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从电视里看过一些动物纪录片。大象和人类的成长期非常相似。小象在象妈妈的带领下,经过20年的学习方可辨识路径、学会在群体中生活,然后才开始独立生存。人也是如此,也需要一个约20年的漫长成长期:从呱呱坠地到三岁上幼儿园三年,然后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经历19年教育后通常在22岁才可以独立工作、养活自己。这个过程占据了人类生命周期的五分之一还多。大象和人类都是长寿且聪明的动物,因为前期长时期的学习而获得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从而维系了后期长达几十年的寿命。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你会日积月累,越来越多地接触和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你自己的追求、抱负和价值观,萌发愿望,形成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期盼、追求和目标。我们姑且忽略个别早慧的人、早出道打工赚钱的人,将当前普通城市青年的20岁看作一个财富创造的起始点——这正是大多数人本科、大专学习或者毕业前后的年龄,即将或者刚刚独立之时。他们行为独立但多数人尚未财务独立,思想和判断力、社会行为能力逐渐形成,正要开始他们人生的初步尝试,这一时期也是人生规划开始的最佳时期。在正式步人社会的当儿,给你的人生寻找一个目标,确定一个方向,树立一个抱负,孕育一个梦想,清晰的人生定位和发展方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凋动你年轻的激情和活力,使你专注地、不遗余力地去圆你的梦、完善你的宝贵人生。
无论是生涯规划还是财富规划,你都需要有至少十年的超前眼光以及实现的时间,你需要耐心地准备和落实。中头彩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事实证明,任何一项达致你长久幸福和富足的策略,都有可能需要超过你十年的不懈努力。今天你想到的和播种的,就是十年后你面对的和收获的。
财富积累和生涯规划类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财富积累不仅仅需要细致的规划和准备,更需要佐以时间,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操作和发酵来得到理想中的财富。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实现过程的距离。从立意到摘收胜利果实,如果是苹果树的话,从栽种到收获最快是三年。如果你每月从薪水中储蓄1 D()美元,你想要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大约1 2()()美元,那么一年就是你的实现过程。
财富目标的实现也是如此,这个过程因人因目的的不同而长短不一,其共性是必须完成这个实现的过程你才能够收获。当你的人生规划具体到买车、买房、每年两次出国游、45岁实现财务自由这样的内容时,它们会变成一串串实实在在的数字,沉甸甸地堆在你面前。这串你必须面对的财务数字,或许沉重到使你喘不过气,又或许足以令你傲视群雄。
财富的积累越早越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积累财富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无论你采用的是“每天省把米,三年一头牛”老式的财富积累方式,还是每月储蓄、兼职、炒股、买基金等现代方式进行,你的财富都是在日积月累中集腋成裘的。绝大多数值得炫耀的财富值,如果不是继承遗产和碰巧中彩票,恰恰都是需要经年累月的长期累积而获得的。即便是上市公司这种目前最为快捷的财富暴长方式,从商业计划书到公司运转,再到最快速的IPO应市,至少也要3~5年时间,更多公司发展了数十年才得以上市挂牌。
对于普通个人来说,提前十年的定位、规划和实施是如此必要。但即使如此,成功的规划只是一个行前的步骤,也还需要后期坚定的实施作为保障,否则只是一纸空文。并且即便付出了行动也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这意味着很多人的计划都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被迫延后若干年。
换句话说,也许你需要更多的成长空间和目标实现的时间。这意味着你的规划更须提早、更须完备。大量的实践表明,一个企业没有八年的历史算不上成熟稳定,一个个体没有十年左右的社会经历和专业实践,无论是其个人经验层面还是个人财务方面的积累,都很难达到稳定和丰沛的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必须奉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策略。在你期望的目标出现之前,你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想和去做,目标通常是这样才能实现的。
前已有叙,成功人生的关键就是抓好几个人生的关键节点,这几个关键的人生步骤做对了,其他的就相对容易了。我们已经知道,除了前20年的成长期和60岁后离开职场尚余的30多年退养期之外,人的一生中能够真正为这一辈子创造价值、实现梦想的有效时间,就集中在20~60岁之间的这40年。假定在这宝……
不是神话,没有秘籍。简单的几句话就让你明白,其实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座财富宝库,问题是你有没有掌握钥匙。
这本书是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打开它,就是创富的开始,而获取财富永远不会晚。
郭亮
从来没有想过会写一本关于金钱方面的书。
过去,我写的都是电视理论方面的书,偶尔也写写散文之类的小文章。自认为是对钱没感觉的人。我开公司——连我家小儿都知道,是赚钱养理想。但是今天却写了一本跟钱有关的书。认真得滑稽。
我在“君子不言利”的那个时代下成长。那个时候人们很纯粹,干什么都没听见过谁谈钱。那时候人们不流行讨价还价,只踏踏实实做事。那时候人们不斤斤计较,那时候大家都单纯,单纯到简单,简单到纯真,纯真如冬天被皑皑白雪覆盖的茅草房檐下的冰挂,天然、质朴、透明。日子不富裕但都知足地快乐着。
打我工作之后,物价就一溜小跑地上升。无论当时的我们怎样甩开膀子追,还是赶不上涨价的速度。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心中的想法也越来越膨胀。我们开始管这叫追求,叫提升,叫讲究生活品位。越来越多的精打细算,越来越多的锱铢必较。也随之而来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和压力。我们沦陷于钱不够用的时代,在现代化装备的摩登家庭中,连幸福竟也成了高值易耗品。
我曾经以为,日子就如父辈们一样,一路如歌,清风细雨地流淌,简单着,憧憬着,快乐着,但事实不是这样。生活的变化人们习惯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事实上那情形也就是天翻地覆。政治上的就不说了,撼动经济的,不仅是金融风暴还有非典、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硝烟一直弥漫在心里头。
身边的新事物越来越多,人们的欲望也跟着越来越强,而快乐似乎也加快了循环淘汰的速度。生活在城市,五光十色的诱惑反衬着单调的工资,活在拘谨和狂放中,衍生品堆积成主流和必需,即便是加倍付出,即便是每天只睡三个半小时,也不能追上心愿的翅膀——房子、车子、孩子;教育、提升、旅游;时尚、品位、健康;休闲、退休、养老……有哪一项可以从我们的现代生活里抹掉?小小声地说No,我们一项也逃不了。人生一份小小的心愿既是动力却也成了压在头顶上的一片乌云。
突然发现无法逃离。那时候老人们说,鸡蛋三分钱一个,工资十几块一月,咱家老房子带院子才侣0块。那时候如果遇到天大的事情,躲回乡下去,叔伯们三年不撵人。现在,谁敢失业?失业后,口袋里银行的小卡片可以支撑……大家都算过,仨月半年。
我们比远古的人更笨么?他们能在荒野里安然生存而我们却不能在现代都市里安定地过活——如果没有经济来源的话。电视上“100元生存1个月”纯粹是逗小孩玩儿,成年人早就没胆量以身相试了。
这就是我们生活在今天的难度。活着当然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常会有些想法。很多人把这些想法笼统地归结为想过好日子,而当愿望与现实冲突的时候,我们清晰地发现往往是绊倒在钱上。
所以我不得不研究一下钱,虽然这有违我恩师的愿望。在我做商业顾问的近20年里,行路、读书、阅人。看潮起潮落、钱来钱往、人盛人衰,感念成功之路万千条,条条皆从心愿起。想要什么,总要先去想,想了才能要。
高中时,读到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所著的《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里头最让我久久不能平复心情的,不是20年代纸醉金迷的纽约豪奢作风,也不是在欲望里纠缠而模糊了的人性软弱,而是在故事结尾时,大亨盖茨比的年迈父亲,从衣袋里缓缓掏出儿子留在家里的一个小本子,他眼眶含泪说:“我现在完全明白了,他为什么要离家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这。这里清楚记录着他念中学时就对自己立下的每一项守则:每天,至少要看40页书,每天,要坦诚审视自己的言行,要培养风度,每天,要完成当天的事,每周,要储蓄五美元——噢,此处删掉重写——至少要储蓄三美元……”
简单的场景,老者在自己儿子的豪宅里,念着儿子默默耕耘的人生。《大亨小传》里的盖茨比,最终仍被自己的痴心所误,那确实是个天真,甚至带点愚蠢的结局,但这无碍于我对他父亲手中这本人生守则的强烈感触,虽然,那时我才17岁。
及至后来,我也常遇到一些读者,对我当年毅然放下广告市场创意总监的高职,拎起背包一走十余年,然后改行写作的决定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们甚至茫然地猜度:“啊,那是为了潇洒?为了浪漫?为了感觉很酷?”听到这些我通常只是莞尔一笑,然后他们更迷惑了: “一定是,到处流浪,到处写作,一定很酷。”
通常遇到这类读者都是在新书发布会或讲演会上,场景与时间都不适宜详做解释。我并不意外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会进行某些表面化猜想,但事实上,每个人的人生都并非偶然,成功的不是偶然,不成功的也不是偶然,温温吞吞的,更加不是偶然。
我很难逐个去向人解释,其实我的人生规划一切都在一番悉心计划与安排里。这就像你看到那幅气势澎湃海浪滔天对逃难者个个神态精彩刻画的《马杜莎的木筏》,你一定错觉那是神来之笔的现场捕捉,但绝对不是那么简单,那浑然一体里头,是构思立意、筹备信息、组合资料、策划工序,然后一笔一笔地,心无旁骛地进行创作。只是这幅画背后的这一切,没多少人看到罢了。
人生,又岂仅一幅画作?生命、幸福、成功,这些概念,都因人而异,在不同价值观底下,要成就自己这辈子的生命能量。要人生不白过,要它拥有一个自己满意答案,那么,能不先对它的本质进行了解和进行自己满意的规划吗?
我首先必须感激这世上累积着许多宝贵的前人的智慧与知识,我感激它们在我很年轻时就已经把一把把如何分析事理、剖析个性、明辨现实的钥匙交在我的……
几十年的商业顾问和财富管理生涯期间,《十倍薪与百倍薪的快意人生》作者狄芬尼女士目睹了无数精彩的成功故事,使她对财富以及人生幸福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洞察。
在经济形势日渐衰落、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今天,你我口袋里的积蓄远远赶不上心头愿望,《十倍薪与百倍薪的快意人生》作者用她的智慧和经验,帮助我们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做出大胆而又务实的财富及人生规划。
越早领悟,越早规划,坚持力行,十倍薪百倍薪的人生愿景就不会是海市蜃楼。
《十倍薪与百倍薪的快意人生》作者狄芬尼以20年商务顾问的独特视角,纵览活生生的成功案例,透析人生的、财富的、幸福的基础构建,剖析财富的意念、思维和目标对一个人现实生活的成功和幸福之影响。她独辟蹊径划分的财富层次,可把握的目标价值以及可操作的财富战略,对许多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在财富习惯、财富目标、财富管理、财富心态以及税务和退休规划方面都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是目前不可多得的生涯与生命幸福态的专业、实用的人生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