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是一般的风景名胜导游图,而是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既写出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如何在美好的庄园环境和艺术氛围中成长,如何在思想和品格上受到影响,形成优良的精神素养,从而揭示柴可夫斯基的艺术创作得以成功之所以然,又写他如何看待庄园和描述庄园,如何以它为素材和题材进行艺术创作,把它体现在艺术作品之中,从而创造出艺术文化硕果,为庄园带来荣誉,使它的名声传之久远。总之,从新的角度切入,反映新的文化层面,展示庄园新的文化内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柴可夫斯基与克林庄园/俄罗斯文化名人庄园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明滨 |
出版社 | 山东友谊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一般的风景名胜导游图,而是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既写出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如何在美好的庄园环境和艺术氛围中成长,如何在思想和品格上受到影响,形成优良的精神素养,从而揭示柴可夫斯基的艺术创作得以成功之所以然,又写他如何看待庄园和描述庄园,如何以它为素材和题材进行艺术创作,把它体现在艺术作品之中,从而创造出艺术文化硕果,为庄园带来荣誉,使它的名声传之久远。总之,从新的角度切入,反映新的文化层面,展示庄园新的文化内涵。 内容推荐 俄国中心地带迄今保存并能经常开放的最著名庄园就有近百座。我们依据庄园孕育了文化名人,名人描绘和反映了庄园,人园结合,互相增光的原则,遴选出8园(8人),编撰成书,逐一加以详介,旨在从一个新的侧面来介绍俄国文化的辉煌。选入丛书的计有诗人莱蒙托夫的塔尔罕内庄园,作家屠格涅夫的斯巴斯科耶——卢托维诺沃庄园,托尔斯泰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小说家兼剧作家契诃夫的美里霍沃庄园,画家列宾的拜纳忒庄园,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克林庄园,还有革命领袖列宁的疗养地高尔克(亦系一处历史名园)和作家高尔基的附有大片园林的博物馆,均系具有代表性者。 本书介绍的是其中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克林庄园。 目录 克林庄园 ——柴可夫斯基克林纪念馆 童年的回忆 鲁宾斯坦兄弟 托尔斯泰的眼泪 惊人的速度 善良的本性谦虚的品格 沙皇的奖赏 三大芭蕾舞剧 库拉河畔 ——第比利斯之行 相约冬季 ——美国之行 与格里格的友谊 失败的初恋与不幸的婚姻 梅克夫人的友谊与背叛 死亡之谜 《第六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主要作品 柴可夫斯基生平和创作年表 柴可夫斯基关系表 试读章节 三大芭蕾舞剧 在各种类型的曲子中,柴可夫斯基最偏爱的算是歌剧了。他的歌剧中常有一些舞曲,被同行们所赞赏,确实显示出他在这方面的乐思很宽广。机会终于来了,莫斯科大剧院希望他写一部芭蕾舞剧《天鹅湖》。在此之前他从没有尝试过写芭蕾舞剧,而且他从来就不喜欢俄罗斯戏剧院当年的芭蕾舞音乐——那种只知道完全依靠轻柔的曲调来点缀舞蹈的小打小闹的舞曲。柴可夫斯基认为,芭蕾舞剧具有很大的音乐想象空间,他相信自己能改变长久以来原地踏步的芭蕾舞音乐,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写信给“强力集团”成员之一的林姆斯基一高沙柯夫:“我接受这份工作,一方面因为我需要钱,另一方面我也期望能试试这种音乐。”他去图书馆借阅芭蕾总谱,认真研究;还与舞蹈编导们讨论细节,制定分场计划,很快进入了角色。 他是1876年春天开始这部伟大的创作的,夏天就完成了。1877年,芭蕾舞剧《天鹅湖》被搬上了舞台。可想而知,它获得了划时代的成功。首演5年后,柴可夫斯基开始考虑如何保存音乐中的精华部分。他决定效仿法国作曲家德布利的芭蕾舞剧《塞尔维亚》的理念:一般人认为芭蕾舞是转瞬即逝的动西,可德布利将芭蕾舞剧中的精华部分改编为组曲,为将来由管弦乐伴奏的协奏曲的演出提供作品。法国作曲家的智慧启发了柴可夫斯基,他用同样的方式把芭蕾舞剧中的精品提炼出来,使其开始流行,直至今日。(1900年柴可夫斯基去世7年后,《天鹅湖》组曲由出版商、柴可夫斯基的老朋友尤根松出版。) 柴可夫斯基的加盟改变了俄罗斯芭蕾舞剧的格局,提升了这个领域的水准。他的《天鹅湖》成为最受欢迎、上演最频繁的剧目,它是一部追求爱、善、美的古典传奇式作品,也是浪漫芭蕾的理想缩影。后来他又创作了《睡美人》、《胡桃夹子》两部芭蕾舞剧。直至今日,他的这三大芭蕾舞剧仍是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这三部作品风格的共同之处在于:舞蹈和戏剧融合时音乐所抒发出来的幻想性、优美感。柴可夫斯基将浪漫和活力注入古典舞蹈,积极地将视觉、音响、舞蹈和音乐融合在一起,这真是一项复杂而细腻的工程,它要求作曲家具备更专业、更高明的创作技能。《天鹅湖》的成功上演,让观众和专家们了解到:柴可夫斯基为全场芭蕾舞配乐的能力,无人可比。由于热爱芭蕾和舞蹈,在为特定剧本配乐时,他的天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芭蕾舞剧的创作历史中,只有柴可夫斯基屡屡获得成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将强烈的思想感情融人芭蕾舞剧中。他的作品始终占据最佳十大芭蕾作品中的前几部,被各国芭蕾爱好者称为不朽之作。古往今来,这样的成就也只有柴可夫斯基一个人拥有。 时势造英雄。当时正处在芭蕾舞领域需要大刀阔斧改革的关键年代,俄国芭蕾舞已衰退成为粗俗的娱乐,而衰退的原因,就是音乐。当时皇家剧院的芭蕾音乐都是由二三流的专职作曲家谱写,大部分都是单纯的舞蹈伴奏音乐而已。芭蕾登不了大雅之堂,只在堂会、小范围场所点缀气氛。彼得堡皇家马林斯基剧院总监伏谢沃洛什斯基(前面曾提到的帮柴可夫斯基奔走申请特殊津贴的那位经理)解雇了以创作《堂-吉诃德》闻名于世的明库斯。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因为明库斯已被聘为剧院终身专职作曲家。可如果不搬开这块绊脚石,就无法请来像柴可夫斯基这样的一流作曲家。他毫不犹豫地挑选柴可夫斯基担任这一领域的权威作曲家。事实证明,柴可夫斯基确实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与独到眼光的大师级人物,在别人并不在意芭蕾舞的音乐时,他已发现这种乐曲独具优美广阔的想象空间。他不负众望,把俄国芭蕾舞推
《天鹅湖》 王子齐格菲在宫廷的花园里与来宾一起举行豪华晚会庆祝生日。欢乐的气氛由于母亲的到来而突然中断。母亲责怪儿子太任性,太轻率,只知道虚度光阴,并提醒他隔天必须挑选王妃。虽然王子不乐意,但他惧怕严厉的母亲,当晚会在母亲离去后继续时,他已没有了情绪,沮丧地望着星空。突然飞过来一群美丽的天鹅,把他的愁云全部驱散。晚会还在进行,而王子却带领随从去捕捉天鹅。后来,王子决定让随从回家,自己独自欣赏天鹅。 洁白的天鹅从他身边掠过,忽然变成美丽的少女。王子如此惊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们的首领奥杰托公主解释说,她们被施了妖术变成了天鹅,只有夜晚才恢复人形。就在这时,邪恶的魔鬼罗什巴特变成一只猫头鹰出现了,他威胁王子,必须发誓对爱情坚贞不渝才能解开咒符。齐格菲发誓永远爱奥杰托,并把她带到了宫廷晚会上。大家开始跳舞。天亮了,少女们变成天鹅飞走了。 第二天,宫殿里又聚满宾客,王妃候选人们被轮流带到王子面前,王子与她们跳舞但拒绝选妃。魔王罗什巴特和女儿奥蒂尔出现了,她伪装成奥杰托公主,被蒙骗的齐格菲高兴地与她跳起双人舞。王子当场宣布选奥蒂尔为他的王妃,不知不觉违背了他对奥杰托的誓言。罗什巴特和女儿得逞了。他们大笑王子的愚蠢,方知上当的王子看到困在符咒中奥杰托的幻影。 沮丧的奥杰托返回河边的天鹅群中,告诉她们王子已背叛对爱情的承诺。这些把命运托付给奥杰托与王子的天鹅们一起安慰奥杰托。暴风雨来了,精神恍惚的王子来到天鹅湖畔,请求奥杰托的宽恕。奥杰托原谅了他,他们相拥在一起。这时,魔鬼罗什巴特出现了。 故事有几种结局:一种是奥杰托死在王子的怀抱里;另一种是王子与罗什巴特搏斗并解开了符咒第三种是王子与奥杰托双双跳人湖中永远消失在人间。
《睡美人》 17世纪,伏罗雷斯坦十四世国王家生了一个女儿。继承人的诞生让国王和王后都非常高兴。热闹的城堡大厅挤满贵族宾客,司仪在清点访客的名册。小公主奥罗拉的命名仪式即将开始。国王和王后来了,奶妈与育婴人员护送出正在熟睡的公主。成为公主保姆的仙子们也逐一登场:竹桃仙子(美丽精灵的象征)、三色旋花仙子(优雅的精灵)、面包仙子(俄国风俗中为让命名的婴儿一生免受饥饿,会在摇篮里撒下面包屑的食物精灵)、金丝雀仙子(诱发人类感情的雄辩精灵)、激烈仙子(健康的精灵)和充满智慧的丁香仙子。六位仙子分别授予公主各自的才能与性格。这时老巫婆卡拉波斯乘着一群老鼠拖拽的马车出现,她打扮成穿着黑衣的佝偻老太婆。她生气没被邀请,因此诅咒说公主16岁时会被纺针刺破手指身亡。丁香仙子及时拿着魔杖出现,她赶走巫婆后对大家说,如果发生这样的惨剧,公主不会死,但要昏睡一百年,直到一位王子出现把她吻醒。 16年后的城堡花园里,国王为了给女儿过生日,正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宾客。当地的名流、贵族又济济一堂,来祝福奥罗拉公主。此时的她已长成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吸引来了遥远国度的四位王子,他们准备向公主求婚。除了王公贵族,村民们也参加了这一不同寻常的生日盛会,跳起了民俗舞。司仪发现一些村女手拿纺针立即禀报国王。国王下令,不准城堡周围的人持有任何尖锐的东西,并下令将那些村女处死。王后与王子们求情说,今天是公主的生日,不该有血腥的事发生,国王才赦免了村女。 奥罗拉公主与求婚者轮流跳舞,对四个王子一视同仁。她没看上任何一个。此时,公主从一位老妇人手中接过纺针并挥舞着跳起来。突然舞蹈中断,奥罗拉看到自己的手指流出鲜血,剧痛之后晕倒在地。老妇摘下头巾露出卡拉波斯的原形。16年前的咒语应验了。可是,正如丁香仙子所说,公主并没有死,而是进入长眠。 一天,德基雷王子在森林打猎遇到丁香仙子。他听完叙述后,不相信关于睡公主的故事。可是,当他看到了公主美丽的幻影时,就再也忘不掉了。他决心告别没有梦想也没有希望的无聊日子,便随丁香仙子来到城堡。王子看见了正在熟睡的公主、国王、王后以及睡着的家奴和仆人。王子来到睡榻前,亲吻公主的嘴唇,突然雷声大作,整个王国苏醒过来。国王赞赏王子除魔救世的勇气,把公主许给了他。 城堡恢复了一百年前的热闹气氛。婚礼开始,所有的人都到场了,包括小红帽与大灰狼、灰姑娘与弗丘王子、长靴猫、拇指仙童与食人魔……大家都来祝福奥罗拉公主和德基雷王子喜结良缘。 《胡桃夹子》 圣诞节到了!史塔博议长家的客厅内仆人们正在布置圣诞树,孩子们高兴地围着圣诞树跳舞并绕着房间跑来跑去。这时来了一位叫多西麦耶的老人送给克拉拉和弗里茨每人一个装有发条并能跳舞的玩具。克拉拉得到一件形状像胡桃夹子的特殊礼物。那天晚上客人走后,克拉拉偷偷溜下床,正撞上耗子国王带领一群耗子出现在眼前。胡桃夹子集合了一群玩具兵与老鼠展开生死大战。鼠王率众兵紧紧包围住了胡桃夹子。就在胡桃夹子生命危在旦夕之时,克拉拉抓起拖鞋朝鼠王的头上砸去。鼠王倒地毙命,众老鼠四处逃窜。这时,奇迹出现了:玩偶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他为了报答克拉拉的救命之恩,决定带克拉拉去糖果王国走一圈,好好玩玩。克拉拉高兴极了,两人手拉手踏上了旅途。 克拉拉因救了王子而受到热情款待。王子做王介绍救命恩人克拉拉,糖果王国为克拉拉开欢迎舞会。舞曲《咖啡》代表阿拉伯之舞,舞曲《巧克力》代表西班牙之舞,舞曲《茶》代表中国之舞。在《花的圆舞曲》的乐曲中,甜梅小仙女、英俊的王子及在场所有的人都一起跳舞。 这部芭蕾舞剧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克拉拉与王子永远幸福地生活在神奇的世界里;另一种是克拉拉手拿胡桃夹子玩具,依偎在圣诞树旁进入梦乡。 P96-107 序言 山东友谊出版社立意出版由李明滨教授主编的“俄罗斯文化名人庄园丛书”,我表示诚挚的欢迎。 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特别是具有文化交流悠久历史的俄中两个邻国之间的互相影响,为各自的文化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赋予了新的意义,互相增光添彩。 俄罗斯古典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0年有三则克雷洛夫寓言译成中文发表;1903年出版了普希金小说《上尉的女儿》中译本,然而那并非译自原文,而是通过日文转译的。日译者竟为普希金的作品另起书名,而且书中人物的姓名也大多数被改换。 1907年鲁迅在《译文》上发表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译作,从此他便成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热情推介者。随后他在谈及俄国文学对中国青年的影响时写道: “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 从现在看来,这是谁都明白,不足道的,但在那时,却是一个大发见,正不亚于古人的发见了火的可以照暗夜,煮东西。” (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见《南腔北调集》,1953年) 尽管鲁迅不大懂俄文,而且翻译俄国古典文学作品时还得借助于日文和其他欧洲文字,但在20~30年代的中国,他在译介俄国古典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工作中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据他的学生与朋友、著名的俄罗斯学家曹靖华具证,在鲁迅的文学遗产中,俄苏文学的翻译作品占了四分之一以上的分量。在20~30年代的中国推广俄国古典文学的人,还有郭沫若、郁达夫、巴金、茅盾这样的中国文坛宿将。而在往后的年代中,为向中国读者介绍俄国文学和苏联文学而作了宝贵贡献的人,还有曹靖华、戈宝权、夏衍、郑振铎、曹禺、冯雪峰、高莽、李明滨等等。 正如李明滨教授在《中国俄罗斯学的繁荣》一文(载《在现代化与改革道路上奋进的中国·1949~1999》文集,俄文版,莫斯科,东方文学出版社,1999年)正确地指出:“中国人对苏联文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五十年代的全盘肯定,到六十、七十年代几近完全否定,再到八十年代的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用李明滨的话来说,“从1949年至1966年的十五年问,是双方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 如今这套庄园文化丛书的出版说明,在中国,对俄罗斯的古典文学、音乐、美术以及其他各文化领域的兴趣已经再度增长了,并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 在苏联,坚持向俄国读者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的,则有科学院院士阿翰林及其门生王希礼、舒茨基、费德林、艾德林、彼得罗夫、费什曼等,还有罗高寿、索罗金、波兹涅耶娃、施乃德、别洛乌索夫、罗果夫、热洛霍夫采夫、谢曼诺夫、切尔卡斯基、巴斯曼诺夫、华克生等等。 近年来在俄罗斯,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强,不但对中国文学,而且对音乐、电影,戏剧、美术、建筑艺术,以及历史和哲学思潮流派都有所涉及。不过这只是一个侧面。我提起它来只是想说明我们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一条“双向运动的康庄大道”。 这套庄园丛书的出版,不但会促进俄中之间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且也将是对世界文化对话的宝贵贡献。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1年11月9日于联合国大会第56届年会的演说中所强调的,“在整个历史的进程中,不同的文明之问通过对话和交流,通过向他种文化的学习,引起彼此的探索和理解,从而达到了增长和繁荣”。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俄中友协名誉主席 齐赫文 2004年2月9日于莫斯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