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圣贤智慧的缩影,全书简单明了,内容丰富,是本让你一见就知圣贤思想的读物。现代人不读圣贤书就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就会找不到生活的目标……翻开本套丛书,让你走进智慧大门,踏上成功的捷径。
本书共选杜甫诗226首,文赋五篇。除反映了杜甫诗歌创作的成就外,还涉及其家世、思想、性格、经历等诸多方面,对读者全面了解杜甫其人及文学成就有一定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杜甫集/历代名家精选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忠纲//孙微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圣贤智慧的缩影,全书简单明了,内容丰富,是本让你一见就知圣贤思想的读物。现代人不读圣贤书就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就会找不到生活的目标……翻开本套丛书,让你走进智慧大门,踏上成功的捷径。 本书共选杜甫诗226首,文赋五篇。除反映了杜甫诗歌创作的成就外,还涉及其家世、思想、性格、经历等诸多方面,对读者全面了解杜甫其人及文学成就有一定的帮助。 内容推荐 杜甫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他对世界文明作出一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他被戴上“世界文化名人”的桂冠是当之无愧的。 本书共选杜诗一百七十三题二百首,其原文以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仇兆鳌《杜诗详注》为底本,参校他本,择善而从,一般不出校记。篇目以编年为序。注释力求简明精当,不作过多的繁琐考证。 目录 前言 诗选 望岳 房兵曹胡马 画鹰 夜宴左氏庄 赠李白 春日忆李白 饮中八仙歌 高都护骢马行 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选五)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曲江三章章五句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贫交行 丽人行 醉时歌 漠陂行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 天育骠图歌 官定后戏赠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月夜 悲陈陶 悲青坂 对雪 塞芦子 哀江头 一百五日夜对月 春望 喜达行在所三首(选一) 述怀 彭衙行 羌村三首(选一) 北征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春宿左省 题省中壁 曲江对酒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义鹘行 望岳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九日蓝田崔氏庄 洗兵马 赠卫八处士 新安吏 石壕吏 新婚别 无家别 佳人 遣兴五首(选一)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送远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发秦州 石龛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发同谷县 五盘 剑门 卜居 堂成 蜀相 宾至 狂夫 江村 野老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南邻 恨别 客至 春夜喜雨 独酌 徐步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二) 绝句漫兴九首(选二) 进艇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石笋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百忧集行 病橘 野望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戏为六绝句(选二) 野人送朱樱 大麦行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又观打鱼 海棕行 客夜 客亭 陈拾遗故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舟前小鹅儿 放船 西山三首 冬狩行 岁暮 释闷 有感五首(选一) 忆昔二首(选一) 阆山歌 奉待严大夫 别房太尉墓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猛首(选一) 草堂 登楼 绝句六首(选二) 绝句四首(选一) 丹青引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扬旗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宿府 倦夜 春日江村五首(选一) 三韵三篇(选一) 莫相疑行 去蜀 禹庙 旅夜书怀 长江二首(选一) 三绝句 漫成一首 白帝城最高楼 武侯庙 八阵图 古柏行 负薪行 峡中览物 白帝 夔州歌十绝句(选一) 诸将五首(选三) 秋兴八首(选三) 咏怀古迹五首(选三) 宿江边阁 滟灏堆 夜 江上 吹笛 壮游 偶题 阁夜 折槛行 立春 即事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选二) 麂 白小 同元使君《舂陵行》并序 又呈吴郎 登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夜归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江汉 岁晏行 登岳阳楼 南征 清明二首(选一) 过津口 客从 朱凤行 江南逢李龟年 白马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文选 祭远祖当阳君文 进《三大礼赋》表 进《雕赋》表 雕赋 画马赞 试读章节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⑩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注释】 ①辚辚:众车声。 ②萧萧:马长嘶声。 ③行人:出征之人,唐人诗中亦称征人。即后所云“役夫”。 ④耶:同“爷”。 ⑤咸阳桥:在咸阳西南渭水上,汉时名便桥。⑥干:冲犯。此句犹言哭声震天。 ⑦过者:过路人,实即杜甫自己。 ⑧点行:即按丁籍强制征调。频:频繁,指下“防河”、“营田”等事。按“但云”以下,皆行人答语。借问答就行人口中说出苦情。 ⑨十五、四十:皆指年龄言。防河:是时吐蕃侵扰河右,曾征召陇右、河西、关中、朔方诸军防备,故云“防河”。营田:屯田。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寓兵于农。《新唐书·食货志三》:“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以置营田,天下屯总九百九十二。”⑩里正:唐以百户为里,每里设正一人,负责里中事务。裹头:古以皂罗三尺裹头,日头巾。因年小从军,故里正为之裹头。按唐之丁中制,人有黄、小、中、丁之分。开元二十六年,“诏民三岁以下为黄,十五以下为小,二十以下为中”。“天宝三年,更民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见《新唐书·食货志一》)。诗言十五防河,是当时兵役征发,已及于丁、中以下十五岁之少年。 ⑥边庭:边疆,边境。 ⑥武皇:本指汉武帝。武帝喜开边,唐玄宗亦好开边,犹似武帝,当时不便直斥,故比之武帝。唐人多如此。意未已:意犹未尽,指一味穷兵黩武。故《新唐书·杨炎传》云:“玄宗事夷狄,戍者多死。”⑩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亦称关东,因在函谷关以东。二百州:《钱注杜诗》卷一引《十道四蕃志》:“关以东七道,凡二百一十一州。”日二百,实已尽天下矣。 ⑩落:人聚居之地。荆杞:因连年战争,兵乱地荒,遂尽生荆棘枸杞。 ⑩秦兵:即关中之兵。耐苦战:即能苦战。岑参《胡歌》:“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⑩长者:行人对杜甫之尊称。 ⑥敢伸恨:不敢申说怨恨,即所谓“敢怒而不敢言”。敢:岂敢。《旧唐书·杨国忠传》载:征南诏,“其征发皆中国利兵,然于土风不便,沮洳之所陷,瘴疫之所伤,馈饷之所乏,物故者十八九。凡举二十万众,弃之死地,只轮不还,人衔冤毒,无敢言者”。 ⑩关西:指函谷关以西。诗前言“山东”,后言“关西”,表明无处不用兵也。⑩县官:指朝廷,亦专指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庸知其盗买县官器。”司马贞《索隐》:“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日县官也。”⑧信知:诚知。《水经注·河水》引杨泉《物理论》:“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日: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慵。不见长城下,尸骸棍支拄。”又褚少孙补《史记.外戚世家》所记民歌云:“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二句本此。⑨比邻:犹近邻。邻为当时基层组织单位之一。《旧唐书·职官志二》:“四家为邻,五邻为保。”③青海:古名鲜水、西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在今青海省境内。唐高宗龙朔三年,青海为吐蕃所并。玄宗开元中,王君臭、张景顺、张忠亮、崔希逸、皇甫惟明、王忠嗣等先后破吐蕃,皆在青海西,死者甚众。天宝间,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拔之,唐士卒死者数万。故下云“新鬼”、“旧鬼”。 ⑧白骨无人收:语出梁鼓角横吹曲《企喻歌》:“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⑨啾啾:即唧唧,呜咽声。李华《吊古战场文》:“往往鬼哭,天阴则闻。”“新鬼烦冤”与“旧鬼哭”当作互文解,新鬼与旧鬼既烦冤又悲哭,而衬之以“天阴雨湿”的凄凉环境,呜咽之声更惨。而其根源在上层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故仇兆鳌评云:“青海鬼哭,则驱民锋镝之祸,至此极矣。”(《杜诗详注》卷二) 【品评】 史载,玄宗天宝十年(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六万讨南诏(今云南一带),全军陷没。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又大募两京及河南、河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士卒未战而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遂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强征入伍。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又玄宗连年用兵吐蕃,死伤甚众。杜甫亲见征人服役惨状,遂作此诗。《兵车行》是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歌纯用客观叙述的表现手法,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穷兵黩武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唐宋诗醇》卷九云:“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记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篇首写何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逼视。以下接出点行之频,指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末以惨语结之。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者也。”梁运昌《杜园说杜》卷七亦云:“此一诗乃开、天间治乱关头,不比他人征戍篇什漫然而已。严沧浪谓此诗太白所不能作,今观其行文,不依傍古词,自成格调,风骨、气味、色泽并臻绝顶,尤能字字痛心,言言动魄,使人主闻之,因是念民瘼而戢侈心,岂非小雅之嗣音哉!” P13-16 序言 一、家世与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世称“杜少陵”。郡望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瑶湾村。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名将、著名学者,人号“杜武库”。自称有“《左传》癖”,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封为当阳县侯。曾祖杜依艺,为巩县令,遂迁居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文章四友”之一,官至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外祖父的母亲,是唐高祖李渊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外祖母的父亲李琮,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孙,即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的次子,被封为义阳王。杜甫的母亲崔氏是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她在杜甫的幼年就去世了。父亲杜闲续娶了卢氏,为杜甫的继母。但是杜甫并没有从卢氏身上得到多少母爱,反倒是他二姑担当了母亲的角色,把小杜甫抚育成人。杜甫的夫人杨氏,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为司农少卿杨怡女。 杜甫早慧,七岁即能作诗,他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可见杜甫是个早熟的孩子。杜甫幼年很是顽皮,他在晚年回忆自己孩提时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百忧集、行》)这个早熟孩子超强的记忆力和出众的文学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十四五岁时,杜甫即与文坛名士交往,受到他们的称许。大历五年(770)春,流寓潭州(今湖南长沙)的杜甫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中提到的岐王和崔九,即李范和崔涤,二人都卒于开元十四年(726),而当时杜甫才十五岁,这个充满自信的少年已经出入王侯宅第与宴酬唱、崭露头角了。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亦云:“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可见诗人的确是个早熟的天才。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其父杜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开元二十九年,他返回洛阳,筑室首阳山下。约在此时,与杨氏结婚。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的深厚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壮游》)的齐赵之游。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作梗,玩弄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使得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奔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但都无结果。天宝十载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乃于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集贤院,等候分配,然仅得“参列选序”资格,未实授官。直到十四载,才得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凄凉折腰”的官职,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在这个月,“安史之乱”爆发。明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皇逃往成都。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郝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闻肃宗即位,即于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诗人目睹国家的残破以及叛军的残暴,感时伤事,写下了《春望》、《哀江头》、《哀王孙》等不朽诗篇。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险逃出长安奔赴凤翔行在。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疏救房瑁,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赖宰相张镐救免,但从此受到肃宗的疏远。闰八月,敕放郧州省家。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从此永远离开朝廷。 是年冬,杜甫由华州赴洛阳,二年春,返回华州,正值唐军九节度使邺城战役溃败,大肆抓丁以补充军力,杜甫就沿途所见所感,写成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七月,杜甫弃官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人生苦旅。在漂泊的旅途中杜甫全家备尝艰辛,一度濒临绝境。十月,缺衣少食的杜甫携家离开秦州,南赴同谷(今甘肃成县),想解决衣食之忧。不料到同谷后,生活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完全陷入饥寒交迫的绝境之中。杜甫在《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用字字血泪记录下这段最为艰苦的岁月。十二月初,杜甫于无奈之下再次逃难,携家离开同谷人蜀,于年底抵达成都。因为这一年之内奔波流离,不断逃难,杜甫称之为“一岁四行役”(《发同谷县》)。上元元年(760)春,杜甫一家在亲友们的帮助下,卜居于成都西郊草堂。二年岁末,杜甫的好友严武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给予杜甫一家不少照顾。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奉召人朝,杜甫送至绵州(今四川绵阳)。因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叛乱,被迫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一带。广德元年(763),召补京兆功曹,不赴。二年正月,严武再镇成都,几次写信希望杜甫回来。六月,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又称“杜工部”。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退出幕府。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舟南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戎州(今四川宜宾)、渝州(今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至云安(今重庆云阳),次年暮春迁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杜甫居夔州近两年,写诗四百余首。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携家出三峡,经江陵、公安,暮冬抵岳阳。之后,诗人漂泊湖南,贫病交加,濒临绝境。大历五年(770)冬,杜甫病死在湘江舟中,时年五十九岁。直到元和八年(813),杜甫的孙子杜嗣业才“收拾乞丐,焦劳昼夜”,把停在岳阳的灵柩运回偃师,葬在首阳山下,紧靠着祖父杜审言、远祖杜预之墓。就这样,诗人的遗骨漂泊了四十三年才回到生前魂牵梦系的家乡。在迁移祖父灵柩路过荆州的时候,杜嗣业遇见大诗人元稹,便请求他给祖父写一篇墓志铭,元稹于是写了《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盛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 杜甫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他对世界文明作出一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他被戴上“世界文化名人”的桂冠是当之无愧的。杜诗在唐代就传人日本,给日本文学以深远影响。日本著名汉学家铃木修次(1923--1989)的《杜甫》即云:“杜甫,虽然是古人,但他的作品,已超越时间,不断地给读者以新的刺激和感动。杜诗修辞艺术技巧,不仅给现在的中国诗人,也包括日本诗人以很大影响。杜甫苦心经营语言、观察事物之精细,令人吃惊。杜甫是超越时间、具有永恒价值的诗人。以‘诗圣’名杜甫,不限于中国风土与历史,即使从全世界角度看,也同样如此。”杜诗很早还传人朝鲜半岛。高丽时期著名学者、诗人李仁老(1152—1220)在《破贤集》卷中说:“自雅缺风亡,诗人皆推杜子美为独步,岂惟立语精硬,刮尽天地菁华而已。虽在一饭,未尝忘君,毅然忠义之节,根于中而发于外,句句无非稷契口中流出,读之足以使懦夫有立志,玲珑其声,其质玉乎?盖是也。”韩国当代著名杜甫研究专家李丙畴说:“目前大约有十二个国家用不同的语言对杜诗进行过翻译。参加过注释的就有千人。朝鲜在1481年刊印的《杜诗谚解》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译作。世宗二十五年(1443),对当时最高级的学者进行了总动员,从开始翻译,前后苦干了四十年。比日译本早三百年。”又说:“朝鲜实行科举制度的时候,有百分之四十的题目出自杜诗。故不读杜诗者休想入科举之门。申紫霞曾有语云‘家家尸祝”就是说家家户户都把杜诗当作祭文来念。”(高光植《杜诗研究三十载——南朝鲜杜诗研究者李丙畴一席谈》,《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杜甫及其诗歌在欧美地区亦影响颇大。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唐诗研究专家肯尼斯·鲁克斯罗斯(汉名王红公)是杜甫的忠实信徒和崇拜者,他曾说:“杜诗对我影响之巨,无人能比。我认为,杜甫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杜甫可超越莎士比亚或荷马,其诗作更为自然,更为新切。”研究杜甫,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传布中华文明,拯救当前人类面临的精神危机和道德危机,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力弘扬杜甫精神,对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共选杜诗一百七十三题二百首,其原文以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仇兆鳌《杜诗详注》为底本,参校他本,择善而从,一般不出校记。篇目以编年为序。注释力求简明精当,不作过多的繁琐考证。但在一些容易产生歧义之处,仍不避其繁,以便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意。在注释过程中,本书吸收了国内外学界同仁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限于篇幅,不再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以谢忱。另外,本书还选录杜甫文赋五篇,详加注释。这些文赋在内容上涉及到杜甫的家世、思想、性格、经历等诸多方面,相信对读者全面了解杜甫其人乃至其文学成就应有一定的帮助。书中存在的疏失在所难免,敬祈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