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本版本由范晓娜编写,包含了原文、释义、拓展阅读三个部分内容,语言简洁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学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弟子规(青少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典藏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范晓娜 |
出版社 |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本版本由范晓娜编写,包含了原文、释义、拓展阅读三个部分内容,语言简洁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学习。 内容推荐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本版本由范晓娜编写,包含了原文、释义、拓展阅读三个部分内容,语言简洁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学习。 目录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唯其是 勿佞巧 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试读章节 【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释义】 《弟子规》是依据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他的学生们的训导所编著而成的。我们虽然生活在现代,但是想要成为优秀的人才,也应该遵循它的规范。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对兄弟姐妹友爱是最重要的;做事谨慎考虑周详,重信誉守承诺是其次。 【拓展阅读】 《弟子规》的由来 《弟子规》是中国古典启蒙读物,数千年来,我们祖先依据它来教育子女,现在它依然作为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读物为广大少年朋友们、家长们所推崇,那么如此受欢迎的《弟子规》是如何编著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弟子规》的由来。 《弟子规》是由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至1722年)的秀才李毓秀编著的。在古代,我们的祖先认为人的一生中只有孩童时代记忆力是最好的,在少年儿童时期让孩子们记住一些经典的、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论著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弟子规》就应运而生了。 那么《弟子规》是根据什么编著的呢?它又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弟子规》是秀才刘毓秀根据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弟子所编著的《论语》一书中的《学而》篇编著而成的。所以,《弟子规》全篇以《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分为了六个部分,来为我们大家讲述在家、出门、接人、待物、处事以及学习上应该遵守的守则和规范。 不过,《弟子规》最初并不叫做《弟子规》,刘毓秀为它起的名字叫做《训蒙文》。而《训蒙文》之所以改名叫做《弟子规》,是由于在秀才刘毓秀之后有一名叫做贾存仁的人,他修订了《训蒙文》,并把它改名叫做了《弟子规》。所以,同学们今天所看到的《弟子规》虽然是由刘毓秀编著的,但是这本书的名字却不是他起的哟!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对《弟子规》的由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进入弟子规的世界里,去尽情地畅游一番吧! 【原文】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释义】 对于同学朋友要平和亲切,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我们更应该和他亲近,学习他身上的优点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以上这些我们都做到了,应该利用空余的时间,多多学习古典文学和历史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学识。 【拓展阅读】 董遇巧用三余 相传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董遇的人,自幼家里生活很贫困,整天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尽管如此,他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非常刻苦,所以董遇知识很渊博,人们也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P1-5 序言 凡可称经典者,必具备以下特质:第一,经由人类文化、文明史千锤百炼般检验后依然万古长存,一深受一代代读者的垂青和热读;第二,不会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改变传播命运;第三,所蕴含的人生理念、美育观点、知识能量、人伦教理,永远是人类正能量取之不竭的源泉,即所谓的“源头活水”;第四,具有人类普世的价值内核。当然,经典有时会表现出那么一点点的不与时俱进,有时还会表现出那么一点点的非现代化,但是经典永远不会引领人类走向歧途。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没有经典文化的代代传播和代代阅读,这个民族就没有立足世界的本根;同样,没有经典的世界,也就妄谈人类文明。经典文化犹如快速奔跑,努力拼搏着的人类的老母亲,她会在你时而有些忘乎所以的狂热之时提醒你一句:放慢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正因为如此,在人类现代化程度如此之高的21世纪,阅读经典的热潮才会一波高过一波,这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因为人类没有因为高科技带来的现代快节奏生活而忘记深情回望一眼自己的母亲,再聆听一下母亲那似乎有些老套但绝对本质的叮咛。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阅读经典从青少年开始,就会牢牢铸就孩子一生的营养健康基因。这种营养的投入,就像某种产品的间接成本,你说不上它作用于孩子未来的哪一个方面,但绝对是成就孩子理想健康人格和综合素质所必要的。 这套青少年版“眼镜蛇经典文化书系”由三个系列缉成,第一系列:“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典藏书系”。它荟萃了中华文化浩瀚海洋中的精华,从古老的《诗经》到浪漫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经典的蒙学读物到诸子的智慧篇章,从充满想象力的神话故事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谓循序而进,万象毕集;第二系列:“中国孩子必读的世界经典名著书系”。它汇集了世界经典文学读本,意在通过世界不同语言国家的经典名著的阅读,打开孩子观望世界的窗口,培养孩子博大的文化胸襟,融入世界的思维方式和七感趋向。毕竟,人类已经进入了地球村的时代,世界经济也正在走向一体化。第三系列:“励志篇·青少年红色经典书系”。它囊括了为国牺牲、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们的故事,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等等人物形象历历在目,栩栩如生,旨在让青少年在阅读中重温过去,了解历史,感受革命与传统的震憾,感受红色浪潮的冲击,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 最后须要强调的是,“经典”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本套“眼镜蛇经典文化书系”在现有诸多品类的基础上,还会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渴望。 编者 2012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