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新闻出版总署第四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中国顶级儿童文学大奖获奖作家(车培晶、薛涛、董恒波、刘东、常星儿、立极、许迎坡)近年力作!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中短篇小说为主,作品内容丰富,故事情节生动,呈现出质朴沉郁、明快、诗意等多种美学风格。 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薛涛的《正午的植物园》、《打开天窗》、《蒲公英收购站》、《我家的月光电影院》等四篇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本书为“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之一,作者薛涛是辽宁省优秀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全国性儿童文学大奖。本书包括《正午的植物园》、《打开天窗》、《蒲公英收购站》、《我家的月光电影院》等四篇短篇小说。 目录 总序 生气赛过当年/邓友梅 序一 请到薛涛的“植物园”里来/崔道怡 序二 以儿觐角真实地反映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评《我家的月光电影院》/李春林 正午的植物园/1 打开天窗/47 蒲公英收购站/97 我家的月光电影院/127 后记 陈伯吹和“小虎队”/赵郁秀/161 附录 造福于亿万儿童/陈伯吹/168 试读章节 有人来找我买票,她坐在我旁边,烦躁得像吃了天底下最辣的辣椒。外班的也来找我,专门买没有手续费的电影票,那个细高男生也来了。李小蝉直搓手,不停地说钱啊钱啊你就这么飞了……其实我也想两元钱卖票,可是这帮影迷都知道票价了。我跟李小蝉说我也心疼飞走的钱啊。 下午放学时李小蝉跟我正式谈了一件事:她要到我家应聘,做个职员。李小蝉说人家大企业哪有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亲自干活的,像我这样的继承人,也是天天逗狗玩呢,连学校都不去的…… 我被李小蝉说得挺没面子的。 李小蝉来应聘提出的条件是免费看电影,工作是负责收票查票,要是还信任她,她也可以帮忙卖票。 我答应晚上找总经理推荐李小蝉。 “但是卖票这活,就不需要你了,你还想赚钱啊?” 李小蝉嘿嘿一笑,跑了。 傍晚,李小蝉吃过晚饭就溜出来了。我家的银幕刚挂出来,就有观众坐在下面聊天了。今晚不再演《地雷战》了,我一进门就见木牌上面写着: 今晚上映新片《地道战》 原来,观众提意见了,要是再演《地雷战》就退票。下午爸爸赶紧蹬车去电影公司找舅舅才搞到这个“新”片。 李小蝉不停地给我挤眉弄眼。我明白她的意思,我是怕爸爸不同意在李小蝉面前丢面子,才迟迟不肯说聘用李小蝉的事情的。爸爸正专心鼓捣他的宝贝机器,我狠了狠心,说:“爸爸,聘用一个职员吧,不然太不像正规的股份公司了。” 爸爸瞧瞧我,没听清我的话。他历来对我说的话不在意。我就又说了一遍:“聘用一个职员吧。我们不像个正规的股份公司。” 遗憾的是,爸爸还没有决定,李小蝉的妈妈就来找她了。 当时李小蝉提前在她的岗位上实习呢。她妈妈进门来,她也没抬头看,就说:“买票。《地道战》。” 我赶紧提醒她:“喂,你妈妈。”李小蝉还是不抬头,正痴迷她的工作,忘记妈妈是谁了:“不管谁,都得拿票才能进来。” 我赶紧走过去,推了李小蝉一下。 李小蝉一抬头,马上嘻嘻笑着:“我写完作业了……” “写完也得回家!再给你留一份。” 李小蝉妈妈临走还瞪了我爸爸一眼,看得出她对我家放电影抱有敌意。爸爸特别尴尬,也没什么话说了:“地道战,挺好看的。” 李小蝉妈妈没搭话,但还是瞥了一下银幕。 李小蝉乖乖被带走的样子真可怜,像只惹事的小狗。真想给她几张电影票,让她去不知情的学校赚点手续费。 这天晚上,观众比昨天又多了一些。爸爸得意地跟他的观众们打着招呼,已经有些电影明星的做派了,他真把自己跟张艺谋混为一谈了。他可能做好了给观众签名的准备,我亲眼看见他在上衣兜里插了一支钢笔,不做签名用还能干什么。妈妈工作比最初两天认真了,白天就零星卖出了几张票。她像公共汽车售票员那样工作,爸爸给她准备的也是那样的票夹子,黑黑的可以挎在脖子上。有时候她还得答复初来者的询问,介绍当晚的新影片和即将放映的影片。妈妈可以去电影频道当主持人了。 李小蝉妈妈还是忍不住来看电影了,李小蝉没来。我问李小蝉呢,她在干什么。她告诉我李小蝉在写她留的作业:十道数学题、一个作文。我明白,李小蝉今晚非累吐血不可。 得慰问一下苦命的李小蝉。我给李小蝉打了电话,那时电影里正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 我说:“你听见了吗?电影正热闹呢。” 李小蝉没搭话,却神秘地告诉我有个重要情报,但是只说一半就打住了。 我问:“什么情报?说啊!” “给点儿回报吧,绝对值钱的。” “行,免费电影三次。” 李小蝉考虑了两秒钟,告诉我:“今晚有几个家伙想逃票,跳墙进来。” 我赶紧挂了电话,拿上手电筒出去。电影刚开演,正是抓贼的好时机。 我家的院墙比我个子高,南面开门这一道有妈妈看着,他们不能打这里的主意。他们一定是在东墙或者西墙下手了。我猫着腰蹲在西墙根儿,把耳朵贴在墙上听了一会儿,外面没有动静。我赶紧溜到东墙根儿。听了一会儿,果然有了动静。我的心咚咚跳起来,把大箩筐放在身边。 墙外正说着话: “你先跳,我后跳。”这个声音有点儿战抖,可能是太激动了。 “不是说好了你先跳的吗?” “临时改改。假如你给逮住,我跳过去救你。” “胆小鬼!我先跳就先跳,你最好别当逃兵。” “我、我才不当逃兵,谁当逃兵谁是汉奸。” 听见这样的对话,我差点儿笑出来。 很快,我听见用力爬墙的声音:“帮帮我……” 哧哧——扑通……他滑下去两次。这条好汉爬墙的技术不太高超。 这家伙爬墙的大致位置很容易就确定了,我悄悄蹲在下面,就等他一落地把大箩筐戴到他头上。这时,有人拍我一下,吓得我差点儿停止心跳。仔细一看,是李小蝉。李小蝉小声说:“我没来晚吧?”李小蝉踢踢身旁的箩筐:“这个武器够先进的!” 我摸摸胸口知道心还在跳,然后压低声音说:“就来了……”话还没说完,就听扑通一声,一个黑影落下来——目标到了!我和李小蝉抬起箩筐朝他罩上去。李小蝉配合得实在太完美了,不偏不斜,正中目标!目标一下子懵住了,都没挣扎一下,老老实实待在里面。他一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墙外面喊上了:“怎么样?看得清楚吗,演到哪啦?” 箩筐里面的俘虏这时反应过来了,大声叫:“我完蛋了!快点儿帮我!” “啊?我一个人不行。我得再找两个人帮忙……”墙外面再没有他的消息了。实际上电影散场时他也没来,他可能忘记这边的事情了。 “汉奸!汉奸!”俘虏要把箩筐挣破了。 P138-142 序言 请到薛涛的“植物园”里来 崔道怡 请到“植物园”里来,这是一座《正午的植物园》。你肯定去过真正的植物园,而这一座幻想中的植物园,在景观上跟它们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每到“正午”,这里就会出现让你吃惊、令你感慨、引你思索的事情。是的,这是一篇小说——是一篇被称作童话诗人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薛涛(2003年因之再次获得冰心文学奖,2005年因之获得首届辽宁未成年人优秀文艺作品奖)的小说——《正午的植物园》。 既然是儿童文学小说,就得有一个能吸引未成年人的故事。《正午的植物园》开头,看起来很平常,无非是三个女生想调换座位,这在中学里时常发生,没什么奇怪的。可是,你注意到了吗?我想你应该注意到了:“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小离和紫音最后一次请毛毛吃零食。”要知道,在小说里,“最后一次”,往往意味着人与人从此诀别!她们之间将会发生什么,你难道不想看下去吗? 于是,你看到了小离“家里的事情”:她的爸爸和她的妈妈之间,又出现了一个女人,“毫无疑问,她比妈妈年轻漂亮,与爸爸有某种默契……”这是近年成人小说里面常见的情节,而今进入儿童文学,就得由未成年人来对待和解决了。为此,小离需要唯一的朋友紫音的帮助。有一段时间没有来陪她的紫音,正午时分,重新出现在植物园里。你不禁诧异,正午时分的紫音,已经化身为植物的精灵。 莫非紫音已经……要知道,小说总是到最后才会让你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你得接受小离跟紫音间新的沟通方式,你得随紫音陪小离去探访那个神秘的女人。这才进入小说的正文——但这是小说吗?这不是童话吗?小说是“真”的,童话是“假”的。小说里出现了精灵,便不是纯粹的小说。而这精灵只不过是人化成的植物,也并非典型的童话。于是,评论家给了它一个新名字——幻想小说。 人离不开幻想,总是在追求理想的境界。那境界有可能达到,也有可能只存在于追求者的意念之中。因此,幻想,穿越于现实和虚构之间,将知觉对象用心灵来理解,小说是以现实为基础虚构的产物,童话则完全进入幻想,往往是自然物的拟人化。《正午的植物园》则处在似幻非幻之间,并且采用了人拟自然物化。所以,它被归入幻想文学品类,成为游走于儿童和成人读者之间的小说新品种。 薛涛是从成人文学创作起步的,他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认为有些孩子们读不懂的“成人化”。在我看来,这也许恰恰是他的强项。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孩子们爱看,而且也应能成为大人们喜欢读的艺术品。薛涛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之所以屡次获得各项大奖,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远播海外,原因之一也在这里:他具有既能跟孩子沟通又能跟成人对话的艺术素质和创作本领。 《正午的植物园》,就是他的这一类小说,也是新兴的幻想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它很现实:生活在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到了初谙世情的年纪,可能会遇到父母间的情感危机。尤其是像小离这样聪明又敏感的女孩子,免不了要向“唯一的朋友”透露心曲,而身为父母者,不管你们有没有“隐私”,都该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状态,那么,当孩子看过这篇小说之后,你们也该把它捧到眼前。 同时,它又绝对是幻想的:是什么力量在帮助小离实现她对神秘女人的探访的?那力量并非来自现实,而是来自已化身为植物精灵的紫音。植物紫音在冥冥中,现实的小离却能跟她息息相通。这对于正充满幻想的孩子来说,会形成强大的审美引力,他们将从这幻想中感受现实的人情。但这在成人眼里,或许会被视为荒诞不经。可当他们也不无兴趣地看完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时,心里不禁会涌现出怜爱之情。 文学的作用,首在触动读者的感情。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只要能够使人心中为之一动,便是成功的创作。及至读者看得眼热鼻酸,乃至潸然泪下,更可谓之出色篇章。我担任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的评委,每次读到薛涛的参评之作,都曾不禁因而动容。他那一系列描写未成年人现实生活的小说,大都氤氲着真挚、优雅、温馨的情感,即便怀有淡淡哀伤,也无不纯净而高尚。 这一回,我读《正午的植物园》,再一次受到情感的冲击。一路看来,虽已预料后果难免哀伤,却总还想知道紫音究竟是怎么成为植物精灵的。看到最后,小离去紫音家还钱,她与紫音的合影打开了她记忆的大门,她“也就‘接受’了在紫音身上发生的一切”,她相信紫音“完全能够进入植物们的世界”,因之释怀,“抹去了那几滴幼稚的眼泪”。而我这年过古稀的读者,却怎么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紫音的失踪与当时一连串的绑架案有关”,仅只这么一句交代,就把一名14岁女中学生的命运跟社会问题连接了起来。虽然此前小离“家里的事情”、她在旅途中丢失了钱等等,都无不是社会问题的小小缩影,但最后才点明的这一起“绑架案”,仍然令人触目惊心。从而可见作品的现实性,作家对社会问题的忧患意识和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之情,何等深沉。 而这深沉,是经由幻想,是通过对人间美好情感的依恋和期盼委婉展现的。紫音虽已“丢了”,却还惦记着小离,帮助她调查,借给她旅费,陪她到杭州访问神秘女人,其实,那个女人一点儿不神秘,也是一位作家。只因“患了自闭症”,小离爸爸常打电话跟她沟通。“家里的事情”就此顺利了结,一切都这么善良、友爱、和谐、温馨,当作家作品之深沉隐含于温馨的幻想中,分量尤为凝重。 四 幻想总是这样,能够加重人对于理想境界向往的分量。幻想文学更是这样,能够加强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张力,为作家开辟愈加宽广而新颖的想象空间,给读者提供愈发开阔而惊奇的审美视野。幻想超脱于现实,运用出乎想象之外的夸张与变形,造成想象不到的奥秘与诡异,能够格外引人入胜。在幻想的意境中,人的感情可以得到现实里难以尽兴的舒张,让悲喜交并,暖融融中隐含着冷冰冰。 薛涛十足把握并充分发挥了幻想的优势,《正午的植物园》便是又一有力的证明。可以设想,这个故事不用幻想,无非是紫音帮助小离完成一次“侦探”行动,破解了“家里的事情”。固然不无温馨,却难更现深沉。这并非一定要“绑架案”,只是为了形成“幽明异路”,让读者惊讶于紫音和小离的情谊,生死不渝;而那位作家林姨很快就适应了“这意外的遭遇”,觉得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幸福”。 不经幻想,就不可能突破事物属性,创建这种令人扑朔迷离、引人寻幽探秘的意境,就不可能让人恍入迷宫、如坐云雾,得到那种猜测种种、疑虑重重的阅读快感,就不可能对意念和情感进行质变性的强化,给读者以异乎寻常的刺激与冲击。幻想作家,无不是文字的魔术师。他们和魔术师的本质不同在于:魔术师变戏法,终究虚幻;幻想作家所奉献的,则是比现实常规更深入精髓的真实。 薛涛让紫音化身为植物精灵,更是他的独特创造。这不仅使故事弥漫着植物的气息,更重要和巧妙的是凭借植物的品格和气质浸润人的心灵。植物跟动物不一样,它们“与世无争”;“植物跟人不一样,它们从不自私”。但植物也有灵性,“生命充满活力”。而人,有的沉沦自私,有时陷入自闭,时常失去灵性和生命活力。薛涛对植物情有独钟,“植物情”乃是他追求自己文化性格的一大特征。 五 但是,若只用“植物情”来概括薛涛文化性格的特征也未必恰切。他笔下的植物,有时并非“正面人物”;他笔下的动物形象也都各有性情。他的两篇作品便是例证。他是以《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夺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但在《蒲公英收购站》里,蒲公英却成为了邪念的象征。 《蒲公英收购站》会让小读者一路阅读一路揪心,生怕自己也被捉走灵魂。及至最后,不禁大惊:邪念真是太可怕了,你摆脱它,总难彻底,说不定啥时候,又会被它吸引……这些有趣的故事,既符合人物习性,又隐含人的品格。其社会作用,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形象课本。其美学意义,更不可限量。薛涛所追求的,正是纯关境界。因而,他成就为一位童话诗人类型的少儿小说家。 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有“植物情”,或许更接近这种境界。他要让他的艺术创造如春花秋叶,以植物般优雅的生态,吸引人、感染人。他的作品大都展示清新而明净的情景,飘逸着诗意与哲理融会的风味。他宁静地浸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灵,使他们懂得爱,懂得诚信,懂得悲悯与同情。对成年人,当你感到孤独或烦躁,当你想回到你诗一样的童年,那么也请到这里来,到薛涛的“植物园”里来。 后记 陈伯吹和“小虎队” 赵郁秀 “悉知在筚路蓝缕中奋进的辽宁儿童文学创作,重在扶植新人,且屡屡获奖;被称为‘东北小虎队’的青年作家群,在艰苦条件下的闯劲和坚韧的求索,确令人赞叹。”这是我们敬仰的儿童文学一代宗师陈伯吹老人于1996年7月20日为我主编的“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撰写的序言中的一段话。 此丛书含长、中、短篇儿童小说及童话集共六部。六位作者当时平均年龄三十二岁。得到了各方的好评和鼓励。 我们衷心感谢于酷暑炎夏,抱病挥毫为我们作序,一贯关怀、鼓励我们“为小孩子写大文章”的陈伯吹老人,他诚挚坦言“以一套丛书来展示一省之青年创作群体的新姿和实力者,则‘棒槌鸟’丛书恐怕是仅见或首见的了。故我九十有二高龄,虽已搁笔,但此酷暑之际,汗流浃背也愿为之作序”。每读到此,激动不已。这使我不由想起陈老称为“简朴、务实很使我感动”的在大连召开的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当时八十高龄的陈伯吹老人同我们一样睡在学生宿舍,一样吃着从学生食堂打来的饭菜。散会后,知陈老顺道要去北方参观,我们想给他买斤糕点,老人微笑拒绝,只拿了两个食堂的馒头,并说喜欢吃馒头。依依送别时,我望着陈老那矮小却挺拔、坚实的背影,忽又想到这位出生于江南水乡、长期工作在上海的老人怎能喜欢吃北方的馒头?这两个馒头,如同两块巨石,深深地压在我的心头,更能使我常常忆起会议间,陈老坐在木板床沿,同我们促膝交谈的亲切话语,一直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一晃十年过去,已近百岁高龄的陈老又为我们汗流浃背、躬身伏案,将他寄希望于后一代的炽热真情灌注于字里行间,这定格于史页的崇高形象,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撞击我们的心灵。 这序言先刊发于《中国艺术极》,题为《东北小虎队虎虎有生气》。丛书获奖后,1997年8月7日,《人民日报》又以《造福于亿万儿童》为题再予刊发。致使亿万少年儿童及广大成人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于儿重文学园地辛勤耕耘了七十余载的陈伯吹老人的赤子之心。更有人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寄信祝贺我们得到陈伯吹老人的直接关爱,可谓“终身之福”!我们共同祝愿老人早日康复,再沐春风。未料,刚刚过去三个月,11月6日,陈伯吹老人竞驾鹤西去了。这刊发于《人民日报》的“序言”,竟成陈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成为陈老珍贵的绝笔。成为儿童文学界人们心灵上的丰碑,它将永载中国儿童文学史册!当曾热心关怀与提携辽宁儿童文学事业的上海著名评论家周晓,特向我函告并寄上陈老“年表”时,我不知是惊、是哀,急忙找出精心保存的陈老亲笔书写的序言文稿,不禁潸然泪下。那薄薄的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稿纸上,写满了老人工工整整的钢笔小楷,字字似珍珠,句句是号角,它激励着我们一定要沿着他的足迹以“一种顽强坚韧、锲而不舍的精神”“全速前进”! 我们“小虎队”的朋友们牢记“顽强坚韧”,更为团结互助,坚持阳光写作,新作不断。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等各种大奖;有人荣获德艺双馨文艺家、十佳青年、优秀青年作家等各种荣誉。有人还当选为省市政协委员。更为可喜的是,“小虎队”不断壮大,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2004年秋,三十多岁的刘东和王立春(女)双双荣获了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与他们同龄的立极等也接连荣获了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 但是,当我们在学会的年会、笔会相聚畅谈时,当我们再次拜读陈伯吹老人的精妙文字时,免不了这样的思考和探讨:我们的作品如何才能更贴近现实,赢得更广大读者的喜爱?是否做到了陈老教诲的那样“和儿童站在一起……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重的心灵去体会……写出儿童看得懂并且喜欢看的作品”?当今,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儿童文学出现如下缺失……原创作品过少,在少得可怜的原创作品中,优秀作品更要少一些。够得上品牌的更少。”(引自《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汇编》76页)2005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十六版。出现一醒目标题《儿童文学呼唤原创》,文中明确强调“没有作者队伍的壮大,就不会有原创作品的繁荣”。面对这一呼唤,肩负神圣使命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团体,应该警醒、挺身,曾被陈伯吹老人关爱的、“使我深深地感佩”的辽宁“小虎队”应再结队亮相,不辜负老人家的殷切期望,奉献出“三贴近”的原创新作。 在2004年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同志讲话中,特别强调“要重视面向广大农村少年儿童的创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亿多少年儿童中有两亿多在农村。文学界要与出版界加强合作,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少年儿童,有计划地组织创作一批真实反映当代农村少年儿童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作品,满足广大农村小读者的阅读需求”。面对这活生生的现实,面对两亿多正在成长的农村新一代眼巴巴的期望,我们怎能不从感情上激发,行动上实践。所以我们决定编辑这套青年作家群体的丛书,以能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中短篇小说为主,加大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份额,以鲜活的农村孩子形象展示社会新貌。同时,着墨浓郁的地域特色,宣扬传统文化和审美取向,坚持“童心、童趣”和独特风格。在这七部作品集中,有反映城镇、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的悲喜故事,有再现抗日战争时期同法西斯斗智斗勇的少年英雄形象,有以幽默调侃的语言为特色的叙述风格。这些作品有直面苦难和忧虑、以美感和诗意化解苦难的凝重之作,还有以心理咨询为特征的少年心理咨询小说,以及富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大展艺术想象力的幻想儿童文学,等等。 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得以空前繁荣,为适应广大小读者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低幼、儿童、少年文学的细化和界定。2002年,由我们承办的在大连召开的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北大曹文轩教授宣读的论文《论成长小说》,最先被日本等国报刊翻译刊登。年底在沈阳举办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会上,港台作家们对曹教授的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旧有儿童文学概念、首先提出的“成长小说”论,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同。这套丛书所编入的七部中短篇小说集,大部分都属于“成长小说”范畴,它们更贴近现实,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创作、编好这套丛书,我们于2005年一年中,曾先后在沈阳、大连等地开过大小四五次出版研讨会和改稿会。不断探索切磋,群策群力,和谐互助,在不断交流、争辩中,碰撞思想火花、艺术亮点,提升作品质量。这也是对辽宁儿童文学学会成立二十年来一贯坚持的敬业、勤业的学习气氛和工作精神的发扬,也是对耄耋之年的陈伯吹老人光临我们学会成立大会、给予我们的“为了孩子们、为了生命之树常绿的事业而全力以赴”的精神的传承。 为“以品牌创造市场”,这套“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是在原来彰显地域特色的“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基础上推出的,为发扬陈伯吹老人对我们“东北小虎队,虎虎有生气”的鞭策,这套丛书没收入年龄已达五十岁的当年“小虎队”的作家之作,这当属遗憾。而女作家的原创新作以及童话、寓言等低幼范畴的作品,均考虑今后再陆续编辑出版。 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的成长,得到了以陈伯吹为首的全国许多专家的关注,著名评论家们特为本丛书撰写了精辟的评介文章,便于少年读者们阅读理解。辽宁儿童文学得以繁荣和发展,也是仰仗于各位专家的厚爱与支持,在此我们深表感谢!同时,也要感谢一直关注辽宁儿童文学事业的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邓友梅先生于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 由于时间仓促和经验所限,本丛书各部作品中尚有很多不足,敬请广大读者及专家们指正,我们当努力改正。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多年来对儿童文学创作给予了关心和扶持,这次更大力支持儿童文学原创新作的出版。他们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铭史册。 本丛书出版之时,正值敬爱的陈伯吹老人仙逝八周年暨迎接百岁诞辰之际,这套丛书也是对老人的“童心、童趣”的实践成果的纪念、缅怀,更是为前辈先驱终生事业“跑毕全程”之接力、之延续,我们定要“锲而不舍”,“全速前进”! 书评(媒体评论) 薛涛本质上是个童话诗人。像他的前辈安徒生、刘易斯·卡洛尔抑或巴里一样,他具有天生的沉浸在起伏舒缓、和谐悠扬的梦幻边缘翩翩起舞或者欣然漫步的个性与风致。 ——《当代作家评论》刘恩波 他的不少小说,有的可以称为哲理小说、寓言小说,有的甚至可以称为诗化小说。他的活跃的想象,他的含蓄的幽默,他对生活和情感的诗意表达,使他的作品读起来让人感到有一种志存高远的豁达和灵气。 ——《新民晚报》周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