道小米 第十一章 战略与战术:一百亿收入与一百亿市值 扁平化管理催生“小米速度” 实行透明的利益分享机制 “抢首发+期货模式”的成功秘诀 小米饥饿营销的三个阵地 与运营商之间的合纵连横 第十二章 下一场战役,是对手还是朋友 小米与腾讯:有竞争,更有合作 阿里移师移动互联网对决雷军 百度也许不是没有威胁的对手 360移动产业链的围追堵截 小米门徒,模仿者也有挑战 试读章节 创立小米:最后一次“跳悬崖’, 作为中国IT行业最早的一批程序员之一,雷军18岁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 专业,22岁加入金山软件,29岁就升任为金山软件的总经理,并创办了国内 最早的电子商务网站卓越网,2007年开始做天使投资,并因成功投资凡客、 优视科技、多玩、乐淘等一系列公司,在投资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由于这些闪耀的光环,在外界看来,雷军已经是功成名就了。然而,相比于同批互联网行业的弄潮儿马云、马化腾、张朝阳的成就而言,雷军多少显得有些时运不济。尽管雷军一直在勤奋追寻着更高的事业,却依然没有在40岁之前抵达内心的理想之地。 中国一直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的说法,一般来说,人在30岁时应该业有所成,到40岁,就不会对人生或者事业产生困惑。2010/~,雷军已经40岁,踏入不惑之年,他似乎真的拥有了澄澈的内心,并清楚地知道已逝的生命对于自己的意义,以及自己想做还未做的事。 于是,2010年4月6日,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小米科技悄然成立。为了不受外界干扰从而一心创业,很长一段肘间外界都不知道,小米就是雷军从零开始创办的一家新公司。 雷军年少时非常崇拜乔布斯,这源于他读大学时在图书馆读到的一本书——《硅谷之火》,这本书就像一团永久燃烧的火焰,不仅让他第一次知道了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传奇,也在他充满渴望的心里种下了一粒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火种:希望有一天能像乔布斯一样,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成立一家像苹果公司那样的世界级公司。 雷军深知创业的艰辛滋味,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40岁已是高龄了。因此,有人问他:“40岁开始创业,你有信心吗?”雷军回答:“创业就像跳悬崖,只有5%的人会活下来。但是你又想去搏一把,觉得不搏这一次,人生愿望没实现,太不过瘾了,所以我就决定往下跳。”这时的雷军已完全打破自己的心理障碍,决定赌上自己40多年的人生,最后一次痛快一战。 “小米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件事,千完拉倒!”雷军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创业了,成和败都不重要,人生在于过程。”然而,从这样的言语中其实不难看出,创办小米对于雷军而言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而且这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隐藏于内心的年少时的梦想。 从1991年大学毕业一直到2007年,雷军与金山软件有16年的不解之缘。在金山期间,可以说雷军倾注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梦想,他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甚至为自己获得了“IT劳模”的称号。但是,雷军心里很清楚,在互联网行业有着悠久历史的金山,由于一再错失最好的机会,很难成为全球IT业的一流公司。 于是,2007年金山成功上市之后,雷军终于如释重负地辞去金山cEo的职位。他辞职的理由是太累了,想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休息一下。离开金山的那一天,雷军在风雪交加的晚上等了40多分钟才打到出租车,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悲凉,却又似乎夹杂着无名的喜悦。事实上,在告别金山的同时。雷军曾经信奉的东西已几近瓦解,甚至可以说,他的信仰陷于“全面崩溃”。 正所谓不破不立,在之后的3年,雷军尽量让自己处于归零状态。他突然意识到,当人一旦跳到局外审视,很多事情反而容易想明白。尤其是在做了几年的风险投资人之后。雷军突然发现自己看开了,曾经很多想不通的问题也想得通了。 2010年7月,雷军在微博上对自己40岁前的商业人生列出几点反思:“用手术刀解剖自己,虽然残酷,但真实。三年长考,五点体会:人欲即天理,更现实的人生观;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颠覆创新,用真正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专注,少就是多。”这5点体会,不仅彰显了雷军的成熟,也显示了他独到的商业智慧。这些体会后来成为雷军经营小米的指导思想,被人们称为“创业雷五条”。 P2-3 序言 在浪潮汹涌的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小米手机则无疑是一颗最耀眼的新星。自问世以来,它始终以闪亮的光芒和独特的姿态将人们的目光紧紧吸引。随着一阵阵小米狂潮的掀起,有一个同样闪光的名字,也开始被人们不断说起。 当然,说起他,总要提起他的经历:在充满草莽气息的互联网江湖,他是行走在最前列的引领者;当中国互联网进人野蛮生长时期,他是电子商务行业最早的一批开拓者;在混沌不清的天使投资领域,他又是一个个投资神话的缔造者;当移动互联网的浪潮袭来,他冲破年龄的桎梏,带着小米手机再一次加入了战局…… 他,就是雷军。作为“小米之父”,他创造了中国第一个颠覆性的商业技术杰作——小米智能手机。虽然雷军很早就声名远播,但他真正成名是在40岁之后以一个颠覆者的身份创办了小米。而且更令人们动容的是,他带着浓浓的追梦味道,以及内心的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看到梦想最初的样子。 事实证明,在英勇的跳跃之后,再加上颠覆与创新的思维、精密的战略布局,以及将想法付诸实践的行动力,雷军注定是在移动互联网战争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胜利者。而最后的结局也堪称绝妙:他创造了小米的奇迹,小米成就了他的辉煌。 2012年12月12日,雷军凭借小米的创新,获得了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奖项——CcTV“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称号,这一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得主有阿里巴巴的马云以及万达集团的王健林。 颁奖词这样评价雷军:“他是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2001年他跻身中国福布斯富豪榜,但年过不惑,他决定投身创业。他想只在互联网上卖手机,有人说他异想天开。根据数百万用户的意见定制手机,在他看来,这才是小米最大的创新。” 2013年2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评出“全球11位颠覆商业规则的创新者”,同样圈定了雷军,虽然排名只是第七位,却是11人中唯一来自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中国人。雷军获得如此荣誉的原因是,他旗下的小米科技,以高性价比、高配置为主打亮点,制造出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 2013年12月12日,雷军又凭借小米3年300亿营收获得了c(:TV“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被排在获奖名单的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因与众不同而招致的质疑、羡慕和攻讦声中,雷军从容地踏上了中国企业家的荣誉最高点。 为什么雷军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有人说是人脉和名气。实际上,带给雷军好运的是他20多年的行业经验和人生积淀: 他在金山像劳模一样工作了16年,对互联网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见;他最早预言手机会取代电脑,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常用的终端;他预见了移动互联网将会浪潮般地袭来,并借鉴苹果软硬结合的思维,采用先软件和后硬件的商业路径。 除此之外,雷军还重视发挥互联网的力量,在体验至上的时代,凝聚了网友智慧,给予了用户最好的参与感;参考亚马逊模式,把小米做成一家电商公司,搭建起一个内容丰富的平台体系,既在官网上卖手机、卖电视,也卖T恤、卖手机配件……由此,小米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内部生态,这也是小米商业逻辑的起点。 然而,处在风口浪尖的雷军,看起来更像是小米的一个推销员。他不仅在小米内部以一个企业家的战略远见经营小米,而且还在小米周围布局了一个由uCWEB、YY组成的外生态系统。这些都是雷军投资或以投资的身份一手打造的企业,它们有的已经上市,甚至成长为百亿企业。这些企业围绕在小米周围,以强有力的支持助力小米形成了一个内外融通的强大平台体系。 在如此宏大的布局面前,人们不得不为雷军的商业智慧所折服。甚至有人说,最近3年的科技新闻只有两个,一个是微信,另一个就是小米。能够3年发烧不退,小米的确是中国所有企业都应该学习的一个商业样本,而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更是所有企业家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营思想。 当然,小米一路走来,也不全是一帆风顺,毫无波折。由于雷军的快速扩张,无形中动摇着运营商、通信商、供货商的既得利益,侵蚀威胁着他们的地盘,因此,小米刚刚问世就遭到了网易、360、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企业的围追堵截,也被那些最具学习精神的小公司,如小辣椒、大可乐、青橙等手机公司竞相模仿。 与此同时,传统的手机品牌,如华为和联想也开始如坐针毡,2013年年底,华为发布荣耀手机品牌,直接锁定小米的红米手机为竞争对手;随后,联想也对互联网手机跃跃欲试;而小米背后千千万万个“小米门徒”,也摩拳擦掌,仿佛一夜之间要诞生出无数个类小米公司。整个移动互联网江湖里,刀锋所指之处,仿佛就是一片片宁静的厮杀之声。 马云曾说,一个公司能够野蛮生长两三年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否23年屹立不倒。未来的雷军和小米,是高奏凯歌,成就不世功业,还是英雄落寞,毁于宿命?谁将成为小米最大的对手或朋友?通过本书的讲述,希望读者能从小米的起步和成长中搜寻点滴的触动,也在雷军的战争中,寻找出关于结局的暗示,以及危局中的蛛丝马迹。 如今,正在战局中的雷军,是下一个乔布斯式英雄的崛起,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雷军?关于结局的一切,都令人充满期待。我们可以坚信,具有工程师和天使投资人的双重视野,带着年逾不惑重新出发的决绝,雷军必将让他的移动互联网战争,在充满未知的变局中,让人们在感受到惊心动魄的同时也看到理想绽放光芒的奇幻色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