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技术(第2版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作者 薛永强//张蓉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有机合成化学发展很快,有关新试剂、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尤其是当今,新材料和新药物的需求、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有机合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反映有机合成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再者,应读者要求和兄弟院校作为教材使用的建议,对原版书进行了重大修订,本书即为修订版。

本书分为四部分。较全面地展示了有机合成的各种新方法与新技术,可作为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科专业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有机合成基础,包括分子骨架的形成和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及保护;第二部分为现代有机合成方法,包括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元素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不对称合成、反合成法及其应用、有机合成控制方法与策略和绿色合成;第三部分为现代有机合成技术,包括有机电化学合成、有机光化学合成、微波辐照有机合成、有机声化学合成、等离子体有机合成、超临界有机合成、固相合成、组合合成、一锅合成和相转移催化等;第四部分为有机合成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本书较全面地展示了有机合成的各种新方法与新技术,可作为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科专业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合成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1.2 有机合成的任务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有机合成基础

 2.1 分子骨架的形成

  2.1.1 碳碳单键的形成

  2.1.2 碳碳双键的形成

  2.1.3 碳碳叁键的形成

  2.1.4 碳环的形成

  2.1.5 杂环的形成

 2.2 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保护

  2.2.1 官能团的引入

  2.2.2 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换

  2.2.3 官能团的保护

 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 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1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

  3.1.1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成键情况

  3.1.2 16电子和18电子法则

 3.2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

  3.2.1 配体的配位、离解、取代反应

  3.2.2 氧化-加成反应

  3.2.3 还原消除反应

  3.2.4 插入和反插入反应

 3.3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有机合成

  3.3.1 催化氢化

  3.3.2 催化C—C键形成

  3.3.3 催化有机合成实例

 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1 有机硼化合物

  4.1.1 有机合成的硼试剂

  4.1.2 有机合成中硼试剂的转化反应

  4.1.3 有机硼烷在合成上的应用

 4.2 有机硅化合物

  4.2.1 烯醇硅醚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4.2.2 硅叶立德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4.3 有机磷化合物

  4.3.1 磷叶立德与Wittig反应

  4.3.2 Wittig反应的改进

 4.4 有机硫化合物

  4.4.1 硫醚

  4.4.2 硫叶立德

 参考文献

 习题

第5章 不对称合成

 5.1 不对称合成概述及立体化学基础

  5.1.1 不对称合成的定义和分类

  5.1.2 不对称合成的效率

  5.1.3 立体化学概念、术语及命名

 5.2 非对映择向合成

  5.2.1 含α-不对称碳原子的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5.2.2 不对称环己酮的亲核加成

 5.3 对映择向合成

  5.3.1 引入手性辅基进行对映择向合成

  5.3.2 利用不对称试剂进行对映择向合成

  5.3.3 应用不对称催化剂的对映择向合成

 5.4 双不对称合成

  5.4.1 双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

  5.4.2 双不对称醛醇缩合反应(Aldol反应)

 5.5 绝对不对称合成

 参考文献

 习题

第6章 反合成法及其应用

 6.1 引言

 6.2 反合成法原理和基本概念

  6.2.1 反合成原理

  6.2.2 反合成法基本概念

 6.3 反合成分析中的切断技巧

  6.3.1 优先考虑骨架的形成

  6.3.2 优先在杂原子处切断

  6.3.3 添加辅助官能团后再切断

6.3.4 将目标分子推到适当阶段再切断

6.3.5 利用分子的对称性

 6.4 几类重要化合物的合线路线设计

6.4.1 单官能团化合物

6.4.2 二官能团化合物

 6.5 碳环的切断与合成路线设计

6.5.1 三元环

6.5.2 四元环

6.5.3 五元环

6.5.4 六元环

6.5.5 中环与大环

6.5.6 杂环化合物

 参考文献

 习题

第7章 有机合成控制方法与策略

 7.1 有机合成选择性的利用

7.1.1 化学选择性

7.1.2 区域选择性

7.1.3 立体选择性与立体专一性

 7.2 有机合成中导向基的应用

7.2.1 活化导向基

7.2.2 钝化导向基

7.2.3 阻断基

7.2.4 保护基

 7.3 潜在官能团及应用

7.3.1 烯烃作为潜在官能团

7.3.2 羰基作为潜在官能团

7.3.3 杂环化合物作为潜在官能团

 7.4 重排反应的利用

7.4.1 频呐醇重排

7.4.2 Arndt-Eistert重排

7.4.3 Hoffmann重排

7.4.4 Beckmann重排

7.4.5 Claisen重排

7.4.6 Cope重排

 7.5 合成路线的优化

7.5.1 合成效率

7.5.2 反应条件与实验操作

 7.6 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设计

 参考文献

 习题

第8章 绿色合成

 8.1 绿色化学

8.1.1 绿色化学的定义

8.1.2 绿色化学原理

 8.2 有机合成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8.2.1 原子经济性

8.2.2 原子利用率

 8.3 有机合成中常见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8.3.1 重排反应

8.3.2 加成反应

8.3.3 取代反应

8.3.4 消除反应

8.3.5 周环反应

8.3.6 氧化还原反应

 8.4 提高化学反应原子利用率的途径

8.4.1 开发新型的催化剂

8.4.2 设计新的合成路线

8.4.3 采用新的合成原料

 8.5 实现绿色合成的方法、技术与途径

8.5.1 开发“原子经济”反应

8.5.2 提高烃类氧化反应的选择性

8.5.3 选用更“绿色化”的起始原料和试剂

8.5.4 采用无毒、无害的高效催化剂

8.5.5 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8.5.6 反应方式的改变

8.5.7 采用高效合成方法

8.5.8 固态反应(干反应)

8.5.9 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

 参考文献

 习题

第9章 有机电化学合成

 9.1 概述

 9.2 有机电合成技术

9.2.1 电解装置与电解方式

9.2.2 电解槽

9.2.3 电极材料及其修饰

9.2.4 隔膜材料

9.2.5 溶剂和支持电解质

 9.3 有机电合成方法

9.3.1 间接有机电化学合成

9.3.2 成对电合成

9.3.3 电化学聚合

9.3.4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法

9.3.5 电化学不对称合成

 9.4 有机电合成反应

9.4.1 官能团变换反应

9.4.2 电加成反应

9.4.3 电取代反应

9.4.4 电消除反应

9.4.5 C-C偶合反应

9.4.6 电聚合反应

9.4.7 电环化反应

9.4.8 电裂解反应

9.4.9 不对称电合成反应

9.4.10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电合成反应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0章 有机光化学合成

 10.1 有机光化学基础

10.1.1 光致激发

10.1.2 激发态行为

10.1.3 光化学效率

 10.2 有机光化学合成技术

10.2.1 光源的选择

10.2.2 光化学反应器

10.2.3 光强的测定

 10.3 周环反应

10.3.1 电环化反应

10.3.2 环加成反应

10.3.3 σ迁移反应

 10.4 烯烃的光化学反应

10.4.1 光诱导的顺-反异构化反应

10.4.2 光诱导的重排反应

10.4.3 光加成反应

 10.5 芳香族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

10.5.1 苯的激发态

10.5.2 芳香族化合物的光加成反应

10.5.3 芳环上的光取代反应

10.5.4 芳香族化合物的光重排反应

 10.6 酮的光化学反应

10.6.1 NorrishⅠ型反应

10.6.2 NorrishⅡ型反应

10.6.3 烯酮的光化学反应

 10.7 光氧化、光还原和光消除反应

10.7.1 光氧化反应

10.7.2 光还原反应

10.7.3 光消除反应

 10.8 有机光化学合成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1章 其他现代有机合成方法与技术

 11.1 微波辐照有机合成

11.1.1 微波对有机化学反应的影响

11.1.2 微波有机合成装置

11.1.3 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1.2 有机声化学合成

11.2.1 声化学合成原理

11.2.2 有机声化学合成技术

11.2.3 超声波促进下的有机反应

 11.3 等离子体有机合成

11.3.1 等离子体的产生、分类和特点

11.3.2 等离子体有机合成装置

11.3.3 等离子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1.4 超临界有机合成

11.4.1 超临界化学反应的特点

11.4.2 超临界有机合成反应

 11.5 固相合成

11.5.1 固相合成载体

11.5.2 固相合成方法

 11.6 组合合成法

11.6.1 概述

11.6.2 组合合成方法

11.6.3 混合组分中有效单体的结构识别——集群筛选法

11.6.4 化合物库的合成

11.6.5 平行化学合成

11.6.6 液相组合合成

 11.7 高效合成方法——一锅合成

 11.8 相转移催化反应

11.8.1 相转移催化机理

11.8.2 相转移催化剂

11.8.3 相转移催化的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2章 有机合成产物的分离与提纯

 12.1 重结晶法

 12.2 萃取

12.2.1 萃取剂的选择

12.2.2 连续萃取

12.2.3 超临界萃取

 12.3 升华法

 12.4 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与分馏

12.4.1 蒸馏原理

12.4.2 分馏(精馏)

12.4.3 减压蒸馏

12.4.4 水蒸气蒸馏

 12.5 色谱分离

12.5.1 薄层色谱

12.5.2 柱色谱

 参考文献

 习题

第13章 有机合成产物的鉴定

 13.1 紫外光谱

13.1.1 电子跃迁类型

13.1.2 各类有机物的紫外-可见特征吸收

13.1.3 Woodward-Fieser(伍德瓦尔德-费塞尔)规则

 13.2 红外光谱

13.2.1 红外吸收基本原理

13.2.2 红外光谱分区

13.2.3 影响官能团振动频率的因素

13.2.4 特征官能团红外吸收

13.2.5 红外谱图解析

 13.3 核磁共振波谱法

13.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3.3.2 化学位移

13.3.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3.3.4 自旋耦合

13.3.5 核磁共振氢谱

13.3.6 核磁共振碳谱

 13.4 质谱

13.4.1 基本原理

13.4.2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

13.4.3 质谱解析方法

 13.5 谱图综合解析

 参考文献

 习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3: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