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雨中低语(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苇子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青年散文作家苇子的随笔集,作品格调高雅,文笔清新优美,堪称美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写自然,写人生,写爱情,评电影,评绘画,都透着真挚,透着灵气。作者将身边的堂姐、李师傅,他们对应着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善良的人都一一写进她的文字里。

内容推荐

青年散文作家苇子的随笔集,在杭州的一个新空间,写自然,写人生,写爱情,评电影,评绘画,堂姐、李师傅……,他们对应着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善良的人都是作者笔下的人物,作者用这些文字来远离俗世的喧嚣,检验自己的内心……

目录

一 自序

二 引子

三 童年

四 人世间·堂姐

五 永安溪

六 南峰公园

七 永安溪(二)

八 长征化工厂

九 一个人

十 杭州

十一 孩子,孩子

十二 视觉印象:电影

十三 视觉印象:绘画

十四 后记

试读章节

堂姐来的时候,她会先站在我家的门口,然后再到我的屋子里来。因此我最先看到的都会是一个明亮方框里的剪影。这剪影先定格一会,再活动起来。我说,是你啊,堂姐啊,你进来吧。她就进来。她很喜欢看我的屋子里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和小摆设。一串小风铃,她也会看上一眼,又看上一眼,再看上一眼。她就这样地看我屋子里的一些东西。

她一来,我的心里是真高兴的。她的话语不多,眼睛有的时候定定的,似看非看。但她每看到我时就笑。她穿着一件花衣裳,细碎的花朵布满她身上的布料。衣裳也没有别人平常的那种整洁。但是,不知怎么的,我总是喜欢她的那种与平常人不同的眼神。我总是能沿着她的目光找到她正在看着的那些事物:门前的一块石头、桌子上的小摆设、饭桌上的一碟小菜、我身上的衣裳、偶尔经过的一个小孩。

堂姐的发育速度比别人都要快,我的发育速度总是落在堂姐的后面。当然,成长的速度是一致的:堂姐长大了,我也长大了。是的,堂姐是在不经意中长大。伯父伯母对堂姐的态度并不好。我也因此常会看到堂姐的忧郁迷离的目光。在她的目光中,事物是单一的,简单的,原初的,清澈的。有时我会想象,我所看到的事物与她所看到的事物的区别:我会有着更多的敏感,我会看一个事物表面的凹陷处,我会想象它里面的那些杂乱的结构。而堂姐恰恰会与我相反,她看事物光洁的那一面,她会忽略所有的凹陷部分。堂姐在她的单一的生活中,始终笨拙地放射着人性的光芒。这光芒她是一点一点地放射着,一点一点地积蓄着,又一点一点地放射着……她会一直这样循环下去。她的身材也因此胖而放松。因为是堂姐,所以她的这身材是我喜欢的身材,它对我放射着一种亲切的气息,它使得堂姐放松而可信。

当人口增加的时候,我的口袋里的钱减至最少。在婴儿的哭声中,我的想法也被减至到最少。什么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了二元钱?我的手伸进平时放钱物的口袋里,我想摸出一些钱来买营养品,我的手在伸进口袋里时停了下来:口袋里什么也没有。当我抽回口袋里的那只手时,我在口袋的一边摸到了两元钱。这是我所有的现金!而这时,所有的亲人仿佛身边的钱币似的再也不见身影。连我最亲爱的外婆也没有来看我和孩子。这一天,空洞充斥了我的肉体和内心。我双眼所见的事物同样地充满了空虚。我想,我此时的目光是否会与堂姐的目光一样?看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飘浮的?我的攥着两元钱的手再无力气抬起来。人际、事物与生命在飘浮。

仍然是堂姐的出现。她的剪影出现在我的泪水模糊的视线里。她出现在所有空洞的事物之后。她的言语仍然不多。她的双眼却是真的看着我,她看我时的目光比看其他事物时多了亲切感。她的右手挽着一个篮子,她慢慢地向着我与孩子走来。她的目光与手越过我的目光与脸庞落到了孩子的小脸上。

我渴望的目光已经落在堂姐带来的篮子里:鸡蛋、粉干、红糖、猪肉。简单的几样礼品,刹时显得比所有的事物都要重。这是我收到的唯一的月子礼。堂姐从篮子里拿出鸡蛋。拿出粉干。拿出红糖。拿出猪肉。她的那只篮子渐渐地空了。

堂姐笨拙的身子坐在我的床沿上,她定定地看着我,有一句没一句地与我说着话。当势利的世界与势利的亲人抛弃我的时候她又把世界带回到了我的身边。她的同样笨拙的臀部使我的原先空洞的床铺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温暖。她的手传递着她那笨拙的善良和温暖。堂姐带回来的世界是一个善良的、笨拙的、清澈透明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曾被母亲的离去而带走,但是在这一天,被我的笨拙的堂姐给带了回来。在这一刻,我多愿这世界真的是这么的真诚和善良、温暖。

堂姐的夫家在遥远的张溪。远嫁他乡的堂姐的日子充满了苦难和悲凉。我平时想象,从下张溪一直上溯上去,上溯上去,就到了这条溪流的源头,张溪是不是就是下张溪的源头呢?堂姐嫁去的村子就在一座高山里,得翻山越岭地走,才能到达她的那个村子。是的,堂姐就住在这条溪流的源头旁边,她的村子旁边的那眼泉水清澈无比,没有半丝杂质。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堂姐配喝那眼清澈无比的泉水。我常常想,堂姐的笨拙的善良会覆盖着那个小小的山村的。但是我的想象总是到达不了那个具体的山村。我的想象一直被清澈的下张溪水所左右。在充满着势利的人群中,我还常常想象蓝天、白云、溪流、绿树、清风,想象远方的山峦和飞鸟。

堂姐的身子在那些日子里开始出现了异样。

堂姐的身体在那些日子里开始走向了堂姐的愿望的另一面。病魔的降临显然是以青山绿水截然相反的方式进入的。它就这样迅速地吞噬着堂姐原本健康非常的肌体。堂姐的身体状况迅速地差下去。她的身体就这样在青山绿水间塌陷着。她渐渐地再没有力气去那眼山泉旁喝那清澈得如她自己的一掬泉水了。

在堂姐最后的那段日子里,我去了她的那个小山村。堂姐躺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看到我的到来,原先早已黯淡下去了的眼睛刹那亮了起来。我伸手拉着她的手,她的手已经没有了力气,她的手就轻轻地放在床沿上。她目光望着我,轻轻地说出一句话,她说,我想回家,你带我回去吧。她说完这句话就流泪了。她还说,她的父母亲也不来看她。她想让我带她回下张村,回到那个她小时生活成长起来的虽然没有人能看得起她的村子里。她的丈夫就站在她的旁边,他没有说话。但我看得出,堂姐看她丈夫的目光是充满着忧怨更充满着绝望的。

看着堂姐,我的心里充满了说不出的酸楚和悲凉的感觉。我是多想真的把她带回下张,但是我没有能力带她回家。在我坐在她的床沿上时,她总是那么地用她那双虚弱的手拉住我的手。她的目光中有着那么强烈的渴望。我说,你会好起来的,你要好好地养好自己的身子。她摇了摇头。目光中有着无法说出的绝望与恐惧。

堂姐终于是走了。她离开了这个小山村,离开了她曾经喝过水的那眼属于她的清泉,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带走了她的痛苦、她的绝望、她的忧怨,她带走了那个属于她的笨拙善良的世界。堂姐的世界彻底地从那个小山村里消失了。那些日子里,我常常看着堂姐的那个方向,想着她那个笨拙善良的世界,心里充满着不安的感觉。那个遥远的方向,仍然是白云、飞鸟、绿树、青山,但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我的堂姐。

当我再看那个方向时,我的心里始终充满着复杂的心绪。P22-27

序言

柴可夫斯基《悲怆》第一乐章的不太快的快板的前四分之一处的乐音从我的左上方的空间里缓慢地倾泻下来,弦乐与单簧管的声音渐渐地从交响中清晰地出现,它把时间深处的旋律以悲怆前奏的形式充满着我的独自居住的空间。它对应着我内心的某一种状况。在这个乐章的二分之一处,这旋律再次以长笛和单簧管吹出。我知道,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合奏形式的悲怆声音的响起。每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泪水就顺着脸颊滑下来,它作为对这个乐章的回应。在我的人生的过程里,我深深地知道,我的过去的岁月,我的昨日,有一种对应这个乐章的天空般的忧伤与沉郁。我短暂的快乐童年如烟消失后,漫长的孤独的少女时代就开始了。我在以往的文字中,在以往的言说中,几乎没有涉及过这方面的内容。我只是把它深藏在自己的内心,独自一人承受着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那份忧伤。我度过少年时代的村庄旁边,流着一袭永远的流水——下张溪,它是我一切文字的开始,它也是我的忧伤的源头:一滴水,一块溪石,一丛苇草,一枚游鱼,一只贴着水面低飞的蜻蜓……它们是那样深地印在我记忆的最深处。而我的文字,也在离开下张溪流水的岁月里,渐渐渐渐地积累起来。我能够从自己的文字中,找得出这一章节或那一章节,对应下张溪的某一段流水,及流水中的某一个事物。有时,我会觉得自己融人到某一段流水之中,清凉,透明,波动,有着写不尽的愁绪悲怆。有时,一片落叶入水,它会带给我一种突然的肉体疼痛和生命的重量。

我是一个重视自己内心状况的人。在越来越嘈杂的人声中,我一直渴望保持内心的宁静。而生活与现状却总是把人推向悖论的存在。在这样的景况中,我唯有书写,用文字,用生命中虚无的形式来建筑内心的状态。它是我的心灵本质的呈现,一点一点地呈现,一点一点地建筑。这建筑,既有着时间与心灵的形态,也有着肉身的形式,它们有时交叉着进行,在我所在的空间里弥漫。在这之前,我一直以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内心历程,我把自己轻轻地安放在诗里,安放在纯净的文字中间。有时,一行诗句,就能获得一种虚无的延伸,我也同样喜欢切人时间深处的散漫的文字,它的呈现,比诗更加地缓慢和松弛,更加具有弥漫的意味,更加具有雾状效果。我一直想着要把自己过去的岁月用这种文字写下来,用它来呈现时间深处的存在。

柴可夫斯基的《悲怆》已经是第二遍响起,现在我再次听到了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第一遍听时被我忽略的最开始部分,现在深深地笼罩着我:这个乐章最开始部分大管的晦暗主题的呈现,让我再次感觉到了来自时间深渊记忆的晦暗与迷惘。这晦暗与迷惘对我而言,是那么的浩渺无边,充满着黑暗的不安。接着再从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再继续到最后的第四乐章。当听完这部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我久久地坐着,不动。最后乐章的一分十秒到三分多钟之间的旋律还在我的心中回旋着,它也一样地与第一乐章的最开始部分一样,也是那么的晦暗,我也想到了我人生中最冥晦的部分。而我的文字也在不断地加深着我的这种感觉:缓慢、晦暗、迷惘,以及来自内心深处的不安。

后记

当我在暮春时节开始写下《雨中低语》的第一行文字时,天空里突然传来一声隐约的雷声,这是春雷,它沉闷,庞大无边,隐隐滚过天际尽头,消失在无人知晓的空间。这一声雷声唤起了我深藏在内心的许多的记忆与往事。我逆着时间与岁月,从我的当下的日子向过去回溯,渐渐地进入时间的深处。童年的快乐、幸福与阴影一起向我走来。我一直很少向人说起或提到我的早逝的母亲,因为她是我的幸福我的疼痛,它是刻得那么的深,以至我每一次想起,都会处于激动与悲痛之中,过后会有虚脱般的感觉。在已过去的这么长的岁月里,我只有在自己的一首小诗里小心翼翼地写到过我的亲爱的母亲。我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母亲所赋予我的敏锐和多愁善感,它与母亲的品质是那么的相通。在写到母亲的那些篇幅时,我的心隐隐地作痛,她的声音,她的美,她对孩子的呵护,都加深着我的这种痛感。母亲是我的情感的顶点。我唯有用这些文字来写下对母亲对一个善良的中国女性的怀念。

同样的,另一些人与事也进入了我的文字中,堂姐、李师傅,他们对应着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善良的人。是他们给予了我一种人世间的情怀,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我对一只飞鸟从天空的穿过,对身边一丛小草的生长,会给予深切的关注,会无端地感动许久。是他们促进了我的文字的品质,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安放它们,并用它们磨亮我的文字的内在的品性。在这么些年里,我面对俗世太多的人与事,我本以为我的文字的感觉我的内心的敏锐会所存无多,但是,当我一回到过去的时间段,一滴水的滴落,一片落叶的飘飞,都重新激起了我的表达欲望,也唤醒了表达的能力。我也因此在宏大的背景中找回了最适合于我的切人微观深处的表达。

现在,我坐在杭州的一个新空间里写作,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离开那条永远流淌着的永安溪,它的气息是那么自始至终地贯穿着我。它是我的母亲河,另一个概念中的母亲,因为它与我的生身母亲有着同样的品质,温柔、安静、美丽、善良。它的流淌,它对我的接纳,让我在最孤独的时候,总爱来到流水边上,坐在它旁边的溪滩上,倾诉我的内心情感。我在自序、在内文中,都反复地写到它,写到这一袭永远的流水,我没有理由不反复地写下它。

只有在这些文字里,我才能远离俗世的喧嚣,我曾经用过别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内心,但是,最适合内心的还是这些文字。文字的方式也许远比别的方式弱小,但它对内心而言却是强大的。有时,我会满足一个词汇或一个字的突然出现,这无疑是内心的一次闪电,它留下的是久远的回响。它给了我一种坚定与自信。

当写完和修改完这些文字,初冬的寒意已经降临杭城。在杭州城西,文二西路,人行道上飘落着最后的法国梧桐的叶子,落叶铺在地面,踩上去发出轻轻的却很清脆的声响。我想到了自己的这些文字,这些文字落在纸面,它们也是那么的落寞,这些文字有时与我的内心互相纠缠着,它带着我的血液的清凉,对应着这个冬天的到来。

2006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42:53