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着凡尔纳的《地心游记/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一起去领略地球内部的奇妙景观吧。作者首先把我们带到了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斯奈菲尔火山即是《地心游记》中描述的里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的历险出发地。该火山位于冰岛,濒临格陵兰海,高约五千英尺,山顶终年积雪。火山通道深约两千英尺,坡度较缓,底部有三条火山管通向地心。里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正是从该火山口中下到地心,从而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地心之旅。里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下到地心,在黑暗中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探索穿行后,进入一个空旷明亮、内有一个地下海的巨大的岩洞内。在地下海边的岬角上,他们发现了一片巨大的蘑菇林,场面非常壮观。他们在地心经历了三个月的艰辛跋涉,经历了种种奇遇,最后从西西里岛的火山口返回地面。这些奇妙景观既让读者了解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让人感受到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
波涛汹涌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远古海兽的搏斗,以及摄人心魄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岩浆奔腾……这些神奇的景色尽在《地心游记/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中一一展现,每个“游历”过这些奇情奇景的人都叹为观止。当然,能亲身领略这些极致景致并非易事,缺水、迷路、暴风雨等等随时能夺去人的生命,艰险时时考验着历险者。且看这三个非比寻常的探险者是怎样涉险、脱险、登临人生巅峰的……
《地心游记/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由凡尔纳著,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他的书房简直就像是一间博物馆。所有的矿物标本都工工整整地贴上了标签,按照可燃矿物、金属和岩石三大类别,井然有序地摆放着。
我对这些矿物学里的玩意儿真的是太熟悉了!我经常放弃与同龄的孩子们玩耍,高兴地去抚摩那些石墨、无烟煤、褐煤、木炭、泥煤标本。我还去替那些沥青、树脂、有机盐标本掸去灰尘。另外,我也没忽视那些其相对价值在科学标本的绝对平等面前已完全消失了的那些金属矿石——从铁矿石到黄金矿石。再有就是那些一堆堆的岩石,数量之多,可以建造一座我们这样的小屋了。要是真的用这些岩石造屋,那对我来说,就宽畅多了。
可是,当我走进这间书房时,我却并未考虑这些珍宝。我脑子里缠绕着的就是我的叔叔。他坐在他那把乌德勒支绒的大扶手椅里,手里拿着一本书,钦羡无比地在观赏着它。
“多么了不起的书啊!多么了不起的书啊!”他大声地嚷叫道。
他的赞叹使我立即想起来我的这位教授叔叔闲暇时喜欢收藏图书。但在他看来,只是那些难以觅得且难以读懂的书才是无价之宝。
“你看到这本书了吗?”他对我说道,“这可是一件奇珍异宝啊!是我今天上午在犹太人埃弗琉斯的小书店里觅得的。”
“真棒。”我装着兴奋的样子敷衍道。
说实在的,不就是一本旧书嘛,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书脊和封面看上去都是粗糙的牛皮制的,书都已经变旧发黄了,里面还夹着一枚褪了色的书签。
可此刻,教授依然沉浸在惊喜之中,仍在不停地赞叹着。
“你看,”他在自问自答地说,“这本书漂亮不漂亮?简直是美不胜言啊!你瞧这装帧!这本书翻看起来容易不?很容易,因为翻到任何一页它都平稳地摊开着。它合起来严实不?很严实,因为它的封面与书页紧紧地合在一起,任何地方都不会张开和散落。它的书脊都六七百年了,也没有一点裂痕!啊!这种装帧连伯泽里安、克洛斯和普尔高尔德见了也都会自叹不如的!”
叔叔边自言自语边不停地翻弄着这本旧书。我虽然对它一点兴趣也没有,但也只得勉为其难地问一声叔叔此书的内容。
“这本奇书书名是什么呀?”我表情略显夸张地兴奋地问道。
“这本书吗?”叔叔激动不已地回答我说,“是斯诺尔·图勒松的《王纪》。此人系十二世纪冰岛的著名作家,讲述的是挪威诸王统治冰岛的编年史。”
“是吗?”我假装惊讶地说,“那它一定是德文译本了?”
“哼!”叔叔有点动气地说,“译本?我要译本干什么?谁稀罕译本?这是原文版,是冰岛文本!冰岛文很独特,既丰富又简洁,其语法结构变化多端,而其词汇也意义丰富!”
“那不是与德文一样吗?”我兴奋地说。
“是啊,”叔叔耸了耸肩膀说,“但也有点不同,冰岛文像希腊文一样有三重性,名词像拉丁文一样有变化。”
“是吗?”我开始有点惊奇了,“那这本书的字体漂亮吗?”
“字体?你在胡扯什么呀,可怜的阿克赛尔!什么字体呀?你以为是印刷版呀?这可是一本手稿,傻瓜,是用卢尼字母书写的。”
“卢尼字母?”
“是啊,你现在该要问我什么是卢尼字母了吧?”
“这个我懂。”我未免自尊心受到一点伤害,没好气地顶了叔叔一句。
但叔叔并未动气,不管我愿意不愿意听,只顾滔滔不绝地解释开来。
“卢尼字母嘛,”他说道,“那是早前在冰岛所使用的一种字母。据传说,还是天神奥丁所创造的哩!你来看看,无知的孩子,好好欣赏一番由天神所创造出来的这些字母吧!”
说实在的,我真的是无言以对,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我若真的跪拜,天神和国王们就会高兴的,因为如此一来,他们也就不会觉得我出言不逊了。可是,正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中止了我和叔叔的对话:一张污秽的羊皮纸从书中滑落,掉在了地上。
叔叔眼疾手快地将它捡起来。他这么着急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他觉得一份古老的文件,藏于一本古旧书中已经年累月,当然是弥足珍贵的了。
“此为何物?”他大声嚷道。
他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把那一小张羊皮纸摊开在桌子上。这张羊皮纸长五英寸,宽三英寸,上面横向排列着一些似符咒般的难懂的文字。
下面就是临摹下来的原文。我竭尽全力地依样画葫芦地把这些古怪的符号记下来介绍给大家,因为正是这些古怪符号使得里登布洛克教授及其侄儿进行了一次十九世纪最为离奇的旅行:
□□□
教授对这些古怪符号研究了片刻,然后将眼镜推到额头上说:
“此为卢尼字母,它们与斯诺尔·图勒松手稿上的文字一模一样!可是……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呢?”
P001-003
充满魔力的地心旅程
同凡尔纳的大部分作品一样,《地心游记》依旧是科幻小说,依旧是凡尔纳的奇思妙想。作为一部十九世纪的小说作品,《地心游记》所描绘出的地心探索旅程中的奇妙景色可谓一绝,让人着迷,这样的探索历程令人神往。这也是其至今仍令广大读者着迷的主要原因。
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着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一起去领略地球内部的奇妙景观吧。作者首先把我们带到了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斯奈菲尔火山即是《地心游记》中描述的里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的历险出发地。该火山位于冰岛,濒临格陵兰海,高约五千英尺,山顶终年积雪。火山通道深约两千英尺,坡度较缓,底部有三条火山管通向地心。里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正是从该火山口中下到地心,从而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地心之旅。里登布洛克教授等三人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下到地心,在黑暗中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探索穿行后,进入一个空旷明亮、内有一个地下海的巨大的岩洞内。在地下海边的岬角上,他们发现了一片巨大的蘑菇林,场面非常壮观。他们在地心经历了三个月的艰辛跋涉,经历了种种奇遇,最后从西西里岛的火山口返回地面。这些奇妙景观既让读者了解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让人感受到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
凡尔纳用自己设计出的一段地心旅程,让读者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同时整部作品中时时穿插着许多科学理论知识,这又让读者为之着迷,为之震撼。我想作者写作这部作品的意义恰恰在此。引导世人养成文中教授所具备的科学素养,即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我想教授那种前瞻性的意识与独特的眼光让每一位读者感受到科学在散发着五彩斑斓的迷人光彩。
我国优秀的科幻作家郑文光曾说:“凡尔纳的作品虽然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但他并不是单纯以科学知识取胜的。他的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还在于作品中深刻的人文思想,以及与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民主主义精神。”凡尔纳的作品对我们的一生无疑是受用不尽的,这并不是指文中的那些深奥的科学理论,而是指作者所极力倡导的科学探索意识与科学研究素养。在怀疑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并在成长中怀疑,让人类之灵魂伴随着生命之火燃烧,在浩瀚宇宙中生生不息、生机勃勃。
蒋国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