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婴儿的气质?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的新生儿动辄大哭,且哭声响亮、持久难哄,有的则哭声低微、短暂易哄。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行为差异,如有的儿童见生人不怕,笑脸盈盈,有的儿童则躲在妈妈的身后很久才肯叫人;有的儿童做事情时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有的则锲而不舍,坚持到底;有的儿童对声、光、冷、热很敏感,有的则不以为然;有的儿童规律性较强,有的较弱等等,这些就是儿童的气质差异。
对于气质的定义,心理学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儿童的气质差异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心理学家主要从以下9个维度来考察儿童气质方面的差异。
1.活动量
是指孩子在一天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活动频率的多寡和节奏的快慢。活动量大的孩子,洗澡时也会把水泼得到处都是:即使换尿布、换衣服也总是浑身扭动,让父母紧张得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常以跑步代替走路,喜欢户外运动;即使睡着了,也动来动去,甚至独自睡一张大床都不够。活动量小的孩子,喜欢做些较安静的活动,不喜欢户外活动。
2.规律性
是指孩子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饮食或排泄数量的多寡等生理现象是否有规律。规律性高的孩子,定时睡觉和起床,固定时间大便,三餐或喝牛奶的时间固定,不会因为环境改变而影响其规律性。规律性差的孩子,父母常无法预期他们的作息时间。
3.趋避性
指对新的人、事、物,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所表现出来或是接受、或是退缩的态度。趋避性属于“避”者,接触到任何新的人、事、物大多表现退缩的态度,例如看到陌生人会害羞,不敢打招呼;拒绝去新的幼儿园,喜欢玩旧的玩具、穿旧的衣服。属于“趋”者就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接受任何新的事物。
4.适应度
孩子第一次见到新事物、新情况时不论是表现出“接受”还是“退缩”的态度,接下来都要面对一连串适应这事物、情况的过程。这种过程中孩子表现出的是自如或困难,称为“适应度”。适应度不同于趋避性,举例来说:小明第一天上幼儿园,在妈妈的鼓励下可以向老师打招呼,也可以留在教室里,可是过了一星期他还是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玩,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团体教学方式,因此小明在趋避性方面虽属于“趋”,但其适应度不好。适应度不好的孩子,对某些不愿意吃的食物,或某些拒绝的事情,如:理发、梳头、洗头等,经过一段日寸间可能仍会表示抗拒。
指引起孩子反应所需要的刺激量,除了包括视、触、听、味、嗅觉之外,还有察言观色的能力。反应阈低的孩子,尿布一点点湿马上表现不舒服;有人轻轻开门或轻拉窗帘,就会醒来:对于温度、食物的冷热和味道非常敏感;过分夸张想象别人的表情。而反应阈高的小孩,即使父母气得脸色发青都未察觉。
6.反应强度
是指孩子对外在或内在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的激烈程度。反应强度激烈的孩子,讲话的音量、哭笑声或不满的抱怨都特别大声,对事物的喜好反应明显。反应强度弱者,常面无表情,或私下嘀咕着,令人猜不透他的想法和情绪反应。
7.情绪本质
指孩子在一天清醒的时刻中,所表现的快乐、友善、和悦及不快乐、不友善、不和悦之间的比例。情绪本质正向的孩子,整天都是笑眯眯的;而负向的孩子,大都呈现哭丧着脸或拗嘟嘟的表情。
8.注意力分散度
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刺激的容易度。注意力容易分散者,很容易因被叫唤或环境的声响而有反应;心情不好或生气时,容易用笑话逗他开心;或是用不同的东西可以取代他原来想要的玩具。
9.坚持度
当孩子正在做或者想做某件事,却遇到外来的阻碍时,他克服这阻碍而持续下去的程度如何称作“坚持度”。坚持度低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坚持度高的孩子很固执,有时也令人头疼。
心理学家根据婴儿在上述9个维度上的表现,将婴儿的气质划分成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和缓慢发动型三类。
容易照看型:这种类型的婴儿饮食、睡眠习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节律,比较活跃,容易适应环境,如比较容易接近陌生人,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容易接受安抚等等。他们一般情绪比较积极、稳定,喜悦的情绪占主导;求知欲强,在活动中比较专注,不易分心;喜欢游戏,容易得到成人的关爱。
难以照看型:这种类型的婴儿活动没有节律,睡眠、饮食及排便等活动缺乏规律性;情绪不稳定,易烦躁,爱吵闹,不容易接受成人的安慰,对新环境不容易适应,表现为易退缩和易激动;消极的情绪占据主导,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非常强烈: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难以与成人合作,与成人关系不密切。
缓慢发动型:这种类型的婴儿不活跃,情绪比较消极,表现较为安静和退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比较温和、低调,对新环境的适应比较慢,但通过成人的抚爱能够逐步地适应新环境。
上述三种气质类型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三种,有研究发现,65%左右的儿童可以归入到上述三种气质类型中。但也有35%的婴儿表现出混合型的特征,也就是说,按照有些表现特点可以归为容易照看型,而按照另外一些表现特点则可以归人难以照看型。
需要指出的是,气质只是天生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对于容易照看型的儿童来说,他们的优点在于他们的随和、开朗、适应性强,但他们面临的不足在于行动有时会过于轻率、感情不够稳定;对于难以照看型的儿童来说,他们的积极方面在于他们比较敏感、感情丰富,而不足则在于他们的任性、适应慢和易发脾气;最后,对于缓慢发动型的儿童,他们积极的一方面是比较冷静、情感深沉、实干,而潜在的不足可能是淡漠、缺乏自信、孤僻。对于每一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都应该结合其气质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优势,避免身上的不足。
P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