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自2002年出版以来,受到全国许多高校工作在大学物理试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关注。2004年,本书被列入“苏州大学精品教材”建设行列,结合几年来教材使用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对教育部新版“大学物理试验大纲”的理解,重新编辑成此第二版本。
绪论
第1篇 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
1.1测量与误差
1.2不确定度的评定与测量结果的表示
1.3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1.4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1.5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1.6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
第2篇 力学和热学实验
2.1力学和热学实验基础知识
2.2实验长度和密度的测量
2.3实验杨氏模量的测定(拉伸法)
2.4实验摆的研究
2.5实验空气密度的测定
2.6实验气垫实验
2.7实验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2.8实验弦振动的研究
2.9实验空气中声速的测定
2.10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焦利秤法)
2.11实验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系数
2.12实验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光杠杆法)
2.13实验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2.14实验受迫振动的研究——用玻尔共振仪
2.15实验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研究
2.16实验电热法测定热功当量
2.17实验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第3篇 电磁学实验
3.1电磁学实验基础知识
3.2实验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3.3实验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和修正
3.4实验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
3.5实验油滴实验——电子电荷量的测定
3.6实验灵敏电流计的研究
3.7实验电势差计及其使用
3.8实验示波器
3.9实验霍尔效应测磁感应强度
3.10实验交流电桥
3.11实验电介质介电常数的测量
3.12实验RLC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
3.13实验RLC串联电路的稳态特性
3.14实验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3.15实验半导体PN结物理特性及弱电流的测量研究
3.16实验温度的电测法
第4篇 光学实验
4.1光学实验基础知识
4.2实验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4.3实验分光计的调节及棱镜折射率的测定
4.4实验显微镜与望远镜
4.5实验单色仪的定标和滤光片光谱透射率的测定
4.6实验用双棱镜测光波波长
4.7实验牛顿环与劈尖干涉
4.8实验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4.9实验偏振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4.10实验用旋光仪测旋光性溶液的旋光率和浓度
4.11实验CCD单缝衍射相对光强分布的测量
4.12实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4.13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4.14实验液晶的电光效应与显示原理
4.15实验全息照相
第5篇 综合设计实验
5.1偶然误差的分布规律
5.2实验振动法测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
5.3实验用传感器测空气相对压力系数
5.4实验全息干涉计量测微小位移
5.5实验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
5.6实验多用电表的设计与安装
5.7实验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简单应用
5.8实验薄膜介质折射率的测定
5.9实验用掠入射法测定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5.10实验法布里一珀罗(F—P)标准具
5.11实验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5.12实验考察光源的时间相干性
5.13实验摄影技术
5.14实验硅光电池的线性响应
5.15实验旋转液体特性研究
5.16实验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2 基本物理常数
附录3 物理常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