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1世纪--企业管理新趋势/企业组织理论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郑海航//徐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面对近二十年企业环境和企业本身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作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学究竞已出现和会出现哪些趋势性的发展变化?这不仅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大课题,更是千百万从事企业管理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时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书全面系统梳理了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企业知识管理和企业运营管理的演变,重点研究、总结、归纳了21世纪新环境下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企业知识管理和企业运营管理的发展新趋势及新的模式。

内容推荐

企业管理环境的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与网络化是21世纪新环境下的主要特征,本书全面系统梳理了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企业知识管理和企业运营管理的演变,重点研究、总结、归纳了21世纪新环境下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企业知识管理和企业运营管理的发展新趋势及新的模式。

目录

第一章 21世纪企业管理的新环境

 一、企业管理环境的市场化

(一)以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确立

(二)市场体系得到建立与完善,市场机制发挥着主要的

资源配置作用

(三)政府宏观调节体系基本形成

 二、企业管理环境的全球化

(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二)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

(三)中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全球性竞争的市场

三、企业管理环境的知识化、信息化与网络化

(一)企业管理环境的知识化

(二)企业管理环境的信息化与网络化 

第二章 21世纪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

 一、发展趋势一:企业权益主体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

(一)人力资本提出产权要求

(二)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出现

 二、发展趋势二:企业战略从竞争走向竞合,从突出企业环境、产业的战略走向强调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战略

(一)企业战略从竞争向竞合的变化趋势

(二)从突出企业环境、产业的战略向强调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战略的转化趋势

 三、发展趋势三:企业组织的再造及走向扁平化、虚拟化、

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组织再造的发展趋势

(二)扁平化、虚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四、发展趋势四: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走向以知识为本

 五、发展趋势五:经营管理方式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

(一)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打破时空界限必不可少的经营手段

(二)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客户关系管理(CRM)发展趋势

(三)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灵捷制造的发展趋势 

(四)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企业治理结构的发展新趋势

 一、企业治理结构模式与比较

(一)股东控制型

(二)经理控制型

(三)员工控制型 

(四)共同控制型 

 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理论

(一)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理论

(二)代理理论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

三,新环境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一)企业治理结构发展的新趋势

(二)新环境中治理结构的展望——适应性治理 

第四章 企业战略的发展新趋势

 一、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

(一)企业战略思想的萌芽阶段 

(二)企业战略理论的系统形成阶段

 二、企业战略的发展新趋势

(一)企业战略理念的新发展

(二)建立在企业间关系上的战略形式 

(三)企业总体战略的新发展

(四)企业经营战略的新发展

第五章 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发展新趋势

 一、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理论

(一)早期的管理组织思想

(二)古典管理组织理论

(三)行为科学的管理组织理论

(四)系统和权变观中的管理组织理论

(五)新组织结构学派的管理组织理论

(六)20世纪90年代的流程再造理论

 二、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模式与比较

(一)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模式

(二)科层式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与评价

 三、新环境下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一)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发展新趋势

(二)内部网络结构

 四、企业问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一)企业间组织的产生:企业与市场的结合

(二)企业间组织产生的理论解释

(三)企业间组织结构

 五、企业问组织典型分析——虚拟组织

(一)虚拟组织的界定一

(二)虚拟组织的核心特征

(三)虚拟组织的运行

(四)企业的虚拟化过程

第六章 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新趋势

 一、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第一阶段:早期知识管理的活动和实践阶段

(20世纪50年代之前)

(二)第二阶段:知识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期) 

(三)第三阶段:系统知识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

 二、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架构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

(二)企业知识管理产生的必然性

(三)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四)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

(五)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

(六)知识管理发展展望

 三、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

(一)开展知识管理的必备条件

(二)知识管理指导原则

(三)知识管理流程

(四)K公司知识管理(KM)的实践

第七章 企业运营管理的发展新趋势

 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的挑战

(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

(二)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则

(三)网络经济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挑战

 二、全方位运营管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一)传统运营管理的概念

(二)全方位运营管理体系的内涵

 三、互联网下的供应链管理新趋势

(一)理论发展新趋势

(二)电子化供应链模型

 四、互联网下营销管理新趋势

(一)营销理念的变革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

(三)网络互动市场营销

 五、互联网下的生产制造管理

(一)生产制造模式的演变

(二)企业资源计划与供应链系统ERP/SCM

(三)灵捷制造模式

 六、互联网下的研究与开发新趋势

(一)并行工程(CE,Concurrent Engineering)  

(二)全方位网络合作开发

(三)以PDM/CPC管理技术为核心的全方位网络合作开发体系

(四)网络化虚拟研究开发过程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信息技术的革命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猛兴起的计算机行业。1946年电子计算机发明,在此之后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掀起了一场微电子技术革命,计算机的速度与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计算机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已遍及世界各国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科学技术及经济活动的基本技术工具。信息技术带动了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工业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的自动化制造的工程技术正在迅速替代人工操作,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缩短工程和制造时间。所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所有技术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高技术领域的先导,是促进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大型计算机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及高性能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与快速传输直接提供了软硬件的支持。互联网络发展初期,随着用户对使用公共数据和电子通信的需求增长,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开始从单机向互相联结的工作站转移。这样,互联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发展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将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家庭等各个领域的不同的信息资源通过通信网络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以文字、图形、语言等形式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形成了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

在国际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也迅速发展起来。它是一个将主系统和各个服务器相联结,联结企业内部计算机,共同使用或阅取资料的网络管理系统,内部局域网的使用者一般只限于企业的成员、客户、商业伙伴,这些使用者有了网址以及特定的进入许可后,便可进入有关网页获得企业的信息;同时,用户彼此间可互通电子邮件,可以使用远程终端的打印机和其他外围设备,使用公用数据库和外部数据库等信息服务,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当前,国际互联网继续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增长,世界各国的主机数量从2000年7月的O.82亿台增长到2001年7月的1.12亿台,到2001年7月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每千人拥有101台主机,美国平均272台,欧洲平均53台。到1999年年底,网民至少有4970万人,日本和韩国接近1100万人,德国、英国分别达到900万人和740万人。

截止到2006年,全球网民数量将近10亿人,但全球人口总数已突破65亿人,网民人数接近总人口的1/6,可以预见,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新的10年里网民数量仍将以每年不低于5%的速度增长。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网民构成的极大丰富,势必带动网民个人应用和个性化需求大大扩展,催生更多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商业模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1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2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910万人,比一年前增长了254.O万人,增长率为75%;并首次超过日本,在目前公开的世界网民总数中约占9%,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根据CNNIC,引次报告的统计结果,与去年同期相比,各项主要指标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截至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083万台,年增长率达到66.1%;CN域名达到8500多个,年增长率达到41%;网站数量达到37.1万个,年增长率为34.1%;国际出口带宽为9380M。按地域来看,北京地区的网民数量占全国网民总数的6.6%,位居第四;但网站总数达到75066个,占全国网站总数的20.2%,居于首位。

最近(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1.62亿人,仅次于美国2.11亿人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与2006年年末相比,我国半年新增网民2500万人,相当于半年内,每1分钟就新增接近100个网民,可见,我国网民数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总之,企业管理环境的市场化、全球化以及知识化、信息化与网络化成为企业的管理活动的大的环境背景条件,进入21世纪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其管理环境变化是紧密相关的,而要整体上把握企业管理的发展规律必须全面地了解这一时代背景。

P13-15

序言

人们常说,当今的世界什么都在变,如果说一定要找到唯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经济的初露端倪,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层出不穷,接踵而来。

科技革命,环境变化,必然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变革,从而也必然要求企业管理相应的发展和变革。纵观企业管理史,就是一个管理不断发展的历史。且不讲泰罗之前,管理是由古典的经验式管理发展到泰罗制的科学管理,就是在泰罗之后的100多年,企业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也从把人看成“经济人”的科学管理,发展到把人当做“社会人”的行为科学,又发展到定量化的管理科学和市场化的经营科学。

面对近二十年企业环境和企业本身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作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学究竞已出现和会出现哪些趋势性的发展变化?这不仅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大课题,更是千百万从事企业管理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时刻面对的重要问题。由我设计并获批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1世纪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研究”的宗旨也正在于此。

课题获批后,我和我的博士团队中对此已有学术积累的几位博士共同组成了一个精干的课题组,其主要成员是:郑海航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徐炜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系主任)、付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讲师)、高静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正信嘉和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由郑海航教授总的负责,提出总体设计;由徐炜博士承担了大部分章节的研究和撰写;付彦博士主要承担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撰写;高静波博士主要承担了运营管理的研究和撰写。另外,邓艳芳硕士围绕虚拟组织研究,刘峰硕士就知识管理的公司案例提供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后由郑海航和徐炜对全书进行总纂和定稿。

对于当今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我们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成果尚是初步的,定有很多不周不当之处,恳请诸位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郑海航

2007年10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