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条新闻的记忆时间不会过夜,一个头条的吸引力不会超过一天,没错,在精美的版式和带冲击力的图片的掩护下,各种差错已堂而皇之地闯进每天都被成百上千万次阅读的报刊文字中! 考验你眼球耐力的时刻到了,本书精选出6个大类、近200个实例,邀你一同诊治当今报刊文章的涉“数”通症。 本书选用数字应用不当的典型实例近200个,更兼作者耙梳整理,归为6大类别,又一一举其所失由来,非但令读者可信可学,且觉有规律可循焉。可以说,无论是校对工作者、编辑人员,还是编校制度的设计者,还有广大读者,都能从本书中看到以前未曾留意的风景,得到以前未曾激发的启迪。 内容推荐 有人说我们是浅阅读时代的看客,只要醒着,眼球已基本没有空白,总是处于浏览状态。海量资讯时刻刷新着记忆、膨胀着感官,我们的目光已开始变得迟钝! 本书没有枯燥的新闻理论,以篇篇短小精辟的解析,帮助你发现阅读报刊过程中曾经遭遇却没有在意的涉“数”差错,让你频频点头赞同,做一次浅阅读时代的冲浪高手! 目录 给校对业韬奋奖获得者挑校对错(代序) 时间 并不存在的“公元0年”岂能计人 为何多算一年 咋算的“2年” 几年翻了两番多 日本关东“1925年”大地震? 百团大战发生在“1939年”? 1976年恢复高考? 苏联“1990年”解体? 《联合国海洋公约》“1995年”才实施? “1998年”澳门回归?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月”举行? “3月”还是“1月”, 神舟六号“9月12日”上天? 总理批示的日期 未开的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新农村? 还没有选的新总统当选 将销毁还是已销毁 “2004年”调查了“2005年”? 才4月份的“今年9月份” 时光岂能倒流_ 一年多的“近期” 播发日与见报日 颁布日与实施日 公布日与通过日 发布日与颁布实施日 事件性报道最好用新数字 “9月”、“9月份”与“到9月份” 多长时间内发生的事? 离元旦一两个月的“年底” ‘(‘月底”还是“月初” “现在”指的是哪年 “那年”是哪年 没“三十”的“大年三P’ “仲春4月” 空 间 瑙鲁陆地面积仅“21平方公里”? 全球之“142个国家和地区” 阿富汗的“131.1万公顷”罂粟 全国仅2万多个乡镇? 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22个普通县”? “接近3万平方公里”比台湾省的面积还大? 濮阳市的“100万平方公里” 冀州市面积"960平方公里”?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仅"24万平方公里”? “20970.7平方公里”与“6000万亩” 仅3平方公里的“长安县” 英国人口“9000万”? 乌鲁木齐人口200多万? “五湖四海”指全世界各地? 四千分之一的空难可能性? 20多名还是20名 “64万”大学毕业生嗷嗷待哺? “1米3高”的纯金女神杯 概 念 三甲就是前三名? 选票还是得票率 萨达姆“100%的全票”? “发病率"397例? 增长率还是完成率 负债率还是资产负债率 “耕地面积变动幅度≥0%”? 男女平均还是人均 坡度当角度 “增加”还是“减少” 恩格尔系数之“支出下降” 李教授的阶乘 最小的“分母”是367 图还是表 小数位最后面的“0”能随意删去吗 “超额”的误用 “上调0.5个百分点”等同“上调0.5%”? 多算了1倍 少算了1倍 不该用倍 “八舍零入”? “六六六”是"666次”? 360度大转弯? 总统的“届”与“任”是一回事? 学历岂能“平均” “五棱形”是什么形 谁占谁的95.5% 表 述 一百二十三个国王? 哪个比例最高 哪个倍数是对的 哪个增长率对 哪个“官民比”对 这么快就少一亿人? 新党到底几席 到底几个“做好” 四个问题咋变成了三个 非包含关系不宜用“占比重” 地下“占”正规“比重”? 如此三“高” 零·0 标题数字文内无 数字标题无数字 标题与文内数字不一 如此三个阶段 “连续第四年” 不妨用“上年” “现在”还是“原来” 斯里兰卡外长身亡是“12日”还是“13日” 未选怎知又获连任? 已回国了的“将” 只一次的“第二次” 年均增长“1.2倍”? 谁比谁的倍数“多1” “34多万平方米”? 相差“近10多倍” “2%~4%左右”是多少 “不断提高30%左右”? “每吨”小麦上涨32%? 加个“时任”更恰当 加上“人均”更准确 “平均”不如“一律” “大半个多”世纪 “10亿吨的庄稼” 神六飞行的“距离” 基尼系数的警戒线水平 满分是多少 一直以来 计 算 欧元硬币比埃菲尔铁塔还重“24倍”? 第一届世博会举办至上海举办是“151年”? 莫斯科的历史整整"850年”? “十年前”开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 到底多少年 加减的失误 乘除的失算 到底百分之多少 从何时算“事隔18年” 相差119亿元的概算 1价小组合5个多组长 “翻了10番”? 总差那么一点 自杀率到底多少 所有个体和为何不等于整体1 三道算错的小学算术题 图表中的“分之和≠总” 苏博士的“DNA基因鉴定错误几率” 乞丐比例计算中的7处错误 单位·符号 摩托车出口价按“辆”还是“公斤” 元还是股 元,欧元,日元,还是美元 可能是“元”吧 加元还是美元 “万米”街心广场 居住舱的“容积” 每亩,每年,还是每亩每年 多少豆“高出两三角钱” 多少房从“1600多元涨到3000元” 多少晚稻"50多元” 多少药品“单价不会超过8.5元” 易丢的两个字 朗读与书写不分的单位 前后不一的单位 使用旧制单位 圆和元 能这样表示时、分吗 五花八门的温度表示 上下居中的小数点 丢百分号 填空考题中的漏空 分家的罗马数字“7”(“Ⅶ”) 当心专家的“盲点”(代后记) 试读章节 百团大战发生在“1939年”? 2005年5月题为《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贡献卓著》的文中有: 1939年8月发动的历时5个多月的“百团大战”粉碎了百年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发生在“1939年”? 《人民日报》2005年5月9日第7版刊登了一幅资料照片,其文字说明是:图为八路军1940年8月到12月的百团大战大捷。 《人民日报》2005年3月20日题为《文韬武略功勋蓍赤胆忠心英名长》的文中说: 从1940年8月起,他(指左权)协助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2005年3月10日入库的《历史上的今天》的文中说: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集中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战役。百团大战共毙伤俘虏日伪军4万多人,以我军取得辉煌胜利而告结束。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的背景资料库中题为《百团大战》的文中说: 1940年8月20日晚8时许,华北地区硝烟弥漫,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百团大战”正式打响。 由上可知,“百团大战”不是发生在“1939年8月”,而是发生在“1940年8月”。 1976年恢复高考? 《文汇报》2006年11月12日第7版,题为《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的文中有: 我从父母那里及时知道了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专门请了病假,从工厂回家补习……考试是在1976年的12月里举行的。 2006年11月17日出版的《文摘周报》“人生”专版头条,对上文进行了部分转载,大标题为: 1976年的那场考试 看来,原创报纸和转载报纸都认为是1976年恢复的高考。是这样吗? 大家知道,1976年10月6日才粉碎“四人帮”。粉碎“四人帮”仅两个月后就进行了高考,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 因为恢复高考是邓小平同志决定的,上边例子中《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文中也说:“……小平同志,是他的决定,改变了我这一代年轻人的后半生。”而邓小平在1976年还没有复出呢!经查,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实际上,恢复高考是在这之后的1977年下半年才决定的,真正实施都快年底了。比如,河南省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日期为:1977年12月7日~9日。全国各地也大体都在这个时间。 因此,上面例子中《文汇报》的“考试是在1976年12月里举行的”应改为“考试是在1977年12月里举行的”;《文摘周报》的大标题《1976年的那场考试》应改为《1977年的那场考试》。 “文革”后恢复高考首次考试的年份,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它终结了一个荒谬的时代,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对于这一特殊年份,不应该出现错误。另外,文摘类的报纸,在摘转别人的文章时,也应注意剔误除谬,更不能将原文的错误以小放大。《文汇报》文章的差错,本来不过是全文内一个时间差错(甚至可能仅仅是偶然的技术性失误而致),但《文摘周报》摘转时单一抽出这个时间做成大标题《1976年的那场考试》,实在难避放大错谬之嫌。 苏联“1990年”解体? 2004年11月题为《白俄领袖卢卡申科》的文中有: 马丁诺夫介绍,从1996年,白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4%以上,去年增幅达到1O%,今年前9个月增幅超过10%,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990年苏联解体时的水平。 上文说的是苏联于1990年解体。但是各种资料和工具书证实,苏联解体的时间不是1990年。 查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2003年2月25日入库的《俄罗斯概况》在介绍国歌简史时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叶利钦选中由“俄罗斯第一位大音乐家”米哈伊尔·格林卡作曲、彼得罗夫改编的《爱国者之歌》作国歌,但没有配词。 这里说,苏联解体的时间:1991年12月25日。 2001年1月入库的《苏联概况》,上面有: 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同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与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共和国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 这里说,苏联解体的时间:1991年12月26日。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辞海》对“苏联”解释中说: 1990年国内政局变动,同年3月10日立陶宛共和国首先宣布独立,至1991年12月,原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全部成为独立国家,苏联解体。12月21日,原苏联的十一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布苏联不复存在,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这里说,苏联解体的时间:1991年12月21日。 从以上资料和辞书可知,苏联解体时间的具体日期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苏联解体时间的年、月,即1991年12月,绝不是例句中的1990年。所以,例文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990年苏联解体时的水平”改为“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990年时的水平”就没问题了。 P11-16 序言 给校对业韬奋奖获得者挑校对错(代序) 有关文字差错方面的书籍很多,但尚未见专谈数字者。笔者以过去所学数学专业之长,将近年阅读报刊及文字检查工作中遇到的此类差错,凑成一本这样的东西。不值得请别人作序,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写序,姑且用笔者曾发表于2003年《新闻记者》第2期上的一篇文章代之。 作者 2006年12月 在第五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出现了一位搞校对的——来自陕西日报社的刘彦明,他曾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新闻十佳校对”。行业性质的接近性(我也是搞检查校对工作的),自然使自己对他充满崇拜和迫切向他学习之情,所以不由到处查阅检索他的文章和事迹。 很快找到一篇他写的论文《规范使用语言文字》(《陕西日报》1998年11月10日),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但读着读着,一行这样的文字跳人我的眼帘: 一些数字,多一个“0”少一个“0”,小数点放错,数字就会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缩小若干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校对业的韬奋奖获得者,怎会出现这种校对时最易逮住的常识性差错? 一些数字(正数,下同),若后面多一个“0”、小数点向右放错一位,便扩大9倍,当然可谓“扩大若干倍”;但如果后面少一个“0”、小数点向左放错一位,是不会“缩小若干倍”的。 因为数字后面少一个“0”或小数点向左错放一位的话,它是缩小9/10(或日缩小为原数的1/10),即缩小的幅度不足一倍;即使小数点向左错放两位,缩小的也是99/100(或日缩小为原数的1/100);向左错放三位、错放多少位,顶多是更接近一倍,但无论怎么接近,都不会等于1,即缩小的幅度永远都不足一倍。 在其他条件下,数字也不会“缩小若干倍”。因为“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说得清楚:跟原数相等的数。比如1000或其他,让它缩小1倍就剩下“0”了,谁也没有办法使它缩小更多倍。 综上所述,一个数字缩小的幅度只能大于“0”小于“1”,宜用分数表示,不能表述成“缩小若干倍”。 另,虽然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出现过“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这种表述,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说得非常清楚:那是“由于学生当时还没有系统学习过分数的知识”不得已而为之,并一直“欢迎教师、家长等有关人士提出更合适的表述方法。”在学过分数以后,在高年级学生和成年人阅读的出版物上,尤其大众传媒上,是绝不应该出现“缩小若干倍”这种说法的。 那么,刘文这句话应该怎么说呢?笔者试改为以下表述,供刘彦明同志参考: 一些数字,多一个“0”少一个“0”,小数点放错,数字就会成若干倍地扩大或大幅度地缩小。 仅仅以上的一点差错倒也罢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让人吃惊的是关于其事迹的报道。2002年11月5日的《中华新闻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事迹简介》和《第五届韬奋新闻奖获奖者事迹简介》,其中报道刘彦明的题目是《三十六年“夜来欢”》,里面居然这样写道: 30多年来,他的校对工作量达到1.44亿字,平均每年完成校对字数400多万字。经他挡住的各种差错达2.4万多处,日常校对准确率在40万分之一。 “校对准确率在40万分之一”有什么好吹的——每校对40万字的东西只准确了一个字!按这样推算,他30多年来辛苦校对的1.44亿字,只校对准确了360个字。这样差的校对早该走人了,还评什么“全国新闻十佳校对”,拿“韬奋新闻奖”这样高的奖项! 事实当然不会是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作者把主语“准确率”用错了,当用“差错率”才是,即“差错率在40万分之一”。上面说的不过是气话,是将错就错,极而言之也。 因为问题的可悲之处不能不让人警醒。笔者有幸看到了他的推荐单位——陕西日报社2002年5月31日报送的原始推荐材料《刘彦明同志事迹材料》,上述大错也赫然其中!这样的材料居然连连闯过陕西省记协、全国记协大关,入围韬奋新闻奖评选,然后再瞒过诸位高级专门大家的眼睛,堂而皇之地摘得那令全国同行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奖! 还有,我们当然不敢说这份材料的最初起草者就是刘彦明本人,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因为现在“自吹自”的事并不鲜见。即使是别人写的,那么是不是他接受采访时自己提供的那个说法(或者干脆就是文字材料),成稿后他也过目“校对”了呢? 校对之大错者,校对业的盖世英雄也。呜呼! 后记 当心专家的“盲点”(代后记) 这本小册子,虽谈不上什么学识水平,但也颇费时费神。年近90岁高龄在外地大姐家养老的母亲特别理解我似的,病重辞世前都没舍得召我去侍候些日子。 除了这几句话,后记还写什么,想不起来,干脆再以笔者曾发表于2003年《新闻战线》第7期上的一篇文章代之。 作者 2006年12月 专家者,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之人也,因而让人尊重,让人敬仰。但正所谓“尺有所短”,专家也有不专的学问,甚至即使专家所专的那门学问,也未必尽善尽美,天衣无缝。就是说,专家们也有自己的“盲点”。 笔者从事期刊的检查校对工作,就发现不少大专家们文章中的差错。 院士王阳元:1.07美元买辆小汽车 《人民日报》2001年5月15日第10版《名家特递》专栏,登载了中科院院士王阳元题为《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涡——论我国微申子科学技术和集成电路产业》的署名文章,文中说: 芯片加工深度从1959年以来提高了140倍,而平均晶体管价格降低至原来的‘1/107。如果小汽车也按此速度进步,那么现在小汽车的价格只有1美分。 以王阳元“现在小汽车的价格只有1美分”为基数,以他给定的“1/107”为同比下降幅度,计算推导1959年时的小汽车价格,该是多少呢? 1美分÷1/107 一1美分×107 —1.07美元 即:即使在上世纪50年代,一辆小汽车也不过1美元零7美分。 事实上,当年绝不可能1美元买辆小汽车,现在也不是1美分买辆小汽车。 问题出在哪儿呢—— 晶体管价格下降后的价格,可能不是原来的1/107,而1/1070000。根据是:一、王院士在2002年《半月谈》的“院士访谈”中说“从1959年以来……晶体管的平均价格降低为原来的百万分之一”;二、1.07万美元(1美分÷1/1070000—1.07万美元)为1959年的小汽车价格是有可能的。 科技部长徐冠华:降低1250倍 “降低多少倍”的错误表述,不知缘起于何时何人,今天已几乎滥觞于各种纸介质、电子介质媒体,连中科院院士、科技部长徐冠华也不能免。 2003年初,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几年来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讲课的国内国际著名专家学者的部分讲课内容,编成一本《科技知识讲座文集》,交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书中收的科技部长徐冠华的文章是《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对策》,文中说: 计算机技术……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O倍,价格下降1O倍左右;光纤技术……成本指数从1()0下降到0.08,降低1250倍。 任何人都不可能使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成本指数降低1250倍的。《现代汉谖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倍”的解释明明白白:跟原数相等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这就是说,一个数减少一倍,就是减少一个“跟原数相等的数”,那肯定只剩下“0”了,怎么还能使它减少更多倍呢? 徐冠华的“体积减少了10倍”、“价格下降了10倍”、“成本指数降低了1250倍”等等,当是“体积减少至原来的1/10”、“价格下降至原来的1/10”和“成本指数降低至原来的1/1250”之误用。 经济学家胡鞍钢:国债占GDP的“比重” 恐怕谁也没有经济学家最能准确表述有关经济方面的东西了,但也不尽然。中科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在2002年12月20日《中国证券报》第11版上,发表一篇题为《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署名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余永定认为,如果一旦停止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而GDP增长趋缓,国债占GDP的比重就会上升,那才是真正危险的。 以上的“国债占GDP的比重”的说法是欠妥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比重”的解释有二,其一是单指物理范畴,其二是一般意义上的,即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它还举了个例子: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长。 胡文句子中,GDP自然是“整体”,但“国债”可不是这“整体”中的“部分”。 因为,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而“国债”是国家所欠的债务,绝对不是GDP的组成部分。因此不能说它占GDP比重的多少。这犹如一个鸡蛋,我们可以说其蛋黄、蛋清、蛋壳在这蛋中的比重各是多少,不能说鸭蛋壳占这鸡蛋的比重是多少。 那么,胡鞍钢教授的“比重说”该怎么改呢?说个意见供参考,改为“相当于……”,即: 余永定认为,如果一旦停止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而GDP增长趋缓,国债相当于GDP的比值就会上升,那才是真正危险的。 以上都是稍作简单分析就能发现其谬的文章,但它们却偏偏能顺利闯隘过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众媒体上,这恐怕与编辑对专家们的过分信任——专家的稿子不敢动、专家的稿子不用动——不无关系。 专家也是人,也有疏忽的时候。因此,编用专家的文稿不可不假思索地原本照搬;校对专家的文章时不可因过分信任而“高抬贵手”;摘转专家的文章也要注意剔误除谬;读专家的文章也不要“字字句句是真理”地信之。还有,专家的文章影响大,错了贻害也大,我们更应对其慎之又慎,时时当心他们的“盲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