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让人如痴如醉,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令人回味一生。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所描绘的水浒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本书根据原著进行改编,选取重点精彩情节,系统详尽地再现了这部文学名著。本书语言生动质朴,画面精美传神,故事引人入胜,既保留了原著的风采神韵,又在此基础上去其糟粕,浓缩了全书的精彩与精华。另外,本书还有一大特点是配备了许多与内容相关的小资料,并且图文并茂,或介绍文中出现的事物名词,或介绍当时的文化背景,可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增长文史知识。书中还将一些难懂的名词和早期白话方言加以注释,做到通俗易懂。
本书以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炉火纯青的的语言艺术描绘了北宋年间一幕幕鲜活的社会历史画卷。在奸臣当道、贪官横行的北宋,一百零八位好汉先后聚义于水泊梁山,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济贫,屡败官军,闹得轰轰烈烈。几百年来,《水浒传》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梁山英雄们个性鲜明的形象、曲折传奇的经历,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书配有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对书中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现场。
话说北宋哲宗年间,东京开封府汴梁城内,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名唤高二,是京城里有名的无赖。此人自小不务正业,专好弄枪使棒,最是能踢一脚好毬 ,京城人口顺,不叫他高二,却都叫他高毬。后来发迹,他便将“毬”改为“俅”,名为高俅了。高俅吹拉弹唱、相扑玩耍无一不通,也会胡乱作些诗词歌赋,但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一概不知。
这高俅凭着一身无赖本事,专在酒楼瓦肆等热闹场所瞎混,帮一些富家子弟花钱,人多厌烦他。后来他得罪了一位王员外,被赶出了汴梁城。但也该他走运,出了京城后,一来二去,阴差阳错,他又回到京城,并通过各位主家介绍,辗转做了王太尉府中的家丁。这王太尉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与哲宗的弟弟端王赵佶交往深厚。赵佶十分酷爱踢毯,一次,高俅受王太尉之命,到宫中给赵佶送礼物,恰碰到赵佶在跟手下人踢毬,刚好毬滚到高俅身边,高俅大着胆子飞起一脚,把毬 踢给赵佶。这一脚被赵佶看中,随即让他下场踢毯。高俅的高超毬技赢得赵佶的喝彩,一高兴,赵佶就向王太尉要了高俅,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专陪自己踢毬玩乐。就这样,高俅做了赵佶的亲随,整日与他形影不离,深受宠爱。后来,哲宗皇帝驾崩,因哲宗无子,端王赵佶被扶上帝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宋徽宗。赵佶做了皇帝,高俅也一步登天,仅半年时间,他便做到殿帅府太尉一职。
新官上任,高俅好不威风,所有下属的公吏衙将、都军监军人等都前来参拜道贺。高俅拿花名册一一点过,其中唯独少了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王进于半月前请过病假,因病未痊愈,至今还没有到衙门管事。高俅却大怒,说王进是故意装病,有意搪塞他,随即差人去捉拿王进。
王进拖着病体来到殿帅府,参见了高俅。高俅一见,问道:“你可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回答一声“是”。高俅便开始大骂:“你这厮,你爹不过是街头上使花棒卖药的,你晓得什么武艺?前任官没眼,参你做个教头,你如何敢小看我,不来参拜?你托谁的势,要装病在家,安闲快乐?”王进道:“小人不敢,其实是病未痊愈。”高俅又骂道:“贼配军,你既然害病,现在又如何来得?”王进答道:“太尉呼唤,不敢不来。”高俅大怒,喝令左右:“拿下,给我用力打这厮!”周围众多牙将多与王进相熟要好,见状,都为他求情,高俅才=道:“你这贼配军,今日看众将之面,暂且饶你,明日再和你算账。”王进这才免了一番皮肉之苦。王进谢罪后,抬头一看,认得他是当年东京的混混高二,心中暗暗叫苦,知道自己这回性命难保了。原来以前高俅学使棒,曾被王进的父亲一棒打得三四个月下不了床。如今他做了太尉,怎会不寻机报复?且这高俅又是个品行无良的,更不会手下留情。
回到家后,王进思来想去,觉得唯有走为上策。王进没有妻子,家里只有一个六旬多的老母,他将情况告知母亲。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了一回,后商议去投奔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于是当夜,王进便和母亲收拾了行李,趁天没亮时逃出了汴梁城,向延安府奔去。
高俅得知王进逃走后,大为恼怒,随即发下文书,缉拿王进。此事暂且不提。
且说王进与母亲自离开东京,一路上风餐露宿,夜住晓行,走了一个多月。这一天,天色将晚,母子二人因感觉逃出了高俅的手心,走得高兴,错过了投宿的客店。正不知如何是好,前面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走近看时,却是一所大庄院。王进带母亲敲开庄门,请求借宿一晚。庄客领他们见了庄主太公,那太公年有六旬以上,须发皆白。彼此叙礼后,王进假称自己是行路的客商,太公也不细问,便吩咐庄客安排饭菜,打扫客房,留他们住下。
王进本打算第二天一早就走,没想到夜里母亲的心痛病犯了,不能再赶路。庄主太公见状,忙派人去抓药,为王进的母亲治病。王进感激不尽,陪母亲在太公庄上服药养病。五六天后,王母的病渐渐好了,王进到后院收拾马匹,准备赶路。路过一片空地时,他看到一个年轻后生正在那里舞棒,那后生光着上身,刺了一身青龙图案,一张银盘似的脸,约有十八九岁年纪。王进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道:“这棒使得也不错了,只是还有破绽,赢不了真好汉。”那后生听了大怒,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我是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教过的,你敢和我比一比吗?”
P8-11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文学名著起着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每读一本文学名著,就是与文学大师在心灵上的一次对话。这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会使一个人对人生和世界获得更丰富而全面的认识,人格更加趋于完美。这是难以为其他形式所取代的。
“一生必读的经典:中国十大名著”的编者们为我们的青少年精心挑选了十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影响巨大的古典文学名著。罗贯中通过《三国演义》带我们回到那个群雄纷争、英杰辈出的战乱年代,去结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云长、狡诈多疑的曹操等典型人物;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描写了他们各自不同、栩栩如生的鲜明性格;《西游记》则是一部伟大的神话,作者吴承恩凭借天才的想象力将神仙、妖怪和普通人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曹雪芹的《红楼梦》呈现出4批可爱又可怜的青年男女,他们缠绵悱恻的感情故事感动了所有读者,成为千古绝唱;还有《聊斋志异》、《岳飞传》、《封神演义》……部部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耀眼明珠。
读完这些作品之后,我们会觉得这些大师们站在人类思想的巅峰,在为我们撒播智慧与心灵的种子。阅读他们的每一本著作,都是在与巨人们当面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