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也就是居住建筑,它的生产创造这一社会活动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居住建筑是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本书采用的年代分期、朝代划分的方式对中国古代住房的发展作了概括的介绍,通过它不仅可以了解建筑史的一个侧面,而且对于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也会有所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古代居住文化图典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杨鸿勋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住房,也就是居住建筑,它的生产创造这一社会活动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居住建筑是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本书采用的年代分期、朝代划分的方式对中国古代住房的发展作了概括的介绍,通过它不仅可以了解建筑史的一个侧面,而且对于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也会有所帮助。 内容推荐 自从上古时期人们学会自己动手刨造生存空间开始,至原始氏族晚期已形成“作为艺术的建筑术”。也就是说,建筑已不是简单的只供栖居的处所,而是兼备物质与精神双重功能的社会环境。 本书通过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理念、不同社会风俗影响下所形成的居住文化状况,做些基本的概括与介绍。并以图典的表达形式为读者架起一座从古代早期通往今天的文化桥梁,让广大读者能以此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产生、发展、变化、成熟的传承脉络和演绎过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巢穴与宫室 一、母系氏族的对偶住房 (一)原始巢居——从“构木为巢”到“干阑” 1. 金文所反映的巢居形象 2. 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干阑长屋 3. 生活水源的保护——原始木构水井与井亭 (二)原始穴居——从“覆穴”到“宫室” 1. 横穴(窑洞) 2. 竖穴(深袋穴) 3. 半穴居——“陶■陶穴” 4. 原始地面建筑——“宫”(■) 5. 火塘、炉灶 6. 松明子扦插“壁灯”与陶制油灯照明 二、家族单元长屋——淅川下王岗遗址和蒙城尉迟寺遗址 (一)浙川下王冈遗址F1-4 (二)蒙城尉迟寺史前文化遗址 1. F9复原 2. F1复原 3. F2复原 三、父系氏族的家庭住房——河南龙山文化遗址 四、炙地采暖与火墙采暖的原始住房 (一)炙地 (二)火墙 五、奥、■、宦、屋漏——室内四隅使用习俗的形成 六、体现团结向心原则的母系氏族公社的聚落 (一)半坡遗址 1. 聚落选址和总体布局 2. 居住区 (二)姜寨遗址 1. 聚落总体布局 2. 居住区 七、最早的公共福利建筑——氏族聚落的“大房子” (一)氏族社会的“大房子” (二)氏族公社向酋邦转化导致“大房子”的质变 八、宫殿的始祖“黄帝合宫”——部落联盟酋长的驻所 (一)大地湾F901的原状与性质 (二)“黄帝合宫”的形制 第二章 王国的夯土文明 一、前朝后寝的大房子——夏后氏世室 (一)二里头夏都遗址概况 (二)夏王宫主体宫殿“夏后氏世室”——F1 1. 大夯土台高度的复原 2. 廊庑复原 3. 大门复原 4. 主体殿堂复原 二、商王的驻所 (一)偃师商城的“四阿重屋”殿堂 1.匡师商城遗址 2. 偃师商城的“四阿重屋”殿堂 (二)中国最早的自然趣味的休闲环境——苑囿 1. 商中期的宫廷园林——偃师商城的池沼遗迹 2. 殷都近畿地方的离宫——小屯“殷墟” 三、“前朝后寝”的方国宫殿建筑群——盘龙城遗址 (一)遗址概况 (二)F1复原 1. 台基原状的考证——“土阶” 2. 四室寝宫 3. “四阿重屋” (三)F2复原 1. “土阶”复原 2. 殿堂形制——初期的朝廷前殿 3. 庭 4. 门、塾 (四)F3复原 四、周朝贵族建筑与居住习俗 (一)带有“堂涂”反映礼仪的贵族宅第——云塘三合院遗址 1. 总体——有U形“陈”的三合院 2. 堂屋 3. 两厢 4. 门塾 5. 院墙 (二)周原邦君祖先灵魂的住所——宗庙 1. 遗址所反映的建筑形制 2. 遗址所反映的结构及构造情况 五、享乐的居住形式——东周列国的“高台榭,美宫室” (一)天下第一台——楚灵王的“细腰官”章华台 1. 放鹰台宫殿基址群 2. 瓦屋场夯土台基群 3. 打鼓台夯土台基群 4. 娘娘坟夯土台基群 (二)“飞阁复道”相连的秦王成阳宫观 1. 建筑体形——北坂上跨涧的对称台榭 2. 空间组织和功能性质——“钟鼎、美女充之”的游乐宫 六、最早的给水管网——河南登封阳城遗址 第三章 气吞山河的秦汉宫殿群落 一、秦帝国的新朝宫前殿 (一)文献记载中的阿房宫 (二)阿房前殿遗址的田野考古 (三)不可一世的新朝宫前殿——“阿房” 二、“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汉朝宫殿 (一)未央宫 1. 皇帝视朝和居住的前殿 2. 皇后住的椒房殿与嫔妃住的掖庭 (二)“反宇”的创造——凹曲屋盖的先声 三、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澜——与中原相通的南越宫苑 (一)太液蓬莱景区 (二)曲溪沙洲景区 (三)王宫“东苑”里的殿堂 四、汉代的庄园宅邸 (一)形象材料所反映的民间居住建筑概况 1. 规模较小的住宅 2. 庄园 3. 坞壁 4.住宅的附属建筑 (二)汉代居住建筑遗址 第四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设防的居住方式 一、明器所反映的坞壁庄园 (一)坞壁(坞堡) 1. 坞壁建筑形制 2. 坞壁建制类型 (二)明器中的坞壁庄园形象 二、铜雀台 (一)曹魏邺城 (二)平战结合的铜雀台 三、最早的冷气设备 (一)遗迹现象 (二)复原考察 四、宅邸概况和“寄情山水”的园居文化 (一)宅邸概况 (二)寄情山水的庄园别业 第五章 经典意蕴的隋唐帝王家 一、长安“东内”——大明宫 (一)大明宫概况 (二)便朝宴乐的“三殿”——麟德殿 二、长安“南内”——兴庆宫 (一)表达亲民思想的“勤政务本楼” (二)服务于友悌之情的“花萼相辉楼” (三)替代“勤政务本”与“花萼相挥”的角楼 三、骊山华清宫 (一)皇帝御汤——九龙殿 (二)杨贵妃浴殴 四、隋仁寿宫·唐九成宫 (一)仁寿宫 1. 仁寿宫兴建和使用概况 2. 仁寿宫概况 (二)独孤皇后的寝宫——永安殿 (三)隋御用生活水源——精致的井亭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元的居住文化 一、地炕取暖的寝殿 (一)历史背景 (二)上京龙泉府城遗址 (三)宫城西路的一座寝宫 1. 寝殿干阑基座 2. 特殊的寝殿平面 3. 火道采暖设备 二、《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北宋东京城的人居环境 (一)饮食建筑 (二)其他服务业建筑 (三)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四)娱乐性建筑 三、北宋皇帝的离宫别馆 (一)城市山林的汴梁艮岳 (二)龙舟竞标的金明池 四、北宋洛阳的私家园林 (一)宅园 1. 富郑公园 2. 环溪 3. 湖园 4. 苗帅园 5. 赵韩王园 6. 大宇寺园 (二)游憩园 1. 董氏西园与东园 2独乐园 3. 刘氏园 4. 丛春园 5. 松岛 6. 水北与胡氏二园 7. 东园 8. 吕文穆园 (三)花园 1. 归仁园 2. 李氏仁丰园 3. 天王院花园子 五、南宋临安的市居特色 (一)居住区建制 (二)住宅分区 1. 府邸区 2. 一般居住区 六、墓葬砖雕所反映的宋、辽、金的世俗生活 七、元大都的平民住宅 (一)元大都的街坊 (二)后英房遗址 第七章 明清帝王居住 一、明清北京紫禁城 (一)皇城 (二)宫城——紫禁城 (三)帝、后居住的寝宫——乾清宫 1. 皇帝居住的乾清宫 2. 交泰殿 3. 皇后居住的坤宁宫——满清萨满教的祭祀场所 (四)清朝皇帝居住的养心殿 (五)储秀宫 二、清朝帝王的园居生活 (一)西苑三海 (二)宫城里的御花园 (三)“三山五园” 1. 玉泉静明园 2. 香山静宜园 3. 清漪园(颐和园) 4. 畅春园 5. “万园之园”——圆明园 (四)避暑山庄 (五)王府花园 1. 恭王府及花园 2. 摄政王府花园 第八章 宗法规制的明清四合院民居 一、北京四合院 (一)胡同位置决定四合院的布局 (二)中等四合院——典型代表 (三)宗法家族规定四合院的形式 (四)小家小户的三合、二合院 二、浙江天井院 (一)浙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巨宅——卢宅 (二)杭州“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豪宅 1.中部 2. 东部 3.西部——芝园 三、晋商豪宅 (一)乔家大院 (二)王家大院 四、皖南府第 五、两湖天井院 (一)湖北抚河民居 (二)湘西民居 六、两广天井院 (一)潮汕天井院民居 (二)粤中天井陀民居 七、福建天井院民居 (一)闽北福州天井院 (二)闽南泉州天井院 八、四川天井院 九、云南“一颗印” 第九章 乡土风情的民居 一、北京爨底下村的山居 二、缠绵悱恻的江南水乡 (一)苏州河街 (二)周庄河街 (三)同里河街 (四)血缘聚居的诸葛村 三、浙江山水之间的民居 (一)黄岩县黄土岭的山地大宅 (二)浙江自由布局的楠溪江民居 四、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一)方形土楼 (二)圆形土楼 五、广东开平中西结合的碉楼 六、黄土地带的窑洞 第十章 少数民族的乡土建筑 一、云南景洪县傣族干阑竹楼 二、广西龙胜县僮族吊脚楼 二三、西南少数民族的鼓楼 四、西藏拉萨藏族井干式住房 五、四川马尔康县藏族碉房 六、新疆和田县维吾尔族住房 七、蒙占族毡包 第十一章 诗情画意的江南园林 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二、苏州园林 (一)拙政园 (二)留园 (三)网师园 (四)狮子林 (五)沧浪亭 (六)怡园 后记 试读章节 (一)黄岩县黄土岭的山地大宅 浙江山区住宅多利用分层筑台的方法争取建房用地。例如黄岩县黄土岭的山地某大宅最大限度地创造建筑地段与利用空间(图9-14),使建筑与所在环境密切结合,人为与自然空间交融(图9-15)。 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方民居内外空间区分严格,具有界限分明的阳刚空间感;而南方民居则采用内外空间渗透的方式,具有模糊不定的阴柔空间感。清代庭院式民居,非常注意空间层次的序列安排,以增强延续感。层次的取得除了依靠开合空间的交替、体量的变化之外,建筑大部分采取坡屋顶及木质围护结构,因此利用山尖空间及外檐进退,赢得了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在山尖部分做阁楼是西南少数民族干阑式民居的普遍做法,而在空间利用方面最成功的还属浙东一带民居(图9-16)。阁楼既是一个有效的隔热保温层,还是一个储存粮食、杂物的地方。 民居建筑的构架荷载轻、跨距小的小式做法。它不像大式(官式)那样受到固定程式的束约,而是各地按照自己地区的习惯做法建造。传统民居的木构架,在北方基本上以抬梁式为主,是重屋盖构架,用料较大,但柱间跨度大,可获得较大的有效空间。南方以穿斗架为主,是轻屋盖构架,但柱多落地,影响空间的使用效率。不过无论哪种构架都具有灵活的优点。首先民居基本采用硬山顶或悬山顶的两坡顶。统一步距,统一开间,简化了构件种类;其次屋顶各檩位是随宜确定的,可高可低,可设计成直坡(如福建一带),也可设计成曲坡,可以是对称的前后坡,也可前坡长后坡短,还可加设披檐,也可作成叠落檐,总之每副构架可随使用需要变化,不是固定的大式建筑几檩几架的概念;第三、在长期发展中,抬梁穿斗两种体系也产生了交混的现象,穿斗架中溶合进抬梁因素,在减柱的穿斗架的部分穿枋也具有承重性质,更增加了民居构架灵活性。加吊脚等办法来改变构架形式,创造无穷的立面构图。 地方性建筑材料: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都是民居用材的基础,而更偏重于量大、易取、经济的自然材料。浙江民居除运用木材外,石材运用十分充分,而且形成特色。这些都是因地方材料而形成的艺术特色。 古代传统民居在形体空间、地方材料及装饰手法三大方面,是表现民居建筑地方特色极为重要的因素。浙江黄岩县黄土岭与环境结合的大型住宅在与环境、地形结合形成的形体空间上有其独到之处。传统民居是历史形成的建筑形式,就其使用功能来讲,今天早已时过境迁,其具体手法及材料不可能在今日完全沿用。但其设计构思及创作原则对今日实践尚有不少启迪、反思、联想的诱发,进而追寻出它的参考借鉴价值。 (二)浙江自由布局的楠溪江民居 沿浙江温州楠溪江一线的层峦叠嶂的山岭之间,隐藏了近二百座古村落。千百年来,它们已和青山绿水融为一体,为中华文明保存了难得的乡土民居博物群。 流经浙江温州永嘉县的楠溪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闻名于世。它具备美的质感、美的张力、美的历史文化丰厚的内涵。这里的古村落中有一座著名的荚蓉村(图9-17)。 芙蓉村的东大门叫“芙蓉车门”,坐西朝东,五柱三间,层台高阁,画栋雕梁,檐下斗棋有很长的象鼻下昂。门左右蹲着一对青石狮子。中央嵌着彩色八卦;左右主柱上铭刻着褪色的对联:“刁恶权奸附首入门犹吊胆;忠贞文士昂头履域不惊心”。古时由于村内陈姓有高贵地位,凡来到此门者,除钦差外,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 门内左手边是陈氏宗祠,形制完备。右手边是乐台,每逢节庆大典,有乐队吹打,迎接贵宾高朋。 芙蓉村主街叫“如意”。从东门笔直向西,对照芙蓉峰。街的中段,就是倒映着芙蓉峰的芙蓉池。池中央有座芙蓉亭,玲珑小巧的重檐显山顶凉亭。翼角高高翘起,宛如一朵盛开的芙蓉(图9-18)。 村中的书院虽然不大,但门前依然有照壁、池塘,大门内有仪门、杏坛、讲堂。南侧为山长住宅和后花园,种满了青翠的竹子。 芙蓉村的一些宗祠建筑,形制庄重,体现了东南沿海北方移民社会的正统文化。 一般村民的住宅则自然灵活,粉壁衬着自然弯曲的原木,蛮石随意垒砌,质朴浑厚,自南奔放,小村街巷卵石铺装,低矮墙头低垂山菊。这一切与大自然相融合,就像一幅幅版画。全村显得安宁静谧,温馨祥和。P354-357 序言 常言道:“衣食住是生活三要素”,恩格斯认为它们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共同构盛“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又加上了“行”,可谓“生活四要素”了。穿戴、饮食、住宿和行走,构成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内容。我们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把这些最普通、最常见的行为演绎成了具有广泛和深刻内涵的文化而日新月异地世代相传。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以衣、食、庄、行为代表的物质文明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它涉及到每一个人,因而彰显着普遍的魅力。 中国的衣、食、住、行具有独特的体系和尤为深刻的文化底蕴。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的哲理,《周易说卦》曰:“昔圣人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寸而两之。”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理念的核心。礼产生的本意是为了敬神,但在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后,人们发现人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礼是在人的作用下行使的。于是,礼被引入了国家政治,纳入了社会生活的范畴,故《礼记经解》曰:“安上治国,莫善于礼。”基于上述原因,衣、食、住、行当然会在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中被礼制化。 就“衣”而论,服装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作为“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不可等闲视之。中华民族素有“衣冠王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昀先民们通过天与地、衣与礼的有机结合,唱响了一曲曲服饰的颂歌。从先秦的冕冠深衣、泰汉的巾帻单衣、魏晋南北朝的裆裤褶、隋唐的幞头胡服、两宋的时世装……直到清代的顶戴花翎等等,不同风格的衣装都与“礼”有着深刻的联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俗和不同宗教信仰影响下的服饰,汇成一条五彩斑斓的历史长河。就“食”而论,“吃饭”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作为“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民以食为天”概括了这一真谛。“钟鸣鼎食”的饮食礼仪与“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国安邦之道,这些说法表明了历代帝王们在美食的享受中得到统治术的启示。中国的饮食远远超越了果腹的目的,它同时也是一种养生和医疗的手段。这作为中国饮食体系的独到之处,是世界上其他饮食体系所没有的。古老而又神奇的中华文明在饮食上的建树,为我们赢得了举世无双的餐饮文化之最的美誉。酿酒技术是文明的标志,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技术高超的国家;饮茶是我中华的一大发明,现在它已为世界所共享。中国美食、美酒、美茶,不仅味道绝佳、工艺精湛、品种繁多,而且由此所衍生出的文化内涵,更凝聚了东方文化的特殊魅力。 就“住”而论,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作为“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自从上古时期人们学会自己动手刨造生存空间开始,至原始氏族晚期已形成“作为艺术的建筑术”。也就是说,建筑已不是简单的只供栖居的处所,而是兼备物质与精神双重功能的社会环境。所以说,建筑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载体,是最能反映社会历史生活的史书。中国建筑哲理的高深,使它在历史早期就已传播海外,而形成“东亚地中海” (俄霍斯克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中国海、南中国海等海域)汉字文化圈的一个与西方建筑体系并立的东方建筑体系。中国对世界建筑的发展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就建筑学而言,《老子》论述“有”、“无”对立统一的哲理曾以建筑为例,所讲到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体形)之以为利,无(空间)之以为用”的空间与体形对立统一学说,成为近代世界建筑革命先驱者美国F.L.莱特“有机建筑论”的理论基础。就结构学而言,近代突破西洋古典建筑承重墙体系,从而使人类第一座摩天楼在芝加哥拔地而起,正是由于采纳了中国仿生的构架体系的结果。再从建筑材料来看,20世纪70年代,日本为解决新干线钢筋混凝土轨枕抗酸碱的强度问题而创造的“有、无机结合”的建材理论,引起世界建材革命,就是引用了中国三国时期无机陶制品用有机的植物油处理的原理。中国“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的营造哲理,已日益为世界所瞩目,而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建设清洁、健康、生态化的人类生存空间的指路明灯。 就“行”而言,人们出行这一经常性和社会性,导致代步工具和道路的诞生,乃至交通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交通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对人类厚始的行走方式的升华、变革、提炼和集合,是对人类行走革命的深刻注解和高度概括。考察中国古代交通文化的涌源与流变的历史,对了解中国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或生存能力和社会发展状况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从原始交通开始,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王国时期,直至秦、汉到明、清帝国时期,从陆路开辟以及内河水路航运、人工运河的开凿,乃至海洋航线的开辟,运载工具则由家畜骑乘和车舆、舟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道路。坐骑、舟、车等交通工具,除了运输人和物的基本作用外,还具有礼制仪仗的政治功能。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文化现象是奇妙的,它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衣、食、住、行既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又是文化现象。人类经济发展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时代以及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而与此相伴随的社会文化也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走过了这个漫长的岁月。今天,人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向着更为光明的前途迈进。温故而知新,人类对自己过去文化的研究,是为了继承、开发与利用。当前,我们在研究与继承、发展文化事业方面虽然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相距还远。通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整理和总结,让世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加深认识,从而使其发扬光大,仍然任重而道远。 这里,我们奉上的这四本小书,远谈不上对衣、食、住、行文化的概括,更难谈对文化的弘扬。如能通过本书让大家对中华传统的衣、食、住、行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了。 后记 用“图典”的方式表现中华传统文化是图书出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易于读者理解接受。因此,各种图典在图书出版领域占有一定的分量,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趋势一直在延续之中。 然而,我们也注意观察到,过去已经出版的图典类图书中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注重图片的配制和数量,忽略研究和考据的内容。除部分大型图典类著作外,有相当一部分出版物缺乏这方面的兼顾。 2003年与云南人民出版社的王晓燕副总编、张立副总编和赵石定主任谈起此类问题时,三位先生亦有同感,并表示他们的出版社准备出版一些既有一定学术含量又直观易于理解的读物。于是,我们向他们推荐了“古代衣食住行图典”的计划,得到了两位先生的认同。 本丛书的宗旨是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理念、不同社会风俗影响下所形成的衣食住行状况,做些基本的概括与介绍。并以图典的表达形式为读者架起一座从古代早期通往今天的文化桥梁,让广大读者能以此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产生、发展、变化、成熟的传承脉络和演绎过程。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请到了在古代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史方面具有多年研究的专家学者,其中,既有在其本人研究领域取得较高成就并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先生,又有正努力战斗在研究一线的中青年学者。 目前呈现给广大读者的四部分图典内容,有的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集成,有的是研究课题的结题项目,这当中,不乏一些新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和考古新材料的应用。另外,为提升图典类读物的学术含量,本丛书在表现形式上也是按照基本学术著作操作规范要求进行的。如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观点、引文、图片都有比较详细的出处注释,尽量作到事出有据,核查方便。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除王晓燕和张立两位副总编外,编室主任赵石定先生在编辑体例和各卷提纲的确定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讹误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