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造就精英之路(献给正在成长的父母及孩子)
分类
作者 刘明钊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诉求的重点是为有些父母的家庭教育纠正错误,同时,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一些被人们忽略或遗忘的东西。当我们回味人生的时候,或许会发现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对家庭教育和建设大有帮助。

内容推荐

本书站在家庭及父母自身成长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影响独生子女成长的原因和条件,特别是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解剖,对一些父母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让更多的父母们从中汲取教训和启发。

从根本上讲,父母自身的素养,受教育的程度,对自我的要求,学习精神,人生观念,行为习惯等。都对独生子女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育阶段的科学把握,教育原则的有效实施,又是确保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本书正是从以上方面解决教育独生子女的原则和方法。年轻的父母们不妨阅读,或许能够给你一点帮助。

目录

一 为人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001

心理上的准备/002

思想上的准备/002

信息与知识方面的准备/004

物质条件的准备/006

二 托起未来的希望/008

让希望升起来/009

生命在延续/010

设想一个美好的未来/011

百年树人/012

三 营造一个教育环境/014

零岁教育/015

启蒙教育/016

互动影响/017

教育条件/019

点滴养成/020

让子女的心动/022

四 父母的优势在哪里/024

我们的思想正确吗/025

我们是勤奋努力的吗/026

我们的经验正确吗/027

我们讲信誉吗?/028

我们有好习惯吗/030

谁是子女的偶像/031

五 培养过程令人深思/033

看结果还是看过程/034

坚持与恒心/036

确定培养能力的方向/038

学会思考问题/040

意志力的培养/041

上进心的培养/043

学会计划和安排时间/044

学会管理自己/046

六 你真正了解子女吗/049

子女属于什么类型的性格/050

性格是可塑造的/052

关注心理变化/054

关注生理变化/056

生活中的良师益友/058

特殊时期的指导/060

七 让失败成为经验/063

父母经常犯错误吗/064

父母的人生哲理/065

当孩子做错时/067

精神支持/069

学会激励/070

八 感知社会变化/073

变化是永恒的/074

哪些方面需要变/076

观察社会/077

分享感受,确定观点/078

感悟人生/080

九 谁在影响子女/083

父母是最好的榜样/084

选择教育环境/085

选择居住环境/087

选择交往对象/088

培养生活的情趣/090

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091

十 保住教育底线/093

子女学坏了怎么办?/094

不求上进怎么办/095

家庭管不了怎么办/097

对抗与冷战怎么办/099

打架乱交朋友怎么办/100

十一 细节与习惯/103

败在细节/104

做事的要求/106

做事的方法/108

习惯的建立/109

必要的强制/111

细节与习惯相得益彰/113

十二 培养能力是目的/115

观察能力/116

分析判断能力/117

计划能力/119

学习能力/121

克服困难的能力/123

语言表达能力/124

十三 跌倒了能爬起来吗/127

小心一点别跌倒了/128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129

挫折教育/131

学会总结经验/133

防微杜渐最重要/134

十四 眼睛能看多远/137

明亮的眼睛看得远/138

别让子女离开视线/140

站在高处看世界/142

走出家门看世界143

十五 鼓励比批评更重要/146

做好了要适当肯定/147

先鼓励后批评/148

小错不放过/151D

原则错误要批评/151

纠正错误要把握时机/153

保持清醒的头脑/155

十六 限制与放开有分寸/158

愿望无限/159

不要轻易满足子女的愿望/160

让自己争取想要的东西/162

适当限制有好处/164

家规很重要/166

红灯停,绿灯行/167

十七 沟通交流心贴心/169

一起玩耍情融融/170

主题丰富心放松/171

提前告知不是错/172

共同探讨平常心/174

刮风下雨有变化/176

困难之时解心结/177

十八 母亲的作用门80

母亲影响终生/181

寒暖冷热母先知/182

做人做事是榜样/184

细致入微见真情/186

一桶水慢慢倒/187

十九 学习方案的建立/191

学生走向成功法则/192

初中生学习方案建立/196

超越自我,实现理想/205

后记/220

试读章节

为人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他与她的结合,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缘分的联结,还是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说清楚。其实,搞清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关键是结合的双方是否快乐,是否幸福。不是吗?茫茫人海,有千千万万的男女,唯有他或她对你心动,为你投入付出,为你赞美,为你歌唱,这不就是一种奇迹吗?这份感情太珍贵了,会让你收藏终生,影响你生命的轨迹;这份感情太重要了,使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爱情的伟大,沐浴了爱情的滋润,你们手挽手走进了圣洁的殿堂,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多少年来,人们遵循这样的规律,开始生活,开始繁衍生息。真正的爱情,都在寻找爱的彼岸和归宿,也会产生爱的果实。这是父母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爱的结晶。人类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得以延续。当新生命诞生的时候,父母都会欣喜和激动,都会憧憬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使之成为社会精英呢?需要尽力做好如下的事情:

心理上的准备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当这个小生命来到家庭的时候,有多少父母作好了心理准备,又有多少父母懂得科学养育呢?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正如李宗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人是从一岁向八十岁生活的,如果从八十岁向一岁生活,人人都可以当总统和副总统。”经验是在人生的经历中累积起来的,它需要时间和付出。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做父母,参考前人和别人的成功经验,从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在实践中升华。

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做了父母之后,除了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对其他的事情或许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为人父母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付出,是一种无私的爱。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们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从这种意义讲,父母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神圣职责,要精心培养,全力以赴地造就。

思想上的准备

子女的出生,使父母的生活丰富起来,思想也会随之丰富起来。看着子女在慢慢地长大,父母的责任也在加大。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很多艰难复杂的局面,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很多人开始强大,后来沦为弱者;很多人起初较弱,但最终成为强者。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耐人寻味。

按成功论强弱。一个人的成功,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人生的要点有很大关系。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长期坚持奋斗,付出艰苦的努力,内心承受了无数的打击和痛苦,使他的内心更加坚强,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无疑,成功是奋斗的结果。然而,如何奋斗,成千上万的人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成长的导师。父母全身心地接纳了子女,不管这个子女怎么样。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父母们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有些父母考虑了,有些父母没有考虑。理智告诉我们,必须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考虑不考虑结果就是不一样。常识告诉人们,太多的父母重视子女的身体健康,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满足子女健康的需要,我们的父母都能做到这一点。可是,如何让子女的大脑丰富起来,如何让心智丰富起来,却做得远远不够。这种现象说明,很多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思想准备。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缺乏教育原则,缺乏科学的方法,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现得非常脆弱。这方面的事例非常多,不再细说。

为了不使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弱者,不妨认真地学习前人的教育经验,学习身边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挤出些时间,看上几本儿童教育专著,了解基本的教育原则,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做一位合格的启蒙教师,承担起家庭教育职责。

信息与知识方面的准备

培养子女是一门学问,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家庭的子女努力勤奋,上进心很强;而有些家庭的子女就是不求上进,不努力勤奋,让父母很担心。

确有许多子女从小就开始学坏,成为父母的包袱。从表象上看,是子女学坏了,实际上是父母没尽到责任。这样讲,似乎对父母不公平,实事的确如此。因为每个子女来到人世之初,只是一张白纸,他们从无知到有知状态,都是家庭给予的。孔子说过:“养不教,父之过。”现代人又总结一条非常管用的经验,那就是“只有有问题的家庭,没有有问题的孩子”,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严肃性。

子女来到人间,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大多数由父母传递的。试问一下,有多少家庭在孩子出生前专门进行过信息储备和知识积累呢?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很多成功的子女,他们在谈感受的时候,都非常感谢父母给了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这些父母,他们可能具备教育子女的信息和知识,采取了正确方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教育专家在研究教育现象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孩子在大脑中存储了正确的信息和知识,就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主动地排斥错误信息,使他们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追其根源,主要是父母们缺少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没把子女们的思想系统构建起来,形成断层,关键的时候没有起到作用。

教育好子女不仅需要父母们的人生经验,更需要专门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这些知识的积累,需要父母们有主动意识,下一定的工夫,不断获取一些较为科学的信息来指导自己教育子女。有些父母等到子女出现问题了,才知道去学习,去寻找。在没出事之前却高枕无忧,这是非常被动的。还有些父母,一旦子女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到子女头上,或者怨天尤人,或者自我放弃,把自己的子女推向错误的深渊。

如今是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我们留心,只要下工夫学习,就能获得一定的知识和信息。父母要有这样的愿望和需求,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思想水平达到与社会相适应的程度,从而更好地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

物质条件的准备

俗话说:“生了小孩穷三年。”这只是从物质方面看问题,而没有站在培养的角度看问题。子女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都是吃蛋糕的人,父母能把蛋糕做多大,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能力。现在,把一个子女培养到上完大学,起码要二三十万元,这些钱从何而来,父母又有何保证。大家都知道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有些投入是必需的。这个前提非常重要,责任也非常重大,父母们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从现在的形势分析,智慧经济与知识经济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适者生存、强者生存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的子女,他们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生存环境,生存能力将受到多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到,但大趋势是明确的,必须下工夫,舍得花精力、花本钱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他们的起点高,要求也高。父母身上的担子将会更重。这就要求父母们要认清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培养子女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

P1-7

序言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由此,使我产生了调查研究这个话题的兴趣。

十几年来,我坚持与上百位父母交流教育子女的问题,也注意积累这方面的案例,渐渐地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子女身上出现的问题不在子女,而在父母。

不是吗?父母错误的理想,错误的想法,错误的方法,错误的习惯,甚至灰色的人生经历,构成了错误的教育环境,形成了子女难教育的局面。

其实,谁都知道,任何子女的成长,都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的。这张白纸上写些什么,画些什么,父母起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存观念,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的产生。让两代人无法主动地接受这个现实,在缺乏教育独生子女经验的前提下,他们担负起了教育的责任,同时,父母们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参加各种竞争,父母的思想复杂了,压力加大了,心态不稳了,在对待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所持的态度是理性的,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注重总结教育经验,根据女儿身心的变化和特点,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给她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我用优秀人才的标准要求她、打造她。

教育子女实际上也是父母人生理想的升华,是父母人才观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当我们面临现实挑战的时候,内心是否坚强,态度是否积极,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人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每代人的身上,都自觉不自觉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抱残守缺是没有用的,强加的东西也不管用,唯有主动接纳、虚心吸取才行之有效。

我写《造就精英之路))的目的,就是想给父母纠正错误,帮助父母建立系统的教育理念,用新的视觉看待社会变化,看待子女教育问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既然父母的思想和行为有不适应的,就应下决心改变调整。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失败的父母,不愿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这种改变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是一个作者的心里话,也是一个父亲的心声。愿这本书能给您一点点帮助,一点点启示。让许许多多的家庭,都能把子女教育成功,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2006年11月16日

后记

本书从筹备到书稿完成,已有八年多的时间,其中经历了准备材料,研究案例,与上百位父母的真诚交流,以及深入思考的漫长过程,使我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媒体经常报道家庭教育的残案,更加坚定了我写本书的勇气和信心。

我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没资格站在教育理论的角度诠释教育问题,只能把我过去的做法和想法如实地辑录下来,反映家庭教育的现实性和真实性,以此,引起有机会读到本书家长的注意,让他们改变想法和观念,争取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材。

书稿打印完后,我让五位母亲看过,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一位母亲的话让我很感动。她说:“刘经理,要是早几年让我看到这本书,她就不是一位失败的母亲。”她真诚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在改稿过程中,得到杂文作家闵生裕老师,著名作家季栋梁老师,《学者》编辑部李泽民老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修改稿件,并提供宝贵的修改意见,借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本书诉求的重点是为有些父母纠正错误,同时,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一些被人们忽略或遗忘的东西。当我们回味人生的时候,或许会发现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对家庭教育和建设大有帮助。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斗胆写成此书,书中的各种错误和漏洞一定很多,我真诚地希望各位家长的赐教和批评。

2006.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