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忍商(一个决定人生成败的全新概念)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李树喜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AQ简单的说就是当面对逆境或挫折时,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的能力,就叫忍商。它只有定性,没有量化的指标。在具有相差不多智商和情商情况下,忍商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事业成功起着决定的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现代心理学、成功学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忍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梳理,阐释了忍商概念的丰富内涵,分析了忍商与智商、情商、健商、财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在诸商中的基础性地位,揭示了忍商在现代职场、商场、官场以及婚恋家庭中的独特价值和强大作用,并对读者如何提升自身的忍商指出了行之有效的修炼途径。

目录

中华大智慧的核心

1.中华历史:忍者成功史

2.儒家之忍,修己而恕人

3.道家之忍,柔弱胜刚强

4.法家之忍,因势而制术

5.兵家之忍,慎战以待机

6.佛家之忍,悟理而明性

7.三国争霸:忍商之较量

8.忍商概念:传承中创新

忍商影响智商

1.无处不在,智商要素一忍穿

2.忍商太低,高智商者会犯罪

3.坚守忍字,“中才”之人成大业

4.坚忍不拔,弱智之人也成功

5.忍字当头,不畏人言敢创新

忍商成就情商

1.棉花糖实验看忍商

2.情商五要素与忍商

3.忍者才有自知之明

4.忍者主宰自己情绪

5.忍私欲者烛照人心

6.忍乃是意志之核心

忍商左右健商

1.健康商数,忍商塑造

2.三餐有忍,饮食有节

3.坚忍有恒,走出健康

4.戒烟酒赌,珍爱生命

5.节制欲望,成功根本

6.忍享口福,滥吃夺命

欲成其大,必忍于小

1.不忍小干扰,难就大志向

2.不忍小刺激,必乱大谋划

3.不忍小勇气,必酿大祸患

4.不忍小家气,难成大气候

5.不忍小诱惑,必毁大气节

逆境能忍,否极泰来

1.穷且弥坚,固守清白

2.临危安忍,英雄本色

3.忍辱卑节,蓄势待发

4.坚持忍耐,转机定现

5.克忍懊悔,从头再来

顺境不忍,祸至无日

1.耽于逸乐,乐极生悲

2.不忍声色,败业亡身

3.得意忘形,失意接踵

4.富而不忍,破产即至

5.忍骄戒满,谦虚受益

忍干言辞,节于口舌

1.祸从口边出,说话忍三分

2.忍住炫耀心,少说自夸话

3.忍住怨怒心,少说带气话

4.忍住是非心,少说人坏话

5.忍住刻薄心,少说伤人话

6.忍住好胜心,少与人争辩

有志于学,忍商高者终有所成

1.忍苦攻读,天道酬勤

3.屈节耐忍,尊重师长

3.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4.克忍干扰,专心致志

5.忍住寂寞,一鸣惊人

管理用人,忍商高者驾驭自如

1.忍屈尊节,礼贤下士

2.容忍瑕疵,美玉得用

3.克忍私心,任人唯贤

4.忍己好恶,重才轻貌

5.容忍其短,用其所长

6.宽容过失,着眼长远

7.忍痛割爱,赏罚分明

8.克忍猜度,用人不疑

9.廉洁克忍,不令而行

权力博弈,忍商高者游刃有余

1.唾面白干,忍人难忍

2.忍真示假,迷惑对手

3.处变不惊,冷静应对

4.克忍过刚,内方外圆

5.居高能忍,及时抽身

6.贪得无厌,危及自身

职场纵横,忍商高者脱颖而出

1.忍骛远心,低处做起

2.忍住借口,全力以赴

3.忍辱负重,必受重用

4.忍收锋芒,待时而动

5.恢弘忍让,内部和谐

6.克忍自私,合作双贏

商场竞争,忍商高者名利双收

1.摒弃欺诈,诚信为本

2.欲求大利,忍舍小利

3.宁忍赔本,也不违约

4.忍耐冷清,着眼长远

5.克忍嗜欲,崇尚节俭

6.忍吝疏财,乐善好施

人际交往,忍商高者左右逢源

1.忍于苛察,至清无徒

2.克忍粗野,彬彬有礼

3.忍过热心,保持距离

4.忍好奇心,尊重隐私

5.忍疑与嫉,友谊常青

6.容忍前嫌,化敌为友

婚恋治家,忍商高者乐享天伦

1.父子兄弟,相忍以安

2.克忍批评,多子赞美

3.忍猜疑心,婚姻永固

4.忍抑情欲,拒绝外遇

5.忍耐痛苦,理智分手

6.忍高期望,儿孙自如

试读章节

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胡适先生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老子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老子》一书中,这本书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最重要的经典,《老子》一书不过区区五千言,却包罗万象,涉及宇宙观、人生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治国兴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主张“柔弱胜刚强”。在《老子·第七十八章》中,老子明白确凿地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老子·第七十六章》里也说:“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老子主要是讲给“治人者”听的,这里的“胜”不是“战胜”的意思,而是“胜于”的意思,意即在治理国家、管理民众,应该采取“柔弱”手段,因为和“强硬”的手段比较起来,“柔弱”更胜一筹。

但是作为统治者、管理者最容易做到的事情是“刚强”,要做到“柔弱”,只能靠一个字:“忍”。

在《老子·第二十八章》中老子主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下面试对这几句话做简要的分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自己有雄性的内在特征,却能忍住不表现出来,固守雌性的一面,柔和谦下,包容吸纳,这样才能让天下人如同众水归溪归谷一样,乐于投奔归向。

以现代管理而言,如果管理者在一切事情上都逞强施能,对下属管制过多,那么下属就失去了独立自主地发挥自己才干的空间。这样的管理者当然不是最好的管理者,人才就不会像众水归溪一样地归心于他。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要理解这一句,应联系上句。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以“雄强”为荣,而以“雌弱”为辱。对于统治者而言,通常以“雄才大略、雄霸天下”为荣;而以“雌柔退让”为耻。对于很多当代管理者而言,更是如此,认为“雌柔退让”是无能,是耻辱。但老子强调,治国管理要“守其辱”,即以柔和、开放、宽容、接纳的态度来面对百姓,面对下属、面对人才,坚守柔和退让的“雌节”,让百姓、让下属、让人才有自主自立的空间,能够自强不息。唯如此,百姓才能归之如众水归溪,人才也才能归之如众水归谷。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指白色,明亮,常用形容太阳的光芒,也引申为形容阳刚雄强,相当于前面所说的“雄”、“荣”。黑,指黑色,黑暗,指阴、柔。《周易》上说,“坤”(大地)为“母”,为“黑”,所以,“黑”相当于前面所说的“雌”、“辱”。对管理者而言,虽然自己内心很明白、聪慧、刚毅果断,但一要忍住,“不敢为天下先”,不以自己的聪明和意志去支配下属;而是要尽量表现出自己的不足和渴求,这样下属就会积极主动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而赢得下属的敬意。“式”,就是表示敬意的意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作为统治者、管理者,要做到内方外圆、内刚外柔、内紧外松。虽然有“雄”、“荣”、“白”的特性和实力,但要能够“忍得住”,将它们收敛在自己的内心,从而对老百姓和下属待之以“雌”、“辱”、“黑”,这样才能实现“为天下溪”、“为天下谷”、“为天下式”的理想目标。所以,无论古今,作为一名领导者,忍商的高低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忍商高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忍商高者得人才,得人才者事业兴。  仅从这寥寥数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子》里虽然没有点明“忍”字,但是在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老子对“忍”的推崇。比如在第四十五章里,老子说:“大直若屈、化巧若拙”,一个本来很“直”的人,本来心思很“巧”的人,要化直为屈、化巧为拙,没有忍的功夫显然是很难做到的。《老子》一书的“压轴”之句是:“人之道,为而不争。”如果一个人的忍商不高,能达到“为而不争”的境界么?

所以,“忍”同样是道家一以贯之的东西,是支撑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的基石。读《老子》,不进行深入地体察和探究,是很难意会到老子对“忍”的推崇的。P8-10

序言

曾几何时,国人对于凡是舶来的东西,无论是有形的洋货,还是无形的理念,都趋之若鹜。能喝洋酒、吸洋烟,自是高人一等;能说若干句洋话,自是时髦风尚;倘若能嫁个洋老公或娶一房洋媳妇,那更是特等公民了。凡是带有洋文的东西,很多人奉若至宝。比如MBA之类,睡梦中都想拿到如此烫金“招牌”的人,真是不如凡几。

姑且不论洋烟、洋酒、洋文凭之类,这里单表几样与阿Q有关的“舶来品”,它们是IQ、EQ、FQ、BQ,勉强将它们翻译成中国人容易理解的汉字分别是智商、情商、财商、健商。这些Q兄都是老外们发明的“商数”,自然是科学的标准。随着这几位Q兄的接踵而来,可苦煞了一大批中国人。测完了IQ,忙着测EQ;测完了EQ,又要测FQ、BQ……”这么多的Q又紧紧地套在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的脖筋上,千方百计地给孩子注入这些Q,否则,就不是“龙”“凤”了,更不是“全球化的人才”了!

大家知道,“师夷长技”、“西风东渐”只是一百多年前开始的。在此之前,我们的先人们似乎连斗大的拉丁字母ABC也不认得几个。在那几个Q还没有传入之前,我们的祖先是不是智商、情商等等就非常低呢?将中、西历史稍作一番对比,就会发现:迄今为至,世界上其他文明都几度中断,甚至湮灭,唯独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续不断,没有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当美洲大陆处于一片蛮荒的时候,我们却筑起了刚刚被评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万里长城;当创造了包Q在内的26个字母的古希腊文明濒临灭绝的时候,我们的汉赋唐诗却正在大放光芒……

我们的国脉不绝,文明不辍,靠得是什么呢?

横阅经籍,会发现无论儒、法、道、释,在他们的经典中,都不约而同地推崇一个字:忍。孔子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百行之本,忍之为上”之劝’韩非有“术不欲见”之诫,道家有“柔弱胜刚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知其荣、守其辱”之主张。佛家更是以“忍”作为修行“六度”这一度,称之为‘‘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中,佛祖谆谆教诲众生:“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意思是:如果有人以印度恒河中细沙那样多的世界上的七宝捐赠施舍,其所得的功德,还比不上一心修持“忍辱波罗蜜”。

竖观史籍,就会发现中华历史是一部忍者的成功史。周文王姬发,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蜀先主刘备,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西汉的万曹参、周勃,隋朝的牛弘,大唐的房玄龄、郭子仪,北宋的司马光、范仲淹,明代的张居止,清代的曾国藩……等将相,都有着高深莫测的忍的功夫。

在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笔者的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我们虽然没有发明这个Q、那个Q,但千百年来,我们有一样精神在代代相传,这就是忍。忍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我们既能忍耐、忍让、忍辱,又善于坚忍、安忍、克忍。忍的功夫有高低,就像智商有高低、情商有高低一样,所谓“高低者”,用欧化的语言讲,就是“商数”不同。于是笔者东施效颦,提出“忍商”这一概念。

有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就在笔者为自己的“创造”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在一篇报道中读到:学贯中西的被誉为“中国MPA之父”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夏书章先生,早在2005年3月份就提出了“忍商”的概念,他说:“在现代社会,一个成功的人应是备三项素质:智商、情商和忍商。而在这三项素质中,忍商是成功的关键。创新更需要忍商,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不气馁、不妥协,而且能够扭转局面,化不利为有利。”

虽然有“步入后尘”之憾,但也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幸!

有人说:“按国际惯例”,应将“忍商”表示成什么Q呢?笔者认为,大可不必有此画蛇添足之举。因为忍商就是忍商,是土生土长的中华式概念,没有必要为了向“国际标准“看齐而丧失了它的大中华特色。也只有大中华智慧才能凝结出忍的哲学和忍商的概念来。

本书运用现代心理学、成功学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忍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梳理,阐释了忍商概念的丰富内涵,分析了忍商与智商、情商、健商、财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在诸商中的基础性地位,揭示了忍商在现代职场、商场、官场以及婚恋家庭中的独特价值和强大作用,并对读者如何提升自身的忍商指出了行之有效的修炼途径。

修持“忍辱波罗蜜”,不断提升自己的忍商,于个人成功,益处无穷;于他人、于社会,功德无量。读者朋友,愿我们相互砥砺,共勉共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