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玄妙精微,一部《道德经》开启了国人几千年的智慧,它像一口深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愿意走近它,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汲取一杯清泉。道家思想是一种系统论,如果说今天众多的管理学说是讲“管理之术”的话,那么道家管理思想则是“管理之道”,只有对它进行系统地把握,才能领会它的精神实质,进而有效地去实践它。
让我们走近道家,去认识老子、庄子,体味他们的管理智慧。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管理艺术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进入了庄子所说的“无所恃”的自由境界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道家的管理之道/中国文化与管理智慧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张与弛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道家思想玄妙精微,一部《道德经》开启了国人几千年的智慧,它像一口深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愿意走近它,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汲取一杯清泉。道家思想是一种系统论,如果说今天众多的管理学说是讲“管理之术”的话,那么道家管理思想则是“管理之道”,只有对它进行系统地把握,才能领会它的精神实质,进而有效地去实践它。 让我们走近道家,去认识老子、庄子,体味他们的管理智慧。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管理艺术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进入了庄子所说的“无所恃”的自由境界了。 内容推荐 现代管理学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而道家的智慧却是将管理引入新境界的“大道”。本书告诉你,道家的智慧不是可以即学即用的工具,而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方向的指引。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重新认识老子道家的管理思想,对探讨现代管理科学极有必要。因为道家管理是“无极”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目录 第一章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人胜己之道 1.好领导的形象:“呆若木鸡” 2.领导分四等,你是哪一等 3.奸诈诡谲:领导的戒律 4.成功领导的七种品质 5.领导分三种:上士、中士、下士 6.运用权力需要技巧 7.冷静是成功领导者共有的特征 8.圣人之道不在智巧,而在愚拙 9.如何树立权威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二章 牧马童·助产士——助人助己之道 1.能见小,才叫高明 2.见微知著,最上等的智慧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考察人才的九种方法 5.“没有缺点”就是最大的缺点 6.给自己安一根“避雷针” 7.通过盟约而不是契约来留住人心 8.不妨懂一点“糊涂学” 9.“小人物”也很重要 10.牧马与管人 11.“70分的人才已足够” 12.奖励沉默而有效率的行为 13.帮助下属取得成功,领导者也就成功了 14.没有不可用之人 15.零成本的买心术 16.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顺其自然之道 1.“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 2.天下事必作于易 3.治人事天,节俭为怀 4.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益处 5.残缺也是一种美 6.简单就是美 7.懂一点损益之道 8.渐进式管理 9.物壮则老,自然之道 10.反向行动之道 第四章 无为而无不为——有为无为之道 1.不可越俎代庖 2.君逸臣劳,自然之道 3.君无为,臣有为 4.凡事从大处着眼 5.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6.大智慧高于小聪明 7.给下属一个宽松的环境 8.依赖有卓越才能的属下 9.适度让人以利 10.无为则无不为 第五章 操纵德刑二柄——宽严相济之道 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宽严都要适度 3.不可过于苛察 4.善用奖励这根胡萝卜 5.以大德不以小惠 6.给对手留有余地 7.容忍别人的过失 8.恩德与仇恨不能分得太清 第六章 材与不材之间——进退屈伸之道 1.柔则生,刚则死 2.弯曲的东西容易保全 3.功劳归于上司 4.学会忍耐,就会变得强大起来 5.最柔弱的,才是最坚强的 6.无形之力胜过有形之力 7.慎终如始,就不会有失败 8.留有一点缺憾 9.贪得越多,丧失得也越多 10.学会放弃权利 11.靠山者,山崩而人亡 12.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13.发挥“随缘”之道 14.随时调整自己的处世策略 15.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 16.贪恋权势的下场 第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变应变之道 1.像水一样应物赋形 2.通达事理的人必然明于权变 3.回避是为了更好的出击 4.既然错了,不妨将错就错 5.聪明的领导者斗智而不斗勇 6.耐心等待,总能找到办法 7.用兵不排除诈术 第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匿弱求生之道 1.不敢为天下先,才能最终占先 2.炫耀自己,是一种浅薄的表现 3.想要伸直,必须先弯曲下来 4.在事物未有兆头前早作谋划 5.表现得弱小,就不易遭到伤害 6.及早做抽身的准备 7.心机要像深潭一样深沉 8.惟有不争,才没人和你争锋 9.不善的人也去善待他 10.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 11.少说话,益处多多 12.勿逞口舌之快 13.以言取祸,非智者所为 14.想要得到它,就先舍弃它 15.在藏心的过程中等待机遇 16.善于守弱,才能真正强大 试读章节 1.好领导的形象:“呆若木鸡” 在一般人的眼中,领导者的形象往往是威严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或者是张扬的、耀武扬威的,可是,在道家的眼里,成功的领导者却是静寂恬淡的。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们善于以静制动,以不争而取天下。 庄子“呆若木鸡”的寓言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治子的人,以训练斗鸡而闻名,他奉国王的命令训练一只鸡。很快,10天过去了,国王问他;“斗鸡怎么样了?可以参加比赛了吗?” 纪治子回答说:“还不行,这只鸡自傲而任性使气。” 过了10天,国王又问:“现在,斗鸡应该可以了吗?” 纪治子回答说:“还不行,它还容易激动,稍有动静它就会盲目行动。” 又是10天过去了,国王又问,纪治子回答道:“还是不行,它一见对手就怒气冲天,气呼呼的,仍然不能平心静气地参加比赛。” 又过了10天,纪治子说道:“差不多了,虽然它见到有斗鸡在其前面呜叫示威,却能冷静下来,看它就像是木鸡似的,现在,它的精神已经达到了理想的境界。别的鸡看到它没有敢于应战的,一见它的神气就纷纷逃跑了,它完全可以参加比赛了。” 这只“呆若木鸡”的鸡果然威猛无敌。 人们常用“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头脑呆板、反应迟钝,“呆若木鸡”并不是让领导者一个劲儿地保持着呆呆的姿态,如果那样,不是成了白痴了吗?又如何能达到管理的理想境界呢? 但是这个寓言中的“呆若木鸡”却不是贬意,相反,是一种赞美。在庄子看来,真正威猛有力、善于竞争的领导者的心理必然要训练得像这只“木鸡”一样达到一个完善的境界:自己要保持冷静、恬淡,不急于表现自己的本领,不表现得盛气凌人,不表现得自高自大,不表现得见了对手就气急败坏,应带着一颗平常心参与竞争,在冷静之中,才能准确地发现对手的弱点,及时抓住时机,将竞争对手打败。 历史上也只有很少的几位智者玩味出了其中的道理,并正确地运用到管理的实际中去,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汉朝著名丞相陈平就是这样一位智者。 陈平从小喜欢道家的管理哲学,后来跟随刘邦打天下,担任刘邦的作战参谋,是曾经六出奇计使刘邦六次摆脱生死劫的智谋之土。随后,在吕后专政时期,他又成功地运用韬光养晦之术,在政治旋涡中游刃有余,并在铲除吕氏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接着,他又在汉文帝时代继续作为丞相处理国事,将智谋进一步深藏于内,越来越变为一个像木鸡一样的静寂恬淡型领导者。《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了一则故事,很能体现陈平的领导风格和艺术。 汉文帝有一次上朝即问丞相陈平:“天下一年共处决多少犯人?天下一年收入、支出多少钱币、谷物?” 陈平不动声色地答道:“有主管官员,可以去问他们。” 皇帝不解地问:“谁是主管官员?” “陛下若问处决犯人之事,就问廷尉(主管刑罚的最高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若问钱谷之事,就问治粟内吏(主管农业的最高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 皇帝不免生气地说:“如果这些事务各有主管官员处理,那么您又主管些什么事呢?” 陈平从容笑道:“主管群臣。陛下不知在下天性愚顽,让我担任宰相之职。宰相的职责是,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应四时,下育万物,生生不息,对外镇抚四方诸侯,对内亲近安定百姓,使各级官员各任其职。” 汉文帝听了陈平的话,不仅没有责怪,还很赞赏他的说法。 陈平的领导艺术的实质在于,领导者应当从大处高处着眼,放眼全局,宏观控制,摆正自己与部下的关系,使每个人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这就是高层领导者的职能。 这种静寂恬淡型领导者的胸中也要装着全局,在人们不觉察的时间和地方,无微不至地处理很多事务,指导和激励部下各尽其职,好像是潜在水下的水手,表面上风平浪静,而水面之下却不停地行动。人们从表面上看,这样的领导就像一只呆呆地静坐着的“木鸡”。 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没有一种领导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样的静寂恬淡型领导风格也只是在一定前提下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社会安定,机构完备,下属中已网罗了丰富的人才。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才能采取庄周所倡导的“木鸡式”领导风格。陈平所处的时代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如果在纷纭乱世,或是组织机构不完备,或是下属中没有可依赖的人才,这样的“静寂”和“恬淡”就会招来瘫痪和混乱。 如果一个企业家领导的是一个人才基础单薄的中小企业,也不能采用这样的领导模式。因为即使是中小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也要身先士卒,亲自来检查核对。组织规模小了,运转得如何,最高领导者实际上也可以做到一览无余,鞭长所及,无不为也。 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分寸要把握得十分恰当,才能产生最佳的管理效果。但是庄子的“木鸡理论”显然有它一定的实践价值,尤其对那些高层管理者而言。 P3-5 序言 道家思想玄妙精微,一部《道德经》开启了国人几千年的智慧,它像一口深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愿意走近它,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汲取一杯清泉。首先,道家的学说是治世之说,它本来就是写给治国者看的。对今天的领导者来说,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其次,道家思想是一种系统论,如果说今天众多的管理学说是讲“管理之术”的话,那么道家管理思想则是“管理之道”,只有对它进行系统地把握,才能领会它的精神实质,进而有效地去实践它。 第一,道家首先强调管理的“修身”,也就是自我管理。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有道”,才能识“大道”,进而掌握管理的“大道”。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道家看来,领导者自身品质对一个组织的兴衰存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二,道家提出了管理的基本原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提倡的“道”,也就是万事万物自身的规律,也就是说,领导艺术也要符合自然之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保持和谐,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道法自然”是道家管理的一个总纲。 第三,在管理方法上,道家提倡“无为”。“无为”并非什么也不做,它的精神实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违背客观规律、自然之道的“为”,确实不如不为。如有些企业看上去非常有“为”,甚至为争名夺利不择手段,搞假冒伪劣,搞虚报浮夸,欺骗上级,最终造成人格堕落,企业下滑甚至倒闭。相反,有的企业不浮躁,不盲动,扎扎实实苦练内功,最终却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无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所谓的“上有为,下无为”,这一点与现代管理思想也是相通的。也就是说,管理者要搞好决策,腾出精力抓大事、要事,并有效地授权于下属,让他们来做好具体工作。 “无为”管理思想在古今中外的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富有成效的验证。如汉朝初年“无为而治”的黄老政治,唐初的“贞观之治”。在企业中,“无为”管理也被成功地加以运用,如美国贝尔实验室以“无为”思想指导科研,收获颇丰,国内也有这方面的成功例证。 第四,道家非常讲求管理的艺术,在这方面主要体现为“不争”和“守柔”的智慧,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的不争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去争,把“不争”作为“争”的一种策略和手段,达到最大的“争”。老子又说:“天下之至柔,驰聘于天下之至坚。”道家强调在管理上,管理者要将自己处于柔弱的位置,充分发掘潜力,扬长避短,后发制人,从而无往不胜,这也是一种高超的管理智慧。 道家管理思想并非是一些大道理,比方说,对于领导艺术的方方面面,老子就有些具体的阐述,有它的可操作性,比如讲到管理者的七种品质,老子说过这样的话:“居善地,从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善地”就是指管理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搞好上下级关系;“从善渊”就是指心思要博大深沉;“与善仁”就是要将自己的需要与下属保持一致;“言善信”就是管理者要讲诚信;“正善治”就是指管理者要正人正己;“事善能”就是指要善于任用有才能的下属办事;“动善时”就是要应时而动,抓住机遇等等,这就是非常具体的管理艺术了。 让我们走近道家,去认识老子、庄子,体味他们的管理智慧。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管理艺术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进入了庄子所说的“无所恃”的自由境界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