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缕青烟,一片飘落的叶。你,是一米阳光,一轮淡淡的月。你是斑驳的粉墙,墙缝里摇曳着的凤尾。你是粼粼的波光,光影里船与船的交汇。
《天地不言》是作者邓杰的一本散文自选集。文字细腻流畅,情感真挚感人。怀揣世道人情,感谢生活;静看流云浮影,感念岁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地不言(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邓杰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是一缕青烟,一片飘落的叶。你,是一米阳光,一轮淡淡的月。你是斑驳的粉墙,墙缝里摇曳着的凤尾。你是粼粼的波光,光影里船与船的交汇。 《天地不言》是作者邓杰的一本散文自选集。文字细腻流畅,情感真挚感人。怀揣世道人情,感谢生活;静看流云浮影,感念岁月。 内容推荐 邓杰主要从事文学艺术、电视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兼有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江苏省高校摄影协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全国高校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扬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天地不言》是作者的一本散文自选集。收录了作者在大学工作期间,游历、工作之余,撰写的大量心情散文,许多曾在报刊发表过,现从百余篇作品中精选结集出版,题其名曰《天地不言》。 目录 序·感念岁月 天情物语 寒门富贵话芍药 梅开二度 碧水涟漪 秋雨:灵魂的沐浴 桂香秋梦 荷之生物念 含羞草 秧草花 波光云影荷花池 红色交响诗 云南之云 马鬃岭的星空(外二章) 山谷花石 电闪雷鸣 飓风袭来不倒树 晚秋,作别古银杏 家院绿色 梅之殇 心灵漫步 乡愁 文艺少年 父亲,一首永恒的主题歌 清风明月想东坡 清寒坐暖一剪梅 水说:女人如水 旗袍:飘逸着灵魂的香气 门 桥的断想 论“通” 夜半箫声 残之美 夜读心上秋 中年拾梦 数瓜蒌 夜色秋雨宋夹城 世间冷暖 我的父亲 母亲来了 外婆:我的幸福之根 我的老岳父 美国表舅 怀念父亲 回家的雕像 异域他乡中秋月 含饴弄孙儿 冉冉的眼神 卖烧饼的眼镜先生 哦,这两位老人 难忘的心灵表情 生命之隔 客从何处来 我被任老先生骂过 艺海拾贝 《梁祝》随想 古琴清韵 我看文人画 何为王者 观龙泉瓷后 看杨丽萍《云南映象》 文艺的性灵涵养 美是有标准的 隔行不隔理 语言的境界 家乡的味道 影像的温度 诗,是一枚含露的花 心灵之旅 萍踪掠影 远古的足音——黄帝陵寻根 扬州神韵 古老的扬州,我的家 古运河边一条街 东海一渔村 海湾村落一庙宇 苍山洱海游 贵妃荔枝园 婺源山乡之行 瓯江清影 溱潼:青砖记忆 窑工号子:遥远的生命回响 钟楼遥想奠基人 寻访朱自清 半亩荷风淡淡香 台湾:平和源于礼教 跋 试读章节 寒门富贵话芍药 扬州的市花有两种,一是琼花,一是芍药,都很有名。口口相传的佳话里有了故事,有故事便有了人文意味。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才开通运河的,这不免有些牵强。姑且听之,不足信的。琼花,又称作“聚八仙”,名字很美,形状倒没有什么特别的美,因为融进了刚烈女子的气节一说,使之因精神而美。芍药却是大不同,她是可以称得上美若天仙的,其仪态之雍容华贵、落落大方的确可以和牡丹相媲美。 芍药发源于三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比牡丹早一千多年,可称得上是花国中的“元老”。《诗经·郑风》中说:“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显然,那时的芍药已经被当作男女爱情的信物了。《本草纲目》说:“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在民间,把牡丹与芍药并称为“花中二绝”,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所谓“花相”,即拥有“一花之下,万花之上”的光荣。都说中国自古讲究等级,歌星有“天王”、“巨星”之谓,和尚有“地市级”、“县团级”之别。花被赋予“官本位”思想也就不奇怪了。其实,牡丹和芍药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大红大紫五颜六色,都有重瓣和单瓣之分,都会香气袭人,一副贵妇人的模样。两者的根本差别是植物学意义上的,牡丹属于灌木,芍药属于草本。而社会学意义上的地位差别与传说有关。从小说《镜花缘》可以知道,牡丹与中国第一位女皇帝联系到了一起。传说中的芍药和宋代的四位宰相有关,因此有了品级的高低。 “四相簪花”的故事记载于沈括的《梦溪笔谈》:唐代扬州最是繁华,家家芍药飘香。太守韩琦后花园里有一棵芍药,一千分四歧,一歧一花,花的上下皆为红色,中央间黄蕊,后人称之“金腰带”或“金带围”。当时无人见过,太守又喜又奇,便邀请四位朋友前来观赏,以应四花吉祥之兆。席间翦四花,四人各簪一枝,甚为欢欣。后来的三十年间,韩琦和应邀赴会的王圭、王安石、陈升之等四人先后皆当上宰相,这正验印了“花相”之意,一时传为佳话。“花王”至高无上。“花相”也是很尊贵的。毕竟自古扬州没有做过国都,能够取得一个陪衬的地位也不错。于是,扬州人便很骄傲地将芍药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集体尊重起来。 扬州人对芍药的喜欢并非仅出于对“花相”之尊的崇拜,实际上芍药的花形、花貌和花色均有非同寻常之处。它茎枝丛生,羽状复叶。花开枝顶,瓣片叠褶,状似绣球,色彩绚丽。绽放时如素面临妆,风动时如闺秀出阁。摇曳春光,低徊流盼,步履轻盈,风情万种。一时倾倒过多少的文人墨客,其中当以唐代的韩愈为最。酒后卧于繁花丛中,醉意蒙胧之间,见芍药芳容婉约,不禁诗兴大发:“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红烁烁绿盘龙,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可见芍药之美令人销魂。 芍药盛开在暮春夏初,花期长达二十余天,恰是牡丹出尽风头之后。这倒显示了一种甘于殿后、淡泊豁达的气度。虽说芍药遍地皆种。而扬州是为最胜,这里所看到的千亩芍药是位于扬州西郊仪征境内的农家生态园的胜景,种类逾百,堪称举国第一,一时间,引来无数男女老少络绎不绝的赏花人。置身于这样天真烂漫的花的海洋里,你的身心如洗,你的神情徜徉,你的笑容可掬,你的生活如诗如画如梦。且不说芍药具有很好的医药功能,仅这观赏一项便可以让扬州人十分知足了。 在扬州种芍药比种琼花普遍,自古扬州种芍药可以当作种庄稼来看待的,既有经济利益,又有观赏价值。可见扬州人既有生计务实的聪明,又有追求生活品质的浪漫。这大概是扬州人普种芍药的原因。我以为扬州人种芍药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芍药属草本,好伺候,随时节花开花落,很本色,不骄不躁地自然生长,很朴实,从来不因为自己的国色天香而矜持骄傲。芍药仿佛天生就有一种市民阶级的“草根情结”,出身寒门而追求富贵,经过努力而有所成就,这的确是一种社会底层人的奋斗理想和精神向往,这也就难怪千年前“四相簪花”的故事会在扬州家喻户晓。P3-5 序言 序·感念岁月 你,是一缕青烟,一片飘落的叶。 你,是一米阳光,一轮淡淡的月。 你是斑驳的粉墙, 墙缝里摇曳着的凤尾。 你是粼粼的波光, 光影里船与船的交汇。 你是浩瀚的史诗帙卷, 以日月星辰为椽笔。 你是严肃的哲学命题, 用黑白昼夜为逻辑基点。 你是时间的流, 没有起落的盈与亏。 你是生命的缘, 怀抱万物自由地呼吸。 你,无声无息, 终是处女般的平静与安宁。 你,无量无边, 永远前进的姿势保持不变。 你没有公私分别, 整个世界因你而绚烂至极。 你没有功利之心, 所有生命对你心怀感激。 你是无与伦比的乐师, 演奏着天地人的生命交响。 你是超凡脱俗的画师, 挥洒了江河海的无限壮丽。 你是先知先觉的圣哲, 分辨出真善美的细微差别。 你是无处不在的佛祖, 指引了风雅颂的神灵皈依。 我,真诚地感谢你, 你无私博大宽容的心。 我,虔诚地礼拜你, 你从容平和舒展的美。 我,跟随你的脚步行走, 缓缓走遍世上的千山万水。 我,沿着你的目光寻觅, 细细领会世间的冷暖人情。 后记 恰乎一次偶然,北京的一位朋友看了我写父亲的文字,特地告诉我说,她为之流泪了。许多身边的朋友看了我平日写的一些性情文字也予以十分的鼓励。这让我好生感动,感动于她和他们拥有一颗体恤人情冷暖的柔软心,也感动于自己多年来还能够保持一颗本心将平生的几缕情思化作几行文字。于是,在文化艺术出版社蔡宛若女士的策划下。便有了这本散文集,可以把内心的这份感动变成一份凝固的记忆。 集子题名日“天地不言”,其实并非源于庄子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觉不敢亦不能代天地所言。所感者,一是父母之恩,一是天地之恩。对我而言,父母之恩没齿不忘,常想父母的爱是无声的温暖。父亲没了,天塌了!母亲仍在,我的生命便还有依靠!对人而言,天是父,地当母。天地对人的爱如此广阔而深厚,又总是默默无言的,甚至不管人类如何地糟蹋它,它那颗博大的呵护之心仁爱之心终究不改! 父母不语。天地不言。 集子分为五个部分,大致写在不感之年前后,有些文字曾先后见诸报刊,而大多文字只是作为个人的情感储存。我的贤妻韵,多半是第一审读,首肯之外亦略为润色。又蒙张泽民、吴周文等老师的多方指点,以及韩寿祥、袁治扬、蒋伟、刘诚、解明信、黄跃华、冯锐、丁振宇、薛小平、吴锡平、沈军、张成军等好友的热情鼓励。女儿天白也多以情感和文思的支持。近年来,呀呀学语的孙儿冉冉更是激发我写作冲动的源泉。 感念岁月,静看流云浮影;感谢生活,怀揣世道人情。 谨以记之,是为跋! 邓杰 2015年初冬于扬州和美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