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国家级教材之一。本教材完系统地论述中华法制文明的产生、发展过程,把法制的变迁,同她所依托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关系,揭示法制发展中的特殊规律性,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不同时期的法制的本质和时代特征。在选材方面,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典章文献与国家的立法、改制、司法等活动结合起来,见人物、见思想、见事件,还法制历史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每章既有关于学习内容的重点提示,又结合讲授内容,在每章后列有思考题和主要参考书目,在丰富多彩的内容中重点突出。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夏朝的法律制度/1
第二节 商朝的法律制度/5
第二章 周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西周的法律制度/10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19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22
第三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及立法概况/31
第二节 行政立法/33
第三节 经济立法/36
第四节 刑事立法/38
第五节 司法制度/43
第四章 两汉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汉朝法制的指导思想/46
第二节 汉朝的主要立法与法律形式/49
第三节 行政法律/52
第四节 民事法律/57
第五节 经济法律/61
第六节 刑事法律/63
第七节 司法制度/72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立法概况与律学成就/77
第二节 行政法律/83
第三节 民事法律/85
第四节 刑事法律/87
第五节 司法制度/91
第六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隋朝的法律制度/94
第二节 唐朝立法思想/98
第三节 立法活动及其法律形式/101
第四节 唐律疏议的基本内容与特点/104
第五节 唐律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107
第六节 行政法律/111
第七节 民事法律/121
第八节 经济法律/128
第九节 刑事法律/131
第十节 司法制度/139
第七章 宋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145
第二节 两宋的法律地位/148
第三节 行政法律/149
第四节 民事法律/155
第五节 经济法律/164
第六节 刑事法律/169
第七节 司法制度/172
第八章 元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立法概况/179
第二节 行政法律/181
第三节 民事法律/183
第四节 经济法律/185
第五节 刑事法律/187
第六节 司法制度/188
第七节 元朝法律民族分治和民族歧视的特点/190
第九章 明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立法活动与主要成就/192
第二节 行政体制的变革与职官管理法/196
第三节 民事法律/199
第四节 经济法律/202
第五节 刑事法律/204
第六节 司法制度/207
第十章 清朝的法律制度(上)
第一节 立法的主要成就/213
第二节 行政法律/217
第三节 民事法律/224
第四节 经济法律/232
第五节 刑事法律/239
第六节 司法制度/245
第十一章 清朝的法律制度(下)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的丧失与法观念的更新/253
第二节 预备立宪与宪法性文件/257
第三节 清末修律的背景与指导思想/264
第四节 行政法律/268
第五节 民事法律/270
第六节 经济法律/277
第七节 刑事法律/279
第八节 程序法的制定与司法改革/281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289
第二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297
第三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308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法制概述/329
第二节 宪法性文件/331
第三节 民事法律/336
第四节 刑事法律/343
第五节 司法制度/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