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人生是那样的多彩。笑也是李白,悲也是李白,狂也是李白,醉也是李白,可怜是李白,张扬也是李白,崇高是李白,卑微也是李白,万般滋味皆是李白。李白是一个宝库,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本书属于辞书出版社与《文化中国》栏目合作推出的《说××》系列之一,邀请《文化中国》栏目主讲人黄玉峰执笔。本书以李白的行踪为轨迹,辅以诗歌材料和历史记载为旁证,用生动诙谐的文字勾勒出一个真实的李白。本书后半部分更附有李白诗文选注和生平资料汇集,名句精华摘录,读者一书在手,便能掌握李白生平事迹和创作精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说李白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黄玉峰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白的人生是那样的多彩。笑也是李白,悲也是李白,狂也是李白,醉也是李白,可怜是李白,张扬也是李白,崇高是李白,卑微也是李白,万般滋味皆是李白。李白是一个宝库,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本书属于辞书出版社与《文化中国》栏目合作推出的《说××》系列之一,邀请《文化中国》栏目主讲人黄玉峰执笔。本书以李白的行踪为轨迹,辅以诗歌材料和历史记载为旁证,用生动诙谐的文字勾勒出一个真实的李白。本书后半部分更附有李白诗文选注和生平资料汇集,名句精华摘录,读者一书在手,便能掌握李白生平事迹和创作精华。 内容推荐 本书属于辞书出版社与《文化中国》栏目合作推出的《说××》系列之一,邀请《文化中国》栏目主讲人黄玉峰执笔。李白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诗歌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篇如《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早已家喻户晓,人们对他的浪漫、豁达的一面多有领略,面对整体上李白的形象不甚了了。黄玉峰老师长期以来便关注和研究李白的创作和生平,对李白的生活时代和精神全貌洞若明火。本书以李白的行踪为轨迹,辅以诗歌材料和历史记载为旁证,用生动诙谐的文字勾勒出一个真实的李白。本书后半部分更附有李白诗文选注和生平资料汇集,名句精华摘录。 目录 李白其人 第一集 引子与素描 第二集 强烈的功名欲 第三集 追求的失落 第四集 奔赴长安 第五集 供奉翰林 第六集 赐金放还 第七集 入狱与流放 第八集 任侠与豪气 第九集 婚姻与儿女 第十集 李白与女人们 第十一集 李白的朋友们 第十二集 双子星座 第十三集 李白与酒 第十四集 李白与道教 第十五集 李白的经济来源 第十六集 李白的读书生涯 第十七集 李白作品的艺术成就 第十八集 李白的矛盾与痛苦 第十九集 李白死亡之谜 第二十集 李白现象断想 李白其诗 第一集 蜀中修炼 第二集 酒隐安陆 第三集 长安放还 第四集 漫游鲁豫 第五集 江东受难 第六集 浪迹天涯 李白其文·评说 第一集 李白文存 第二集 李白评说 李白名言 李白生平扫描 后记 试读章节 李白的任侠之风,在当时人的文字中,在李白自己的诗篇中,都有记载。刘全白《李君碣记》说他:“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说他年轻时是个侠客,没有任何职业,因为任侠而在京都出了名。 范传正《李公新墓碑序》也说他:少以侠自任。他心目中英雄也就是一些一诺千金的刺客。“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只要你对他好,他就可以为你去死。 他自己在诗里还记录过一个故事: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身皆辟易,告急请宪台,脱余北门厄。”(《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有一次,他腰里佩着剑,身上披着锦袍,路上遇到一群小流氓,围住了呵吓他。路上围了一群人,李白也有点怕了,结果来了一个好汉陆调,将“万丛人”分开,把他救了出来。 这个事件,前因后果不明,但可见,并非什么排难解纷、风骨凛然的高义行为,不过是不良少年之间的争风吃醋、斗殴打群架而已。 李白平时手里总是藏着武器,“袖有匕首剑”。 从李白的诗句中看,他似乎是真的杀过人的,而且他还为此而自豪。魏万的《李翰林集序》中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看来是根据李白的自述: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钦英风。”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但在学术界,有些人否认李白杀过人,理由是李白爱说大话,爱吹嘘,为的是表示他的豪气,如果真的杀过人,唐朝法律是决不会姑息的。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觉得不符合李白特殊的情况。 唐朝法律是很严,杀人要偿命。武则天时,有一个叫徐元庆的为父复仇,“手刃仇人”。陈子昂在议论此事时说:“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就是说,他为父报仇,其义可嘉,其请可谅,但杀还是要杀的,杀了后再为他立墓,表扬他的行为。 还有一件事,据《资治通鉴》载:有一个杨汪的官,杀了一个名叫张审素的,就更名万顷。张审素的两个儿子,当时还年幼,因牵连,被流放到边疆,不久逃回来,伺机复仇,在都城杀了万顷。杀了后,自己张榜写大字报说是为父申冤。后来官方讨论说,他父亲是冤枉的。这两个孩子这么小,能如此了不起,应该从宽。当时宰相张九龄就是这个观点。但李林甫不同意,唐明皇也不同意,对张九龄说:“孝子之情,义不顾死,然杀人而赦之,此涂不可启也。”这个先例不能开,于是命令河南府木棍将他们打死。当时老百姓都纷纷不平,捐钱给他们下葬。 可见,当时国法之重。那么为什么李白杀了人还若无其事,还敢对人讲,并且写在诗里呢?这就值得研究。 一种可能是他确实没有杀人,所以敢讲。这种可能也不能排除。 一种可能是真的杀了人,但是已经过了期,不会追究了,所以敢讲。 不过,无论哪一种,都是法制观念薄弱的表现,或者说,在李白眼中根本就没有法制观念。 如果他杀过人,那么,他的“手刃数人”的事,看来是发生在四川,在他25岁出川之前,不太可能发生在中原地区。两蜀闭塞,群山阻隔,中央管不到,法律执行相对松懈。这才可能出现杀了人不被惩罚,能逃脱的事。 有人猜测李白出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是不是与他的犯了命案有关,而且他从此再也没有回四川家乡。即使在晚年流放夜郎,已经离家乡很近了,也不想回去,是不是与之有关。 再想一想,他父亲李客从西域回到四川山区,不敢回中原,是不是也与这类事有关,也未可知。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猜测。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贸然下结论。 问题是无论李白是否杀了人,他却要到处炫耀自己杀人,他崇拜杀人者,他欣赏杀人者,连女人杀人他也赞赏不已。请看他的《秦女休行》: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把杀人事件写得如此漂亮,也只有李白了。 不过,在唐朝律法这么严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是一种蔑视法制、不知法制为何物的行为。在当时,在官方看来,无论如何也是一种不良少年的行为。李白的仕途坎坷,也许还能从这里得到一点消息。 为此,连他的朋友们都不理解他,连好朋友杜甫也怪他“飞扬跋扈为谁雄”:你这样飞扬跋扈、杀人斗殴,称什么英雄! 总之,说李白在青年时代曾经是一个爱酗酒爱闹事的混混,我觉得应该是没问题的。我们不必因为李白是个大诗人,而无视明摆着的事实。 今天也还是有类似情况的。我们不必为贤者讳,我们也不必为能者讳! P56-58 序言 李白是我最喜爱的中国诗人。倘若不谈个人好恶,我想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他也是位于中国最伟大诗人的行列。他的激情与想像力,他对一切美好事物——无论人情还是自然——的敏感,他的骄傲和孤独,透过他的美妙的诗歌语言,永远能够打动后人的心弦。如果我们同意陈寅恪先生的考论,认定他其实出身于汉化胡人的家庭,他的长相带有显著的西域胡人的特征,我们不禁会感慨:他以什么样的天才,将古老的汉语应用得如此奇妙! 诗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常人不同,而天才的精神活动更是有许多特异的地方。李白作为一个天才的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想像在诗的世界里创造迷人的意境,同时,他也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经受着常人的一切烦苦。诗意的人生是一种渴望和期待,是对可能的自由舒展的生命状态的描述,现实的人生却是矛盾重重,你不可能没有实际利益的计较,也总要作出妥协和退让。在其他诗人那里,常常因为意识到现实力量的沉重,而淡化诗中的激情,降低讴歌自由与尊严的声调。李白却不愿如此。他和大多数诗人最大的不同,也许在于他的永不泯灭的天真与童心,哪怕理想其实是幻梦,他也宁可保持这种幻梦的完美性。正因如此,我们积满尘埃的内心也会因他的简单的诗句而发出欢快的应和之声——之后也许是叹息。 但李白也因此使自己陷入尴尬。因为他所期待他所讴歌的生命状态是那样自由无羁、飞扬洒脱,倘使以此为对照,严格分析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行止(包括它在作品中留下的痕迹),会发现两者之间其实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前者,后者的庸俗与局促更为凸显;由于后者,前者会令人怀疑其中有太多的浮夸。李白被称为“谪仙人”,这本身就意味着矛盾的存在:“仙”应该是超世的,但既已“谪”,又必须顺合现世。 以前从通行的文学史以及李白的传记与诗选中所看到李白形象,是以经过选择的材料被呈现出来的,它并不能够充分体现更为复杂的李白的全貌。有几种因素造成了这一结果:其一,人们在介绍、评述李白时,主要着眼于他的贡献,着眼于他所创造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艺术成就;其二,李白作品中所描述的某些生活内容,在他的时代原是平常的、正当的(如携妓而游),但在新的时代却完全不能获得肯定,于是人们就会有意加以回避;其三,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人们不愿意他的形象受到损害,于是就会讳言某些对其“正面”形象不利的东西。当然,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大多不可能因此而误解李白,但对普通读者来说,他们所认识的李白多少已经被美化和“提纯”了。 前些时黄玉峰先生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讲评李白,引起不少争议。他有一种“还原”李白的立意,因而较多地触及了过去认为属于“负面”的东西,如李白的功名欲望,他的“纵情声色”的生活,等等。这些讲演内容经过补充、修改编为一书,就是这本《说李白》。曾有人批评他“颠覆”李白,其实玉峰先生所言本身并不是新奇的发现,他只是清理了许多以前被忽略的史料,加以必要的阐释,以求全面地描绘出李白的原貌而已。虽然他对某些史料的理解、对李白若干诗文的解说,有可以再加斟酌的地方。但总体而言,这种做法是有价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过去那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希望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而清除一切不必要的蔽障,还原史实,乃是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普通读者大众,也并不是只能接受被某专业工作者美化和“提纯”的结果,他们有权利知道全部事实。玉峰先生为人勤学多思,相信其新著《说李白》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李白很有意义。至于喜爱李白的人,也不用担心因为有人揭示了他的毛病就会身价大减。因为天才的不平凡,也表现在其毛病多。 骆玉明 2007年8月 后记 有人曾为李白写了一副对联,叫作: “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这两句话确实把李白的形象、气质和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 一个“狂”字,一个“醉”字,何等传神!一个“杀”字,一个“呼”字,何等形象!他再“狂”也要“呼”,他再“醉”也得“杀”。呼他的是“天子”,杀他的是“世人”。 李白生前的命运只能如此。 然而,李白身后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喜爱?李白的诗句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那是因为我们自己身上的阳刚之气太少了。李白的身上有着我们所缺少的东西。他敢狂,他敢醉,他敢骂,他敢哭,他敢笑!他敢于发泄!他敢想敢说,他敢于张扬自我,他有着丰富的想像力,他敢把个人的欲求挂在嘴上,他是那么的真!而我们没有,我们不敢有这种精神的宣泄,我们不敢有这样的奇思妙想;我们至今还不敢解放自我。 李白的人生是那样的多彩。笑也是李白,悲也是李白,狂也是李白,醉也是李白,可怜是李白,张扬也是李白,崇高是李白,卑微也是李白,万般滋味皆是李白。李白是一个宝库,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 当我为了做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的节目而把《李太白全集》浏览了一遍时,我发现了这个秘密,李白的形象‘在我的心中又活了起来。我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发现。虽然,这也许是错的。但我不怕错,有错就能改。我想把这个真‘实的感受告诉观众和读者。我想还李白以真面目。直到今天,我国历史上,有多少人物事件是概念化的,是被颠倒、歪曲、掩盖的。为了向前看,我们有必要厘清那些旧账。 然而,我的学力太单薄了。我只是一个埋头教了近四十年书的中学教师。我没有能力展开深入的研究。我只是凭读书的直觉说真话,但我相信自己的直觉。六十年经历所产生的直觉是宝贵的。 当时节目播出以后,听到了一些朋友的肯定,也受到了不少朋友的批评。对此,我都没过分放在心上。因为我了解自己,胜过别人对我的了解。 感谢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的编导们,他们为文稿的完成花费了很多心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们集体创作的结晶; 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编辑们,为我纠正文稿中的错误与疏忽; 感谢我的朋友们、学生们对我的理解、支持和批评。 我仍衷心地欢迎各位读者的批评。 谢谢! 黄玉峰 2007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