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的成功与否90%源自于母亲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新东西子教教育研究中心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孩子的素质,有90%取决于母亲;母亲的素质,有90%取决于她是否拥有一种通过学习而与时俱进的能力。阅读本书,学习作一个合格的妈妈,并且探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秘密,为成功培养孩子做好事先准备。

本书专门为广大天下母亲编写。

内容推荐

妈妈怎么做,才能更大程度地成功的教育孩子?本书告诉你:孩子健康成长,母亲的作用无可替代;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品格教育使孩子一生受用;要求服从,让孩子明白规则是不可动摇的;优秀生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注意生活细节,培养孩子的优雅气质;母亲的爱与支持,能最大化地激发孩子的潜能;妈妈“弱势”一些,培养孩子的自信与独立;不做井底之蛙,给孩子一个国际化的视野;生存技能和学习能力同样重要;社交能力,融入未来世界的先期准备;帮助孩子绕过他们可能要面对的危险禁区;开放式教育不等于互相妥协,成长需要冲突;交流的密码,母亲和孩子要平等对话;合格的母亲,方法总比问题多。

目录

第一章 孩子健康成长,母亲的作用无可替代

 妈妈一定要懂一些儿童心理学3

 不要让孩子因为父母而自卑5

 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围7

 幸福可以由母亲遗传给孩子9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11

 好母亲要懂得分享孩子的快乐13

 面对孩子我们自身必须有所改变15

第二章 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妈妈的乖孩子”有隐患,鼓励孩子做真实的自己19

 孩子不愿意合作,你可以变“压迫”为“引导”21

 孩子做错事,帮他放下负疚的包袱23

 常在孩子面前流露负面情绪,会给他的成长带来阴影25

 别忽视孩子悄然发出的心理信号27

 常对孩子说威胁的话,伤害远远大于效果29

 把孩子放在“重要位置”,别让他在孤独中成长31

第三章 品格教育使孩子一生受用

 培养同情心,母亲自己先消除歧视与偏见35

 克服嫉妒,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37

 无限制地满足他的要求,会让孩子放纵无度39

 别让孩子因“自爱”而“自私”42

 从爱护环境入手,培养孩子有节制的好品格44

 妈妈做榜样,培养孩子的爱心与孝心46

 教孩子诚实,从关注他说谎的原因开始48

第四章 要求服从,让孩子明白规则是不可动摇的

 给孩子自由,但不要丢了你最终的控制权53

 不含糊其辞,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55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57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59

 可以惩罚孩子,只要罚之有理60

第五章 优秀生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学习方法比先天的条件更重要65

 用积极的暗示诱发孩子学习的信心67

 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使你的孩子与众不同69

 教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小技巧71

 帮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73

 让兴趣来引导孩子的学习76

 拖拖拉拉的孩子,一样可以“快”起来78

第六章 注意生活细节,培养孩子的优雅气质

 孩子的装扮举止,一定要和他们的性别相符83

 干净整洁,给孩子成功的个人形象打基础85

 用好习惯“代替”孩子的坏习惯87

 针对性教育,让孩子不讲粗话、脏话90

 克服羞怯,孩子也需要见见大场面92

 礼仪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情94

第七章 母亲的爱与支持,能最大化地激发孩子的潜能

 给孩子减压,眼睛不能只盯在分数上99

 珍藏和放大孩子所取得的成绩101

 有意识的在外人面前多夸夸孩子103

 明智的妈妈更善于向孩子“请教”104

 开发想象力和学习知识同样重要106

 鼓励孩子尝试新鲜事物,缩手缩脚没出息108

 做一些有趣的小礼物,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110

第八章 妈妈“弱势”一些,培养孩子的自信与独立

 爱孩子就不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115

 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快乐成长117

 给孩子“合理”的高标准要求119

 别轻易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121

 父母急于求成,只会加大孩子对失败的恐惧123

 独立思考最可贵,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125

 不要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的权利128

第九章 不做井底之蛙,给孩子一个国际化的视野

 旅游长见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133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促进他心智的全面发育135

 让孩子真正接触社会,才能了解社会138

 注重孩子口才的培养,让他勇于站在人前140

 给孩子最富足的生活,不如给他最广阔的上升空间143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7大误区146

第十章 生存技能和学习能力同样重要

 懒惰的习惯可能是父母培养的151

 做家务活是孩子自立的起点153

 为孩子订立一个“零花钱规则”155

 学习理财,给孩子设个小金库157

 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面对竞争159

 培养团队意识,教孩子学习互助与合作161

第十一章 社交能力,融入未来世界的先期准备

 孩子有个性不等于与人格格不入165

 良好的相处能力,让孩子从小就有好人缘儿167

 在家里待客时,别忽视对孩子的社交教育169

 适当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做客171

 布置一个称赞别人的“作业”174

 教孩子学习以大度的心胸待人176

第十二章 帮助孩子绕过他们可能要面对的危险禁区

 对“叛逆期”的孩子不必太紧张181

 面对陌生环境,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183

 与你的孩子一同直面“早恋”185

 化解对立情绪,防止家庭内犯罪187

 社会的阴暗面,不必当着孩子捂起来189

 以自然的态度与孩子谈生理问题192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拿来“用”的194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196

第十三章 开放式教育不等于互相妥协,成长需要冲突

 两代人的冲突不可避免,允许孩子有不同看法201

 做“铁石心肠”的妈妈,不被孩子的情绪左右203

 选择能力会让你的孩子告别平庸205

 不要用眼泪逼孩子就范207

 强迫认错会扼杀孩子的自省能力209

 用智慧和幽默解决亲子矛盾211

第十四章 交流的密码,母亲和孩子要平等对话

 亲子关系从“积极问候”开始215

 换一个角度说话,孩子才会听216

 尝试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你的孩子219

 不要隐藏你对孩子的感激之情221

 尊重孩子的秘密,不做窥探者223

 听懂孩子没有说出的“潜台词”225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227

第十五章 合格的母亲,方法总比问题多

 指导孩子给自己定计划,提高做事的效率231

 奖励和惩罚都要有时效性232

 孩子不被老师喜欢怎么办234

 不苛刻也不姑息,父母态度要一致237

 教子成才,大道理要从小处讲239

 妈妈常犯的十大错误241

试读章节

妈妈一定要懂一些儿童心理学

如果问你这样一个问题: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很多母亲会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每天生活在一起,还能不了解吗?其实不然,孩子身上尤其是心灵上每天悄悄发生的变化,如果不精心对待的话,就不能了解。这是母亲与孩子的天然差距所决定的。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人和孩子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美丽而纯洁的‘海洋’。”

在孩子世界里,万物皆有灵性。他们喜欢和小动物说悄悄话,喜欢为布娃娃洗脸、穿衣服……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但丰富多彩,而直爱憎分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只有“是”与“非”;对人的评价不是“好”就是“坏”……有些事情在成人的眼里是错误的、可笑的,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真实和正常的。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妈妈从“陆地”走向“海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幼儿期(1—3岁)

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能够将刚刚听到的话,立刻想起并加以模仿。因此这个时期孩子的记忆力也很强,如果这个时候教孩子识字,效率会很高。

当然,孩子也会模仿一些不好的行为。如当发现小朋友发脾气、胡闹、说脏话时,他们也会因为新奇而模仿。这个时候,妈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表现出好奇和大惊小怪,因为这样做只会增加孩子的新鲜感,从而助长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

学龄前(4—6岁)

是孩子智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孩子已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等诸多能力,妈妈一定要注意培养。

这个时期的孩子变得特别爱说话,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地边说边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时,话就更多。但是,话再多的学龄前孩子,在外面就可能不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这时候做妈妈的不要急躁,只要有意识地带着孩子经常去各种环境,这种现象就会慢慢消失。

但是,妈妈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5岁后,开始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积极评价的儿童会比较自信;而经常受到否定、消极评价的儿童则容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这些脾气、性格、情绪、行为的特别表现,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

学龄期(6~13岁)

学龄期孩子的心理,看似比较平静,其实很复杂,是孩子心理发展极不稳定的一个阶段,也是孩子得到妈妈肯定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在这一阶段,作为妈妈,要有预见性,针对孩子即将成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同时,妈妈要时常表扬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以便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阶段。

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行为的果断性和坚持性还比较差,往往在“果断”中露出盲动,在坚持中表现出依赖。因此要教育好孩子,妈妈必须了解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行为特点。

学龄期是孩子兴趣和爱好的形成阶段,妈妈们要留心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特点,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要小心地培养和呵护孩子,及时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

青春期(13一18岁)

是指从儿童时代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它的生物基础就是性的逐渐成熟。这一时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它不仅要求身体发育成熟,而且要求掌握知识、技能,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履行各种社会职能和担负起社会责任。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们内心深处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的情感体验:喜悦与烦恼、开朗与沉默、社交与孤独、大胆与怯懦等相互矛盾的倾向。他们逐渐地认识自我,并对周围的一切十分感兴趣,乐于评价和介入成人行列,意识上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出现“心理断乳”现象。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掌握这种变化的实质,孩子可能就会陷入烦恼、困惑、焦虑、冷淡等不安的情绪中,他们不仅对外界,就是对自己也会采取“否定”的态度。

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暴风骤雨、疾风如涛的时期,人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大为不同,发展趋势呈跳跃式,是人生的“危险期”,因此,做母亲的应注意观察孩子情感上的细微变化,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妈妈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性格因人施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而这一切将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

P3-5

序言

人说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母亲的素质就是这个国家、民族未来的素质。可见如何做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每个家庭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还是以母亲为主导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对于这个压在肩头的重责,几乎每个母亲都有太多的疑问:

我要如何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秘密?

要给孩子多少自由,如何教他遵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规则?

当孩子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妈妈应该站在哪一边?

社会上的阴暗面,又该如何向孩子解释……

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如果孩子输在早期教育上,将是母亲最大的愧疚和不安。可是,如果我们已经竭心尽力、磨破了嘴皮子,孩子却依然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这个结又如何去解呢?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内心都期望与父母合作,期望得到父母的赞赏,这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母亲们更好地教养孩子的切入点。

如果在亲子之间出现了矛盾,先别对孩子恨铁不成钢,而应从自身找原因,检查你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否出了问题。

孩子刚生下来时,是没有丝毫缺点和错误的。因此,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的父母。每个母亲爱孩子是出于天然的本能,而如何教育好孩子则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大教育家蔡元培曾就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说过这样的话:“譬如诸位有一块美玉,要琢成佩件,必要请教玉工;又如有几两黄金,要炼成首饰,必要请教金工,断不是人人自作的。现在要把自家的子女造就成适当的人物,难道比琢玉炼金容易,人人可以自任的么?”

教育也是需要学习的,明确了儿童成长的规律,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的母亲,才有可能把顽石锻造成美玉。

为人母者,最忌对自己的某一种观念或者经验抱残守缺,以至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与时代与社会脱节。我们的目的是要将孩子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我们家教的成绩最终要让社会来打分。以此为出发点,凡是能够使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教养方式都是适宜的、应该提倡的,凡是出于家长的攀比之心或者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教养方式都应该放弃或者调整。

最好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多种互动。母亲通过对那些崭新而富于实效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些不被注意的缺失,通过虚心的矫正,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可以以身作则的教育者。然后把这种素质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完成从懵懂到有知从天真到优秀的成长。

孩子的素质,有90%取决于母亲;母亲的素质,有90%取决于她是否拥有一种通过学习而与时俱进的能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