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瑰宝知多少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何浩天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何浩天先生本身擅写水墨山水,他尚未为自己印制专集,却分别鼓舞协助百位画家出版了精美的专集,并为之写序百篇——总题目《中华瑰宝知多少》。这百家包括国际间久享盛誉的顶尖人物,深受敬仰的前辈,才艺超群的当代名家,也有极富潜力的新秀。作者能文,他这百篇文章,篇篇可读,学术价值高,意义深远。

内容推荐

《中华瑰宝知多少》是一部艺术集锦,汇集何浩天先生为艺术家或艺术品所写的一百多篇文章和相应图片。这是一部故事集,文中展示了上百位艺术家艺术生涯中最精彩的故事,读起来生动精彩。这是一部艺术家小传,该书在介绍、描述相关作品的过程中,同时勾勒了每位艺术家的生平及成就。这是一本艺术类鉴赏的教科书,介绍了书画、油画、水彩画、版画、剪纸等鉴赏知识。这是一本当今两岸,特别是台湾地区书画等艺术的总汇,演绎了当今艺术的生产和交流状况。这也是一本弘扬中华文化的宣传册,是一本艺术国粹的普及书。

目录

序——荷风阁上的沉思

自序

我的老师何浩天

书画

 八大、石涛——中国美术史上承先启后的两大师

 人迂上人——“师古、参造化、拟己意”

 于右任写下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大巨构

 王农——“牧野雄风,万马奔腾”

 王南雄的绘画历程,从古人人,从造化出

 王廷钦——开拓绘画领域与生机

 王安安——豪情壮志迈向画坛

 江明贤——创新改革的现代中国水墨画家

 朱一雄——人在天涯心在中华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明代四大家神能之品名满天下

 吴昌硕——废临摹重创作,威震艺坛

 吕佛庭——完成三大长卷,唤起民族国魂

 劭幼轩——造化花鸟艺术之天地

 李奇茂——创中华艺术新面貌,传播海内外

 宗其香——万家灯火照大地

 胡克敏——画理画论穷理尽性

 胡念祖——汲古融今,熔铸国画新生命

 郭忠烈——一生艺事,志在千里

 林谋秀——重素养品德,一代写竹能手

 林蕾娜——撷取东西方精华,发挥创作潜力

 姚梦谷——终生奋斗,传承中国历史文化

 姜一涵——由艺人道,贯通中西艺术文化

 姜义才——今日艺坛新秀

 马寿华——中华艺坛之典范

 马克山——精研书道,汇百家之长

 张大千的气度与修养

 张大干——造天地万物之美

 张大干的画学、画境、画风

 张大干——“艺术在此,精神亦在此”

 张大干——“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

 张福英的绘画与恩师

 孙云生——古今融会,大风堂第一传人

 凌云超——半生海外,苦研书法

 陈立夫、孙禄卿高堂精作启迪中华伦理文化

 陈丹诚——弘扬中华艺术于海外

 陈其铨书学、书艺风行海内

 陈雨岛——融合中西绘画于一炉

 陈维德——不激不厉,迈向艺坛高峰

 唐涛——中国书画三千年

 夏雪幸的绘画天地

 夏美驯——写下《历史文物与艺术》的传承

 翁真如——苦海余生,旅澳一大画家

 曹秋圃——当代书家耆宿

 陶寿伯——名噪大江南北的篆刻书画大家

 戚维义书画的时代风貌

 贡宗才——一生外交,半生艺术

 黄君璧的艺术生涯

 黄君璧的绘画修养历程

 黄君璧——当代文化大使

 黄安霞与“白云堂”

 溥心畲——丹青翰墨照耀人间

 溥心畲作《日月潭教师会馆碑》

 溥心畲——中国文化艺术一代大师

 董开章——以生命奉献书法

 董阳孜——书法气势深厚,踵武先贤

 赵少昂——开拓新的艺术领域

 赵松泉与《天寒有鹤守梅花》

 赵松筠——写尽风华春不老

 渐江、石■、八大、石涛四僧之民族气节与艺术风格

 郑百重——一个指向未来的画家

 欧豪年——得天地灵性,与造物浑然一体

 刘先云——“一朝春风发,芬芳满人间”

 刘墉《白云堂画论画法》

 鲍少游——一生致力美育

 简文舒的艺术之路——《东灵西实》

 苏峰男——中国现代画人之楷模

 顾炳星——创造华夏文化的大道

油画

 曾培尧——创作生命的“生命画家”

 赵无极——雄踞现代画坛的“无极世界”

 廖继春——一代“艺术大师”

 刘抗——创造新加坡第一代艺术领导

水彩画

 张杰与荷花

 徐乐芹——开拓水彩画的新境界

 梁丹丰——画尽天下山水、人间百态

版画

 林智信——开拓版画世界

 陈国展版画的独立风格

 廖修平版画艺术蜚声国际

民俗艺术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族最优美的画史

 中国民俗文物代表一部民族生活史

 民俗版画贯穿了全民族的生活情态

器物

 古代石雕是东方艺术无上的成就

 佛教艺术代表中国民族艺术

 家具为工艺美术的主流

 袍服织绣为历代衣冠文化之宝

 玉作艺术为镇抚社稷之宝器

 历代名窑看香港“求知雅集”

 鼻烟壶由杨达志集其大成

 陶瓷演变——李成发自成完整之系统

 陈春明锐意创新竹刻艺术

 唐三彩辉煌壮丽、闪耀古今

 谭旦同精研陶瓷史五十年

艺术文化推广综论

 历史博物馆所藏日本归还的古物

 中国经籍、经学之鸿宝——“汉熹平石经”

 中华美术与中华文化

 缔造中华文化艺术的新景象

 光复以来的台湾艺术发展

 装裱艺术与书画艺术

试读章节

王南雄的绘画历程,从古人入,从造化出

看画是一种乐处,看好画更为一种享受,韵味无穷。看到王南雄的山水画,格外觉得心胸荡涤,神情怡爽,带来无限的甜畅与温馨。

绘画艺术是历史文化发展的顶点,是一条极为艰难的途径。

“从古人人,从造化出”,是王南雄的水墨,笔笔见功力,干锤百炼脱颖而出,把古典与现代结合在一起,充满高雅洒脱的气息,溢出令人欲醉的自然美,为当今艺术典范。

中国绘画美术的创造,傲视世上,开始到现在,已有漫长的时间,早在商周时代的铜器、玉器、漆器上镂刻或涂绘诸纹,其流畅遒劲的线条构成的精美图案,表现出淳厚古拙的气韵。接着有周秦汉代的壁画,石刻、画像砖,取帝王圣哲像或生活故事为题材,画面全部覆被,不留空白的特征,至后汉画风不变,用轻柔省略的线条,呈露不加绘色的素面,为中国绘画艺术一大解放。至东晋有山水画之创,及佛教传人中国,佛画盛行,惯用墨笔勾勒然后设色,而为浓重而强烈的对比。至齐谢赫创绘画六法,其至唐宋间山水画则演进为南北二宗,北宗风格为山石峭峻,敷色厚重,以刚强胜。南宗重渲染,勾勒皴点,以秀朗称。五代则有没骨画法,生气横溢,达于绝境。宋人有画院,崇高气韵,施彩则趋柔和,多以水墨挥洒,遣性怡情,重在写意。元代则加强了宋的自然主义的倾向,明多重院画派,至清则泥古,然文人画盛行,重在气韵之发挥,直达清末以后,因外来思潮的影响,中画西画的会合,发生变化,国人锐意自创,崛起中国画风的新高潮,在以上数千年岁月的演进中,留下一部世罕其匹、丰硕无比的中国绘画史。

王南雄就在过去卅年的日子里,与中国绘画史为伍,撷取古老的遗产,领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

故宫博物院在台北开放,王南雄走进故宫之门,面对着中国文化宝藏真实的面貌,有璀璨的金铜纹饰,粗犷的甄石刻镂,瑰丽的陶瓷造型,深厚的方策典籍,尤其是历代丰富的翰墨丹青。凡是白描、写意、工笔、泼彩,应有尽有,俯仰可得。王南雄求之若渴,万分喜爱,特为五代南唐董源所习王维水墨,创披麻皴法,所学李思训青绿设色,所作的山水景色,每为奇峭之笔,传下平淡天真的江南画派的风格。又为北宋范宽,其山水初师李成,再师荆浩而自立新法,所作构景图面,真似真山真貌。再为北宋郭熙,画山石轮廓,下笔极重,烟树春峭,则下笔极轻,尤以取景方法以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传世。又为南宋初李唐,特长山水,画面去繁就简,雄峻气壮,在峰壑之中,万松直挺,石为积铁,泉流若喷,成一代大家。另为南宋马远,擅颤笔,重渲染;以及元代赵孟■,用笔长于澹泊,构景而归古趣;同元代黄公望,水墨画运笔以草籀笔法,气势雄秀。诸此等等历代大家的真迹原件,一一呈现在前,这是何等价值。

王南雄由师古师人,承袭历史精华,其中以南北宗绘事的笔触为主流,朝夕浸渐感染,在他的画风里,奠定雄厚扎实的基础。他从事于专业画家,走出自己的画室,就孕育在造化天地万物之中。

王南雄在这些年,正是畅游天下,历千山涉万水,远越大海重洋,历经亚美欧非诸大洲,饱餐无数秀色。他在大陆作画,每次居留写生,到了物我两忘、浑然为一的境地,他只静静地看山水云烟的变幻缥缈,究春树秋林的起落生机,把高崖幽谷、飞瀑流泉、枯枝芦竹、落日村居的一切,莫不入画。一地一地的景色,就是一幅一幅的画面,画中有我,我在画中,因此他的画,不论写意写实,都是意参造化,变化无穷,这与“画者化也”之道,吻合一体。

王南雄正在盛年,而画艺已入颠峰,其作品师古与师造化并行,追寻渊源之长,力辟保守陈腐,以其技法熟练,运用由心,凡山川景象,无不落笔迅疾,构图准确,光源有度,设色合宜,可谓神腕俱到,精练苍润,其善摄传统的精髓,使满纸都是笔情墨趣,不燥不湿、不俗不闲,只见一片端庄淳厚,洒脱清丽,生机勃勃,发扬蹈厉,正走向高意识、高境界,而终于缔造出王南雄的独来独往、自立自我的风格,开拓现代中国绘画的新途。

昔日国画大老黄君璧曾谓:“王南雄的画十分生动,看他的云在动,风在动,水在动,这已到达了作画的要领,由静而动,得来十分不易。”这几句铭言,是王南雄的杰出成就,我们对王南雄的绘画,感到莫大的喜悦。

王南雄的创作,出现很早,在他二十多岁,一九六九年时,就有中山文艺基金会赞助,在台美文经协会,举行首次个展,就显露锋芒,继则二十余年来,他的展览,凡英、法、德、瑞、卢、比、荷、南非、美、韩、日暨东南亚诸国乃至大陆与台湾各地,连连展出,中间更先后获得台湾文化协会文艺奖,台湾省文艺协会中兴文艺奖和中山文艺奖以及新近(一九九四年春)的台湾文艺奖益见王南雄之作,用笔多变,另辟新境,打破门户,独造风格,真是名至实归,受到台湾内外艺坛一致的赞誉。

一位画家的成功,必须由多种的因素培养出来。一方面固在其本身的学养、功夫、毅力、修炼等条件,但这些都是达到“画品”而已。更大的要件,还是画家的气质与德性,这就是不可缺的“人品”,也是一个画家的根本要素,唯有画品与人品的一致,以德为上,以艺为次,德艺并重,方是一位自然完整的画家。

王南雄的画品,既受肯定,其人品则皆为识者所知,正可用二句古语来包含:“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王南雄平日细心纯朴、诚挚、浑厚、淡泊,显得温和与亲切,养成敦实朗爽的本质,被公认当今画界中一位好老师、好朋友、好画家,以及家中的一位好先生好父亲,都已理所当然。这都是得之于他的禀赋家世,学能,节操的修养,达到画品与人品的浑化融合,顺循更新的境界,进入高深的造诣,铸成一个艺术家的整体美。

一九九四年四月P13-16

序言

年前,有幸得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瑰宝知多少》一书,翻阅数度,获益匪浅。读其书,仰其人,原来书作者何浩天先生是绍兴同乡前辈,他1920年出生于诸暨市,曾任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为博物馆创业发展贡献了31年,退休后更热心于文化交流、文化辅导,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尽自己的力。何先生不愧为搜集宝物的能手、宣扬中华文化的高手、拓展美育的推手。

《中华瑰宝知多少》是一部艺术集锦,汇集何浩天先生为艺术家或艺术品所写的一百多篇文章和相应图片。这是一部故事集,文中展示了上百位艺术家艺术生涯中最精彩的故事,读起来生动精彩。这是一部艺术家小传,该书在介绍、描述相关作品的过程中,同时勾勒了每位艺术家的生平及成就。这是一本艺术类鉴赏的教科书,介绍了书画、油画、水彩画、版画、剪纸等鉴赏知识。这是一本当今两岸,特别是台湾地区书画等艺术的总汇,演绎了当今艺术的生产和交流状况。这也是一本弘扬中华文化的宣传册,是一本艺术国粹的普及书。

何浩天先生打算在大陆地区再版《中华瑰宝知多少》一书,这是一个十分好的创意,当今国家正在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准、艺术鉴赏水准,何先生的这本书正好为我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同时由于两岸隔离的原因,许多大陆地区的人们,对台湾当今文化艺术的发展了解不多,何先生的这本书正是起到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