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历史题材小说,主要记述的是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建立的一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依托这个背景,再结合许多民间流传的话本和故事,构成一部亦真亦假的历史演义小说,真实并夸张地再现了一段人才辈出的特殊时代。
作者罗贯中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结合虚构的浪漫主义成分,表达了自己对为政者仁义至上的褒扬。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出发,《三国演义》蕴涵着我国封建社会千百年来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寄托。在演义中,作者用悲剧揭示了主体道德和历史进程的背离,不仅使英雄形象蕴涵了浓重的悲剧色彩,还将中国人内心对明主、和平的渴望,对现实的抗争及对未来的困惑表现得淋漓尽致。
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插图版上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地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作者将兵法三十六计融汇于字里行间,既有故事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第一章 桃园三结义 董卓乱东京
名师导读
东汉末年,统治者昏聩不堪,民不聊生,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朝廷为了镇压起义,允许地方上招兵抵抗,于是一些大官僚开始招募兵马。刘备、关羽、张飞为了建功立业,也加入了朝廷征召的大军。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各地割据势力并起,威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在一场宫廷政变中,西凉董卓带兵进京后,掌控了朝政大权,他排除异己,引得许多对汉朝忠心的大臣不满。于是,一场诛杀乱臣的谋划开始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仔细体会刘、关、张的遭遇。
天下大势,自古以来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分崩,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经二世,秦灭亡。楚汉相争,刘邦建立起了汉朝。经过几代皇帝的更替,待传到桓帝时,国家已经腐败不堪。朝廷任用宦官,残害忠良。到了灵帝时,宦官势力更加猖獗。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因灭宦官而被杀害。这十个弄权的宦官人称十常侍,他们将灵帝当作傀儡玩弄于手掌之上,而灵帝竟称为首的张让为“阿父”。宦官干政,天生异象,议郎蔡邕奏知灵帝,却被宦官陷害,贬回乡里。从此天下大乱,盗贼蜂起。巨鹿郡张氏兄弟三人,大哥叫张角,二哥叫张宝,三弟叫张梁。张角本是个未中举的秀才,偶然间获得《太平要术》,此书为天书,分为三卷。张角熟读天书,学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中平元年瘟疫流行,张角施法术救活无数百姓,自称“大贤良师”。他将其本领传授给他的五百名弟子,而后云游天下,设立了三十六个分舵,大约有十万人追随,还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他派弟子马元义带着金银财宝到洛阳贿赂宦官封谓,使其成为起义的内应。又下令赶制黄旗,定下起义日期。后因唐州的弟子出事被官府发觉,大将军何进杀了马元义,擒了封谓。张角知道后只能慌忙起事,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所有义军头裹黄巾,声势浩大,官军闻风丧胆。灵帝派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领兵讨伐。
幽州太守刘焉得知张角来犯,立刻贴出招兵布告。涿县有一位英雄,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姓刘名备,字玄德,时年二十八岁,为汉景帝的后代子孙,后因家道中落,只好以贩卖草鞋、织席度日。刘备家住涿县楼桑村,附近有一棵大桑树,高有百丈,远远看去像是车的盖子一样。曾有一位相士预言:“这一家要出贵人。”刘备小时候跟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曾说:“我为天子,应该坐这车。”刘备曾经拜郑玄、卢植为师,与公孙瓒是好朋友。他看了招兵的榜文,长叹一声。忽听背后有人高声说:“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叹什么气?”刘备回头~看,此人身高八尺,头像豹子,眼像铜环,下巴如燕,络腮胡子根根直立,如同虎须,说话就像打雷。刘备认为此人是个不凡之人,于是就问其姓名。此人回答道:“我姓张名飞,字翼德,祖辈居住涿郡,有些家产,靠卖酒杀猪为生,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刚才见你看榜长叹,所以来问其缘由。”刘备叹息道有心无力,张飞便说他愿意出钱,与刘备共同抗敌。于是二人相约到饭馆边吃边说。正饮着,远见一个大汉推~辆车子到门前停下,进店就喊酒保快拿酒,吃了去投军。刘备见大汉身高九尺,胡子长二尺,脸色如红枣,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就邀他同坐,问其姓名。大汉说道:“我姓关名羽,字寿长,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因在家杀了土豪,无奈出逃,现已五六年了。听说此处招兵,就来投军。”三人相谈甚欢,张飞提议到自己庄上共商大事。张飞说:“我庄后有一桃园,桃花正盛开,不如,我们明天在园中结拜为兄弟,而后共图大事。”刘备、关羽应允。第二天,张飞在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等祭礼,三人焚香跪拜,立下誓言:“我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可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刘备年长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祭拜完后,招募了三百勇士,杀牛摆酒痛饮一日。当三人正为兵器发愁之时,来了两个贩马的客人,赠送他们五十匹战马,金银五百两,铁一千斤。
P1-4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因浮躁而充斥“浅阅读”的环境里,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们,他们对读书的认识,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体验式阅读”“快餐式阅读”“图片式阅读”等阅读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
在公众场所,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妈妈,别再给我买这些没用的图书了,给我买个iPad就足够了,在那上面阅读既方便又快速。再说了,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我才不要看那些纸质书呢。”听到孩子们的央求,大多数父母下意识地就遂了孩子的愿,放下手中原本选定的图书。如此可见,孩子们真正的书本阅读退化到了何种程度!
中国是一个图书出版大国,但我们的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更别说阅读了。如何进一步激发和扩大阅读兴趣,不仅事关中国能否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更关系到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因为不读书,有人说中国人现在已经进入“笨蛋时代”:没有常识的谣言,愣是有人信;长生不老的药方,愣是有人买。“人傻钱多”的歪理也开始成为当下很多人的正解,这与我们从前提倡的“知识就是力量”恰好相悖。在这种形势之下,如何让青少年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前提下,学习好的文化知识,能够有效地深层次地阅读一些优秀的图书作品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由一批资深教育专家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编辑出版的“新课标无障碍经典阅读”系列图书,就是一套目前很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课外读物。全书遵循从“基础”到“拓展”,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精神成长的过程,关注阅读对青少年的精神塑造及人生成长的影响,将素质培养作为核心编辑理念。本书系所选内容篇目也均为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或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考试试题中常见的世界文学名著。同时,在体例设置上,编辑对每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独到的评析、介绍,用通俗明快的语言文字,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远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广大青少年对文学的爱好和阅读,了解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中学生的必修课。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新课标无障碍经典阅读”系列图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未来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纪连海
好书必然是能启迪人性和给人以精神滋养的。因此,我特别关注每一本名著中所传递的宝贵人生经验和成长智慧。希望本书能成为同学们喜爱阅读、乐于接受、可资引用的课外读物,能够给同学们带去知识和智慧,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纪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