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Linus与人合著了他的自传,也是唯一一本关于他的传记。由林纳斯·托瓦兹、大卫·戴蒙编著的《只是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这部自传风趣幽默,充满极客风格,向读者展示了林纳斯如何用自己精彩的编程人生和对自由软件的热爱演绎现代社会中一个书呆子的胜利。
13年后我们重新翻译出版这位最有影响力发明家一的传奇经历,期待与更多人一起探寻如何以“一切为了好玩”的态度对待技术、软件和人生……
本书分为五章,主要讲解了两方面内容。第一是作者Linus从小到大的个人经历,间带描绘了芬兰的诸多人情风俗,第二个方面即Linus的技术观,更具有学术层面的积极意义。作者认为,一切技术均可以三个阶段划分其特性,即“生存”——“社会”——“娱乐”。
由林纳斯·托瓦兹、大卫·戴蒙编著的《只是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是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的自传,内容不只包括他的成长经历、Linux系统的诞生过程、与之相关的争议,还有他本人对于版权、开源、商业软件等的看法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只是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语言幽默活泼,读来生动有趣且发人深思,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对Linux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一个怪胎的诞生
大鼻子的孩子
外公的计算机
芬兰的严冬
我的家族
中学时代
长大成人
爱洗桑拿的国家
一个操作系统的诞生
昨天的电脑
上大学
从Unix开始
第一台386和终端仿真
编程的美妙
长了腿的终端仿真器
Linux的诞生
开放源代码
Linux能换来金钱吗?
Minix与Linux之争
最后的冲刺
朵芙
舞会之王
1.0版本闪亮登场
版权之争
接受全美达的邀请
欢迎来到硅谷
一夜功成名就
Linux系统呈蔓延之势
财富的到来
糟糕的演讲
媒体的攻击
道德不应制度化
舞会之王
还会再干
知识产权
消灭控制欲
科技的过山车之旅
开放源代码的意义
名声与财富
生活的意义之二
译后记
附录:中国程序员眼中的林纳斯--林纳斯,一生只为寻找欢笑
一个怪胎的诞生
大鼻子的孩子
我小时候长得很丑。
我又能怎么办呢?真希望有一天,好莱坞会以Linux为主题来拍大片。他们肯定会找长得像汤姆·克鲁斯一样的帅哥来主演——不过在现实中,事情可没有好莱坞大片里那么如意。
别误会,我可不是跟钟楼怪人一个样的。先想象一下,我有一对大门牙,看过我小时候相片的人都会觉得我长得稍微有点像海狸。再想象一下,我在着装方面品位很差,还摊上了我们托瓦兹家祖传的大鼻子。这样一来,你脑子里该有我的形象了吧?
有些人说,我的鼻子是很“雄伟”的。人们说,好吧,至少我的家人这么说过——男人鼻子大,能耐也大。不过对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讲这些,他才不会在乎呢。对他来说,这个大鼻子就是用来遮大板牙的丑而已。托瓦兹家三代男子的侧面相片总是无情地提醒我们:没错,鼻子比人还显眼。那时候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好了,现在我的形象怎么样?再加入一些细节吧:棕色头发(美国人称这个为金发,不过在斯堪的纳维亚只算是“棕发”),蓝色眼睛,还有点儿近视,因此正好可以戴一副眼镜。而且,戴眼镜可能会让我的大鼻子显得小一点,所以我就戴了,而且从不摘下来。
对了,说到刚才提到的特别糟糕的着装品位,蓝色是当时的流行色。所以我经常是蓝色牛仔裤加蓝色高领衫的打扮。或者蓝绿色,诸如此类的。幸好,我的家人并不是特别喜欢照相,因此也没留下太多让我出丑的证据。
但总是有一些家庭相片的。其中一张是我十三岁左右时照的,照片里我和小十六个月的妹妹萨拉一起。她看起来还不错。而我就是一瘦长的笨拙样儿:皮包骨,脸色暗淡,还狰狞地看着摄影师——应该就是我妈妈。这张宝贝相片,多半是她正要出门去上班的时候抓拍的,而她还是芬兰新闻社的一个编辑呢。
我是12月28日出生的,临近新年,所以读书时通常都是班里年纪最小的。自然,我也通常是个子最小的那个。后来,比大部分同学小半岁这事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在学校最初的那几年里,这真的不是很好受。
而且,你知道吗?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事情其实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长得像海狸的矮个子四眼仔,大部分时候顶着糟糕的发型(其他时候顶着特别特别糟糕的发型),丑陋的着装搭配,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我有迷人的人格魅力……
才怪。
实话实说,我其实就是个书呆子,是个怪胎。很久很久之前就是了。虽然我没试过用胶布把坏了的眼镜粘回去,但要是眼镜坏了,说不定我真做得到呢,因为我身上就是具备做出这种事的潜质啊!我精于数学,擅长物理,而且不懂得任何社交礼仪。当年人们可不觉得当个理科怪胎是件好事。
大概每个人都认识一个像我这样的同学吧。数学非常好,倒不是因为学习认真,反正数学就是好。在我们班,我就是这种学生。
我再补充一些细节吧,要不然你该开始可怜我了。我虽然是个书呆子,又是矮个子,但过得也还算顺当。我并不擅长运动,但也不是个十足的木头人。在学校时,课间休息大家都玩一种叫br?nnboll的棒球游戏,这游戏讲究技巧和速度,两队球员把球扔来扔去,试图打败对方。虽然我从来就不是玩得最好的那个,但在赛前选队员的时候,我常常是比较早就被选走的那一拨人。
这么说吧,在社交方面我可能是一个呆子吧,但总体而言,校园生活还是挺不错的。我不用认真学习,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只是不错,而不是特别好,这恰恰就是因为我真的没有认真学习。我在社交方面表现得也还可以。回想起来,其实别人才不会那么在乎我的鼻子好看不好看呢!八成是因为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烦恼吧。
现在想一想,我才发现其他孩子的着装品位也跟我一样糟糕。我们从小都不讲究衣着,到长大之后,又突然跳出一些人决定我们的衣着打扮。就说我吧,就是那些高科技公司的销售人员帮我挑的衣服,因为会议上免费派送的T恤和夹克就是他们挑的。现在,我基本上只穿文化衫,所以不用去挑选衣服了。而且我太太会帮我拿主意添置衣服,帮我买一些便鞋袜子啊之类的,所以我再也不需要在着装上伤脑筋了。
现在我也能衬得起我的大鼻子了。至少就目前来说,我已经比我的大鼻子显眼了。
P1-P3
20世纪末的数年间,世界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在一系列的革命浪潮中,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了全球。几乎是一夜之间,Linux操作系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它从创始人林纳斯·托瓦兹狭小的卧室里横空出世,引起了无数极客的狂热追捧。瞬息间,许多掌控着地球命脉的企业机房里都出现了它的身影。从前Linux系统只是一个人的狂欢,现如今已在各大洲拥有数百万用户,甚至连南极洲也不例外。如果算上NASA的前哨站,它甚至拥有外太空的用户。在所有提供万维网数据共享的电脑服务器上,Linux是应用得最广泛的操作系统。不仅如此,Linux特有的开发方式——由数十万程序员志愿者组成的强大社区,更使它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协作项目。其背后的开源哲学再简单不过:信息——在这里具体是指操作系统的源代码或基本指令,应该对有兴趣改良它的人们免费开放并被自由分享。而这些改良后的信息也应该是自由共享的。同样的理念已支撑着科学探索界走过了几个世纪。如今这个理念也在企业领域生根发芽,它的潜力不难想象。在信息分享的平台上,一切最关最好的事物都可能诞生,如一份完善的法律方案,或一部优美的歌剧。
有些人瞥见了行业的未来走向,却没有因此感到高兴。林纳斯戴眼镜的胖脸蛋被印在微软员工爱玩的飞镖靶子上,现在微软已视他为真正的头号劲敌。然而更多的时候,人们也想深入了解这个小伙子本身是什么样子的——这位始于借力,实则领跑这份事业的小伙子。遗憾的是,随着Linux系统及开源运动的成功,他越来越不愿意谈起此事。作为Linux之父,他偶然始创了Linux,却仅仅是因为喜欢玩电脑(也因为其他一切都不如电脑来得好玩)。因此,当有人告诉他,数百万的追随者希望至少能亲眼一睹他的风采,并借此说服他在重要活动中发表演讲时,林纳斯和善地提出愿意在活动中亲自上阵玩落水台游戏。他觉得那样更好玩,而且还能筹到款。他们婉言谢绝了。他们心目中的革命的经营形式可不是这样的。
革命者并非天生,革命无法事先安排好,革命无法被左右。但革命往往就这样发生……
我听说,这篇笔记放到书上的这个位置,那就是一篇译后记。
那么,译后记写点什么好呢?
如果读者在读书之前就看到这一页,我可不愿意透露这本书的内容,剧透总是被嗤之以鼻的。我也不愿着墨描绘作者(为什么要?我和他并不相识)。读者若愿意掏钱买下这本书,想必已经知晓作者是何人,更何况此书就是他的自传,我又何须画蛇添足?
如果读者是读完了此书才翻到这一页,那就听我唠叨一会儿吧。
让我先抿一口茶,装一下老成,再仔细道来。既是译后记,那咱就聊聊翻译。译者这差事吧,干得好就是中西文化的桥梁,甚至往大了夸,还能自比为“述而不作”的孔子(吹牛吧你);干得不好就只是个差劲的语言转换机器,语言在你手中反落得个歪瓜裂枣的模样。反正我内心是希望能成为前者的,至于做不做得到,光看一个译本还不好说。话说回来,既然您是读完此书才看到这里,行文中若有什么纰缪,还请雅正。
说回这篇笔记,我主要还是想说说自己对LinuX系统的感情。
Linux项目风靡全球极客圈的时候,我正在大学里主修计算机科学。所有人都对Linux的开源理念赞不绝口,这新鲜玩意儿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心。我也加入了Linux项目开发者大军,跟着世界上最牛的黑客一起为Linux添砖加瓦。我不敢说我精通Linux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但至少我在学校的Linux圈子里算是个不小的人物。
才怪。
事实上,我既非主修计算机,对Linux系统也至多算是有所耳闻,我甚至是在译完这本书之后才在电脑上安了个Linux系统。既已读完此书,您应该看得出来,我只是以一个林纳斯式的玩笑,向林纳斯致了一敬(哈哈,上当了吧)。
既然如此,又何以能成书呢?我自有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心灰意懒的时候,非常感激期间吾挚友朱子不时的解惑及鼓励,感激图灵同仁为我编辑校对。也有因为患了麻疹(笑什么笑)无法准时交稿的时候,非常感激图灵同仁的大度。这种感激到了什么程度呢?反正我是十分真挚的,只奈何脑海词穷无法信口表达,爱信不信。
半年过去,这本书就这么译过来了。你若是问我为什么译这本书,我想我会以“1001010 1110101 1110011 1110100 1100110 1101111 1110010 1000110 1110101 1101110”作答。生活的意义最终无非就是为了乐趣,这一点在本书的序言中有详细的解读。写到这里,这一页笔记也该结束了。幸好,它并没有我原先预想的那样无厘头:“这个译者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此书极其有趣,一点儿不枯燥,充满了各种好玩的笑料,以及对技术和软件的严肃思考。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我高度推荐此书。” ——阮一峰,知名博主,著有《如何变得有思想》 “目前几乎整个互联网都是运行在Linux及其衍生产品之上的,可以说没有Linux,互联网不可能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林纳斯用自己精彩的编程人生和对自由软件的热爱演绎了现代社会中一个书呆子的胜利。” ——池建强,瑞友科技IT应用研究院副院长,著有《MacTalk 人生元编程》 “一些人生来就注定能领导几百万人,一些人生来就注定能写出可颠覆世界的软件。但只有一个人两样都能做到,他就是托瓦兹。” ——《时代周刊》 “如果技术都商业化,今天最赚钱的IT公司不是Google和苹果,可能会是Linux。如果Java在普及后收费,可能是Sun反过来收购Oracle。如果C语言收费,那完全不敢想。但是,像Linux、Java、C这样的免费的东西,却创造了比商业公司更大的价值。所以,成功并不单一的是挣钱,而是创造价值。” ——陈皓(@左耳朵耗子),酷壳coolshell。cn博主,阿里巴巴核心系统专家组资深专家 “写得十分有趣,让读者豁然开朗,原来一个创造性开发者的脑子是这样运转的。” ——《新闻周刊》 “这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自传,清晰描绘出了林纳斯?托瓦兹的人生经历。” ——Salon.com “这本书棒极了,为读者了解GNU/Linux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十分有趣且易于阅读。要轻松地阅读一些关于技术的东西通常很难,但读者可以从本书中学到很多。”
——Amazon.com “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不仅包括关于知识产权、著作权、开放源代码和自由软件基金会的思考,在关于日常生活的原则方面也有良好的道德观,有助于Linux爱好者更全面地了解林纳斯。” ——Amaz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