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希望长大成为科学家么?无论是否天资聪颖,都需要后天的努力拼搏,每一个科学家的诞生都不是偶然,在他们共同走过的道路上,都有相似性和接近性,从本书开始走近他们,了解他们,通过杰出科学家所给与的启示来帮助你的孩子成长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大成为科学家(杰出科学家给孩子的智商启示)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龙梅英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的孩子希望长大成为科学家么?无论是否天资聪颖,都需要后天的努力拼搏,每一个科学家的诞生都不是偶然,在他们共同走过的道路上,都有相似性和接近性,从本书开始走近他们,了解他们,通过杰出科学家所给与的启示来帮助你的孩子成长吧!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对中外杰出科学家成长过程中起到决定性影响的人生经历做了简明扼要的叙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并总结经验,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和智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目录 1永远不向命运屈服 /1 Ⅰ.陆启铿/决不能让残疾拖住志愿 /1 Ⅱ.斯蒂芬·霍金/把缺陷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 /4 Ⅲ.杨振宁/永远不与平庸为伍 /8 Ⅳ.钱伟长/命运靠自己选择 /12 试着这样做 /16 2把贫困当作铺路石 /18 Ⅰ.法拉第/生活贫穷并不代表机会匮乏 /18 Ⅱ.黄春平/在穷困中放飞理想 /21 Ⅲ.高斯/贫穷永远不是消极的借口 /24 Ⅳ.居里夫人/战胜困境才会更出色 /28 试着这样做 /3l 3勤奋是天才之母 /33 Ⅰ.华罗庚/勤于思考才能打开科学之门 /33 Ⅱ.陈景润/聪明也需要勤奋浇灌 /36 Ⅲ.李星学/天才的支点是勤奋 /40 Ⅳ.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偶然是勤奋的必然结果 /44 试着这样做 /47 4永远具有好奇心 /50 Ⅰ.爱迪生/敢问“为什么” /50 Ⅱ.亨利·法布尔/兴趣是好奇的根 /54 Ⅲ.瓦特/睁大眼睛看世界 /57 Ⅳ.爱迪生/做个活泼的好孩子 /61 试着这样做 /65 5富有创意性思考 /67 Ⅰ.牛顿/千万不要“见怪不怪” /67 Ⅱ.爱因斯坦/让自己独立去思考 /70 Ⅲ.麦克斯韦/永远不要相信“不可能” /74 Ⅳ.威斯汀豪斯/换个角度去思考 /77 试着这样做 /80 6培养超凡的动手能力 /82 Ⅰ.朱棣文/动手能力是科学研究的真本领 /82 Ⅱ.尼尔斯·玻尔/“玩”出“花样”来 /85 Ⅲ.李四光/动手实践能引发思维灵感 /89 Ⅳ.王永民/头脑中的蓝图靠动手来实现 /93 试着这样做 /96 7做个无畏的科学勇士 /99 Ⅰ.汉弗莱·戴维/敢于以身冒险 /99 Ⅱ.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 /103 Ⅲ.哥白尼/敢于破除迷信 /106 Ⅳ.哥伦布/敢于突破传统 /110 试着这样做 /114
8卓有成效的学习方式 /117 Ⅰ.亨利·法布尔/观察式学习 /117 Ⅱ.符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幻想式学习 /120 Ⅲ.罗勃·奥本海默/交流式学习 /124 Ⅳ.侯德榜/阅读式学习更有效 /128 试着这样做 /132 9锤炼百折不挠的毅力 /134 Ⅰ.张广厚/毅力是成就理想的根本 /134 Ⅱ.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坚持赢来胜利 /138 Ⅲ.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把所有困难都踩在脚下 /142 Ⅳ.维纳/爱拼才会赢 /146 试着这样做 /150 10从小培养坚定的信念 /153 Ⅰ.野口英世/有信念就能战胜一切 /153 Ⅱ.童第周/信念是自强不息的动力! /156 Ⅲ.本杰明·富兰克林/像坚守生命一样坚守信念 /160 Ⅳ.亨利·莫瓦桑/用信念左右人生 /163 试着这样做 /166 11好习惯成就未来 /169 Ⅰ.汉弗莱·戴维/坚决祛除不良习惯 ./169 Ⅱ.法拉第/不要让不良习惯在小事上养成 /172 Ⅲ.达尔文/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 /175 Ⅳ.昂里可·费米/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79 试着这样做 /182 12不可忽视身体锻炼 /185 Ⅰ.竺可桢/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185 Ⅱ.阿贝尔/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187 Ⅲ.斯里尼哇沙·拉玛奴江/健康的身体来自均衡的营养搭配 /190 Ⅳ.袁隆平/劳逸结合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194 试着这样做 /197 13拥有造福人类的美德 /199 工.尼尔斯·玻尔/崇尚实事求是的作风 /199 Ⅱ.巴斯德·路易斯/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 /203 Ⅲ.詹天佑/拳拳的报国之心 /207 Ⅳ.居里夫人/在情怀深处播撤淡泊名利的种子 /211 试着这样做 /216 试读章节 一位小提琴家在断了一根琴弦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精彩的演奏。他说:“当A弦断了的时候,要坚持继续演奏下去,不要灰心,不要丧气。”这些人,就是让生命中华彩的乐章在断了弦的琴上奏响的人,是自己命运的演奏家。 1927年初夏,一个男婴在广东佛山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降生了,他就是陆启铿。不久,厄运降临了,一场大病差点夺去陆启铿的生命。病愈后,他的下肢永久地瘫痪了。 痛苦万分的父母想,怎样也要使孩子今后能自食其力,起码能当个账房先生。学龄一到,陆启铿就被保姆背着去读书了。 别的孩子用双腿学走路,他却用双拐学走路;别的孩子在蹦蹦跳跳嬉笑打闹中长大,他却因为那一双残腿要不断忍受旁人的轻蔑,甚至忍受不懂事的孩子用石头、瓦块的毒打。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汗水、血水伴着泪水,他默默地忍受了。但是,他却不能逃避命运再一次强加给他的厄运。 1938年,日本侵略者侵占了广东。陆启铿全家逃难到澳门。他们举目无亲,家境每况愈下,与车夫、渔民等住在贫民区,吃穿尚且不能保障,哪儿还有钱供一个残疾孩子读书呢?11岁的陆启铿失学了。 身残志坚的陆启铿,并没有就此向总是捉弄他的命运缴械投降。他的一个堂姐在念初中,他央求堂姐把读过的课本借给他。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喝着不能果腹的稀粥,坐在晚上当床、白天当椅的地板上,一块木板当书桌,避开众人歧视的目光,开始了他十分艰苦的自学生涯。 中文、史地他都能读能习,他缠着哥哥教他读英语,唯有数学,他感到困难,尤其是平面几何。 可他一定要学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知道自己一定要当个账房先生,才可能养活自己,所以他拼命地想,反复琢磨,竟然无师自通了。每攻克一道难题,他小小的心灵就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就鼓励自己向更深层次迈进。渐渐地,神秘的数学王国,对还是孩童的陆启铿展开了迷人的诱惑力。 命运是不公平的,它使陆启铿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却阴差阳错地给了他一个宁静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不仅从读书中得到了欢乐,还培养了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4年过去了,在贫困中,陆启铿不仅补完了小学课程,而且还自学了初中课程。这时,他从书中悟出了很多道理,立下了一个宏伟的志愿——绝不能让残疾拖住后腿,要把书读到尽头1 1942年,陆启铿以同等学力考取了澳门中山县联合中学高中一年级,并以优异成绩获清贫奖学金。后来,他听说中德中学设有数学和德文两门课的奖学金,如果品学兼优还可以豁免学费,他马上决定到中德中学去读书。同样用坚强的毅力,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全部奖学金。 在这些值得骄傲的成绩背后,他展现的却是为了志向,不屈不挠地向命运挑战的顽强。中德中学离陆启铿家有4公里远。清晨6点,他就起床了,没有早饭可吃,他洗把脸就架着双拐上路了。一个小时以后,他大汗淋漓,第一个来到学校。大量的体力消耗和营养不良,常使他双脚浮肿。 1945年,靠每年考取奖学金而读完高中的陆启铿,考取了广州中山又考取了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 那时,他对数学已是情有独钟。可他的那点积蓄根本不足以维持他的生活与学业,他在广东佛山借了一间亲戚的房子,在那里辅导中学生的课程。每到周五,他就架着双拐,从中山大学出发,换6次公共汽车、1次轮渡到佛山,周一再返校…… 整整4年,为了求学,他在广州到佛山、佛山到广州的路上,流了多少汗,费了多少劲,摔了多少跤,其中的辛苦,只有点点滴滴洒在希望种子上的汗水才知道。 陆启铿就这样,架着双拐从山村走进了中国科学院,也以一个志向为支点,挑起他波折坎坷的命运,向世人证明了,腿脚残疾的人,一样可以飞奔! 在13亿人口的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只有几百位,在国际科学界的中国知名人士更是凤毛麟角,陆启铿先生则是其中之一。 被国际上誉为数学最高研究机构的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是由爱因斯坦等一代天才奠基的。那里,每年都要聘请各国最优秀的数学家去工作,全球几乎所有的数学界领袖人物都在那里熏陶过,陆先生则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过4次。 每位身有残疾的少年朋友,都应该以陆启铿为“镜”,好好照照自己对待命运挑战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志向明确、信心坚强;同样,我们大多数健康的少年朋友,更应该珍惜生活赐予的幸福:坐在教室里安静地上课、毫无顾忌地嬉闹、优越的物质生活……这些都应该成为让我们更优秀的鞭策力。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