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原贤二是日本近代著名的谋略家,曾领导特务机关在华从事侵略活动二十余年。作为东方劳伦斯的土肥原贤二的一生,其谋略事迹也是十分丰富的,远非这部《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秘录)》所能容纳。因此,作者王朝柱只能舍去他在华前十五年的谋略生涯,而从策动直奉战争入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秘录)/王朝柱精选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朝柱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土肥原贤二是日本近代著名的谋略家,曾领导特务机关在华从事侵略活动二十余年。作为东方劳伦斯的土肥原贤二的一生,其谋略事迹也是十分丰富的,远非这部《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秘录)》所能容纳。因此,作者王朝柱只能舍去他在华前十五年的谋略生涯,而从策动直奉战争入笔。 内容推荐 《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秘录)》是王朝柱精选文集之一。 土肥原贤二是日本近代著名的谋略家,曾领导特务机关在华从事侵略活动20余年。身受其害的中国人称之为“土匪源”,西方则比之为名噪一时的英国大间谍“劳伦斯”。正如理查德·迪肯所评述的那样:“关于劳伦斯那些神出鬼没的谍报活动的神话,已随着近来披露出来的一些事实而消失殆尽……而土肥原呢,作为日本在满洲有史以来最干练的谍报军官的形象,却是一如既往,不可动摇。”…… 作为东方劳伦斯的土肥原贤二的一生,其谋略事迹也是十分丰富的,远非这部《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秘录)》所能容纳。因此,只能舍去他在华前十五年的谋略生涯,而从策动直奉战争入笔。 目录 引子 异国选奸 第一部 谍海初试 第二部 大显身手 第三部 卷土重来 尾声 走向刑场 试读章节 十月的苍穹深邃辽阔,像是碧蓝无垠的大海;那朵朵散飘的白云,又像是这天海中堆起的浪花,真是美极了! 在这穹隆覆盖的四野中,有一处起伏不平的高地,生长着各种松柏,凌空鸟瞰,墨绿一片,难怪当地的人们称它为“黑色的森林”。美丽的莱茵河活像是一条青青的玉龙,由南爬来,蜿蜒北去,把这座天然的黑色森林劈为两半。两岸的衰草离离变色,高大的枫树像是喝醉了,随风抖动着红红的叶片,偶尔飘落几片碎叶,把那清澈无瑕的水面染成了点点红色;望望泛舟河中的游人,听听幽怨古朴的民歌,谁能相信三年前这儿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疆场呢!这片神秘如画的土地,位于德国西南边陲的萨尔州区。 在与法国毗邻的莱茵河畔,有一个不算大的林中古堡,叫巴登·巴登,自古以来就是贵族城堡禁区。而今却成了旅游胜地了。在这名扬遐迩的古城堡外郊,有一所专供达官贵人沐浴的蒸气浴室。由于它的历史悠久,不少王室人员曾经在此沐浴过,因而格外吸引远近的游客。如今的老板生财有道,除了增添先进的设备而外,还雇用了漂亮的女郎按摩、搓澡,来此旅游的各国有钱有势的人,几乎都要前来光顾这所蒸气浴室。 今天上午一开门,老板就笑眯眯地挂出了客满的牌子,慕名而来的游客望而起疑,禁不住地自问: “是哪位有钱的老爷耍阔气,把这所浴室全都包下了呢?” 有顷,五位日本军官向着这所蒸气浴室走来。早已守候在门前的浴室老板顿生笑颜,热情地欢迎。他望着那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满脸络腮胡子,神色有些呆板,肩扛少佐军阶的军官,用德语说: “少佐先生!欢迎诸位前来沐浴,祝先生们鹏程万里,百事如意。” “谢谢,谢谢。” 这位操着熟练的德语答话的日本少佐,就是后来屠杀中国人的战争狂人冈村宁次。他是武士门阀的后裔,祖辈一直为德川幕府的首领们当卫士。1904年,冈村宁次毕业于日本著名的士官学校,以名列第三受到军界的注意。九年之后,被送进帝国陆军大学深造,虽说年龄大了些,可他仍以不倦的精神勤奋好学,成绩依然优秀,并得到了大正天皇的授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供职于东京参谋本部,当情报员;1917年2月,他担任过黎元洪的日本军事顾问青木宣纯中将的辅佐官。后来,通过关系,他加入了德川家正的皇室侍从队,并作为裕仁皇太子的侍从官于1921年3月3日清晨,随裕仁皇太子出访英、法等国。9月3日,裕仁皇太子启碇回国,他受命留在欧洲的名城巴黎,并和其他四位陆军同僚于10月27日赶到古堡巴登·巴登矿泉疗养地,秘密举行这次决定未来日本命运的重要会议。 “少佐阁下,您们的随员……” “都去观光市容了!”冈村宁次打断浴室老板的问话,“今天,就我们五位在此沐浴。” “什么?就您们五位……” “对!”冈村宁次身后的那位少佐军官厉声答道。他伸出右手,习惯地调整了一下架在鼻梁上的镜框,顺手摸了摸他那浓密的仁丹胡子,恶狠狠地瞪了浴室老板一眼,旋即把右手一挥,操着军人的声调命令,“请带路吧!” “是!是……”浴室老板被这派头震住了,陡然换做一副殷勤的模样,带着这五位日本军官向浴室走去。 这位性格严厉的少佐军官,就是后来侵华战争的刽子手,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元凶之一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他于1884年生在日本的一个武士世家,父亲东条英教是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参与指挥了甲午海战,并以“智将”闻名海内外。东条英机在幼年顽皮好斗,后进入日本著名的士官学校学习,比冈村宁次晚一届,于1905年毕业,被大正天皇授予陆军步兵少尉的军衔。他曾带领全校300名同学在振天府握拳宣誓:“要为天皇而死,要作天皇陛下的御盾,在满洲的土地上粉身碎骨心甘情愿!”日俄战争结束后,经他父亲的朋友举荐,进帝国陆军大学就读,毕业后任陆军省副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调任日本驻德国大使馆武官。裕仁皇太子旅欧访问法国期间,奉调巴黎,接受皇太子的面谕。今天,他作为东道主包租了蒸气浴室,为秘密举行这次会议提供了一切条件。 这是一间宽敞而幽静的房间,两厢共有6张铺陈华贵的单人弹簧床,是供沐浴者休憩的地方。房间的中央铺着猩红色的地毯,陈放着一套原色的牛皮沙发,和一大二小的三张小巧的茶几,再看看茶几上面那考究的烟具和茶具,就可以推测出这是供沐浴者商讨机密大事之处。老板轻轻地打开房门,躬身让进五位日本军官,献媚地笑着问: “诸位军官阁下,需要几位搓澡的女郎吗?” “不需要!”冈村宁次十分干脆地回答。 这位老板误以为日本人不开化,匆忙笑着介绍少女为中年男人搓澡是一大乐趣,也是当代欧洲沐浴时代的新潮流等等。最后,他一本正经地说: “诸位军官!拿出你们在战场上厮杀的勇气,做一次冲破东方封建牢笼的带头人嘛!” “哈哈……”这时,五位军官中唯一佩带中佐军阶的军官放声大笑起来。老板被笑得愕然地睁大了双眼,诧异地问: “你……笑什么?” “我笑你无知!”这位中佐操着德语轻蔑地说,“男女同浴是我们大和民族的传统,你们欧洲新兴的沐浴潮流,比我们日本帝国可晚多了。” 老板木然地望着这位傲岸不逊的中佐军官,发现他“脖子粗短,脸型扁平,额头高突,一张扭曲的嘴下垂着,带着一种恬不知耻的神气——全然是一种轻率的、不在乎的样子。”而这些恰又是他所惧怕的,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位中佐军官就是裕仁皇太子的王叔东久迩宫亲王。他是孝明天皇顾问朝彦还活着的第六个、也是最小的儿子。他性格怪诞,富于谋略,早年在陆军大学就读的时候,就敢于拒绝明治天皇约他出席晚宴的邀请。后来,他和皇太子嘉仁——大正天皇不睦,多次吵嘴,几乎丢掉了皇族地位。但是,当他娶了明治天皇的女儿俊子公主之后,便奉命出任驻巴黎的武官,在披着“追猎法国情妇的浪荡王孙”的外衣下,为陆军情报局在欧洲组建了一个庞大的特务机构。用东久迩宫亲王的一位至交的话说:“在他看来,人类都不是人,而是各色各样的作料——由人类的弱点拼凑成的‘作料’用以供他酿造阴谋时增添滋味。”他和裕仁皇太子关系很好,彼此有着迥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气质。在裕仁皇太子访问法国期间,他们叔侄之间多次进行密谈。今天,他受命召开这次秘密会议。P1-4 序言 回忆总伴着缕缕惆怅,哪管岁月激扬、世事通达,当他站在成就的高山、回望登山时的蜿蜒小路,也不禁会慨叹连连,这或许就是人化“追忆似水年华”时兴叹迭起的缘由,也是近年来,每每夜深人静朝柱和我通话时屡屡流露的岁月催人的脉息所在。 我们常常掐指计算,论年月,我们已经相识相交23年了。那时,我们正当壮年;那时,国门初开,西风东渐,随着思想解放的大潮,文化思想界流派纷起;文学艺术界无不想求新求变,模仿、舶来、横移,奇招百出;技法上,意识流、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内容上,解构传统解构观念,于是出现了重塑信仰重塑观念重塑审美的风潮。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同朝柱认识了。先是编辑赵燕玲拿来了他的《李大钊》和《土肥原贤二》两部厚厚的书稿,说她以为书稿不错,颇有历史价值。于是我抓紧审读,读后以为,作为堪与英国大间谍劳伦斯媲美的土肥原,无论其谋略、奸诈、野心、阴毒及至他在直奉战争、谋杀李大钊、炸死张作霖、“九一八”事变、策动溥仪出关、筹建伪满洲国、策反汪精卫等事件中所起的谋划指挥作用,都写得出神入化,其文献历史与社会价值自不必说,即使当时出版界已孜孜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殷殷可期;至于皇皇72万字的《李大钊》,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们读书趣味的选择,怕是不易有多少印数。可看看朝柱那宏大高远的立意、严谨大气的结构、丰盈翔实的史料,特别是李大钊坚定的信仰与当今信仰迷失的对接与启示,此书的价值远在那时一部部热炒着的图书之上!何况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作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一代学人和革命先烈,至今尚无一部完整的传记出版,岂不是文化界、出版界的失职?于是,我请责任编辑邀请朝柱来出版社面谈。 是个初冬的上午,他身着一件旧绿呢军大衣,头戴一顶也是半旧的灰呢鸭舌帽,蹬着一辆嘎嘎作响的自行车来到了出版社。出版社连环相套的四合院已拆得零零乱乱,正建如今的办公大楼,我们无处可坐,只好在后院的食堂接待他。不知是仍未走出他创作的思维,还是军人的不苟言笑,第一次见面的他没有现在的滔滔不绝,只是定定地用那双近视镜片后面睿智而多思的眼睛看着我。为打破沉默,我直截了当说出了我对他两部书稿的评价和意见,当我说到《李大钊》一书篇幅太长,引文太多、希望他删除十万字时,他说话了:请让我想想,过几天回答你……我深知作家对作品的感情,为礼貌也为慰藉,我留他吃饭。但以那时的条件风习,在机关食堂吃份客饭,多加几个菜,也就只能如此了。后来,当两书出版,特别是《李大钊》一书破格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作品研讨会,当时出席的国家主管最高领导人胡乔木、冯牧和众多著名评论家都满怀深情地给予了高度评价后,朝柱声名鹊起。他这也才暂时忘却了《李大钊》一书删掉十多万字的遗憾。可当后来谈起我们的初次见面时,朝柱总是幽默地调侃着:那是他告别音乐(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之前主要从事音乐创作)、踏入文坛的第一步,可那一步并不愉快,因为我不容商量地“割了他的肉”,而他对我的第一印象是“霸气”。 以书结缘,虽然我们性情不同、审美有异,虽然他仍以为我“霸气”不小,可因为彼此的真性情和相通的心灵,我们的关系却从作者与编者的友情润物无声地流向披肝沥胆、以诚相见的知己境界。就在《李大钊》和《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两书出版后不久,他拿来了一部厚墩墩的书稿《龙云、卢汉和蒋介石》,之后,或一年一部或一年两部又陆续拿出《李宗仁和蒋介石》、《冯玉祥和蒋介石》、《宋美龄和蒋介石》、《汪精卫和蒋介石》、《张学良和蒋介石》。开始,我被他的写作题材大转移蒙住了:一个作家怎么可能自研究写作共产党创始人始,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接续跳到蒋介石和那么多国民党的重量级人物上?而且一年一至两部、每部都在三四十万字以上!他是如何写出的?这样的书稿经得起推敲吗?我不能不在认真审读的同时提出一个个疑问。他倒并不反感,说他是在“文革”中趁别人忙着打派仗,并把他打成“反革命”的劳改6年中认真研习、陆续写出的。一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毕业生扔掉音乐、研究近现代史不觉可惜吗?他自幼钟爱音乐,16岁就进入音乐学院附中,大学毕业后学校又已准备让他做院长赵讽的秘书,本该在乐坛有所作为,一旦决绝地扔掉音乐真是撕心裂肺地疼痛,可那时没有自由,只能如此。那又为什么选择了蒋介石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他的一生几乎涵盖了中国现代史的方方面面。在他身上还集纳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之术。这才想以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学习太史公“以人为史”的手法,在塑造历史人物的同时,尽可能真实生动地揭示这段极为复杂的历史,借以道出这段历史文化的内涵,以启悟后人。果然,从成书后的效果看,他的确未负初衷。无论是他笔下的蒋介石和他麾下的各路国民党大员,都从历史、文化、谋略各自不同的角度,刻画得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而由他们衍释出的那段纷繁诡谲的历史也呈现得条理分明。如在《汪精卫和蒋介石》中,他集中表现的就是先利用假左派汪精卫击垮右派元老胡汉民,而后又利用胡汉民逼迫汪精卫拱手让权、下野出国,最终达到了蒋介石兵不血刃地掌握了国民党军政大权的目的;在外交方面,“九一八”事变前,他对日、美采取等距离外交,事变后才逐步过渡到联美抗日,才使得美援源源而来,这真是典型的因时而异的远交近攻策略;在《宋美龄和蒋介石》中,他浓墨重彩渲染的就是两个人身上附着的不同文化心理结构,他们有影响有渗透有碰撞,终归衍释出种种不同平常夫妻的戏剧来……正是基于他艰苦的研究、别致的视角、成熟深邃的思索,他笔下的蒋介石形象才从表层到深层、从脸谱描画到文化探究,终于以一个背离历史进程的纵横高手的悲尉形象展现在今日的读者面前。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当他的蒋介石系列街谈巷议的时候,他笔锋一转,又写起共产党的重大事件和高层人物来。拿给我的第一部书稿是皇皇73万字的《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那时,“非毛”的声音不绝如缕,几十年来,长征题材的小说、回忆录和影视作品也屡见不鲜,他的长征能有什么新意吗?我不能不抱着审视的态度认真审读。我不能不承认,他又一次使我震惊了。不同于任何这类题材作品的是:他既摆脱了空洞抒情高调歌颂的旧套,又抛却了以个人经历个人所知的某战役某人物的回忆描摹,而是将这一壮举放置于世界大势两个阵营角逐的大势中,以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辨析为指导,既写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略图谋与残虐、第三国际和苏俄的错误干扰,又写了国共高层的纵横谋略及至他们迥然相异的胸襟抱负和文化心理,以此折射,长征中,共产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激烈复杂也写得条分缕析,在不伤党的伟大团结的主旨下,毛泽东、周恩来的英明伟大、智慧情怀卓然而观现。其风格的大气磅礴,其结构的细密相间,其史料的翔实丰富,其人物的呼之欲出,都是在史传文学领域里不多见的。我预感到,在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下,此书的出版完全会廓清不少是是非非的传言,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保持毛泽东形象、对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必会有不菲的贡献。 果然,《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出版后,朝柱成了朋友圈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当时的作协党组书记、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牧与他切磋;当时主管影视的文化部副部长丁峤给他命题;军界领导周克玉和军内著名作家徐怀中对其创作关怀备至;那时的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云山、广电部部长田聪明、财政部副部长李延龄爱听他讲国共大事的来龙去脉,作家柳萌更是以兄长的身份关爱鼓励无以复加。 就在朝柱创作丰收、友情熏熏的时刻,因为家庭原因我移居了美国。未料,第二年4月,他借赴夏威夷采访张学良之机假道旧金山来看我。岁月翻转,地域更迭,能在旧金山接待专程来看我的朝柱,真是百感交集五内翻动。他带来了国内友人的问候,我陪他从渔人码头来到金门大桥。望着大桥上、山脊间那郁郁蓊蓊的潮雾,我指着西面的太平洋说:越过这片大海就是我们的故乡……他沉静了一会儿,定睛说:……老兄瘦了……我一见你就觉出了你的困顿和惆怅……要是想家,就回去吧,跟我一起做电视剧,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朋友们都在等着你……我咽回冲到喉头的感慨,问:除了我曾参与的《周恩来在上海》又做了什么?他说:《开国领袖毛泽东》已经播出且反响强烈,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长征》也已开机。我明白了,他在史传文学这块园地上收获了骄人的成绩后又转向影视。我佩服他的创作嗅觉,更佩服他的敢于颠覆,颠覆前人,也颠覆自己。 2003年回国探亲时,正赶上他的20集电视连续剧《回声》审片会。此时,两位前辈冯牧、丁峤已经离世,我们共同的好友李延龄也匆匆西去,这不能不给我这去国5年的游子带来难以忘却的悲伤。可审片会上,另一批前辈逄先知、金冲及、何敬修和同辈朋友李准、仲呈祥却友情习习、佳语阵阵,给予了颇高的评价。后来得知,这部戏就是朝柱依据他十几年前的长篇小说《囚徒的长征》改编的。我找来原作重读,又不能不赞赏他的敏思与胆魄了。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文革”时期极左思潮并未全面溃退的时刻,他已经将笔端触入描写人性、呼唤人性的领域,而且题材背景是共产党的长征途中。如果没有对历史的深刻认知,没有对人性与阶级性的深层研究,谁敢如此大胆书写!可惜,书是出版了,这部戏却至今并未正式播出!尽管如此,无论在史传文学还是影视荧幕,朝柱已以一人之力,历几十年风雨,写尽拍尽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这是一片独特的风景,也是至今很少有人能绘制的风景。 作为肝胆相照的朋友,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讨论过彼此的作品,我说,他的作品部部都是洪钟大吕、每一部都是沉实的钢锭。所以能如此,皆在于他丰博的学养、架构的能力,更在于他超人的政治智慧。智慧来自何方?来自他执着的信仰和哲理的修持。自然,钢锭总难免有需要打磨的毛刺。要是他能有更细腻的情思更讲究的语言,其作品当更会锦上添花。自然,豪放和婉约历来难于兼得,大江东去的史传与小桥流水的抒发也本不是一种风格。尽管我还有其他朋友对朝柱仍有更多期许,但看到他如今的成就,也不能不满腔真诚和喜悦地称他为大家了。作为一个作家和从事过多年编辑工作的人,当听到作家出版社慨然决定出版《王朝柱选集》时,我不能不感佩作家出版社何建明先生和众多编辑们的眼力、胸襟和作为。朝柱选集的出版,定会是于史有益、于国有益、于民族文化积累有益的一件大事。当此书即将出版之际,说说我对朝柱其人其作的了解和体悟,实感快意,或可成序。 2012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