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三太保十八学士二十四孝七十二贤(典藏版上下)/国学传世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焦杰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二十四孝图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是我们自周代以来就开始逐渐建立的一个观念,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它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论孝重在一个“敬”字,养而能敬,才算合了孝的内外之道于一体。

从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看,十八学士都是唐初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史学、经学、诗歌、训诂、宗谱、书法、典制等方面都颇有成就,对唐初文学的影响甚为深远。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史学方面,史料搜集详实、力戒辞藻华丽等治史方法对后世极具借鉴和警戒作用;经儒学方面,以《五经正义》和《经典释文》为代表,其经儒学成就对唐初文学观念、文学思想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诗学方面,虞世南、褚亮诗歌成就斐然,其诗歌创作为摆脱齐梁遗风指明了方向。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辑录历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七十二贤》则是记述了孔子三千中身通六艺者的七十二贤人。“孔门七十二贤”,对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并且力行传播,他们的事迹也被后人称道。

由焦杰等著的《十三太保十八学士二十四孝七十二贤(典藏版上下)/国学传世经典》一书包含了上述几部经典著作。

内容推荐

由焦杰等著的《十三太保十八学士二十四孝七十二贤(典藏版上下)/国学传世经典》一书的内容丰富,涵盖广泛,从叱咤战场的猛将到文采斐然的文士,从感动上苍的孝子到德行等身的贤人,风云人物云集,事迹经历感佩天地,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为生活和人生树立了精神风向标。

目录

 曾参啮指心痛

 汉文帝亲尝汤药

 郭巨埋儿得金

 江革行佣供母

 蔡顺拾葚养亲

 姜诗涌泉跃鲤

 丁兰刻木事亲

 黄香扇枕温衾

 董永卖身葬父

 陆绩怀橘遗亲

 孟宗哭竹生笋

 王祥卧冰求鲤

 王裒闻雷泣墓

 吴猛恣蚊饱血

 杨香扼虎救父

 庾黔娄尝粪忧心

 唐夫人乳姑不怠

 朱寿昌弃官寻母

 黄庭坚亲涤溺器

 附录

七十二贤

 孔子

 颜回

 闵子骞

 冉耕

 冉雍

 冉求

 子路

 宰予

 子贡

 子游

 子夏

 子张

 曾参

 澹台灭明

 燕伋

 宓子贱

 原宪

 公冶长

 南宫适

 公皙哀

 曾点

 颜无繇

 叔仲会

 商瞿

 高柴

 漆雕开

 公伯寮

 司马耕

 樊须

 有若

 公西赤

 巫马施

 梁鳢

 颜幸

 冉孺

 曹邮

 伯虔

 公孙龙

 奚容蒇

 冉季

 公祖句兹

 施之常

 秦祖

 漆雕哆

 颜刻

 漆雕徒父

 壤驷赤

 商泽

 石作蜀

 任不齐

 后处

 秦冉

 秦商

 申党

 颜之仆

 荣旂

 县成

 左入郢

 郑国

 秦非

 颜哙

 步叔乘

 乐欬

 廉絮

 狄黑

 邦巽

 孔忠

 公西蒇

 琴张

 林放

 陈亢

 申枨

 公良孺

 公夏首

 奚容箴

 颜何

 公肩定

 颜祖

 鄡单

 句井疆

 宰父黑

 县宣

 孟懿子

 南宫敬叔

 颜浊邹

 鞠语

 孺悲

 惠叔兰

 孔璇

 原亢籍

 公西舆如

试读章节

十三太保

李克用父子与十三太保

公元9世纪末,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打得唐朝军队节节败退,并于公元881年攻入长安,把僖宗皇帝赶到了四川。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唐政府号令各地藩镇带兵勤王,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也应召入关。

李克用出自沙陀,居于代北之地。他的父亲本名赤心,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懿宗赐姓李,改名国昌,并授予振武节度使。李克用13岁时就随父出征,冲锋陷阵,勇冠三军,被誉为“飞虎子”,以功授任云中牙将,长大后又做了云中守捉使。乾符三年(876年),云州防御使、代北水陆转运使段文楚因克扣军饷引起兵乱,李克用乘机袭占云州,杀死段文楚,自任留后。朝廷因忙于镇压黄巢的起义军,无暇另顾,便授他为大同军节度使,后来又授为雁门节度使。

李克用的军队以长于骑射的游牧部落沙陀人为主,纠合了代北各族的精兵猛将,体力和技艺较强,具有很高的战斗力。他依靠这支部队镇压了黄巢起义军,获得了很高的威名,于中和三年(883年)被唐朝授任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以后又加封为陇西郡王和晋王。

晚唐五代是个战乱颇仍的时期,能征善战、武艺出众之人倍受欢迎。为了收罗精兵猛将,军阀们都喜欢收干儿子。李克用收的干儿子最多,多得使他成立了义儿军的名目。这些干儿子个个英勇善战,在李克用镇压农民起义和争霸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后世便有了“十三太保”的名称。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说十三太保分别是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勖、李存直、李存江、李存海、李存龙、李存虎、李存豹、李存受、康君立、李存信和李存孝。这13个人中,李嗣源、李嗣昭、李存信、李存孝正史有传,李存勖是李克用的亲生儿子,康君立正史中也有传,却不是李克用的干儿子,剩下的都出自传说或杜撰。事实上,在正史里,有名有姓的李克用义子大概有10多人,其中1人有纪,9人有传,其他数人仅散见各处而已。其他义子大概事迹较少,地位较低,还不足以立传,所以,现在写起来也就更加困难,不能单独立传,便不勉强,仅在他人的传记中叙述其事迹。这本小册子里所收李克用的义子均是在正史中有详细记载,加上李存勖,共有11个人。此外,正史里还有叫王建及的,也曾赐姓为李,不过没有明确记载是否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加上他的名字没有以“存”字或“嗣”字排行,故而不曾收入。但沿袭俗称,仍以“十三太保”命名,其他仅收名字而已。

李克用的能征惯战在历史上相当有名,的确是武艺高强、出类拔萃,然而他的文韬武略和经世致治的才能却实在不敢恭维。李克用长年与朱温征战,百姓都很清贫,可他不知道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反而渴泽而渔,拚命搜刮。他的军队纪律极坏,横行不法,强暴良民,不但百姓痛恨,连李存勖也觉得不像话。他手下战将如云,难免有互相妒忌、明争暗斗的现象发生,李克用处理不善,逼得猛将李存孝造反。他的战略运用也很不得当,在最初的十多年中,忽而反对朝廷,发兵进攻长安,忽而又拥戴朝廷,与别的藩镇混战也没有制定有效的战略,全凭着一时冲动,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虽然经常获胜,却没有真正吞并和消化哪一个。因此多年来,他一直不是朱温的对手。

李存勖的军事才能远胜其父,勇猛善战亦不下之,但是他的政治眼光并不比乃父高明多少。就他本身性格而言,不过是一个任性豪博,胆大气壮的贵介公子,处事和决策往往过于轻率。他最喜欢带着少数骑兵向敌人挑战,好几次被重兵包围,险些丢了性命。柏乡和胡柳陂两次大战,他都是冒险轻进,要与梁军速战速决,前者听了周德威的话郑重行事,才把名将王景仁打得大败,后者对周德威的建议置之不理,不但损失了周德威父子,而且被打得大败,幸亏李嗣昭和王建及等全力反击,拼死一搏,才转败为胜。他之所以能打败后梁,取得最终的胜利,一部分原因在于他自身的努力,主要原因是后梁自身的没落腐败,至于同光元年(923年)长驱直入灭大梁,则是因为后梁举措不当,给他造成可乘之机,带有极大的偶然性。

可李存勖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十分伟大,凭着一双手和掌中枪,轻而易举地就把后梁灭了,实在是史无其人,兴奋之余,脱口说道:“吾于十指上得天下。”这句话很能变现他志得意满的骄傲心理。(P1-3)

序言

历史名人是宝贵的社会财富——《千古数风流丛书》总序

所谓历史名人,就是指那些曾经闻名于世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或者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经济学家,或者是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学家、科学家。古今中外,历史名人总是受到人们的推崇和爱戴。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说不尽的故事,数不清的人物,谈不完的话题。上下五千年,风云变幻,人才辈出,既有雄才大略的领袖、运筹帷幄的谋臣,又有驰骋疆场的英雄、多才多艺的贤士……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为世人津津乐道。左丘明著《春秋》、司马迁作《史记》、司马光编《通鉴》,无非是想借古论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多述古今名人在历史上的作为。

历史名人,是历史所流传给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首先,历史名人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一部《二十四史》,实际上是名人的历史。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齐桓公得管仲以称霸,秦始皇用王翦而六合诸侯,刘邦有三杰而灭项羽,汉武帝任霍、卫以定匈奴;再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等等,无不因得到匡世奇才而成功。

我们研究历史名人,也就是研究他们成功或失败的过程.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从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资料。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人才的论述。如春秋时期祁奚主张“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战国时吕不韦主张“求人勿全”;汉朝奇才东方朔说:“水至清则元鱼,人至察则无徒。”因为“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应该“举大德,赦小过”。后世如东汉的王充,三国的诸葛亮、曹操、刘劭。唐朝的魏徵、韩愈,宋朝的秦观、司马光、王安石,明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清朝的魏源等人都有专门的人才论著。

总而言之,研究历史名人的事迹和思想,就是考察人才的历史和探寻人才资源的过程。

第二,历史名人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众所周知,上古三皇五帝,虽是传说中的人物,却成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象征;孔子编《诗经》,述《论语》,开设私学,有教无类。却创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体系——儒家文化,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其他如老子、庄子、孙子、墨子、韩非子、荀予、孟子、管子等等,他们的思想也被不断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著称于世的人物,或者是社会政治的核心,或者是社会的栋梁,或者是社会活力的体现,不一而足。不过,在他们的周围都能够聚集一批时代的弄潮儿,共同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这些人物,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依托,他们必然是整个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精神支柱。  第三,历史名人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旅游资源。古语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黄陵虽处偏远僻壤之处,却名扬海内外,炎黄子孙一心向往,无不以虔心朝拜而为荣;曲阜虽为山东小镇,却吸引了无数游客竞相游览。没有别的原因,因为有黄帝、孔圣埋在那里。至于那些名山名胜、古迹故地,更有许多和名人有关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许多故事,名胜古迹才显得更神秘,更有生气,从而吸引更多的探访者。

所以说,研究历史名人,探寻历史资源的优势,从而开发它,利用它,使它能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程。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并利用这一份宝贵的财富呢?历史上的名人成千上万,如果一个一个地了解,显然不可能。这些年来,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历史人物,而且把焦点集中在皇帝、后妃身上,这是可喜可贺的事。但是,要真正地了解历史,就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历史人物的秘密。于是,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千古数风流丛书》。

这套丛书以中国古代历史为范围,以历史上著名人物为主要对象,不分朝代限制,不限有无官职,不论地位高低,选取那些早已约定俗成的人物群体,如三皇五帝、四大美人、春秋五霸、六君子、竹林七贤、八大神仙、大历十才子、中华二圣、汉初三杰、五虎将、唐宋八大家、香山九老、十三太保、十八学士、二十二子、二十四孝、云台二十八将、孔门七十二贤……诸如此类。他们虽然早已闻名于世,但仍有待进一步宣扬。因而,我们本着普及历史知识的宗旨,以正史记载为主,广泛搜集有关野史、笔记和小说及传说的资料,融汇贯通,尽量写得通俗易懂,从而使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希望他们能够受到广泛的青睐。

张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4: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