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拍”是指凌蒙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本书的整理,在众多版本的基础上,甄别择善、见贤思齐,以成现今之用本。书中所用之图,多从历代绣像版本之中遴选精晶,又请当代名画家仿明清诸风格绘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插图本全本)(精)/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凌濛初 |
出版社 | 长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二拍”是指凌蒙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本书的整理,在众多版本的基础上,甄别择善、见贤思齐,以成现今之用本。书中所用之图,多从历代绣像版本之中遴选精晶,又请当代名画家仿明清诸风格绘制。 内容推荐 “二拍”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最早由文人独立创作的两部话本小说集,正如现代的短篇小说集。其特点是容量小,篇幅短。尽管如此,短篇小说仍然可以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或主要人物某一阶段的经历、遭遇,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来,形象地提出和回答现实生活中某一重大问题。凌氏的一拍再拍,不仅忠实地履行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客观上也把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拍”之前,虽有冯梦龙的“三言”,但冯氏基本上是整理加工宋、元、明三代的“词话”,较之凌檬初自创的“二拍”,后者在艺术风格上更趋一致,更显成熟,可谓开一代先河。 “二拍”所述故事计80篇,其中绝大部分围绕好货与好色两大主题,恰如资本主义之金钱与美女。资本主义较封建社会,其进步在干个性与人性挣脱封建羁绊,其落后在于私欲的膨胀与放荡。可见资本主义对封建的解放之局限和不彻底性。过去很多人将凌氏的“二拍”视作异端,显然有失偏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批判地继承,历来是对文化遗产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相信读者必各有所悟。 目录 初刻拍案惊奇 第 一 卷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第 二 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将错就错 第 三 卷 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八兄奇踪村酒肆 第 四 卷 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岗纵谭侠 第 五 卷 感神媒张德容遇虎凑吉日裴越客乘龙 第 六 卷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 第 七 卷 唐明皇好道集奇人武惠妃崇禅斗异法 第 八 卷 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 第 九 卷 宣徽院仕女秋千会清安寺夫妇笑啼缘 第 十 卷 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吴太守怜才主姻簿 第十一卷 恶船家计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投真命状 第十二卷 陶家翁大雨留宾蒋震卿片言得妇 第十三卷 赵六老舐犊丧残生张知县诛枭成铁案 第十四卷 酒谋财于郊肆恶鬼对案杨化借尸 第十五卷 卫朝奉狠心盘贵产陈秀才巧计赚原房 第十六卷 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 第十七卷 西山观设策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追活命 第十八卷 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 第十九卷 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第二十卷 李克让竟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 第二十一卷 袁尚宝相术动名卿郑舍人阴功叨世爵 第二十二卷 钱多处白丁横带运退时刺史当艄 第二十三卷 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 第二十四卷 盐官邑老魔魅色会骸山大士诛邪 第二十五卷 赵司户千里遗音苏小娟一诗正果 第二十六卷 夺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 第二十七卷 顾阿秀喜舍檀那物崔俊臣巧会芙蓉屏 第二十八卷 金光洞主谈旧迹玉虚尊者悟前身 第二十九卷 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 第三 十 卷 王大使威行部下李参军冤报生前 第三十一卷 何道士因术成奸周经历因奸破贼 第三十二卷 乔兑换胡子宣淫显报施卧师入定 第三十三卷 张员外义抚螟蛉子包龙图智赚合同文 第三十四卷 闻人生野战翠浮庵静观尼昼锦黄沙巷 第三十五卷 诉穷汉暂掌别人钱看财奴刁买冤家主 第三十六卷 东廊僧怠招魔黑衣盗奸生杀 第三十七卷 屈突仲任酷杀众生郓州司马冥全内侄 第三十八卷 占家财狠婿妒侄延亲脉孝女藏儿 第三十九卷 乔势天师禳旱魃秉诚县令召甘霖 第四 十 卷 华阴道独逢异客江陵郡三拆仙书 二刻拍案惊奇 第 一 卷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第 二 卷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第 三 卷 权学士权认远乡姑白孺人白嫁亲生女 第 四 卷青楼市探人踪红花场假鬼闹 第 五 卷 襄敏公元宵失子十三郎五岁朝天 第 六 卷 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 第 七 卷 吕使君情媾宦家妻吴太守义配儒门女 第 八 卷 沈将仕三千买笑钱王朝议一夜迷魂阵 第 九 卷 莽儿郎惊散新莺燕龙香女认合玉蟾蜍 第 十 卷 赵五虎合计挑家衅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第十一卷 满少卿饥附饱扬焦文姬生仇死报 第十二卷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第十三卷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剡溪里旧鬼借新尸 第十四卷 赵县君乔送黄柑吴宣教干偿白镪 第十五卷 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掾居郎署 第十六卷 迟取券毛烈赖原钱失还魂牙僧索剩命 第十七卷 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第十八卷 甄监生浪吞秘药春花婢误泄风情 第十九卷 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 第二十卷 贾廉访赝行府牒商功父阴摄江巡 第二十一卷 许察院感梦擒僧王氏子因风获盗 第二十二卷 痴公子浪使嗓脾钱贤丈夫巧赚回头婿 第二十三卷 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 第二十四卷 庵内看恶鬼善神井中谭前因后果 第二十五卷 徐茶酒乘闹劫新人郑蕊珠鸣冤完旧案 第二十六卷 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生助师得令终 第二十七卷 伪汉裔夺妾山中假将军还姝江上 第二十八卷 程朝奉单遇无头妇王通判双雪不明冤 第二十九卷 赠芝麻识破假形撷草药巧谐真偶 第三 十 卷 瘗遗骸王玉英配夫偿聘金韩秀才赎子 第三十一卷 行孝子到底不简尸殉节妇留待双出柩 第三十二卷 张福娘一心贞守朱天锡万里符名 第三十三卷 杨抽马甘请杖富家郎浪受惊 第三十四卷 任君用恣乐深闺杨太尉戏宫馆客 第三十五卷 错调情贾母詈女误告状孙郎得妻 第三十六卷 王渔翁舍镜崇三宝白水僧盗物丧双生 第三十七卷 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 第三十八卷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第三十九卷 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 第四 十 卷 宋公明闹元宵杂剧 试读章节 第一卷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词云: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见在! 这首词乃宋朱希真所作,词寄《西江月》。单道着人生功名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前快活。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七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杆箭煮不熟饭锅。极至那疾呆懵董,生来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掘着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总来只听掌命司颠之倒之。所以吴彦高又有词云:“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僧庵亦有词云:“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使心机闲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苏东坡亦有词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这几位名人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总不如古语云:“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说话的,依你说来,不须能文善武。懒惰的,也只消天掉下前程,不须经商立业;败坏的,也只消天挣与家缘,却不把人间向上的心都冷了?看官有所不知,假如人家出了懒惰的人,也就是命中该贱;出了败坏的人,也就是命中该穷,此是常理。却又自有转眼贫富,出人意外,把眼前事分毫算不得准的哩! 且听说一人,乃是宋朝汴京人氏,姓金双名维厚,帮忙是经纪行中人,少不得朝晨起早,晚夕眠迟。睡醒来,千思想,万算计,拣有便宜的才做。后来家事挣得从容了,他想思想一个久远方法,手头用来用去的,只是那散碎银子。若是上两块头好银,便存着不动。约得百两,便成一大锭,把一综红线,结成一绦,系在锭腰,放在枕边,夜来摩弄一番,方才睡下。积了一生,整整熔成八锭,以后也就随来随去,再积不成百两,他也罢了。 金老生有四子。一日,是他七十寿旦,四子置酒上寿。金老见了四子,跻跻跄跄,心中喜欢,便对四子说道:“我告皇天覆庇,虽则劳碌一生,家事尽可度日。况我平日留心,有熔成八大锭银子,永不动用的,在我枕边。见将绒线做对儿结着,今将拣个好日子分与尔等,每人一对,做个镇家之宝。”四子喜谢,尽欢而散。是夜金老带些酒意,点灯上床,醉眼模糊,望去八个大锭,白晃晃排在枕边。摸了几摸,哈哈地笑了一声,睡下去了。睡未安稳,只听得床前有人行走脚步响,心疑有贼。又细昕看,恰像欲前不前相让一般。床着灯火微明,揭帐一看,只见八个大汉,身穿白衣,腰系红带,曲躬而前曰:“某等兄弟,天数定,宜在君家听令。今蒙我翁过爱,抬举成人,不烦役使,珍重多年,冥数将满。待翁归天后,再觅去向。今闻我翁目下将以我等分役诸郎君,我等与诸郎君辈原无前缘,故此先来告别,往某县某村王姓某者投托,后缘未尽,还可一面。”语毕,回身便走。金老不知何事,吃了一惊,翻下床,不及穿鞋,赤脚赶去。远远见八人出了房门。金老赶得性急,绊了房槛,扑的跌倒,飒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急起挑灯明亮,点照枕边,已不见了八个大锭。细思梦中所言,句句是实。叹了一口气,哽咽了一会道:“不信我苦积一世,却没分与儿子每受用,倒是别人家的?明明说有地方姓名,且慢慢跟寻下落则个。”一夜不睡,次早起来与儿子每说知,儿子中也有惊骇的,也有疑惑的。惊骇的道:“不该是我们手里东西,眼见得作怪。”疑惑的道:“老人家欢喜中说话有失,许了我们,回想转来,一时间就不割舍得分散了,造此鬼话,也不见得。”金老看见儿子们疑信不等,急急要验个实话。遂访至某县某村果有王姓某者。叩门进去,只见堂前灯烛荧煌,三牲福物,正在那里献神。金老便开口问道;“宅上有何事如此?”家人报知,请主人出来。主人王老见金老揖坐了,问其来因。金老道:“老汉有一疑事,特造上宅,来问消息。今见上宅正在此献神,必有所谓,敢乞明示。”王老道:“老拙偶因寒荆小恙,买卜先生道:‘移床即好。’昨寒荆病中,恍惚见八个白衣大汉,腰系红束,对寒荆道:‘我等本在金家,今在彼缘尽,来投身宅上。’言毕,俱钻入床下。寒荆惊出了一身冷汗,身体爽快了。及至移床,灰尘中得银八大锭,多用红绒系腰,不知是那时的。此皆神天福佑,故此买福物酬谢。今我丈来问,莫非晓得些来历么?”金老跌跌脚道:“此老汉一生所积,因前日也做了一梦,就不见了。梦中也道出老丈姓名居址的确,故得访寻到此。可见天数已定,老汉也无怨处。但只求取出一看,也完了老汉心事。”王老道:“容易。”笑嘻嘻的走进去,叫安童四人,托出四个盘来。每盘两锭,多是红绒系束,正是金家之物。金老看了,眼睁睁无计所奈,不觉扑簌簌掉卞泪来,抚摩一番道:“老汉直如此命薄,消受不得。”王老虽然叫安童仍旧拿了进去,心里见金老如此,老大不忍。另取三两零银封了,送与金老作别。金老道:“自家的东西尚无福,何须尊惠。”再三谦让,必不肯受。王老强纳在金老袖中,金老欲待摸出还了,一时摸个不着,面儿通红,又被王老央不过,只得作揖别了。直至家中。对儿子们一一把前事说了,大家叹息了一回。因言王老好处,临行送银三两,满袖摸遍,并不见有,只说路中掉了。却原来金老推逊时,王老往袖里乱塞,落在着外面一层袖中。袖有断线处,在王老家摸时,已在脱线处落出在门槛边了。客去扫门,仍旧是王老拾得。可见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不该是他的东西,不要说八百两,就是三两,也得不去;该是他的东西,不要说八百两,就是三两也推不出。原有的到无了,原无的到有了,并不由人计较。而今说一个人在实地上行,步步不着,极贫极苦的,却在渺渺茫茫做梦不到的去处,得了一主没头没脑钱财,变成巨富。从来稀有亘古新闻,有诗为证,诗曰: 分内功名匣里财,不关聪慧不关呆。 果然命是财官格,海外犹能送宝来。 话说国朝成化年间,苏州府长洲县阊门外有一人姓文名实,字若虚。生来心思慧巧,做着便能,学着便会。琴棋书画,吹弹歌舞,件件粗通。幼年间,曾有人相他有巨万之富,他亦自恃才能,不十分去营求生产。坐吃山空,将祖上遗下千金家事,看看消下来。以后晓得家业有限,看见别人经商图利的,时常获利几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却又百做百不着。 一日见人说北京扇子好卖,他便合了一个伙计,置办扇子起来。上等金面精巧的,先将礼物求了名人诗画,免不得是沈石田、文衡山、祝枝山拓了几笔,便直上两数银子。中等的自有一样乔人,一只手学写了这几家字画,也就哄得人过,将假当真的买了,他自家也兀自做得来的。下等的无金无字画,将就卖几十钱,也有对合利钱,是看得见的。拣个日子装了箱儿,到了北京。岂知北京那年自交夏来,日日淋雨不晴,并无一毫暑气,发市甚迟。交秋早凉,虽不见及时,幸喜天色却晴,有妆晃子弟要买把苏做的扇子,袖中笼着摇摆。来买时,开箱一看,只叫得苦。元来北京历诊,却在七八月。更加目前雨湿之气,斗着扇上胶墨之性,弄做了个合而言之,揭不开了。用力揭开,东粘一层,西缺一片,但是有字有画,值价钱者,一毫无用。止剩下等没字白扇,是不坏的,能值几何?将就卖了,做盘费回家,本钱一空,频年做事,大概如此。不但自己折本,但是搭他作伴,连伙计也弄坏了,故此人起作一个混名叫做“倒运汉”。不数年,把个家事干圆洁净了,连妻子也不曾娶得。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抹,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但只是嘴头子诌得来,会说会矣,朋友家喜欢他有趣,游耍去处,少他不得,也只好趁口,不是做家的。况且他是大模大样过来的,帮闲行里又不十分入得队。有怜他的,要荐他坐馆教学,又有诚实人家嫌他是个杂板令,高不凑低不就,打从帮闲的、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也就做鬼脸,把“倒运”两字笑他,不在话下。 一日,有几个走海泛货的邻近,做头的无非是张大、李二、赵甲、钱乙一班人,共四十余人,合了伙将行。他晓得了,自家思忖道:“一身落魄,生计皆无。便附了他们航海,看看海外风光,也不枉人生一世。况且他们定是不却我的,省得在家忧柴忧米,也是快活。”正计较间,恰好张大踱将来。元来这个张大名唤张乘运,专一做海外生意,眼里认得奇珍异宝,又且秉性爽慨,肯扶持好人,所以乡里起他一个混名叫张识货。文若虚见了,便把此意一一与他说了。张大道:“好,好。我们在海船里头,不耐烦寂寞。若得兄去,在船中说说笑笑,有甚难过的日T?我们众兄弟,料想多是喜欢的。只是一件,我们多有货物将去,兄并无所有,觉得空了一番往返,也可惜了。等我们大家计较,多少凑些出来,助你将就置些东西去也好。”文若虚便道:“多谢厚情,只怕没人如兄肯周全小弟。”张大道:“且说说看。”一竟自去了。 恰遇一个瞽目先生敲着报君知走将来,文若虚伸手顺袋里摸了一个钱,扯他一卦,问问财气看。先生道:“此卦非凡,有百十分财气,不是小可。”文若虚自想道:“我只要搭去海外耍耍,混过日子罢了,那里是我做得着的生意?要甚么赍助?就赍助得来,能有多少?便直恁地财爻动?这先生也是混帐。”只见张大气忿忿走来说道:“说着钱便无缘,这些人好笑,说道你去无不喜欢;说到助银,没一个则声。今我同两个好的弟兄,拼凑得一两银子在此,也办不成甚货。凭你买些果子船里吃罢。口食之类,是在我们身上。”若虚称谢不尽,接了银子。张大先行道:“快些收拾,就要开船了。”若虚道:“我没甚收拾,随后就来。”手中拿了银子,看了又笑,笑了又看道:“置得甚货么?”信步走去,只见满街箧篮内盛着卖的: 红如喷火,巨若悬星。皮未皲,尚有余酸;霜未降,不可多得。元殊苏井诸家树:亦非李氏千头奴。较广似日难兄,比福亦云具体。 P3-6 序言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短篇小说集的合称。它是明代第一部文人独力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也是继“三言”之后,创作成就和影响都较大的拟话本集予。作为明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品,“二拍”较之宋元话本有了很大进步,代表了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凌蒙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他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12岁入学,却一直科场不利,抑郁不得志,不得已而转向著述,直到55岁时授上海县丞,八年后因功升徐州通判。后因抗拒李自成的起义军,力疾呕血而死。他的著作除“二拍”外,另有《言诗异》、《诗逆》,以及戏曲《虬髯翁》、《北红拂》等20多种。 “二拍”中已不再有收录改编旧传话本之作,而是作者在冯梦龙的“三言”影响下,迎合“肆中人”的需要,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社会传闻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撰成于天启七年(1628),四十卷四十篇;《二刻拍案惊奇》是因前书印行后受到普遍欢迎,应书商之请续作,完成于崇祯五年(1632),同样为四十卷四十篇,但其中第二十三卷与《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三卷重复,书末第四十卷《宋公明闹元宵》是杂剧,非小说,因此“二拍”中小说仅七十八篇。 “二拍”题材非常广泛,但多半不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大都“去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初刻拍案惊奇·序》),主要从《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古籍中搜求编撰而成。作品面向人间,反映的是下层市民的生活、思想和情趣。从全书看,作牖主要写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爱情婚姻。这部分内容是作品的主流,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尽管作品中有少数篇目充斥着色情描写,但作者在写男女婚姻时,还是注意从“晴”的角度去描绘,肯定“情”对于人生的至高价值,是非曲直是非常明确的。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滴珠避羞惹羞》写女主人公外出受骗,做了一富户外室,案情大白后,其夫仍愿以其为妻,并不嫌弃她的失身;卷六《酒下酒赵尼媪迷花》中贾秀才之妻受尼姑诱骗被污后要寻死,贾秀才知道责任不在妻子身上,极力宽慰劝解妻子,并设计报了怨仇。这类篇章看重的是夫妻情分,体现了对妇女人格的尊重,明显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教条相背,而更具人道色彩和接近现代意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和卷三《权学士权认远乡姑》反映了妇女对婚姻的严肃态度;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则反映了妇女冲破封建道德束缚,开女子自择佳偶的新风。《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宣徽院仕女秋千会》歌颂了生死不渝的爱情,斥责了炎凉世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少卿饥附饱扬》斥责并惩罚了背信弃义的负心汉,对妇女的权利作出了肯定,两性关系上的平等意识表现得相当明确。总之,这类作品对传统道德观的冲击较“三言”更为直接。 第二,公案。这类作品占了全书的六分之一,也颇具特色,大多是揭露封建官府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恶船家计赚假尸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和卷四《青楼市探人踪》等反映了“官即盗”、“盗即官”的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阴险、狠毒。尤其是作者敢于把锋芒直指宋明理学,在《硬勘案大儒争闲气》中揭露了正流派理学家朱熹矫情伪善、挟私自用的行径,通过对照的写法,刻画了朱熹刻薄、阴险的嘴脸,把朱熹这位大儒描绘成十足的小人形象,使他的名声和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这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罕见的。这实是代表了晚明文人对作为官方学说的程朱理学的极大厌恶。“二拍”中写缙绅名流厚颜无耻、凶暴残忍、忘恩负义之类行径的故事特别多,也是基于相同的出发点。 第三,经商。在反映商人的经济活动和追求财富的人生观念方面,“二拍”较“三言”更为集中和具体。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均以欢快的文笔描述商人的奇遇,通过商人投机取巧追求金钱和对他们海外冒险理想的多方面描绘,突出了商业活动中的偶然因素和把握机会的重要,赞赏敢于冒险求财富的人生选择,准确地反映了明中叶后商业的发展、商人的迅速崛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在作者笔下,经商不但不低于科举,还要略胜一筹。这在重儒轻商、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是一种进步意识。这部分内容超出了“三言”,具有独创性。 综上所述,尽管“二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达到的思想高度与“三言”大同小异,人情世态、公案奇闻仍是作品的主要题材,但由于凌蒙初特殊的生活阅历,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李卓吾进步思想的影响,“二拍”的思想内容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传统陈腐观念的冲击与反抗、所表现的市民社会意识要比“三言”更为强烈。 “二拍”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得力处在于“借一事而构设意象,往往本事在原书中不过数十字,记叙旧闻,了无意趣。在小说则清谈娓娓,文逾数千。抒情写景,如在耳目。化神奇于臭腐,易阴惨为阳舒”(王古鲁:《(拍案惊奇)介绍》)。作品主题鲜明突出,故事情节曲折有味,引人人胜;人物描写典型生动,特别注重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刻画;表达上,文字繁简得当,语言流畅,大量运用活泼的口语。 此外,“二拍”特别值得注意之处,就是凌漾初对小说反对偏重传奇性的看法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作者批评当世小说:“失真之病,起于好奇。——知奇之为奇,而不知无奇之所以为奇。”也就是说,他的理想是写一种“无奇之奇”。“三言”中的小说,情节上运用巧合较多,而在描写具体人物性格、生活场景时,则多有平凡真实的成分,这已经是向“无奇”转化。“二拍”中的作品,虽未必能达到作者自己提出的标准,但其中写得好的,如《韩秀才乘乱聘娇妻》、《恶船家计赚假尸银》、《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等篇,非但没有神奇鬼怪或大奸大恶之类,而且也没有过于巧合的事件,情节的生动,主要靠巧妙的叙述手法。这就更向“无奇”的方向发展了。小说摆脱传奇性,这是艺术上的重要进步,因为这样就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更有利于对人性内涵的深入开掘。后世《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优秀作品,就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而获得更大成功的。由此可见“二拍”的艺术风格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的重要地位。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作品中一些谈神鬼迷信、轮回报应,宣扬陈腐的忠孝节义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