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业者笔记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李书文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杨传志说也有主意有办法,宁高宁说他充满激情,有股坚韧不拔的劲,马云说他欣赏他的智慧和为人,史玉柱说他未来几年会更精彩,牛根生含泪看他的活动,朱新礼说他个人能力极为突出,林正刚说他是天才销售员……

独家揭密《赢在中国》台前幕后,芸芸选手脱颖而出勇摘桂冠之路!

本书由史玉柱、朱新礼联袂推荐,汇集了作者创业三年多的所思所想,你说它是管理散文也好,管理杂文也好,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有所感悟,他觉得就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这件事情的意义远远大于他告诉我们如何在一场比赛中晋级。

内容推荐

《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全新打造的大型选拔活动,是2006年中国空前的寻找创业英雄的“造星”事件,更是一个让具备商业潜能的英才横空出世的平台。

活动坚守“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因此《赢在中国》让人人机会均等——年龄、学历、性别、籍贯,都不是你被选中的必要条件,只要你拥有创业激情和商业才干,你就有机会成功。

本书是第二赛季冠军李书文多年来创业的心得体会,是一篇篇独立的文章,内容非常丰富,像给朋友们和同事谈话,读起来一点不枯燥,并且很真实,可以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和对企业对创业的认识。

目录

认识李书文  朱新礼

别太在乎别人说什么  史玉柱

一、先人后事

1.坏经理

2.好经理

3.每一个人

4.千里马说

5.新人招聘

6.彼得·圣吉

7.员工管理

8.无奈分手

9.诚信做人

10.拓展识人

11.女总经理

12.一将难求

13.PK式招聘(一)

14.PK式招聘(二)

15.PK的实质

16.我只管人

二、创业心经

1.简单至上

2.数字管理

3.有效考评

4.成事在天

5.毋忘在莒

6.跑马圈地

7.学习的哥

8.思路出路

9.年终奖金

10.公司战略

11.拥抱变革

12.商业人生

13.项目公司

14.资本力量

15.甲方乙方

16.创业三问

17.埋头苦干

18.现金为于

19.工作冲突

20.中润方圆

21.理想何物

22.七月流火

23.教练成本

24.世界杯

25.客户满意

26.找出差距

27.小土鸡蛋

28.业绩导向

29.中润年会

30.开年大干

31.何去何从

32.普洱茶道

33.西湖论剑

34.战略思维

35.领导引力

三、公司文化

1.企业文化

2.中润文化

3.价值驱动

4.中润会所

5.留言回复

6.何谓激情

7.中润夜大

8.中润OFFICE

9.全力以赴

四、营销为王

1.千万订单

2.何为销售

3.销售什么

4.销售何难

5.逆风飞扬

6.谁来埋单

7.销售态度

8.简单至上

9.销售真经

五、赢在中国

1.赢在中国

2.西南第一

3.商业实战(一)

4.商业实战(二)

5.商业实战(三)

6.商业实战(四)

7.商业实战(五)

8.商业实战(六)

六、激情岁月

1.春节大假

2.老家过节

3.《赢在中国》的价值观

4.又做愤青

5.沉默是金

6.以人为镜

7.有趣人生

8.一年之季

9.春城之雪

10.搞掂自己

11.隐秘人性

12.肥胖之痒

13.天凉好个秋

14.馄饨经济

15.铭能老师

16.成都凉爽

17.乡情浓酒

18.惬意之旅

19.鸵鸟理论

20.幸福的猪

21.装起来太累

22.料峭春寒

23.醉鞭美人

24.雨夜静思

25.逝者如斯

26.春在哪里

27.得重庆者

28.为何减肥

29.这是宿命

30.天涯浪子

31.相忘江湖

32.生命在旅行中

33.西湖与诗

34.大上海滩

35.你喝茶吗

36.何谓朋友

37.可爱网管

38.(《孔雀》观后

39.性情中人

40.送别吾友

41.天下无贼

42.再读董桥

43.麻辣火锅

44.白兔之死

45.激情重庆

46.高人对话

47.为什么写

48.土豆丝悟

49.戒了没有

50.谁比谁傻

51.我的咖啡

52.翠湖边上

53.三四之悟

54.书文感语(一)

55.书文感语(二)

56.书文感语(三)

七、燕园学语

1.燕园的雪

2.北大录取

3.开学典礼

4.204宿舍

5.师厉以宁

6.上铺兄弟

7.马蔚华

8.评李博士

9.21条军规

10.EMBA之一

11.EMBA之二

12.EMBA之三

13.EMBA之四

14.EMBA之五

15.EMBA之六

16.EMBA之七

17.激情岁月

18.笑扪王柱

19.王柱扪我

20.再扪王柱

21.燕园新得

22.再别燕园

八、商战小说

1.五味杂陈(一)

2.五味杂陈(二)

3.五味杂陈(三)

4.五味杂陈(四)

5.五味杂陈(五)

6.五味杂陈(六)

7.五味杂陈(七)

8.五味杂陈(八)

9.五味杂陈(九)

10.五味杂陈(十)

11.五味杂陈(十一)

后记  李书文

试读章节

6.何谓激情

我很痛心疾首地发现,“激情”一词已被用滥了。

君不见,激情已经成为没有其他核心竞争力的人的专利了,尤其这一词被一些成功人士所无意渲染后,更成为一些并不理解此一词之真正含义的借口了!我常常看到这样的对话场面,请问先生你的优势或者特长或者资源是?被问者紧握着类似直勾拳的手势斩钉截铁地说,俺有激情。

激情是什么?是对人生的美好憧憬、成功的无限渴望、生活的高度热爱、周遭的无比热情;

激情是什么?是掠夺式地学习、是一日三省吾身的思考、是不折不扣地身体力行;

激情是什么?是大男人的仗义侠胆、是真丈夫的悲悯情怀、是儿女情长的千古柔肠、是百转千回的内心世界;

激情是什么?是壮志凌云的抱负、是脚踏实地的进取、是不轻言放弃的豪情、是不巧取豪夺的阳谋;

激情是什么?是外表的冷漠内心的火、是感性的想理性的做、是对外的刚勇方毅,对内的圆通柔忍;

激情不是什么?不是空发的感慨、不是虚张的声势、不是盲目的行动、不是不加思考的蛮干;

激情不是什么?不是紧握的拳头、不是夸张的手势、不是哗众取宠、不是高谈阔论、不是信口开河、不是浅尝辄止;

激情不是什么?不是噱头、不是浅薄、不是借口、不是……

说了这么多“激情”是什么不是什么,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片面理解。我也经常做主考官面试各类人员,当他们自我评价自己是“诚信”的是“激情”的是“学习力很强”的是有“人格魄力”的等等这类词时,我都会特别小心,经常挂在嘴边的也许正是他们所缺少的。我知道真正具备这些的人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被我们感受得到。

说这些,其实我是特别希望人人都拥有激情,激情无处不在。

7.中润夜大

最近似乎很忙,网站长时间未做更新,害得一些关注的朋友痒痒,于是发短信威胁如果再不做更新,或撤掉链接或不再日日惯性登陆。要写的东西很多,能写的东西也很多,就是缺少一个小时的安静时间。有时,刚开个头,不是电话咆哮而来,就是短信不约而至,或者是财务部的同事抱来一堆单据、发票签字报销,他们的事情都比我的文章紧急、重要,只有停下,等到再回来时,不是思考断了,便是心情没了,关了电脑,不做保存。

前天晚上“中润夜大”开张。所谓夜大,就是夜晚组织大家学习,不设门槛,也不发毕业证,因为人少,所以基本上是强行,并且拒绝请假,可见学习型组织首先需要制度保障,如果中润有一天员工人数几千上万,就应该由强制变为自觉,孔老夫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说的是学习是很好玩的事情。

第一次课是日前比较风靡的“行动学习”,所谓行动学习就是引导大家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反思和修正,是每一个个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大家提公司的毛病,并且是总经理不在场的情况下。不到两个小时,三个小组共提出了200多个公司存在的毛病,从卫生问没纸、李总太胖、公司没职工食堂、垃圾桶档次低到公司缺失人文关怀、决策不民主、薪酬制度不合理等等,以致大会议室的四面墙上贴得密密麻麻。

那天晚上培训结束后已是晚上十一点多,回到房间,叉冷又饿,想到刚才的200多个问题,不仅悲从中来,竞一时恍惚。自创业以来,不是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也算殚精竭虑、耗尽心血。多少不眠之夜,多少悲欢离合。弹指一挥间,两年过去了,不仅换来了公司由无到有,由小到大,而且换来了200多个指责和问题。如此思绪翻飞,如电影一般,直到次日凌晨七点半铃声响起,才知又是一夜未合眼。想来想去,直觉得同事们的200多个问题像是200多个关脸越发显得可爱。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大家是对公司有感情,如果心死了谁还有这份心思提那提那,拍屁股走人一走了之,岂不是更干净更彻底!作为一司之长,若没有这点心胸,那还指望有什么更大更快的发展,想到此,竟觉得昨夜的落寞又是何等的矫情,不禁哑然失笑!

于是让总经办的同事把这些问题仍然挂在会议室里,并且归类到某个部门,是哪个部门的问题哪个部门限期整改,决不含糊,凡是总经理的问题同样对待。当即决定把我的宿舍改成职工食堂,专门请来厨师,每餐不能少于六菜一汤,每位员工只需交纳三元钱伙食费,其他全由公司补贴……轰轰烈烈的公司整风运动由此掀开。第二日,一个很重要的客户到公司参观,当把客户接到会议室坐下时,才发现贴满的200多个问题未来得及拆下,心想这下完了,让客户发现我们公司存在这么多问题,谁敢和我们打交道,没想到我们的这个客户总经理仔细认真地看了一遍,握着我的手说,你们是一家敢于直视自己缺陷的公司,了不起,和你们打交道,心里踏实。没想到,意外的收获,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

找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原来一直强调信任其实只有信任远远不够,价值观的一致总仃人觉得是虚的,可到最后比的仍只有价值观。

近期书胥的少了,每天读三万字的自我要求未全部兑现,坚持读两报两刊,《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哈佛商业评论》、《21世纪商业评论》,这两报两刊读后基本不用再读其他资讯。书看了赖声川的《创意学》,直觉得是大作,创意竞也说得如此清楚,可见非等闲之辈。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觉得她是读孔子读出滋味了,书读到这个程度不容易。博客现在常上北大醉侠孔庆东的“东博书院”,醉侠名不虚传,我看好定能成为以后的腕中老大,这句话我常引用来吓唬我们的敌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初犯我,我让三分。人再犯我,我回一针。人恒犯我,斩草除根。”

陈丹青的博客依旧大资,《鲁迅祭——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纪念》是我近期看到的有关鲁迅文章的上品,他的语言风格越发接近董桥,都是文字语言方面的贵族。

P126-128

序言

别太在乎别人说什么

李书文写了两本书,想让我做个序,最近又特别忙,抽时间把内容看完确实有困难,可书文坚持让我写,我只好就我个人的观察和感受谈一下。

认识书文是在“赢在中国”的赛场上,36晋10的第一场比赛是他参加的那个组,大块头,充满激情,从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中看得出书文受过系统的商业训练和商业实践,我潜意识中感觉到他是一个将来有可能创业成功的人。果不出所料,比赛中他一直走到最后,拿了冠军。在为他高兴和祝贺的同时,我也在此提醒他,别骄傲,赛场上的状元未必能经营好一家公司,而在现实的商业竞争中拿到状元才是有价值的。

“赢在中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节目,选手们的言行、其他呼委的精彩论述,给全国创业者能带来很深刻的启示。书文以自己参赛的全部经历写成一本书,深度分析和回顾了在比赛中所涉及的商业中的各种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了回答,我觉得对那些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相信能从此书中受益。

“创业者笔记”是书文多年来创业的心得体会,是一篇篇独立的文章,内容非常丰富,像给朋友们和同事谈话,读起来一点不枯燥,并且很真实,可以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和对企业对创业的认识。相信对读者也会大有裨益。

书文是一个极具个性和有魄力的人。这样的人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有可能大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关键是设计好风险预警机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争论和声音,别太在乎别人说什么,关键是自己想好了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拼,相信有一天必定会成功。

史玉柱

2007年12月

后记

央视第三季“赢在中国”进行的如火如荼,期间经常接到有选手的电话,向我如何不断晋级以至于最后夺冠云云。这样的问话常常让我不知所措,我一方面祝福他们,一方面想真心对他们说,这只是一场比赛,不管结果输赢真的不说明任何问题。尽可能快地忘记镁光灯,镜头和各种光鲜场面,尽快地回到残酷的商业现实中来,回到艰难的创业中来才是根本。电就是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有与他们分享我创业三年多来的苦与乐,伤与痛,思与行,成与败……这才有了要出版这本书的念头。

这本书汇集了我创业三年多的所思所想,你说它是管理散文也好,管理杂文也好,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我觉得就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这件事情的意义远远大于我告诉他们如何在一场比赛中晋级!

这本书也真实再现了我们在创业中所经历的全部,虽然书中文章各自成篇,但也是互相连贯的。有的是我们的一个会议记录,有的是我与同事们的一个谈话,有的是我们发出的一个通知或者动员报告,有的是一个读书心得,有的是对某件事情的评论,有的干脆就是一个牢骚,不一而足,它的价值也在于它的真实。

我还必须要说的是,这是多年来形成的一个集子,有的局限于当时的环境,有的局限于当时的认识,有的局限于我们所处的行业,有的局限于我们所做事情的阶段……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或误区或偏见,我只有拜托读者不要太较真罢了。

读书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提高,或者仅仅只是阅读时的片刻宁静,掩卷一笑,一叹,一悟……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能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开来,读书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至于阅读属于生活范畴或是工作,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去计较,多多阅读,开卷有益,正如我的这本书,你不妨放到床头,想起来的时候随机读上一篇,仍然不失为一种乐趣。

李书文

2007年12月19日

于成都东湖公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