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代表了美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比较透彻完整地阐述了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采用了大量的分析案例和图表,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现代物流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前沿,将对我国物流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以及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历史上其他时期相比,当今高度竞争的市场更强调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客户满意度。当代的工程师、物流师以及经理人必须不仅能开发系统或产品,而且能开发保障该系统或产品的高效流程。
本书是国际产业界和学术界公认的一本权威著作。全书以物流工程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从一个较宽的视角来论述物流,涵盖了系统生命周期中的所有活动,包括供应链管理、产品的实物供应与配送,以及系统在计划生命周期内的持续维修与保障等。
本书强调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的早期及系统工程过程的实施中审视物流,这样有助于读者熟悉整个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并从一开始就考虑物流需求的重要性。
本书还包含实证案例分析,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确定设计开发阶段和随后的物流与维修保障设施评价中的物流需求。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贸易。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业界和政府部门培训用书,还可供广大物流管理人员、物流科研人员、物流营销人员阅读参考。
1章 物流导论
1.1 当前环境
1.2 物流的范围
1.3 物流要素
1.4 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物流
1.5 绩效物流
1.6 物流工程的必要性
1.7 相关术语与定义
1.8 小结
思考题
2章 可靠性、维修性和可用性度量指标
2.1 可靠性度量与相关指标
2.2 维修性度量与相关指标
2.3 可用性指标
2.4 小结
思考题
3章 物流和系统保障度量指标
3.1 系统效能度量指标
3.2 供应链指标
3.3 采购和物料流指标
3.4 运输、包装和搬运指标
3.5 仓库储存和配送指标
3.6 维修指标
3.7 系统退出、物料回收/处理指标
3.8 小结
思考题
4章 系统工程过程
4.1 问题定义及需求分析
4.2 系统可行性分析
4.3 系统运行需求
4.4 维修及保障方案
4.5 确定和优化技术性能指标
4.6 功能分析
4.7 需求定义和分配
4.8 系统综合、分析和设计优化
4.9 系统测试和评价
4.10 小结
思考题
5章 物流保障性分析
5.1 分析过程
5.2 分析方法和工具
5.3 保障性分析的应用
5.4 物流管理信息
5.5 小结
思考题
6章 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的物流
6.1 设计过程
6.2 相关设计科目
6.3 供应商设计活动
6.4 设计集成、设计评审及设计评价
6.5 系统测试和评价(物流的确认和保障基础设施)
6.6 设计更改和系统修改
6.7 小结
思考题
7章 生产胸建阶段的物流
7.1 生产胸建需求
7.2 工业工程和作业分析
7.3 生产/制造作业
7.4 质量控制
7.5 生产能力的度量和评价
7.6 生产至消费者(用户)操作点的交付
7.7 小结
思考题
8章 系统使用、持续保障及退出阶段的物流
8.1 系统保障要求
8.2 物流能力的评估
8.3 系统调整
8.4 系统退出
8.5 小结
思考题
9章 物流管理
9.1 物流项目规划
9.2 工作分解结构的建立
9.3 物流任务的排程
9.4 成本估算和控制
9.5 与其他项目活动的主要接口
9.6 物流组织
9.7 管理与控制
9.8 总结
思考题
附录
附录A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B 系统设计评审核对表
附录C 供应商评价表
附录D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附录E 维修任务分析
附录F 利率表
附录G 正态分布表
附录H 缩略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