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在中国画了一个圈(石敬远征笔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石敬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个叫石敬的打工妹写的旅游随笔。里面除了旅途的奇特遭遇、民俗风情,还有清清楚楚的行程、线路与标记,仿佛一部活地图。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孩,究竟在中国画了怎样一个圈,经历了什么样的奇异旅程,才能写下这样一部原生态游记?两年以前,石敬曾在中国大地上用自行车画了一个圈,整整一年,她单人独骑,经过近20个省,行程6万里,经历了生命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日子。《我在中国画了一个圈》这部游记就是她单骑走中国的真实记录。

内容推荐

一个女孩子,单身一人,骑着自行车,负重上百斤,副四川出发,经西南边陲、雪域大漠、北极、东南沿海,最终回到四川,用扎扎实实的履迹,在我国的版图上画了一个圈,历时一年,行程六万里。一路土,风餐露宿,经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苦难,但她以坚定的信念、超强的毅力坚持下来了,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她取得的成绩,让人感叹,让人钦佩!须眉尚难于做到,何况一个弱女子?!本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征程中的点点滴滴,欢乐、痛苦、无助、彷徨、坚持,以及途中一些热心人、驴友们给她的无私帮助。正是磨难和热血,锻炼了她的内心,成就了她的长征,也成为诸多青年朋友们心目中的女英雄。本书颇具实用性,更适合徒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驴友们阅读。

目录

四川省

最大的困难是自然

西藏自治区

最大的困难是语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最大的困难是害怕

我想活着骑出去

最美丽最难忘的天山

我要走一条自己的路

甘肃省

最大的困难是自己

最痛苦的是眼泪

陕西省

我要往前走

甘肃省

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内蒙古自治区

“永恒之火”

河北省

心里充满喜悦

北京

美丽的在路上

河北省

山里黄叶飘落一地

内蒙古自治区

流浪的人

黑龙江省

零下20度我仍在大兴安岭里夜骑行

中国“最北之家”

我为什么要骑?在我的人生当中,我想做一件有意义,值得追求,值得回忆的事

感受车友情:林业大学刘伟石老师 风野户外运动俱乐部 林大“远征骑士”协会

“东北三省”哈尔滨车友

吉林省

“东北三省”长春车友

辽宁省

“东北三省”沈阳车友

大连市自游族

山东省

一往情深 烟台车友会

青岛“上坡驴”

江苏省

一直在我身边陪着行几万里路的是单车

上海

赛族部落

浙江省

“越野E族”浙江大队

浙江“7大队”

浙江交通学院

“爱卡汽车网”浙汀分会

福建省

这里是自学车的老家

福州“开拓者”车队

莆田车友“大刀”

泉州“途乐”车队

厦门“骑乐”车队

漳州“肩并肩”车队

广东省

刀光剑影已远去,我回来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回归纪念碑

香港岛之巅

啬色园黄大仙词

澳门特别行政区

“前壁”遗迹

广东省

“爱卡汽车网”广东分会

海南省

骑行海南岛一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天下车友是一家

南宁“飞雨狼”车队

贵州省

非常深刻的印象

云南省

到云南就等于在家门口了

天下“越野E族”云南大队 “爱卡汽车网”云南分会 丽江“在水一方客栈”

四川省

师父的话

值得放下自在

赞助人名单

邮知

奇石

后记

试读章节

四川省

最大的困难是自然。成都到拉萨的318国道上,有塌方滚石、几十公里的盘山土路:但最难是连继7天的高原反应。我被低温、干燥、大风、缺氧的气候磨砺着,弱了,只有倒下或者选择退回。

第1天 2004年4月4 晴

行程152公里 宿四川省雅安市 “新华招待所”

行时9:10-21:30 全天柏油路

我是一位户外爱好者。每年都会给自己两个月的假期背包远行。

2004年。年初。经陕西省电视台《体育健康频道》杨丽萍推介,我参加了四川省成都市一个骑自行车去西藏的活动。杨姐讲,那可热闹了,已经有100多人参加,活动有多家赞助商赞助。这种未曾有过的旅行让我神往,而向往西藏的骑行更强有力地吸引着我。

2004年4月1日,我背上远行包从深圳市飞往成都市,晚上在成都见到车友曾先生、老欧、小江。

4月2日,知道活动没有赞助商,没有100多人参加。虽然前两天老欧和小江在电话里还讲:“正在户外店购买装备等物,你服装和鞋的尺码是多少?赞助商要求我们统一服装。”但凡事都会充满变数,既然来了就泰然接受。餐桌上听老欧介绍自己曾用2.4元单骑中国,行程中经常几天几夜不吃不睡地骑行,让人心生敬佩。

4月3日买上一辆16009的单车,交了1000元的路费,我就加入了热血的队伍。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骑着车到拉萨,只想参与就行了。记得小江在电话里曾讲过一句踏实的话:“你快来参加吧,那么多的人,肯定有许多骑不动的落后队员,而我会负责在后面照顾你们的。”

今天,新新人类的我骑上单车在队伍里。队伍庞大,每一位车友都是新面孔。老欧拉着我郑重介绍了李教授。在佩服的目光环视下,队伍闪亮出发。在成都市城郊与送行的单车俱乐部车友们合影告别。新津市,有记不得名字的3位车友返回。留下的有石敬、曾先生、老欧、小江。一时清静下来,公路、汽车、田埂……都显得那么简单开阔,平时不在意的油菜花已经结籽。

黑竹地界。

老欧:“今天雅安农业大学那里有个演讲报告,现在曾先生和小江赶速先往雅安市,我和石敬在后面跟着来。”

看着前面两个人渐远没影,我感觉落后了。久久的落后变成一种牵力,我想拼力缩短距离,但已经拼不出力气,车子在我麻痛的脚下前进。老欧不时在我后面的指点也变成了一种啰嗦。

“靠左边一点,有树枝;靠旁边一点,有货车;注意,有坎;对了,累了的时候离开坐骑就会轻松一点;这次你的挡位变对了,是不是省力一些了?你就一直挡存大轮圈2踩……”

我不能妥当配合这些单车挡位,脚已经踩不动了。气恼的啰嗦最后变成一种鞭策,每想停下来休息,都随着老欧的声音再响起而灭了所有念头。

到名山县有好多坡,汗流浃背这会儿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它不算啥。因为我的腿已经硬肿如木头,屁股的疼痛无法言喻。我很想有个桑拿浴和足底按摩;看到过往的汽车真想有根绳子拉住我的车走,不用踩不用踩。眼望着车过了又过,坐车走多好,快快就可到。

多次疲累得失去掌控摔倒在路边田里。

单车后座的重行李与前轮的轻物不相称,一停车就会失去重心,连人带车一起摔倒。

一切都行得那么机械,摔跤也摔得那么频繁。

天黑。20:30,名山县城口,和老欧坐在地摊上吃银耳粥。曾先生来电:“我们刚到雅安城,从名山到雅安全是大下坡,你们赶陕骑,我们在雅安等。”

10分钟的休息加上填饱肚子,让我恢复些力气,少了一点疲累。

再行驶,全靠噪音扬尘的公路汽车灯照明,挤在货车旁边没想过安全问题,只想要前进。确是有一个大下坡,我直冲而下,再没听到后面老欧的声音。

进雅安城,曾先生来接,21:30骑到农业大学教学楼楼下。

小江从二楼下来:“我已经和大家讲得差不多了,你们赶决上去吧!”

坐在办公室的凳子上,我一直按摩木头似的腿,为明天作准备。24:00,老欧的演讲仍在继续,他讲了很多,但我只听到一句:“你们大学生现在睡得都晚。”

大家问到我时,我只有一句话:“腿很痛啊!”

第2天 2004年4月5日 晴、山中有雨行程约65公里 宿四川省天全县两路乡 新沟乡 “最后一家旅店”二楼

行时11:00-3:00,14:30-21:30 雅安到康定 走泸定翻二郎山 约214公里 用了三天 柏油路

早上我去理发店洗了头发,昨天骑行出的汗让人难受。

小江买了份成都报纸,报纸上整幅版面报道了昨天大家骑单车出发的事。相信今天所有买了报纸的人都会看到这则新闻。报纸上写得很神,也很好,非常有感染力。整版有4个人的名字:老欧、小江、石敬、李教授。

老欧:“报纸上为什么没有曾先生呢?怎么说到李教授了?这次报纸挺够意思的。”

我拿出李教授的名片细看。李教授,四川人,地质研究员,科普专家,成都某报社特邀顾问等。

老欧,四川人,自行车爱好者。曾经骑车从新藏线去过西藏。是这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

曾先生,四川人,自行车爱好者。曾经骑车从成都去过北京。是这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曾先生骑车时认识了出差的老欧。在曾先生初识朋友的引荐下,老欧认识了李教授。

小江,辽宁人,自行车爱好者,是这次活动特请的第一单车高手。曾经骑车从青藏线去过西藏。听说,就因为小江被请到成都后,本来100多人给老欧打电话要参加这次活动的报名者全吓没了。小江是广西桂林一位车友介绍给老欧的。老欧出钱请了小江来共同完成这次“中国人首次单车大赛”。

一个上午都在议论报纸。

老欧:“石敬,你可以坐车走了,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石敬:“为什么要坐车走,我要到了新疆才走。”

老欧:“你可以坐车到新疆再骑,或是坐车到西藏等我们,那还有电视台的报道,到时再一起走。”

石敬:“我又不是疯子,跑来让报纸拍张照,坐车到新疆、西藏等着再拍电视?不行!”

今天开始翻二郎山。二郎山在天全县境内,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有民谣:“车上二郎山,如闯鬼门关;万幸不翻车,也得冻3天。”

一整天都在山里骑行,共经过了23个流水小桥。山上累人的高坡,累到走不动了也还没到。

有桥名“喇叭河”,河水真如嗽叭一样响得清脆!骑到这真想就把单车丢了,跳到河里游一圈,让山泉水浸透凉爽一番。

屋檐下有老农抽烟,进藏军车车队盘了整个盘山公路……  康定到理塘约285公里,行4天,休息1天,柏油路、水泥路、烂路都有。

一早起来我全身浮肿得吓人,眼睛都凹下去了,唯独眼神还光亮着。

曾先生:“我要回去了,以后我当你们的后勤,你们一路拍摄的相片和收集的资料就邮寄或网上传给我保存着。祝一路顺风!”

曾先生的离开让我有些不舍,但我不想言放弃。

一出发就是上山坡。推行8公里时,后面一辆“桑塔拉”车上下来几位大汉,说:“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你们的活动,非常佩服,这哈达献给你们。”

脖子挂上洁白哈达的瞬间有小小的感动,淡了对曾先生离去的忧郁。大汉们的祝福和鼓励给现在只有3个人的队伍增添了士气。

中午后开始飘雪,推行速度减慢……雪花纷飞,越下越大。

16:50,大雪中见到26道班的牌子。打听26道班的人都下山了,只有旁边的民工棚可以借宿,里面住有20多位工人。工棚呈长方形,中间由篷布隔出一个单间,是负责人的办公室兼卧室。负责人正要下山,明天才返回,正好把单间让给我住。

推车进单间。木架桌上放着盅类;有一张支起的高床,床上有厚厚暖暖的床垫和被子。我烫了脚就上床休息。

晚饭好时我已经昏睡得不能动,头沉重得像是要和身子分开。看着饭菜发呆,没有吃饭就不会有能量与高原抗争,可确实又难以下咽。强迫自己起来,但只扒了一点饭就再吃不下去。慢慢下床出工棚,冷风一吹感到头痛欲裂。到处白茫茫不知身置何处!大雪飘舞,压了厚厚一地。

再次爬上床后我已经没有一点力气,头痛心冷。大家聊着天,我听着。有声音真是好,可以听,听也能让脑袋减压……

我迷迷糊糊睡着,留着一点清醒。“风狮”在外面扯着篷布狂叫,让人担心支撑篷布的木条不知道什么时候断掉!

我希望能像所有高原反应的人那样永远睡过去,因为留着的一点清醒让我存在着感觉,感觉头裂,感觉痛苦比外面的风扯篷还要厉害……

我开始发烧了,烧得脑袋没有了痛只有苦,苦不出来。我不想这苦,也不愿再苦痛,只希望睡着多好,睡着了就没有了苦痛。可能是潜意识的生命意志,我不能感觉到,但它就是要让我挣扎,与死亡的挣扎就是要让我苦痛。P10-P13

序言

别后不知君远近,渐行渐远渐无书……

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中有多少的机会,我也不知道在我们碰到机会的时候会不会去把握它。

就像理想,大家都有,缺乏的是实现。所以理想永远很美,实现却很残酷。

因为喜爱自行车,所以有了车友,因为车友,所以才会碰到石敬,看到她的车的时候,是在厦门,一个显得有点破旧的自行车和行囊。在都市的时间长了,看到这样的东西有点伤感。其实很早看过他们骑行的录像,不过竟然忘了,如此而已。

见到真人了,是在厦门车友的簇拥下,一个女孩子,朴素沉着,笑的时候挺好看,牙很白。后来我还向她说了一句:“原来以为你会很黑!”

作为“肩并肩”的一员,我深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对石敬有着深深的钦佩。一个女孩子,单骑23000公里来到漳州,如果我们不知道,她也就默默地一个人过了境。9个月来,其实大部分的时候她是这么过来的……

在网上,有看过她说的一句话:“我死了,请把我埋得深一点,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无助的面容。”那个时候,她真的面对死亡。

面对她,我们的心里好像有很多的话要讲,可是又说不出来,只是和她聊着旅途的事。要走了,我们也没有挽留,只是希望她下次能再来看看“肩并肩”。

虽然,分别的伤感总是难免,但我宁愿把这个伤感延长,“肩并肩”的炭头和小红帽一路相伴,在九龙岭送别了石敬,接下去的路程将由我送石敬抵广东境。

南行的国道虽是不停的上下坡,不过石敬从没有一次在上坡时需要下车。不紧不慢的骑行速度对我来讲当然不是问题,因为我的车子并没有近百斤的行囊,石敬说我很自在,我却汗颜,心里想着:路过的行人是不是在说,这个男人怎么这样,自己背着小包,让人家一个女孩驮那么多的东西……

路上的休息,石敬选择的是吃饭时间。在这个时候,她的工作是吃饭、上厕所和记录路上的朋友的信息,然后就会继续前行。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欢吃花莱,反正我们吃饭的时候她就选了一个花菜,我想多点一些的时候,她说:“我不想吃得太好,路上并不会都有……”我也只好只点了素菜了。我发现她并不太吃肉。

骑行90公里到云霄的时候,看得出她一点都不累,不过她现在只要求自己每天骑行100公里,不想多。只是,这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啊……我默然。

几万里单骑,面对路人的好奇也许她早已经习惯,更多的是考虑到安全的问题。这个世界是有好心的人,同时也存在着居心叵测的人。每次的询问和好奇都有可能给她带来好和坏两种结果。如果是我们,会选择怎么做呢?

离开云霄的那个早上,天下起了雨,气温也下降了。知道雨天对她一定不算什么,她居然很快乐地说:“雨天的空气真好!”刹那间想起禅宗的公案,于是知道,心下雨了,天上才有雨。忘了是哪个禅师的诗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呵,有雨,也好……

这个季节,路边的梅花独自悄悄地开了,真美!

一路的美景,一路的风尘,该离别的时候总归是要离别,我不喜欢离别,更不喜欢离别的话语,那太强颜欢笑了,就让一切自然……

再走一步就是广东,真好,石敬已经走过了福建,一路福建朋友的相伴,只是想让她走得不寂寞。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那不时挥手的身影……

雨不知何时已下得更大了,雨水中,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流泪……  别后不知君远近,渐行渐远渐无书……

记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耳边回响的是贝玛千贝仁波切的唱诵,在“喳嘛呢叭咪畔……”中祝福石敬……

暴走猪 2005-01-29,19:38

后记

开始写作是2005年5月27日22:51,初稿完成是2005年8月13日23:10。共615122字。行程我只走了一次,路上的“桩号”仅作参考。

书里陈述的只有—个意思:我做了一件事。我要表达的是:我记住所有给我善的人。

我想有个不被打扰的写作环境,考虑了几处,最后定在福建省漳州市。 “肩并肩自行车协会”秘书长“暴走猪”提供了“石敬工作室”和笔记本电脑、座机电话。

“暴走猪”:选了半天,觉得居于闹市中心最安全,有什么事情你这位置也好逃命。

我心急,想在3个月写完全程,从体力行者变成脑力行者,回忆于戈壁、林海、高楼……常写到难时,对比思量今日,点滴间倍觉何其幸,惜之珍之!

一次出行如略犹豫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的苦。开始西藏一段写得辛苦,常常几字就难以自抑不能下笔。当初为何要走,为何无犹豫,那么决然,最后孑然孤行。我显得比行程中脆弱。不明前路。

5月29日参加厦门“骑乐”车友“西门子”的单车结婚礼。喜洋洋地祝福他们,让我看到西藏已经是过去了。

夜,写到噶尔,事情更明白:俊小欧。

人貌俊就失了本份,昧了良心;路上有一段时间我时时刻刻想着小欧,从没有一刻敢忘了他,虽然我从不提到他,但常常想有一天我会出现在他面前,绝不轻饶地打他一顿,把他的牙齿一颗颗拔掉,呵呵……

而今,我宽舒了许多,不值得计较还不如我明早和“暴走猪”一起早餐来得重要。早餐时我讲:其实他们是可怜的!

写到和田市。给“东北饺子馆”打了电话,几句话搞得又流眼泪又是大笑,实是感触他们还记得我,当初要不是他们强留,我可能病死在路上也说不定。

端午节这天,肩并肩车友“无趣”送来许多粽子。

漳州草莓熟了,阮医生送了一大蓝。

滓洲荔枝熟了,“沁泉茶店”的“阿斌”带着去荔园树下狂吃了一下午。

写的进程似是挂着小轮在盘山路上坡,翻了“铁力买提达坂”……与Friedhelm Feige分道。

停住的美丽,

想念就是那么难,

想念就是变得那么难。

……明天再写吧……

今天没有午休,写到216线K350,我又伤心叹气流泪起来,回到当时情景总是让我走不出来,难以感觉现在是在福建,真是天差地远,短嘘!想是写得累了,也没地方去走。我干点啥活?洗厕所吧,难得现在是有厕所的房子。

洗完了,体力的累真好!

兑变兑变。让自己看得更远更广。

有几天早上“暴走猪”、“暴走猪”师傅带着我上山练“扬式太极拳”,简单的两个动作反复也没做好。但早上锻练了确实不一样,精神。只是锻炼要闻鸡起舞。

坚持坚持。心志已坚毅,那就往前走。

写到哈尔滨终于透口气。借“肩并肩”车友“大头”的单车出去海边骑150余公里才回。

写累了,看地图,才发现我的“鸡脚”差了一只,作金鸡独立状,如从香港横跨至台湾,再在台湾转一圈,那就会改变姿态,作跨步向前气势。

睡了又起来,头痒得抓下许多白发;想出去走走,可没什么可去的地方。也没有可说话的人。急躁地在书间打转。不如看电视。放松一下自己吧!

连看了两天电视。完了,我提笔不前只作沉思!今天空乏其身一天,写了不少。这样好,想想当初连5元也没有,今天这点苦闷算什么。

为了调整狼食样,我学会了用左手拿筷子吃饭,最后可以做到挑鱼吃。刚开始夹不起饭来,延长肚皮的饥饿,忍耐了性子,嘴里咀嚼放慢倒是便宜了肠胃,它觉得这样才是最合适的。常常午餐时想到一个人,周伯通。周伯通困居桃花岛十数载,自创了左手打右手的绝世奇功,倒也是寂莫的一种收获。

身居闹市如山中。世间千事我未变,我只让心做着一件事。写稿期间许多车友一直关心,常发短信鼓励,来电问候。三个月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收到各地的邮件来信。

写作后期认识了庄习,他在我写稿时不见,写闷时就会来陪下两盘棋;不时又来辨说“看山不是山”。完稿后庄习帮助把全程大家赠送的全部衣物送去了孤儿院,一直驮着的这份人情终于有了着落。

又,厦门“虫子”来漳州探望:你现在的承受能力比常人强了,荣辱不惊,真的是很不错。在讲到“暴走猪”的帮助,“虫子”言:生活中能无所图的人已少。

“暴走猪”:感你从容面死,我慷慨为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