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在认真总结一些高职院校近几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最新的国家几何量技术标准为依据,突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先进性;以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专业学习、岗位能力构建的必需与够用为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教材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技术测量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测量、表面粗糙度与测量、光滑极限量规设计、典形零件的公差与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测量及尺寸链。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示范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赵岩铁 |
出版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教材在认真总结一些高职院校近几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最新的国家几何量技术标准为依据,突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先进性;以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专业学习、岗位能力构建的必需与够用为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教材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技术测量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测量、表面粗糙度与测量、光滑极限量规设计、典形零件的公差与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测量及尺寸链。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内容推荐 本书是按农业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高职高专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技术测量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测量、表面粗糙度与测量、光滑极限量规设计、典形零件的公差与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测量及尺寸链。建议学时为45~50学时。 本书语言简练,内容深入浅出,配有学习所必要的图表,突出实用性;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减速器精度设计为例讲授本门课程知识的应用,突出能力方面的训练,便于学生自学。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机械制造、模具及数控等机械类专业使用,也适用于近机类专业选用;本书也可作为电大、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中的二级学院的教学用书。 本书配有教学课件,请发送邮件至bhkejian@126.com或致电010-82317027申请索取。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互换性及分类1 1.1.1 互换性定义1 1.1.2 互换性的作用1 1.1.3 互换性的分类与条件1 1.1.4 互换性的条件2 1.1.5 加工误差及对互换性的影响2 1.2 标准与标准化4 1.2.1 标准化4 1.2.2 优先数系4 1.3 技术测量5 1.4 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5 思考题6 第2章 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 2.1 概述7 2.2 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7 2.2.1 孔和轴7 2.2.2 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8 2.2.3 尺寸偏差与公差9 2.2.4 公差带图解10 2.2.5 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2 2.2.6 配合的基准制13 2.3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14 2.3.1 标准公差14 2.3.2 基本偏差与公差带16 2.3.3 常用及优先选用的公差带与配合21 2.3.4 标准温度24 2.3.5 一般公差——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24 2.4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25 2.4.1 基准制的选择26 2.4.2 公差等级的选择27 2.4.3 配合的选择29 思考题34 第3章 技术测量基础 3.1 概述36 3.2 长度单位和尺寸传递36 3.2.1 长度单位与米定义36 3.2.2 量块37 3.2.3 线纹尺39 3.3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40 3.3.1 计量器具40 3.3.2 测量方法分类40 3.3.3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41 3.4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1 3.4.1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42 3.4.2 测量误差分类43 3.4.3 测量误差的处理45 3.4.4 不确定度48 3.5 三坐标测量机简介49 3.5.1 三坐标测量机结构与分类49 3.5.2 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原理50 3.5.3 测头50 3.5.4 测量机的控制51 3.5.5 测量软件及软件包51 3.5.6 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51 3.6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52 3.6.1 标准的适用范围52 3.6.2 验收原则52 3.6.3 验收极限的确定52 3.6.4 计量器具的选择53 思考题55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测量 4.1 概述57 4.1.1 形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使用性能的影响57 4.1.2 零件的几何要素与形位误差57 4.1.3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与符号 58 4.1.4 形位公差的标注59 4.1.5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62 4.1.6 形位误差的评定准则62 4.1.7 形位公差带63 4.1.8 基准与三基面体系64 4.2 形状公差与形状误差测量65 4.3 形状或位置公差及误差测量67 4.4 位置公差与位置误差测量69 4.4.1 定向公差与定向误差测量69 4.4.2 定位公差与定位误差测量71 4.4.3 跳动公差与跳动误差测量72 4.5 公差原则75 4.5.1 有关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75 4.5.2 公差原则76 4.6 形位公差选择80 4.6.1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80 4.6.2 基准的选择80 4.6.3 形位公差等级的选择81 4.6.4 公差原则的选择84 4.6.5 未注出形位公差的有关规定84 思考题87 第5章 表面粗糙度与测量 5.1 概述91 5.1.1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91 5.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91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91 5.2.1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92 5.2.2 基准线92 5.2.3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93 5.2.4 表面粗糙度数值94 5.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95 5.3.1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择95 5.3.2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原则及典型参数值的应用示例95 5.3.3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97 5.4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99 5.4.1 比较法99 5.4.2 光切法99 5.4.3 光波干涉法100 5.4.4 感触法100 5.4.5 印模法100 思考题101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6.1 概述102 6.1.1 量规检验102 6.1.2 量规种类103 6.2 量规公差带103 6.3 工作量规设计104 思考题108 第7章 典型零件的公差配合与测量 7.1 平键、花键联结的公差配合与测量109 7.1.1 概述109 7.1.2 平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109 7.1.3 矩形花键联结112 7.1.4 键与花键测量116 7.2 普通螺纹结合的公差配合与测量119 7.2.1 概述119 7.2.2 普通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120 7.2.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122 7.2.4 螺纹的测量127 7.3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129 7.3.1 概述129 7.3.2 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应用129 7.3.3 滚动轴承的内、外径公差带130 7.3.4 滚动轴承的配合及选用131 思考题136 第8章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测量 8.1 概述137 8.1.1 齿轮的使用要求137 8.1.2 齿轮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138 8.2 直齿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与误差测量138 8.2.1 齿轮传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与误差测量138 8.2.2 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评定指标与测量142 8.2.3 齿轮传递载荷均匀性的评定指标与测量144 8.2.4 齿轮副的侧隙及其评定指标146 8.3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差标准147 8.3.1 圆柱齿轮国家标准的组成147 8.3.2 圆柱齿轮国家标准的应用154 思考题156 第9章 尺寸链 9.1 概述157 9.1.1 尺寸链的定义157 9.1.2 尺寸链的特点157 9.1.3 尺寸链的种类158 9.1.4 尺寸链的组成158 9.1.5 尺寸链图158 9.2 用极值法解算尺寸链159 9.2.1 极值法解算尺寸链的基本步骤和公式159 9.2.2 极值法解正计算问题160 9.2.3 极值法解中间计算问题161 9.2.4 极值法解反计算问题162 思考题165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