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文学论丛”中的一本。本书主要论述20世纪俄国文学中至今还被学术界严重忽略的一个部分——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上海的俄侨文学、文学出版物及主要代表作家,比较系统地介绍20世纪在华俄侨文学的发源和发展,并突出俄侨文学在中国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此外本书还侧重研究了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和瓦列里·别列列申两位作家。
本书主要论述20世纪俄国文学中至今还被学术界严重忽略的一个部分——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上海的俄侨文学、文学出版物及主要代表作家,比较系统地介绍20世纪在华俄侨文学的发源和发展,并突出俄侨文学在中国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此外,本书还侧重研究两位作家。第一位是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当年哈尔滨最著名的俄侨诗人。他的短篇小说也极有特色,但长期被忽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借助档案资料和采访所得资料,重构作家生平,并以他的百余篇小说为基础,研究、分析他的散文创作特色。另一位是诗人瓦列里·别列列申。本书依据诗人身后留下的私人通信、回忆录、晚年发表的自传体长诗以及一些档案资料,揭开他生活的面纱,并在此基础上对他的多篇抒情诗作出新的解释,以此阐明他与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人以及与他的祖国俄罗斯的真实关系。笔者认为,以涅斯梅洛夫和别列列申为代表的在华俄侨文学遗产不只属于俄罗斯民族。因为它产生于中国,它理应被中国读者所了解,所记住。
鸣谢
说明
前言
第一章 俄侨来华的历史背景和在华兴衰梗概(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50年代)
第一节 俄侨来华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俄侨从来华到离华:一张略图
第三节 哈尔滨俄侨社区的人文环境
第四节 上海俄侨社区的人文环境
小结
第二章 在华俄侨文学概貌
第一节 1920年以前
第二节 1920年以后
第三节 四代诗人和作家
第四节 主要文学报刊、文集、诗集
第五节 文学批评
第六节 为什么俄侨能在中国出版大量文学作品并发展自己别具特色的文学
第三章 阿尔谢尼·涅斯梅洛夫:生平与小说
第一节 涅斯梅洛夫的生平:新的发现
第二节 漫长的回归历程
第三节 涅斯梅洛夫研究现状
第四节 小说家涅斯梅洛夫
第五节 军事题材小说
第六节 平民题材小说
小结
第四章 瓦列里·别列列申:生平
第一节 俄罗斯时期(1913—1920)
第二节 哈尔滨时期(1920—1939)
第三节 北平时期(1939—1943)
第四节 上海时期(1943—1950)
第五节 一段插曲:旧金山(1950)
第六节 天津时期(1950—1952)
第七节 中国大地上的尾声:香港(1952)
第八节 巴西阶段简介
小结
第五章 别列列申:诗歌
第一节 哈尔滨时期(1928—1939)
第二节 北平时期(1939—1943)
第三节 上海时期(1943—1950)
第四节 天津时期(1950—1952)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对远东俄侨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一览表
附录二:涅斯梅洛夫军事题材小说目录
附录三:涅斯梅洛夫平民题材小说及历史小说目录
附录四:本书中出现的其他短篇小说、诗歌、部分文章目录
附录五:人名索引
附录六:报刊、书籍目录
附录七:政治、文化、学术团体及社会组织
附录八:各类学校、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