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领导与智商情商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曾国平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节目的书面表现形式。由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国平讲授。通过本书,你将了解智商和情商这两个天平上的砝码在领导人身上是如何保持平衡的道理。

内容推荐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聪明的人会发挥自己的优点,回避自己的缺点,智商与情商的高低就同人身上的优缺点一样,也能受到人们自身的控制,而一些名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找到自己的缺点,利用了自己的优点,我们能做到吗?

智商、情商不是一对矛盾体,成功的人,他们身上具有很多相同的特质,智商、情商很听话地为他们服务。这两个天平上的砝码在成功的人身上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呢?重庆大学曾国平教授,走进《百家讲坛》,带你走向成功的阶梯,看智商情商如何在领导艺术上手拉手。

目录

第一篇 掀起智商情商盖头来

 一、撩起面纱见智商

(一)智商容貌

(二)智力衡量

(三)智力体系

(四)智力差异

(五)智商开发

 二、让我看看情商脸

(一)“情”为何物

(二)情商的容貌

(三)情商的核心

(四)情商的体现

(五)情商的能力

 三、智商情商手拉手

(一)智商情商,关系密切

(二)智商情商,相互补充

(三)智商情商,相互促进

(四)智商情商,相互影响

(五)智商情商,相互结合

第二篇 领导:方法艺术与大智大情

 一、领导:认识、认知、认清

(一)领导与领导者

(二)领导与管理

(三)领导与领导力

 二、领导:方法、技巧、艺甫

(一)方法与领导方法

(二)艺术与领导艺术

第三篇 领导:内外结合与大智大情

 一、聚焦领导大智大情

(一)焦点在部下成功

(二)焦点在领导影响力

 二、内在素质形成影响力

(一)素质认知

(二)素质特点

(三)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四)正、副职领导的基本素质

 三、外在工作产生影晌力

(一)拍板决策与智商情商

(二)使用人才与智商情商

(三)用心服务与智商情商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艺术是一种特殊的领导方法,其特殊性就在于创新、创造。

领导艺术,就是领导者能够创造性地应用既有的领导方法或创造新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取得出色成果的一种特殊的领导方法。

怎样理解领导艺术?

我们可以从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的关系中理解它。

(1)共性和联系。

第一,都产生领导力。

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都是一种领导力,但领导艺术对能力的要求更高。没有领导能力的人不会有领导艺术,没有领导艺术的人,也不会有多强的领导能力。

第二,都是领导科学。

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都是一种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领导工作的规律性的东西,它与科学领导不同。领导艺术必须以深厚的领导科学知识为前提、形式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本质一致。

领导艺术也就是领导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领导方法。它比领导方法更进一步。

其实,我们讲了这么多的艺术与领导艺术,人们还是觉得它太抽象。对,艺术的东西就是一种高度的抽象。但是,由于抽象的东西不具体,就难以把握和理解。

人们也总是觉得领导艺术较难理解与把握。

我举两个例子,让它具体化:

案例一:股市投资。

本世纪初,我到珠海为六十多个企业高管人员做“管理创新”的演讲,一天下来,大家都听疲倦了,我经常讲,听课有时比讲课累。第二天,见大家听课现疲倦之状,我就进行了一些课堂的互动,调侃一下,活跃一下。

我对大家讲,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炒股票的最高心法。大家一听我要介绍炒股票的最高心法,顿时来劲了。一些人还产生了遐想。

我在90年代初曾经讲过股票和期货的课程。

大家很安静,都想听我的“最高心法”。

我说:“炒股票的最高心法就是,当股票价格涨到最高的时候,就卖出去;当股票价格跌得最低的时候,就买回来。”

大家“啊”了一声,哄堂大笑。

“高抛低吸,谁不知道,还‘最高心法’,卖关子。”

我正色地对大家说:“‘高抛低吸’就是炒股的最高心法,你们说说看,还有比我这个心法更高的吗?没有。但是,大家想一想,只要是炒股的人,都知道这一心法,为什么有的人大赚特赚,有的人大输特输,都是用的同一方法呀!说明什么?它只是方法,最高心法也是方法。除了这一方法以外,还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有一种特殊的方法:要能知道这一点位是不是最高点,该不该抛;这一点位是不是最低点,该不该吸。而要知道是不是最高点或最低点,这就不是一般方法了,而是一种特殊方法,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是很难达到的一种高境界。”

其实,“高抛低吸”也是一种艺术。

关键是掌握这一方法,上升到艺术而已。这就是大智商啊!

我这一讲,大家对方法和艺术的区别就比较清楚了。

案例二:军事艺术。

我曾经为一个组织公招县处级干部出过一套领导科学的考试题。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  “试用领导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集中兵力’。”

这道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有的人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原理不一定能把握。

第二,有的人对集中兵力的基本原理也不一定了解。

第三,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论述,还要论述个花样出来。

这道题,我是借鉴了一个传统考题:“项羽拿破仑论。”

这也是一个传统的公招题。

有人知道项羽,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的、历史的东西有一定知识的人,知道项羽,但不知道外国的拿破仑;有一些外国知识、知道拿破仑的人,不一定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项羽;仅仅知道项羽和拿破仑还不行,还要对他们结合起来论述,论述出个名堂来。

不少人无从下手。

据说有一个人是这样论述的: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岂有一“破轮子不能举乎”?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

我们这里不讨论干部的知识面和基本的历史文化素养问题,我们要说的是“集中兵力”问题。

“集中兵力”是一个军事术语,是说打仗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是我们经商的人,也知道一个理:商场如战场,要集中人、财、物力进行投资。

当过兵的人,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集中兵力”,而且,带兵打仗之人,没有一个没有用过“集中兵力”的方法。

但是,知道也好,用过也罢,有的人就以此打了胜仗,有的人也以此打了败仗,有的是大赢特赢,有的是大败特败。

为什么?不都是一个“集中兵力”吗?

有不少军事指挥人员只知道“集中兵力”的方法,没有掌握它的艺术。

“集中兵力”的艺术性何在?

什么时间“集中兵力”?

什么地点“集中兵力”?

集中什么样的兵力?

集中多少兵力?

时间、地点、兵种、数量等,这些就是艺术性之所在!

比如,是半夜进攻,还是拂晓发起冲锋,这个时间的“火候”就是艺术;是集中兵力于赤壁,还是集中兵力于淮海,还是设伏于“葫芦口”,这就是艺术;是陆海空齐参战,还是“两栖登陆”,这是艺术;是几十万兵力全部投入,还是五千士兵以少胜多,这就是艺术。

显然,“集中兵力”既是方法,又是艺术。

在领导活动中,同样的一招,它可能既是领导方法,也是领导艺术。

这样一来,我们对方法和艺术应该比较清楚了。

P72-75

序言

非常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进行了几集节目的演讲。

几年前,重庆大学副校长唐一科教授向《百家讲坛》的小王女士推荐重庆大学的一些老师到《百家讲坛》演讲。2002年底,小王一行人,来到了重庆大学拍摄,我当时报了两个题目及其演讲稿,一是《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二是《学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她们让我讲第一个题目。

在重庆大学国际会议厅,几百名学生在下面听,我习惯性地用“PPT”的方式进行演讲。

虽然是央视来拍,但我并没有怯场;虽然我上央视的节目是首次,但我在重庆市的几个电视台都做过节目,特别是重庆卫视的《龙门阵》栏目,是一个很有影响、收视率较高的栏目,我做过3集的主嘉宾,每集都是40分钟左右。还有重庆市的一些电视台经常让我评论经济和社会问题,差不多也有几十次,所以我并不晕镜。

央视到重庆大学拍了我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后,没有马上播出,我当时不知道后期制作的难度,以及她们的责任心这么强,要求这么高。我把这事几乎都给忘记了。

2003年6月6日中午,央视10频道播出了。我并不知道要播,也不知道播出的时间,是其他人看到了后打电话告诉我夫人的,我不在家。晚上,深夜,应该是7日凌晨,又重播了一次。

这是我在《百家讲坛》的处女作。

我既兴奋,也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我本应该讲得更好一些的。

我收到全国一些观众的信、电话,有的是赞扬,有的是讨论,有的是希望。让我感动的是,山东省枣庄人事局的王局长,派了她的副手郑局长,专程到重庆来请我,到枣庄为党政干部做一次“创新思维”的专题报告。据王局长事后讲,是因为那天她工作忙,晚上很晚回家,躺在床上,打开电视,看到了我的演讲,但只看了半截,认为好,就派人到重庆来了。

据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志事后讲,《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的收视率还可以。

2004年底,我接到了一封电邮,是央视《百家讲坛》的孟庆吉先生发给我的,他说,《百家讲坛》栏目组要改版,决心把《百家讲坛》打造成“中国第一演讲品牌”,问我是否愿意继续加入演讲,我再一次很兴奋!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当时是他们给我定的两个题目还是我自己报的两个题目?我记不清了。这两个方面的题目是:第一,智商情商;第二,沟通协调。

小孟他们选了“智商情商”这个话题。

我把讲稿发给了小孟,是一集的,因为他们在改版以前的规定是,一般只讲一集,演讲者一般不重复出现。

在我去北京到央视拍摄前丽个月,他们要求我写成4集,我按要求写出来了。

经商定,我2005年1月12日在北京五棵松“影视之家”住下来,准备拍摄。

冬天的北京,干冷,好在屋里有暖气。

8个月后小孟通知了我播出的时间。

电视报也作了预告:

2005年9月13、14、15、16日。

播出4集:《智商之花为谁开》;《您的情商有多高》;《智商情商手拉手》(上、下),每集有效时间38分钟。

因为是4集,所以,这次播出后,给我写信的、打电话的、发电邮的,比上次讲“创新”的要多得多,讨论的范围要广得多,绝大多数持肯定态度。  讨论内容的居多。也有讨论形式方面的。如,一些好心人,提出我在演讲时太爱看讲稿了(我对稿子的确还不太熟悉,经验也不够);还说我的四川口音很明显。

据说,这次收视率也还可以。

2006年4月中旬,央视10频道重播了那4集“智商情商”。

我又收到了一些信、电话、电邮。

令我感动的是,中老年人与我讨论的,基本上是怎样用情高教育孩子、教育员工和自我教育问题。

河南开封的一位民营学校的校长王俊涛硕士,硬是到重庆来见了我,他的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已经好多年了,他专程来重庆与我交流情商教育问题。

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经济管理学部的党总支副书记王云苏女士与分团委书记刘晓清女士一起,跟踪我在全国的一些演讲,专程到了江苏南通市和盐城市听我演讲《管理创新》、《沟通协调》、《团队与情商》,还向我介绍了她们对大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一些情况。

其间,央视二套经济频道李玟女士邀请我去做了3集节目,与高博共聊智商情商和创新问题,并都播出了。2006年4月初,我在《百家讲坛》又拍了几集节目:《幽默沟通》。

只是到现在还没有播出。

通过《百家讲坛》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书本上,从其他主讲人身上,特别是从《百家讲坛》工作人员的身上。

这就是我的《百家讲坛》之路。

作为一名西部学者,我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从事的是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创新问题”、“智商情商问题”、“幽默沟通问题”,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出生在苏北,生活在我国西部重庆的一个小镇上,小时候没有多少书看,但我拼命地找书看。12岁就爱看中国的古典小说,什么《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只是在重庆大学读大三的时候才开始看《红楼梦》,因为它是“谈朋友”的书,一直不敢看。到了大三了,又是改革开放了,我就豁出去了,看!现在看来,《红楼梦》给看晚了,我懂事懂得晚了些。央视《百家讲坛》给我提供了讲台、舞台、平台,让我结识了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阎崇年老师、纪连海老师等等《百家讲坛》的大牌名星,让我与全国这么多的听众、直接交流,在网上看到那么多的学校、企业、机关把央视的这套“智商情商”的光盘在播放,在学习,引起了一定智商情商热,智商情商的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我处于长久的兴奋之中。

“夫何何求?”

“此生足也!”

我非常感谢《百家讲坛》,更重要的不是对我个人的“出名”、以及对其他演讲者的“出名”所起的作用,而是《百家讲坛》真的成了一个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有一批工作人员、包括制片人、策划人、编导、摄像师、化妆师等等,他们那么敬业,他们那么努力,他们那么辛苦,他们那么创新,推出了这个品牌,把历史、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奉献给全国人民,不要说我是一位演讲者,我更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我也应该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谢意。尽管我们演讲者讲的东西有的问题还值得商榷,甚至有的是“硬伤”,但总体上讲,《百家讲坛》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传播栏目功德无量,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人、几代人,对中华文明历史的传承、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对社会和谐的促进,其社会价值和意义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我为《百家讲坛》栏目请功!  我为《百家讲坛》的工作人员请功!

我作为演讲者和一名观众感谢他们!

同时作为演讲者我要特别感谢广大观众!

《百家讲坛》,祝福您,一路走好!

曾国平

2007年3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