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明信片、藏书票、戏剧、电影等中发掘文化史上被人遗忘,然而却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内容包括蔡元培留德生涯之一瞥、谁人识得郑相衡、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探源和珍贵电影剧照的发现等。其中胡适、蔡元培、陈寅恪等人的收藏为作者仅有,之前各人的文集中都不曾收录,具有极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满纸烟岚(人物书刊电影)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张伟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明信片、藏书票、戏剧、电影等中发掘文化史上被人遗忘,然而却又意味深长的故事,内容包括蔡元培留德生涯之一瞥、谁人识得郑相衡、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探源和珍贵电影剧照的发现等。其中胡适、蔡元培、陈寅恪等人的收藏为作者仅有,之前各人的文集中都不曾收录,具有极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薄薄的明信片,不仅用来交流思想、联络问候,更是见证一个时代的重要文献,蔡元培、胡适、陈寅属、陈师曾……遗漏的历史在明信片上重新“上演”,敷演不为人知的故事。藏书票虽被目为“小道”,但也多少折射出一些社会景象,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物,如邵洵美、叶灵凤、施蛰存、伍连德……他们的藏书票,有着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背景。书报刊和文史人物,特别是一些边缘人物,已成前尘往事,其身上却和近代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甚至极为重大的联纱。电影海报、说明书、影刊……无不折射出电影业昔日的辉煌。 文史专家张伟积多年研究,常常有心得收获;数载收藏,往往有独得之秘。在书中,一并展现,读者阅后,定会大有收获。 满纸烟岚,透射出尘封的历史,讲述渐渐淡去的往事…… 目录 蔡元培留德生涯之一瞥 胡适关于辛亥革命的一封佚信 陈寅恪首次留欧期间的一首佚诗 陈寅恪的那一声感慨 陈篆其人其事 “笔简意饶”陈师曾 一出“茶花”垂青史 辛亥革命的珍贵记录 防疫斗士伍连德 褐木庐主宋春舫 谁人识得郑相衡 洵美的书 毕生爱书的叶灵风 施蛰存寄情“藏书帖” 银行家陈光甫的图书馆情缘 汉学家港督戴维斯 传奇人物雷士德 他为盲人点燃了心中的明灯 中国藏书票史上的一段佳话 一百年前的“世界” 往昔岁月的图文写真——1925—1933年的《上海画报》 《三日画报》中的漫画史料 “孤岛”艺坛一画报 《新剧杂志》中的电影文献 1920年代的白领影刊 民国电影第一刊 邵洵美笔下的留学生涯 叶灵凤的一本另类书话 一部研究上海的稀见图册 被遗忘的应时 黎锦晖与中国通俗歌舞 邵洵美的书生事业 老舍佚简《南来以前》的重要价值 夏里亚宾的上海之行 阿甫夏洛穆夫的“中国情结” 清末民初的海上社会沙龙——上海张氏味莼园散记 时尚社会中的年画走向 衣香鬓影月份牌 狮吼社刍论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探源 电影选择了上海 飘逝风中的女星传奇——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问 珍贵电影剧照的发现 充满回味的银光幔影——上海老影院散记 永远的卓别林 中国电影的主流类型 中国电影杂志沧桑录(1921—1949) 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的汉译传播 我的电影文献收藏 后记 试读章节 前几年,某收藏家从一位邮商那里购买到一枚明信片,是1907年从瑞士寄往清政府驻荷兰公使馆的,收信人名叫陈任先。收藏家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仍无法知道此人的身世,故在报上刊文,发出“陈任先究竟是何人”的疑问。其实在诸多中型以上的近代史辞典中大都载有“陈任先”的条目,对其生平有简略介绍,不过词条用的是他的本名“陈篆”,而非其字“任先”。 陈篆,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字任先,号止室,出生于1878年。他早年就读于福建船政学堂。该校由左宗棠创办,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海军学校,从该校走出国门,往海外求学的学生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数首届毕业生严复。陈篆受到影响,也走上了这一条道路。1904年他前往法国,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190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赏法科进士,授编修,并担任清政府修订法律馆纂修、法部主事、外务部郎中等职。以此为起点,陈篆毕生都在外交和法律这两个领域内任职,最高曾做到过北洋政府的外务部次长和代理外长。抗战期间,他公开投敌,出任汪伪政权的外交部长,官职是升高了,但下场却极不堪,1939年被国民党军统刺杀于上海的寓所内。 陈篆一生有几件事值得一提。1915年,他在驻墨西哥公使任上转任中、俄、蒙恰克图会议中方全权代表,并兼蒙古都护使驻库伦办事大员,他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处理蒙古事务的最高长官之一。陈篆为此在蒙古问题上颇下了一番工夫,有《蒙事随笔》、《蒙古逸史》等著译出版。笔者曾在某旧书店看到过一批陈篆藏书,皆是国外18、19世纪出版的有关鞑靼问题的著作,上面均有陈篆的亲笔批注,应是他当年攻读的旧藏。陈篆还在1917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止室笔记》一书,其中详细记述了中、俄、蒙恰克图会议的原委,并附录了其撰写的《恰克图议约日记》一卷、《奉使库伦日记》三卷。陈篆的这些著译现已成为研究蒙古问题的原始文献。1920年9月,陈篆奉命再度赴法,出任中国政府驻法国全权公使一职。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整整8年,直到1928年7月才卸职回国,是晚清和民国期问历任驻法使节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在这8年中,陈篆凭借其曾经留法的有利条件,长袖善舞,多方经营,和法国的诸多方面关系处得不错;他还著有《法语陟遐》、《欧美留学相谱》等书,因此人称“法国通”。法国是世界重要国家,也是欧洲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留学巴黎和来往法国的中国人很多,陈篆作为当时中国驻法的最高长官,不可避免会和他们发生诸多关系,并尽其外交官的责任。从现存的一些记载和相关信件来看,陈篆在这个岗位上还是做了一些事,对一些留学生和过境的官员也都有所帮助的。我曾在冷摊上遇见一束散乱的旧明信片,摊主全然不知收信人“任先”究为何人,对杂乱无章的众多寄信人就更是一片茫然了,因而开价尚属公道,成全了我这个“老片迷”。这些信件的写信者大都是因为在逗留法国期问受到照拂而致信感谢的,这些人中既有陈篆的亲戚朋友,也有当时的政府官员,如魏道明、王曾思等,更有不少普通的学生、商人。如其中有一位叫林崧的,当时正在法国学医,日后学成归国,成为最著名的妇产科专家,与林巧稚并称为“中国二林”;他还是中国最有成就的集邮家之一,去年中国嘉德拍卖他遗留的藏品,因其权威性而获全部成交,拍卖师因而戴上了在拍卖界令人羡慕的白手套。此是插话。在法期间,陈篆还多次代表中国出席重要的国际会议,如1923年他出任国际联盟会议的中国代表,1928年他出任国际劳工会议的中国代表。这些经历让陈篆在当时的外交界赢得了不错的声誉,也成为他引以自傲的资历。 陈篆1928年从驻法公使任上卸职回国后,似乎并未被委以重任,其主要从事的是私人律师的职业,只短期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顾问和外交部谈判委员会副主席等虚职。这段不得志的经历未知是否对他以后投敌产生影响。抗战爆发后,陈篆留在了上海,并很快同意出任梁鸿志维新政府外交部部长一职,同时,他的儿子陈友涛也担任了伪外交部的总务司司长,父子俩一起跳进了罪恶深渊。由于陈篆以前的显赫经历,他的投敌被认为是日伪方面的重大胜利,也促使重庆方面下决心除掉他。1939年2月19日,戴笠手下的军统杀手在上海愚园路668弄25号陈篆的公馆内将其成功击毙。这一事件在当时的不同阵营内部产生了很大反响,美国著名学者魏斐德在其力作《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一书中,专门辟有一章,详细叙述了陈篆暗杀案的经过,并对其产生的影响有这样的论述:“陈篆暗杀事件的成功是戴笠的军统局的一个胜利。在此期间,恐怕没有其他行刺能使通敌分子更加牙齿打颤了。然而,这次事件更激化了西方列强与日本在公共租界控制权问题上的冲突,导致双方都采取了几个重大行动,最终酿成‘珍珠港事件’。”[(美)魏斐德《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芮传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版]P24-27 序言 这本《满纸烟岚》,除个别文章外,皆为我近年来所写“零简断篇”之汇总。根据内容,我将它们大致分成几类。 第一辑的文章都和明信片有关。别看这薄薄一张纸片,在发明至今的一百多年问曾在世界各国红火过好几阵子,特别是1900年前后的那几十年间,这张硬纸卡片曾经是很多人交流思想、联络问候的主要桥梁,它也因此和很多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连着关系。这几年图文书盛行,明信片上的老照片奇货可居,成为见证那个年代的重要文献。我对老明信片情有独钟,不单喜欢那些图像,对片上书写的文人墨迹尤其偏好,如果这些笔墨痕迹和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那就更能引起我的浓厚兴趣。这里的几篇文章,是对我的一些藏品的粗浅诠释。这方面的工作,只要时间允许,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藏书票在国外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流行的范围虽然不广,却和很多显赫家族和一干文人骚客有着密切关系,藏书票究竟是何时传人中国的?目前还无法确切回答,但大体在19世纪末,它就在中国大地扎下了根,却是可以肯定的。我一直对藏书票传人中国的历史感兴趣,认为此虽小道,但也多少折射出一些社会景象。我的这一爱好,曾受到施蛰存先生的鼓励和支持,这是我一直铭感在心的。这里所收的一组文章,介绍了藏书票在中国流传使用早期的一些情况,票主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但都和近代中国有关。 书、报、刊和文史人物的文章,是我近年所写较多的。我在图书馆工作,和书报刊接触较多,有所感悟即落笔成文,这是顺理成章之事;而我笔下写到的一些个人,则多是一些边缘人物,这其中也没有多少道理可讲,只是觉得他们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自己的贡献,而长期以来却一直乏人提及,自己有责任来做一些拾遗补缺的事。 去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很是热闹了一阵子,我也未能免俗,应邀写了一些文章,只是提醒自己,不要人云亦云,要尽量写出一些自己的特色。到底做得怎样?实在不敢说,这里选了几篇收进集子,接受读者的检阅。 每个人天赋不同,环境条件也有别,但只要你认真做事,你付出了自己的勤劳和思考,凭着你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读者。也许数量不多,无法和时尚人物的“粉丝”相比,但他们是凭借自己的眼力和头脑买你的书的,他们才是真正忠实的读者。我的几本小书出版以后,从天南海北寄来的读者热情信函与来自同道们的肯定和谬奖,都让我心头漾起阵阵暖流,也让我感到了些许自信。我知道我的书无法和那些畅销书相比,但为了那些默默支持我的忠实读者,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2006年 圣诞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