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也不是一本纯正的游记,是一个完全打开的生命,用散文的笔触娓娓述说一位女性走向成熟的心理历程,有不羁生命的野性飞扬,有浪漫爱情的奇遇良缘,有寒光闪闪的自我剖析,有甘醇的生命自觉……《活着走着爱着》是一本能让人年轻的书,一本颤撼心灵的书,一本勇敢而美丽的书,一部让人宽容的书,一部宁静与狂野完美结合的书,一部值得读了再读的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活着走着爱着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莲子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也不是一本纯正的游记,是一个完全打开的生命,用散文的笔触娓娓述说一位女性走向成熟的心理历程,有不羁生命的野性飞扬,有浪漫爱情的奇遇良缘,有寒光闪闪的自我剖析,有甘醇的生命自觉……《活着走着爱着》是一本能让人年轻的书,一本颤撼心灵的书,一本勇敢而美丽的书,一部让人宽容的书,一部宁静与狂野完美结合的书,一部值得读了再读的书…… 内容推荐 本书是莲子行走文学人生心髓篇。 一个出生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小女孩,读书写作,谈情说爱,浪迹天涯;从村庄到都市,从胡同到旷野;从名利的人到自由的人,从情欲的人到幸福的人。诗一样的情怀,水一样的行文,呈现了一个独具风情的现代女性真实而鲜美的生命之路,给我们带来了特别的启示与祝福…… 目录 自序:绕花旅行 壹·从村庄到都市 生在沙里 长在风中 骑着我的爱情小马 叛逆之歌 十八岁·为了爱情的都市探险 大学·诗样年华 爱情啊,快来救我 倒下的斗牛士 面对受伤的男人 上路,扛着一杆猎枪 进京,扛着一个帝国 贰·从胡同到旷野 失败者 游牧的书桌 桃花园里的自我倾听 奇遇·世界上最热烈的笑声 四面透风的帐房 丰饶的晚宴 耳旁呼呼吹过的山风 寻找天老池 遗忘谷·说不出的疼 献给扎西多吉的诗 叁·从作文到做人 活着,还是被活着 喂养心中的狼 赤身裸体地奔跑 小我的诞生 渴望宁静 幸福与幸福的原因 空气的启蒙 穿越色城 站在爱的基础地上 肆·爱着活着 嫩绿的襁褓 家的香气 回娘家 为了都市的梳妆打扮 精神与情感的哺乳期 打工旅行 心里先怀个孩子 怀抱婴儿 女人香·黄客·交叉花园的小径 阮玲玉·莲子性美食热线 缝制几只新枕头 活得优雅 六道悲伤 野牛角的阿肯叔叔 那一群在我心中飞翔的乌鸦 以智慧心观照坏脾气 新家及天国的诞生 表达爱表达安详 让更多的人笑起来 小王子的玫瑰花·我一生都在追求浪漫 此时,此人,此事 金黄色的音乐 附录:感谢启示 试读章节 我无声无息地躺着,看见自己的心脏在一团祥和的紫云中升腾,我硕大无比的内脏里,装满了雄伟的山峰,不息的河流,无数光裸的小脚丫在戏嬉,蓝色的蝴蝶群在举行盛况空前的聚会…… 不觉,太阳已移到西边,对我侧目而视。阳光把我细白的皮肤镀上一层橄榄色。我翻个身,让背部正视着阳光。东部遥远的群山之上,黑色的松林锁在浓雾之中。那儿住着头戴花环、骑虎出没的山鬼,我似乎能听见她们的低声吟唱或哭泣。一阵凉风吹来,我急忙翻身穿衣,沿着陡峭的山壁,走向峡谷。 到达谷底时,太阳已隐人群山之后,峡谷的雪松林变得阴暗浓郁,另一侧高耸的山壁上,一大片红光照射在山石上,闪烁着迷幻的色彩。我四肢乏力,脚掌疼痛,卸下包,饱饮一顿清凉的溪水,浑身打颤。 山里的气候变化如此之快,我拿㈩一件薄毛衣穿卜,就又急急向西而去,因为这峡谷西高东低。按常规,夏天牧人应住在海拔高的地方,海拔低处肥美的水草应留给寒冷的冬季。 不一会儿,果然在溪边小道上发现潮乎乎的马粪和淡淡的马蹄印。同时奇异的色彩从对面的山崖上消失了,天马上就要黑了。我一边赶路一边啃着饼子,争取在夜幕降临之前,找到尧熬尔人的帐房或牛羊群。远处的山崖上有两只羊时隐时现,不一会就消失了。我怀疑自己的眼睛出毛病了,再仔细看,确实没有羊的影子了。我不知这神秘的峡谷跟它神秘的客人玩什么鬼花招。 随着地势增高,我脑袋昏沉。雪松林巨大的黑影落下来,罩在路上。一股寒气逼来,一轮月亮挂在山崖上,月光赶走了白昼的清晰明亮,世界变得朦朦胧胧,影影绰绰。星辰升起来了,我找到帐房的希望却熄灭了。 听见猫头鹰凄厉的叫声撞击着松林,我心中发黑。难道今天只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扎营吗?我从未独自在野外过过夜,我不由加快步伐,似乎后面有野兽追赶。啊,我到这儿来干什么?充当饿狼的一顿美餐? 忽然,“叭”得一声,似乎什么东西跌在地上了。我隐约感到膝盖和手掌疼痛。我发现自己正五体投地,旅行包像只死狼压在头上。该死的!我哭丧着跪起来,恐惧感随着疼痛的加剧而消散。我仰起头,装满月光和繁星的天空是那么宁静深遂,这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几个小时之前,我还赤裸着与天地融为一体呢,为什么夜晚就如此绝望呢?黑夜是白昼的延续,和白昼一样宽宏大度,温柔体贴,我怎么能拒绝与黑夜和平共处呢? 物以类聚,如果山中的野狼对我格外青睐,说明我与它是同类,真正的同类是不互相伤害的。黑夜是最为宁静的家园,它只会对那些庸人自扰者产生干扰,但对那些与它融和的人,它会给予智慧和力量。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意志力和胆量又重返家园,撑得我骨骼吱吱作响。 我在溪边辟出一块平整的地方,准备搭上帐房。真没想到,这预想中只能作为道具的玩艺儿,真能在此大显身手。从一本关于野外生存的书上得知,帐房门必须迎着阳光,我只能将它对准东方,尽管太阳明天才会升起。我铺好防潮的油纸,打开丝棉睡袋。 坐在篝火边,我下意识地捏着一根粗短的棍子,不停地往火堆里丢柴。林中粗大的树身,拖着黑长黑长的影子,牵动着我的神经。 火势愈来愈旺,我血液奔涌,浑身发胀,陶醉在烈焰的疯狂中。 一个女人,荒山野岭,一顶帐房,一堆篝火,手无寸铁,既不为杀父之仇,又不为金银财宝,既不为追杀,又不被迫杀,要说现代社会,在骑士时代的传奇中,也实属罕见! 我真了不起,你说是不是呀? 我像一个自卑的孩子,偶然做了件出人意料的事情,获得了受宠的机会,娇声娇气地对自己说。 奇遇·世界上最热烈的笑声 忽然听见一种细致的内在妙音,一种生命之流隐约从我胸口升起,很快就传了过去,和湍急的溪水声纠缠在一起,分也分不出来,往东传得很远很远,又从很远的地方波动着传回来,终于和流水声分开,是那样清亮悠远,仿佛来自天外,来自源头。那是一种没有歌词的吆喝,那是一个血性男人抒情的长调,那绵长高扬的调子背后潜伏着忧郁和哀婉的咏叹,发自丹田的颤栗。 忽然,歌唱消失了,四野陷入了可怕的寂寞。我缩缩身,往火堆上靠了靠,目光越过弹跳的火焰,警惕地盯着东边。有急促的马蹄声叩动大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我的意识凝滞,湿热的双手捏得棍子吧吧响。再也不能等了!我恨不能跳起来,抡起棍子,砸向虚空。 终于,神秘的客人穿过重重叠叠的树阴,冲了出来。一匹洁白的马儿,一位年轻英俊的骑手,像一道奇特的波澜向我涌来。 不知是恐惧还是惊喜,我屏住气息,紧盯着骑手。他既不像大自然的造化,又不像艺术家的创造,而是从我多年沉淀已深的幻想中,骑着我梦中的爱情之马驰骋而来。他身着黑色坎肩,斜挎猎枪,脚蹬黑色马靴。我凝神再看,他长发披散,额头宽阔饱满,两撇黑八字须微微上翘,带着游牧民族男子汉的特有情调,他的眉心蹙成一团,悲天悯人的眼睛里流露出古老的愁苦和哀伤,仿佛他的生命和精神多少万劫以来从没有盈满过,而是带着巨大的空隙,渴望着填补,可世世代代都无法填补。 眼前的景象让他惊诧无比,他睁大眼睛,张着嘴,失魂地盯着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 我们互相盯着,他几乎从我旁边一掠而过。我转动脑袋,他也转动着身子,向我回首。我感到我的目光绊住了马蹄,把他从马上拉下来。他倚在马肚子上,身子向后倾着,仿佛在竭力抵抗吸引他的力量,可又被这种力量驱赶着,迈着散乱的步子,向火堆走近。 他久久地盯着火堆,似乎吸引他的是那向上跳跃的火焰而不是眼前这位有血有肉的神秘女客。 “你来了?”浓重的方言里蕴含着磁力。他没有看我。 “啊!”我的声音扑楞楞向他飞去。不知什么时候,我跳了起来。 他抬起头,憨憨地笑了笑,上翘的胡须抖出快乐的线条。 “吓着你了!”他粗大的手掌亲热地放在马唇边。 “只是手心里出了点儿汗。”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咬咬嘴唇,感到手心里热汗津津。 “这老马,一见路就像见了老朋友,爱跑得很!”他眼睛里藏着一股灼热的火焰。 我咯咯地笑着,向前跨了一步。 “早晨喜鹊叫着呢,叫了一早晨,喜鹊有灵性呢!”他若有所思地说。 “你早晨就知道我来?” “不知道,我还以为来买羊毛的呢!” “你在等买羊毛的。”我坐在火堆旁,悠悠地往火里添着柴。 “今年的羊毛塌价了,一公斤才八块!”他把马缰绳扔在马背上。 “哦!” “你啥时候来的?”他坐在我对面。 “我刚来!” “你是个记者。” “为什么非要是个记者呢?”我诡秘地摇着头,“我什么也不是。” “像!我到省城歌舞团唱过歌。有一回,唱完歌,记者就来采访我,是个女的,像你一样。”他直直地看着我,好看的八字须活泼地抖擞着。 “你在城里呆过?为什么不留在城里?”我说。 “这……?”他自信地扫视着黑夜,仿佛国王扫视他的疆土和臣民,显然,城市的缝隙是盛不下这种目光的。“我是个粗人,过不惯细日子!”他从皮坎肩里掏出一包“海洋”牌香烟,递给我一根。他的指甲很长,里面有些黑黑的东西。 “我也一样!”我用一根烧着的柴兴致盎然地点燃丁香烟。 “你?你不一样!没来过像你这样的人。”他一本正经地盯着我,就像一个孩子盯着一个打不开的天赐的神秘礼物。 “这样的人来多了,你们这里就会变成个大垃圾站,你就是个垃圾站站长,整天拾塑料袋、易拉罐,脚底上沾的是塑料袋,怀里揣着塑料袋,嘴里嚼的还是塑料袋。最后,你就变成个塑料人了……”我滔滔不绝,摇头晃脑。 “哈哈哈哈……”他的笑声像一道瀑布跌进山谷,砸得我头晕目眩,我从未听见过这样原始纯粹的笑声。“你笑起来像某一部电影上的盗马贼!”(P84-88) 序言 自序:绕花旅行 在人生这趙鲜美的旅途中,我算是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生在黄土高原的小村落,黄泥小屋,鸡鸣狗吠,花气袭人。一年四季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枣花、野花、雪花、爆米花、烟花、浪花,还有心花儿…… 花花不断。 十八岁以后,走出村庄,人在旅途,山间野里,还是都市楼房的墙角,看到花儿,就走不动了,爱得不行不行的。 说是花痴,也不算过分。住在藏族地方的时候居然还写出《我的男性之花》之类的书,要求男人也像花儿一样彻底绽放生命,绽放美…… 如此爱花之徒,却从没有奉养过一朵花儿,就因为是流浪者一个,常常搬家,常常出门。不想,一好友的父亲执意要送君子兰一盆儿,盛情难却,只好收养着。结果养了三年,半朵也没开过。一次出门一年多,托朋友照看,回来只见一只花盆放在阳台上,心里格外伤痛。 今年六月,有朋友从远方来“府”上小住,便去花店买花。见一大片栀子花,黑绿发亮的叶子,朵朵细碎的白色小花,孩子的笑容一样,花气清淡,就端了一盆儿放在屋里。结果忙着工作,回家又忙着照顾朋友,没能及时浇水,等朋友走了,看花,已变成一堆枯枝败叶。 心里便升起一股愧疚。 半夜也常醒来,亮灯看花。还常无比担心地问小伙子:你看花儿会不会死掉?小伙子说,不会的——小伙子来自丽江,植物和野花的天堂,他说不会就不会。小伙子也每天拿供在静室里的水来浇花儿。 然而枯枝败叶却一天天多了起来,只好小心翼翼地剪掉,结果留下来的就像是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孤寂而精瘦。 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无知的父母,养了孩子,养坏了也不知所以然。 于是电话问朋友,也都没有养过此花。于是上网。关于栀子花也就有那么一条,是一位像我一样不懂行的朋友贴了一个贴子,有人答了贴,说此花儿喜欢酸性土壤,用发酵的淘米水两天一浇即可。 这样,就开始用发酵的淘米水浇了。本不喜欢吃米饭,但为了浇花,也只好天天吃了。这个夏天的旅行差不多就是守着花盆度过。 可以说,一盆花就是一个世界。 一个满世界打捞过宝藏的人,最能明白一盆花也是一个世界。 所以围绕着一盆花的旅行,比到远方去旅行,一点儿也不少什么,十分满足。 这么整日睡在花盆儿边的凉席上看书,还把泰戈尔的诗读给花听。 绕着花的同时,还绕着他——我的小伙子,为他做饭。他在孤儿院里领孩子,当阿姨,体力消耗很大,一日三餐必须准时。他第一次在这么炎热的地方过夏天,整日汗流不止,需百般呵护,方可保持清凉安详之心,而不至于中暑。 说着说着,一场震破肝胆的暴风雨来了,秋天也就跟着来了。天居然也湛蓝湛蓝的,凉风透心,于是,踩着细风走来走去,身体贪婪地贴在凉快世界,怎么贴着都不够,还躺在随处可见的长莞上看天空,放得松松地,就像一团云,一团水,感觉着时光的流逝,日月星辰的变迁,还有爱情与生命的无常,渐渐又犯了老病。 老病也就是想写点什么…… 于是就坐下来。从指尖上流淌出一种旋律。 算来一生也淌出过几首这样的旋律,关于乡野、故土、叛逆、流浪、旅行、爱情和信仰等等。 十年前就曾有个自传《游牧的书桌》这样写道:乡村已不复存在,而城市之于我奔放的双脚就像一双夹脚的鞋子…… 而此刻,我对乡村和城市的感觉都变了,对乡野、故土、叛逆、流浪、旅行、爱情、信仰的态度都已变了。那一切都已化在我的血液里,要求我把所有的自我捆绑都松一松,回到一个更加真诚的生命,好好地爱着,本质地活着,心无挂碍、没有恐怖地享用幸福,供养他人。 因此,便又有了这首关于人生的歌。 一粒沙就是一个世界。虽然每个人都有个性,但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爱的期待是一样的。 所以,下面将要诞生的这些文字,是关于一粒沙的文字,是一粒沙寻觅奶水的历程。请你微笑,并将它优雅地展开…… 后记 感谢我的经纪人、汉霖文化公司的曲小侠姐姐,是她在人群中认出了我,赏识并赞美我和我的文字,给了我亲人般细致温柔的呵护。她接引我融入人群,传授我与人相处的艺术。她是一个具有责任感、內心美丽而优雅的女人。在与她相处的日子里,她以那种可贵的美丽与宽容感染着我。如果没有她的关怀和信任,就没有这本书的诞生。还要感谢汉霖公司的所有同仁。在他们诚恳的指导与批评声中,我才顺利地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我还要感谢出版人尚红科先生,他曾诚实而富有激情地推出了《西域的忧伤》和《宁静的盛宴》,把我的文字送到了读者面前。还有我的书的编审薛賜福、黄祖尧老师,他们看着我的文字,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欢喜,这给了我更多的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包容的胸怀。 让我念念不忘的,当然还有钱理群老师、徐无鬼老师、陈福民老师、王德厚老师、作家老村、诗人杨炼、作家摩罗、作家余杰,他们对我的爱护和对我的文字的偏爱一直感动着我。同时,我不能不愉快地谈起孟繁华老兄,他是文学批评界的一位大侠,他对我的文字的偏爱及高度评价大大地激励着我,他那豪爽的笑声也让我感到生活真的很美好。至诚地感谢他们。 我要特别感谢《诗刊》、《作家》、《读者》、《朔方》、《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华读书报》、《宁夏日报》、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澳门卫视和宁夏电视台等支持过我的传媒界的所有朋友。 我还要深深感谢我的朋友重庆大侠黄珂、作家徐星、探险家旅行家刘雨田、旅行家陈俊成王阿宝夫妇、设计艺术家康笑宇、诗人黑大春、诗人俞心樵、音乐家梁和平、前卫艺术家焦应奇、设计艺术家旺忘望、哲学家冯小哲、作家卢跃刚、作家宁肯、作家周京星、作家魏高祥、作家夏瑜、作家丁天、作家狗子、诗人江小鱼、诗人张富军、诗人刘慎良、散仙游侠史晓明、歌手郝卫、散仙游侠熊晋仁、画家杨青、画家四毛、画家春雷、画家片山和文化经纪人修龙等,这些可爱的小伙子们是一块块磁铁,被放置在北京的各个角落,酿造着可贵的文化艺术气息,吸引着我常常回到北京。我无法忘记与他们交流的快感。 特别还要感谢小说家庞亮。他对我的鼓励和对我文字高品位的要求,曾经卓越地启发过我,还有他对我兄弟般的友情,还有他爽朗的大笑声,都让我记忆犹新。 我要无比甜蜜地说起我的女友:妥玉霞、丁煜好、刘英坤、谢薇、刘玲春、滕玲、匡玲、豆豆、刘桐、洁尘、毛果、孙唯露、王霓、刘霞、刘晓红、南嫫、王肖怡、严倩虹和荷因等。这些美丽玲珑的女人,精致柔情的灵魂,她们那么优美地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是我的另一重家园。她们对我的爱与理解像经典一样,已经渗透到我的血液中。 感谢吴思敬老师、李小雨老师、梅绍静老师、邹静之老师,还有唐晓渡老师。他们是我来北京最早的朋友和引领者。我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的恩情。 我还要感谢高立林大哥,还有我在北京的近邻,作家邱华栋、作家赵兰振夫妇、作家白天夫妇,还有王小丫和宗永平两个可爱的人儿,他们给我带来了温馨的关怀与诚挚的帮助,我无法忘记我们一起度过的许多愉快的时光。 还有重庆汉子董强。感谢他用坚强的意志启发了我。十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着我的行踪,给我无私的帮助和援助。 我要特别感谢那些在路上为我歌唱过的西部朋友。维吾尔族的卡德尔、买买提、裕固族的扎西多吉、铁木尔、藏族的迈苍·仁增多杰,他们的歌,给了我无穷的精神享受和情感上的抚慰。 我也要感谢我在青藏高原遇到的所有的朋友,感谢尼姑翁珍、红莲、云巴拉姆及所有我遇见的尼姑朋友们,还要感谢霓依活佛、德庆喇嘛、翁扎活佛、依西嘉措活佛、根桑尼玛活佛、多安旦曾活佛、康卓·拉嘉汪姆、三措吉、扎西尕贝夫妇,还有瑜伽士尕贝。是他们编织了我在青藏高原的梦境,给了我无穷的享受。 让我深深感动的是我故乡的朋友麦天枢、朱昌平、徐小平李跃儿夫妇、李清江、张鲁宁、施淑青、陈继明、梦也、徐宁、吴绍东、武立真、李香春、赵英、孙瑞雪夫妇、马丽亚、何红英、卢嘉、刘岳华、蒋亚娟和冷明杰等,这些朋友给我的弥足珍贵的友谊、理解与支持,让我终生难忘。 还有我家门口的朋友,杨兆兴、徐明福、王世雄、徐明安、杨福国夫妇、焦建华、高银柱、谢生虎、关学贤、孙天庆、莫忌华、徐淑梅、王永玲、张银芳、王淑梅、张贵兰、关江华等,他们像泥土一样亲切芬芳,又像空气一样纯净,铺陈在我的背景上,让我无数次蓦然回首,热泪盈眶……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我的老师刘福才、李天柱和侯宏舟等。感谢他们,感谢我所有的老师。我的每个脚印都是从他们那里迈出去的。 感谢杨瑞姐姐。我们一起在旅途中度过的许多可爱的时光,我们之间亲人一样“相濡以沫”式的和谐相处,又彼此懂得。她的心是一个美妙的后花园,让我自由漫步。 感谢艺术家谢德庆先生,他特别善解人意的支持与关怀也让我“耿耿于怀”。 感谢我的挚友帕德丽琪娅及久先本夫妇,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述我们在一起度过的许多个狂欢的日子,和我们之间宁静的倾听倾诉。 感谢我们的朋友、旅行家摄影家宋小南。尤其是在这本书的写作中,我们经常“吵架”,并且一起享受美妙的晚餐,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老酷,深深刻在我记忆中的朋友老酷,我的启蒙者和批评者。真心谢谢他对我的启示,他的恩情无法言表。 也感谢已故友人余纯顺,他启示我上路,并发现自己。他是一个特别的镜子,反射着我的人生。愿极乐世界与他同在。 我也要感谢我的父母焦殿成、陆秀兰。他们在土地上,以辛勤的劳动养育了我,用最朴素的哲学哺育着我,牵挂着我、疼爱着我。今生今世无法报答父母之恩,将生生世世报答他们。还有我的姐姐焦雪英——我的小妈妈,我的小妹焦雪玲,还有我的大哥焦发有,二哥焦发生,三哥焦发银,想起他们我就会生出无比的亲近感和幸福感。尤其是我的三哥焦发银,是我青少年时代的好朋友、兄长、理解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对我关爱有加,还有这些年来他对父母的孝敬,使我能够行走江湖,让我十二分地感激。还有我的小妹焦雪玲,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无私地帮助我。 更要感谢贺中,我特别的亲人,我永久的支持者,珍贵的倾听者和交流者。贺中是我在人生旅途中一个极为动人的存在。无论何时,想起他我就会柔情万般,泪流满面。 当然,还有我的小伙子和阜林,深深感谢他纯真的爱与深度的呵护及信任……哦,算了,再说,他就该生气了。 我特别要感谢佛教上的老师:晋美彭措上师、南卡朗巴上师、康卓·达热拉姆、迦那伽罗上师,他们正在慢慢地消融在我的灵魂深处,成为我的气候,成为我的血液和背景。他们的智慧和慈悲引领着我走上觉悟生命的道路。尤其是迦那伽罗上师无与伦比的温情与直面教诲,涓涓细流一样流入了我的灵魂,让我终生受用。同样的,我也必须感谢圆涛法师、清净法师、还有闻性法师、翁堆活佛,是他们让我的生命更加丰富。 当然,我也要感谢立于人类文化中的所有心灵大师及文学艺术大师对我的启示。我特别要满怀深情地谈到佛陀、耶稣、老子、庄子、孔子、苏格拉底、《奥义书》、惠能大师、莲花生、米拉日马巴、甘地、虚云老和尚、特蕾莎修女,一行禅师、索甲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宗萨·钦哲、敦都仁波切、荷马、屈原、司马迁、萨福、李白、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曹雪芹、托尔斯泰、妥斯托耶夫斯基、波德莱尔、贝多芬、架科夫斯基、普希金、梵·高、里尔克、王国维、邓肯、泰戈尔、瓦雷里、纪伯伦、毕加索、马蒂斯、马尔克斯、密斯特拉尔、博尔赫斯、卡尔维诺、鲁迅、喜多郎等。还有许多中外现当代作家、艺术家及诗人。深深地感谢他们。他们是我永远的传统和基础地。我的生命也从这里诞生。 最后,我要感谢每一位与我相识、相知的朋友,井把此书献给他们。是他们的爱凝成了这部书。还要感谢我的读者朋友们,最终这本书是由你们来完成的。 感谢生活,感谢生命,感谢一切造化,感谢每一天。 愿所有的生命都幸福! 2005年12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